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學案設計(人教版九年級必修教學案例)

欄目: 教案模板 / 發佈於: / 人氣:1.13W

黃夾中學   牟雷

學習任務一:瞭解作者及寫作背景並積累字詞。

1、作者:魯迅,原名_____,浙江紹興人。我國偉大的無產階級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他的作品很多,有小説集______、________等,散文集_______,詩歌集________,雜文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本文選自______________。

2、寫作背景:這篇文章寫於1934年9月25日,正是“九一八”事變三週年之際。當時,有些人散佈對抗日前途的悲觀論調,指責中國人失掉了自信力,如1934年8月27日《大公報》社評《孔子誕辰紀念》中説:“民族的自尊心與自信力,既已蕩焉無存,不待外侮之來,國家固早已瀕於精神幻滅之域”。魯迅這篇文章就是針對輿論界的這種悲觀論調,為了鼓舞民族自信心而寫的。

3、 積累字詞:玄虛  渺茫    籠罩    倘若   搽    誆騙    誣衊    拜佛      

懷古傷今   為民請命   前仆後繼

學習任務二:整體把握,理清思路

1、找出“敵論”和論據,討論它們的關係是否成立?哪些語句最富於諷刺意味?

2、作者的論點什麼?是怎樣論證的?

3、結論:理解“狀元宰相”“地底下”

學習任務三:感知愛憎之情,領略諷刺的力量。

①找出文章中的幾處“中國人”,分析內涵是否相同?

②哪些人可稱是“中國的脊樑”? 為什麼稱為“中國的脊樑”?他們在那裏,為什麼?

③魯迅為什麼反覆強調“中國的脊樑”?

④作者既然認為對方的觀點是錯誤的,為什麼還要一再承認對方説的都是“事實”?

⑤這種在證明“敵論”指謬誤時所採用的是哪種駁斥方法?説説這種方法的好處。

⑥文章正面立論的觀點是什麼?作者是如何證明的?你還能舉例嗎?

○7試找一找充滿諷刺性戰鬥性的語言

○8揣摩第一段話,三個副詞“總”,“只”,“一味”能否互換位置?為什麼?

○9揣摩下列加點字詞的表達效果:“……不過一面總是在被摧殘,被抹殺,……那簡直就是誣衊。”

學習任務四:課堂檢測

1、對下列畫線的詞語在句子中的含義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

A兩年以前,我們總自誇着“地大物博”,是事實。(土地廣大,物產豐富)

B“自欺”也並非現在的新東西,現在只不過日見其明顯,籠罩了一切罷了。(像籠子似的罩在上面)

C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拚命硬幹的人,……(形容專心盡力地工作)

D這一類的人們,就是現在也何嘗少呢?(用反問的語氣表示並非。)

2、下列句子中加點的“中國人”指“廣大人民”的一項是(   )

A於是有人慨歎曰: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 

B假使這也算一種“信”,那也只能説中國人曾經有過“他信力”,自從對國聯失望之後,便把這他信力都失掉了。 

C然而,在這籠罩之下,我們有並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國人在。

D説中國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則可,倘若加於全體,那簡直是誣衊。 

3、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理解不當的一項是(   )

A“從公開的文字上看來”(暗示國民黨反動派還有許多不敢公開的見不得人的事。)

B“只希望着國聯,也是事實”(表明了國民黨政府對國聯的充分信任.)

C“我們總自誇着地大物博”(表示自誇、夜郎自大是由來已久的)

D“都沒有相信過‘自己’”(表示從來就是相信他人)

4、下列句子表述不是文章最後一段內容的一項是(  )

A啟示人們要透過假象從本質上看問題。

B指出真正有自信力的是中國的革命人民。

C自信力的有無不是反動文人的文章決定的。

D中國人現在是在發展着“自欺力”。

5、下列對課文的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

A這篇文章在結構上,可以分為三部分:擺出敵方論點和論據、駁斥對方論點、論據和提出中國的希望。

B文章舉事實證明中國人沒有失掉自信力,從而駁倒對方,這叫直接反駁。

C從文章中擺出的事實可以清楚地看到:批駁的矛頭直指國民黨反動政府。

D文章中的“中國人發展着自欺力”的“中國人”是指一小撮反動派。

佈置作業:請你來駁:各人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課題: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瞭解文體知識,弄清文章脈絡,感受魯迅的愛國情感。

過程與方法:朗讀,品味,探究,討論,拓展延伸,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領會文章所表現的魯迅愛憎分明的思想感情,體會魯迅先生的憂患意識和愛國精神,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增強民族民主意識,增強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體會魯迅的憂患意識和愛國精神。

難點:通過課文,使學生認識魯迅雜文的特點,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學習文章的寫作技巧。

