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 導學案(鄂教版九年級)

欄目: 教案模板 / 發佈於: / 人氣:1.97W

一、閲讀目標

1、識記理解課文的重要字詞。

2、瞭解駁論的相關知識,把握文章通過多種駁論方法批駁對方的謬論,提出自己觀點的論述過程。

 二、目標鏈接

通過揭露和駁斥錯誤的、反動的論點來確立自己的論點就是駁論。駁論的作用在於“破”,即辨別是非,駁斥錯誤的觀點,同時樹立正確的觀點。

駁論與立論一樣,是一種議論和説理的方式。在進行駁論時,應區分不同性質的矛盾,堅持以理服人的原則。在一篇文章裏,立論和駁論往往是相輔相成的。 

進行駁論,事先必須佔有材料,對錯誤言論進行周密的分析,弄清它的癥結所在,集中一點,才能一針見血,擊中要害。“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這是駁論的要領。駁倒了錯誤的論點,正確的論點才能確立起來。

駁論的方法,最基本的仍然是擺事實、講道理,立論的各種方法都可以在駁論中使用。

駁論的一般方法包括駁論點,駁論據和駁論證。 

駁論點是就文章的論點中的根本性錯誤,與相關基本原則衝突的部分進行反駁。 

駁論據是對文章的支撐--論據進行反駁,既可以直接反駁,也可以通過歸納論據中的謬誤的辦法反駁。 

駁論證是對文章的論證方式進行反駁,針對舉例論證可以是找出例子與事實,情理不符的部分,針對排比論證,可以指出排比中不合理的部分,針對道理論證可以採用哲學知識指出其錯誤的方法進行反駁。

《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是一篇典範的駁論文,它以深刻的思想和犀利的語言,駁斥了“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這一錯誤論調,有力地論證了“有並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國人在”,盛讚“中國的脊樑”。 本文按揭示對方謬誤、直接反駁、間接反駁、作出結論的順序逐層推進。通過駁論證批駁了對方的論點,通過正面立論間接反駁了對方論點,批駁了“中國人失掉自信力”的錯誤論調,鼓舞了民族的自信心。

三、閲讀過程

走進作者及其作品

魯迅(1881~1936),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中國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

本文是一篇駁論文。這種文體一般是先指出對方錯誤的實質,或直接批駁(駁論點),或間接批駁(駁論據,駁論證);繼而針鋒相對地提出自己的觀點並加以論證。從廣義上來看,這又是一篇雜文,短小精悍,寫法靈活。其雜文有“匕首”,“投槍”之喻。

(一)結合“十注”  帶疑初讀(25)分鐘

環節要求: 細讀默想  用心十注  整體感悟  卒章反芻 教 學 過 程 設 計

1.(1)找出你們組把握不準讀音的、容易寫錯的、容易理解錯的字詞,並設計成一道測試題,任抽一個組進行測試,然後由你們組給出矯正性評價。

                                                                                              

                                                                            

(2)結合語境理解文中的重要詞語

①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虛之至了。

    玄虛:                                                              

②他們在前仆後繼地戰鬥,不過一面總在被摧殘被抹殺。

    前仆後繼:                                                          

③狀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為據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不足為據:                                                         

2.課文整體感知探究

這篇課文批駁了什麼觀點?提出了怎樣的觀點?

                                                                                              

                                                                                  

                                                                             

3.朗讀品鑑

分小組運用多種形式朗讀課文(自由讀、領讀、齊讀、組合讀、情境讀、角色讀),然後小組自由展示,其他小組自由矯正評價,教師作最後矯正評價並評選出最具有朗讀才能的組(員)。

(1)評選的結果是                                                                                  

    (2)我對這次評選的看法是                                          

(二)小組合作  置疑探讀(15分鐘)

環節要求:我置我疑  疑義相析  解疑互進  獻疑待詁

1.細讀下面的文段,回答後面的問題。  

   從公開的文字上看起來:兩年以前,我們總自誇着“地大物博”,是事實;不久就不再自誇了,只希望着國聯,也是事實;現在是既不誇自己,也不信國聯,改為一味求神拜佛,懷古傷今了--卻也是事實。

   於是有人慨歎曰: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

   如果單據這一點現象而論,自信其實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物”,後來信“國聯”,都沒有相信過“自己”。假使這也算一種“信”,那也只能説中國人曾經有過“他信力”,自從對國聯失望之後,便把這他信力也都失掉了。

    失掉了他信力,就會疑,一個轉身,也許能夠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條新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漸玄虛起來了。信“地”和“物”,還是切實的東西,國聯就渺茫,不過這還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賴它的不可靠。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虛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時就找不出分明的結果來,它可以令人更長久的麻醉着自己。

    中國人現在是在發展着“自欺力”。

    “自欺”也並非現在的新東西,現在只不過日見其明顯,籠罩了一切罷了。然而,在這籠罩之下,我們有並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國人在。

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拼命硬幹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雖是等於為帝王將相作家譜的所謂“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們的光耀,這就是中國的脊樑。                                這一類的人們,就是現在也何嘗少呢?他們有確信,不自欺;他們在前仆後繼的戰鬥,不過一面總在被摧殘,被抹殺,消滅於黑暗中,不能為大家所知道罷了。説中國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則可,倘若加於全體,那簡直是誣衊。

要論中國人,必須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誆騙,卻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樑。自信力的有無,狀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為據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1)作者通過分析批駁,得出了怎樣的結論?應如何理解這一結論?

