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實用範文 > 論文

窮達以時研究綜述論文

欄目: 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2.5W

1993年10月,湖北省荊門市博物館考古工作人員發掘了郭店一號楚墓,出土了一批楚文字竹簡,後經荊門市博物館整理,著名古文字學家裘錫圭教授校審,這批戰國楚簡於1998年5月在文物出版社以《郭店楚墓竹簡》為名出版,這在學術界引起了不小的轟動,正如彭華先生在《郭店楚簡研究述評》中所作的評價它提供了大量前所未見的佚書,填補了學術空白;它提供了重新審視儒道關係的新材料。”》]其中,《窮達以時》屬於其中的儒家著作之一,此篇因其對天人關係的獨特論述而備受人們的矚目,目前學界對《窮達以時》的深人研究主要集中在文字釋讀、天人觀、德福觀及其他幾個方面。現將前人的研究成果梳理如下:

窮達以時研究綜述論文

一、文宇釋讀方面研究概況

文字釋讀作為研究出土文獻的基礎方面,是準確把握出土文獻內容和主旨的前提。這方面,學界巳經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其中巳出版的書籍有:李零先生所著的《郭店楚簡校讀記》(增訂本)'它對郭店楚簡中文字依字體、形制排序,除了分章分組的釋文,並附校讀記;劉釗先生著有《郭店楚簡校釋》[3]有對《窮達以時》篇全篇的校釋;廖名春先生所著的《出土簡帛叢考》第九章考釋了郭店楚簡包括《窮達以時》等五篇在內的從“榮”之字,“認為它們或當讀為‘世或當讀為‘御原因就在於他’本從止得省,而在某楚方言裏。‘御,也與‘止’音近,解決了郭店楚簡這五篇的諸多難題。”[4];此外,還有張守中先生等撰集的《郭店楚簡文字編》(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年5月);劉祖信、塗宗流所著《郭店楚簡先秦儒家佚書校釋》(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2月)都是這方面的翹楚。

關於《窮達以時》文字釋讀論文方面研究成果有趙平安先生在《古籍整理研究學刊》上發表的文章《〈窮達以時〉第九號簡考論一兼及先秦兩漢文獻中比干故事的演變》,文章探討了《窮達以時》第9號簡,認為“‘滔賄’當理解為‘醚醵,。‘初釀醢,後名揚,非其德加。’講述的是王子比干的故事。文章還通過梳理先秦兩漢時期相關關文獻,梳理出比干故事在不同時期、不同地域的衍變;李鬆儒、張紅的文章《郭店簡〈窮達以時〉與傳世文獻關係簡論》除了對《窮達以時》作者、時代、體裁、性質的研究,還“將簡文與可茲對照的傳世文獻相比較,從而深人地瞭解一些歷史史實。”[6],文中考證了百里奚身世,呂望的事蹟,並略説了古人事蹟相混淆的現象;《郭店簡〈窮達以時〉與〈荀子〉對讀札記三則》(《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13年10期)這篇文章通過將郭店簡<窮達以時》的內容與其他相關文獻的對讀,發現簡中的衍、錯,通過分析這些差異,瞭解古書成書的某些現象;此外,相關的文章有王志平先生的文章<郭店簡〈窮達以時〉校譯》(《簡牘學研究》2002年4月),以及2005年碩士論文<郭店簡〈窮達以時〉集釋》、2014年碩士論文《郭店竹簡《〈唐虞之道〉、〈忠信之道〉、〈魯穆公問子思〉、〈窮達以時〉集釋一兼論竹簡的歷史背景和古書經傳情況》。在文字釋讀方面,總體而言,學界研究成果頗豐,非常全面。