【課時】1課時

教學設計】 

一、導入新課

1、學生講述:九一八事變

2、投影:1934年國民黨反動派的言行

我中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選自30年代的御用報紙

“忍辱含憤,暫取逆來順受態度,以待國聯公理自判決” ――選自蔣介石在“九一八”事件發生後的演講 

  1934年 ,由反動政客戴季陶和軍閥段祺瑞發起,一些國民黨官僚在杭州靈隱寺舉行時輪金剛法會,請班禪大師求佛保佑。

“民族之自尊心與自信心,既已蕩然無存,不待外侮之來,國家固早已瀕於精神幻滅之域”    --選自《大公報》1934年8月24日的社論         

70多年前的中國是怎樣的面貌呢?那時的中國人又是怎樣的精神狀態呢?當時,有一位思想的巨人、頑強的戰士,以犀利的目光洞悉着這一切,一次次振臂吶喊、一次次衝鋒陷陣--他,就是魯迅先生。今天,我們來學習他的一篇雜文《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板書課題),看看我們能從中得到什麼新的啟發。

【教學過程】

一、(學生活動)根據課前的預習及相關資料的整理,完成學習任務一。引導學生準確掌握有關沈從文的文學常識、積累字詞。

二、解題:

本文是一篇駁論文。這種文體一般是先指出對方錯誤的實質,或直接批駁(駁論點),或間接批駁(駁論據、駁論證);繼而,針鋒相對地提出自己的觀點並加以論證。從廣義上來看,這又是一篇雜文,雜文短小精悍、寫法靈活。魯迅的雜文有“投槍”“匕首”之喻,由此也可窺見魯迅雜文風格之一斑。 本文收入《且介亭雜文》,屬魯迅後期雜文。

三、播放課文錄音帶,學生跟讀課文。獨立完成學習任務二,理清文章結構,把握文章內容,瞭解作者思想感情。學生探究後,在班內交流學習成果,師生共同總結,加深理解。

整體把握,理清思路

1、找出“敵論”和論據,討論它們的關係是否成立?哪些語句最富於諷刺意味?

敵論:“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 

論據:a、信地信物、b、信國聯、c、求神拜佛

2、寫駁論,要善於尋找批駁的“突破口”,就是對方謬誤的薄弱環節,抓住了它,就能擊中要害。聯繫全文,想一想,為什麼本文以反駁對方的論證,即指出其淪據不能證明論點為“突破口”? 

直接反駁:信地信物信國聯――沒有“他信力”

      求神拜佛――發展着“自欺力”

3、作者的論點什麼?是怎樣論證的?

論點:我們有並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國人在

論據:古――

現在――

延伸:舉出歷史上中國的脊樑

4、結論:理解“狀元宰相”“地底下”

     “狀元宰相”的文章:指當時能“公開的”國民黨反動政客及其御用文人的言論。“地底下”:指社會底層--廣大的工農羣眾,或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下的革命力量。

5、小結:本文結構

敵論點論據:信地信物

信國聯            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

   求神拜佛

反駁:直接反駁:信地信物信國聯――失掉的是他信力

     求神拜佛――發展着自欺力

間接反駁:論點:有並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國人在 

     論據:古   中國的脊樑

        今  

結論:自信力的有無,狀元宰相的文章不足為據,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解説:這是讓學生整體感知,迅速篩選信息,攝取要點。學習議論文,整體把握的方法之一是初讀時迅速圈畫出觀點和論據。)

四、再讀課文,感知愛憎之情,領略諷刺的力量。

(學生再讀課文,用心感受文章所流露的情感,充分感受作者那“匕首”“投槍”的力量從何而來。以小組的形式討論品位,完成學習任務三。完成後,小組代表發言,在全班展開討論,老師對於不正確的地方加以補充糾正。)

  1.諷刺的力量:

①找出文章中的幾處“中國人”,分析內涵是否相同?

a要論中國人,必須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誆騙,卻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樑。

b然而,在這籠罩之下,我們有並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國人在。 

c中國人現在是在發展着“自欺力”。 

d於是有人慨歎曰: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 

e假使這也算一種“信”,那也只能説中國人曾經有過“他信力”,自從對國聯失望之後,便把這他信力都失掉了。 

明確:a指極少數頑固分子以外的中國人民。b 指廣大人民。c 指國民黨反動統治者及其御用文人。d 指所有的中國人。e 指國民黨反動統治者及其御用文人。②哪些人可稱是“中國的脊樑”? 為什麼稱為“中國的脊樑”?他們在那裏,為什麼?

明確:“中國的脊樑”是指腳踏實地地為民族的進步而奮鬥的人們,他們是使中國挺立起來的“脊樑”,他們往往來自下層或代表着廣大民眾的利益。

③魯迅為什麼反覆強調“中國的脊樑”?