   答:                                                                 

                                                                        

(2)作者為什麼要反覆強調“中國的脊樑”?從中可體會出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                                                               

                                                                       

2.新語文實踐活動

李銘同學由於學習方法不當,學習成績一直不好,朋友們認為很有必要幫助他解決這個問題。請你以朋友的身份,按下面的不同要求各寫一句話,幫助李銘提高認識。(注意得體,不限字數)

①激勵的語氣:                                                                                              ②用規勸的語氣:                                                              

③用批評的語氣:                                                              

(三)交流展示  釋疑導讀(15分鐘)

環節要求:小組交流  陳述己見  組間論辯  教師點撥

1、疑惑問題備忘(或板書設計):

                                                                                               

                                                                                            

2.閲讀收穫展示(或教學後記):

                                                                                                   

(四)緊扣目標  發展擴讀(10分鐘)

環節要求:對應目標  方法遷移  擴讀增量  發展能力

失敗不是成功之母

 “失敗是成功之母”可能是中國最著名的一句格言,它在我們生活中出現的頻率是相當的高。原因之一是幾乎所有人都經歷過失敗,原因之二是在失敗之後人們需要用這句話來安慰自己破碎的心靈。

      但阿元認為,“失敗是成功之母”這句話用來自我安慰當然不錯,但用它來指導我們的生活就未必有效。

      其實,失敗和成功之間,絕對沒有無法割裂的聯繫。關於這一點,歷史上有無數的例子可以證叫。比如説項羽,從江東起來,從來沒有打過一次敗仗,但垓下之敗讓他永無翻身之地,因為他自殺了。還有李自成,現在的歷史學家研究表明,李自成佔領北京之後,至少有五次機會可以戰勝滿清,過足當皇帝的癮,但最終他被殺掉了。可能有人會説,這些人的失敗之所以沒有成為成功之母是因為,他們失敗之後就死了,根本沒有機會。那麼咱們就舉一個失敗之後沒死的,世界上最著名的軍事統帥--拿破崙。在拿破崙的一生中有兩次致命的失敗,一次在莫斯科,一次在滑鐵盧。兩次失敗的主要原因也差不多,因為拿破崙的擴張讓他成為了歐洲的公敵。就像俗話説的,雙拳難敵四手,好虎難頂羣狼,拿破崙的兩次失敗都是敗在了歐洲其它國家的聯合上,一代天驕拿破崙最終是死在了聖赫勒拿島上。

      以上的例子充分地證明,失敗並不必然就是成功之母。失敗要成為成功之母是需要一些條件的,比如説失敗的當事人要能正確認識失敗,合理評估自己。

      美國一個非常著名的推銷員在談到他為什麼會成功的時候,講過這樣一個故事,一次他在推銷《幼兒百科全書》時對一家人説,他的這套書能解答孩子們提出的任何問題。然後他又對那家的孩子説:“小朋友,你隨便問我一個問題,看我怎麼從書上找到你想知道的答案。”這個小朋友的問題是:“上帝坐的是什麼牌子的車子?”這個推銷員説,當時他是面紅耳赤,只能收拾起他的書,灰溜溜地走了。

      從這次經歷,這個推銷員總結出一個經驗,話不能説得太滿,牛皮不能吹得太爆,從而他走上了成功之路。

      這個故事説明了,如果你對於失敗能夠有個理性的分析.那麼失敗為成功之母。

而在生活中,如果不能正確認識失敗,不能合理評估自己,失敗只能帶來更大的失敗。

    要想讓失敗成為成功之母,除了要對錯誤有合理的分析之外,還要有從頭再來的勇氣和永不放棄的毅力

       項羽的對手劉邦,和項羽交手,從來沒有打勝過。最慘的時候,他的老爸老媽老婆孩子全都被項羽抓起來了,項羽還威脅説,如果你不投降,我就把你老爸煮了,當飯吃。對此,劉邦的反應是,我們是兄弟,我爸就是你爸,如果你要煮你爸,你就送一碗給我吃。

       雖然劉邦的話有點耍無賴的意思,但正是他永不放棄的勇氣才讓他在一次次大敗之後又站了起來,並最終成為一代強漢的開國皇帝。

       所以説失敗不是成功之母,並不是讓否定這句名句,而是想告訴大家,如果對於這句話沒有一個正確的分析和運用,很可能會讓這句話成為逃避失敗的藉口,成為一塊不敢正視失敗的擋箭牌。

(五)矯正評價  能力測讀(15分鐘)

環節要求:自我作答  組內小結  準確表述  待師驗證

1.基礎知識堂清檢測

(1)選出注音完全正確的一組(      )

A.誆騙(kuāng) 渺茫(miǎo)      B.玄虛(xuán) 脂粉(zǐ)

C.宰相(zhǎi) 麻醉(zhuì)        D.省悟(xǐng) 脊樑(jí)

(2)對下列加粗詞語解釋有錯的一項是(   )

A.但不幸的是逐漸玄虛起來了。(玄虛:用使人迷惑的形式來掩蓋真相的欺騙手段。)

B.國聯就渺茫。(渺茫:離得很遠,視覺模糊,看不清楚。)

C.有為民請命的人。(為民請命:為人民保全生命或解除困苦。)

D.一味求神拜佛,懷古傷今了。(懷古傷今:追念古代的事情因現在的事而悲傷。)

2.認真閲讀《失敗不是成功之母》,按要求回答問題。

(1)本文的中心論點是                            ,為了證明此論點,主要採取了                  的論證方法。

(2)失敗要成為成功之母需要哪些條件?

答:                                                                

                                                                             

                                                                             自我評價 小組評價

                             設計:林濤  何雲鋒    終審: 陳良文

 

陳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