明確:因為只有稱得上“脊樑”的才算得是真正意義的中國人,為人民着想,代表最廣大人民的利益,永遠也不會失掉自信力。評價中國人應該去評價這部分人,在當時只有中國共產黨和廣大的抗日軍民才能算是“中國的脊樑”,而不是開頭提到的“自誇”“只希望國聯”“一味求神拜佛,懷古傷今”的國民黨官僚和“社會名流”。

    總結:總之,魯迅先生對民族敗類充滿憎恨和嘲諷,對民族的脊樑又充滿了崇敬和讚揚。因為愛憎分明,所以諷刺讚揚涇渭分明,充滿戰鬥的力量,充滿鼓舞的力量。

2.邏輯的力量:

④作者既然認為對方的觀點是錯誤的,為什麼還要一再承認對方説的都是“事實”?

    明確:首先承認對方説的是事實,但通過分析事實後,發現對方要説的其實不是自信力的問題,這樣,對方的觀點就不存在了。這是駁論的一種方式,由真實存在的依據推導出錯誤的結論,從而證明對方的觀點是錯誤的。指出對方論據證明論點的過程不成立,這是駁論證。

⑤這種在證明“敵論”指謬誤時所採用的是哪種駁斥方法?説説這種方法的好處。

    明確:歸謬法。由真實存在的依據推導出錯誤的結論,從而證明對方的觀點是錯誤的。指出對方論據證明論點的過程不成立,這是駁論證。

⑥文章正面立論的觀點是什麼?作者是如何證明的?你還能舉例嗎?

    明確:觀點:“我們有並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國人在”。歷史的、現實的事例。舉例:“九一八”事變後,中國共產黨於9月20日和22日連續發表宣言,提出“組織羣眾的反帝運動,發動羣眾鬥爭,反抗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的戰鬥號召。在黨的號召和領導下,全國掀起聲勢浩大的抗日運動,堅決反對蔣介石政府的不抵抗政策。1931年9月至12月,曾發生三次規模很大的學生請願運動。 

3.語言的力量:

  試找一找充滿諷刺性戰鬥性的語言(學生反覆朗讀這些語言,仔細品味)

a 、“從公開的文字上看起來:兩年以前,我們總自誇着“地大物博”,是事實;不久就不再自誇了,只希望着國聯,也是事實;現在是既不誇自己,也不信國聯,改為一味求神拜佛,懷古傷今了卻也是事實。”

b仿造自信力造出“自欺力”:“中國人現在是在發展着自欺力。”揭露本質,可謂入木三分。

c、揣摩第一段話,三個副詞“總”,“只”,“一味”能否互換位置?為什麼?明確:不能。“總”讓人看到國民黨政府誇耀“地大物博”時的洋洋自得,同時“總”又寫出誇耀者的底氣不足,因為,誇來誇去只能誇這一樣,且惟恐別人不知,這也暗接“只求國聯”的必然性:“只”是抓救命稻草時的“執著”,仰人鼻息之狀躍然紙上;“一味”則是深陷而不能自拔,沉迷於其中的滋味因而也不願自拔。這三個副詞準確地寫出了國民黨政府在自欺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的“事實”,極富諷刺意味。

d、揣摩下列加點字詞的表達效果:“……不過一面總是在被摧殘,被抹殺,……那簡直就是誣衊。”

明確:“總”寫出當時社會的黑暗程度,並間接謳歌“中國的脊樑”屢挫屢戰的精神。“簡直”表達了作者的激憤之情。

總結:語言尖酸潑辣,富於諷刺,富有戰鬥力,一句句擲地有聲的話就像一把把匕首直插反動派的要害,就像一支支投槍直射入反動派的胸膛……

五、課堂訓練:

(學生回顧這節課所學的內容,並獨立完成學習任務四中的檢測題)

答案BCCDB

六、小結:

    本文以駁論證的方式逐層推進地批駁丁“九一八”事變三週年後,有些人慨歎的“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的謬論。揭露了國民黨政府的賣國投降本質,肯定了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廣大抗日軍民所作出的巨大貢獻。 文章語言犀利、帶有強烈的諷刺意味,如“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虛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時就找不出分明的結果來,它可以令人更長久的麻醉着自己。”作者指出還是一種“自欺力”,揭露了蔣介石“堅決不抵抗”的賣國投降本質。

這一節課,我們充分感受了魯迅先生的愛國熱情。在“九一八”事變後,全國上下一片悲觀,魯迅先生洞悉先機,發出中國人應該自強自信的吶喊!“中國的脊樑”終於在1949年把中華民族的自強不息的精神,定格在歷史的大舞台;“中國的脊樑”終於把中國人的自信從20世紀帶到了21世紀……2008年又將是中國的自信點--中國成功舉辦奧運會。 

七、作業:請你來駁:各人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