二、天人觀方面研究概況

天人關係的研究對中國思想史研究一直有重要意義。郭店楚簡中,《窮達以時》篇因對天人關係獨特論述視角而備受人們關注,很多學者都注意到這一點,他們通過分析《窮達以時>篇來論述先秦儒家對天人觀的解讀。關於<窮達以時》天人觀,國內這方面的書籍著作不是很多,而且大多與先秦儒家尤其孟學派聯繫較多。主要有朱心怡先生所作的《天之道與人之道:郭店楚簡儒道思想研究:K台北市: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2004年5月),該書通過將郭店楚簡與傳世儒家典籍和道家典籍比對,來修正對先秦儒、道思想的發展與認識;再如謝耀亭先生所著的《從出土簡帛看思孟學派的內聖外王思想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年8月該書以郭店楚簡、上博簡為切人點,結合馬王堆漢墓帛書及傳世儒家文獻,對思孟學派的內聖外王思想體系進行綜合研究,書中第三節詳細介紹了郭店簡《窮達以時》與思孟學派的天人關係論。通過郭店簡《窮達以時》思想論析來觀思孟學派的天人關係論。

研究《窮達以時》天人觀這方面的文章主要有樑濤先生的'《竹簡〈窮達以時〉與早期儒家天人觀》,文章首先探討了《窮達以時》“天人之分”的基本思想指出“竹簡正是通過天人的區分,才使人的主體性得以張揚,顯現出人之為人的無上價值和尊嚴。”m而後文章論述了{窮達以時》篇與孟子“性命之分”的關係。文章認為“在先秦儒學史上,與竹簡天人之分思想更為密切的是孟子而不是荀子”m,並通過比對《孟子?梁惠王下》、《孟子。盡心下》這兩篇文章來證明自己的觀點。不僅如此,文章還反面分析了《窮達以時》與荀子“天人之分”的區別進一步證明自己的觀點;《從竹簡〈窮達以時〉説到孔子“知天命”》(《華夏文化》2003年03期)主要闡述的是由《窮達以時》而聯想到孔子思想中藴含着的“天人之分”的思想;《荀子天人論的幾個問題一兼論郭店竹簡〈窮達以時〉》(《海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年02期)這篇文章指出《窮達以時》與荀子天人論的哲學思想既有同也有不同,並具體分析了各自思想內涵;《〈窮達以時〉中的天人之辯》指出“它與孟子和荀子的天人之辨有一致之處,但其意義更多的是對於孔子天命思想的闡明。”【8]<從命運天定到修正命運一從〈郭店楚墓竹簡?窮達以時〉看先秦儒家對時運觀的一種解讀》(《太原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1期)分別論述了孔子、孟子、荀子對時運的看法,探討了《窮達以時》對先秦儒家對時運觀的另一種解讀。《“窮達以時”—命運之天的現代追問》(《時代文學>2011年12期)、《郭店楚簡<窮達以時〉天人關係新探>(<南昌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5年02期)則沒有過多提及先秦儒家的天命觀,而是從抽象的哲學高度探討《窮達以時》中藴含的天人關係。這方面的文章主要圍繞《窮達以時》篇到底與先秦儒家孔子,孟子,還是荀子的思想淵源更為密切來進行研究。

三、德福觀及其他方面的研究概況

李存山先生《〈窮達以時〉與“大德者必受命”》,文章分析了《窮達以時》與《中庸》之差異,並分析其他與孔子有關的著作,指出“儒門中還應有一種道德的現實主義思想,《窮達以時》篇可以説就是這一思想最早的集中表述。”》]指出“孔子並不認為“德”與“命”有着必然的聯繫,道之行與不行就像死生、富責一樣不是德行、人力所能決定的德位”、“德命”或“德福??一致的思想並非孔子本人的思想。王中江《〈窮達以時〉與孔子的境遇觀和道德自主論》先從情景、人物、體裁和問題比較傳世文獻《魯穆公問子思》的{韓詩外傳》卷七、《説苑?雜言》、《荀子?宥坐》和<孔子家語?在厄》《莊子?讓王》、《呂氏春秋?慎人》和《風俗通義?窮通》的記載以及它和《窮達以時》的異同關係,在此基礎上,探討《窮達以時》基於“天人之分”模式之上的“境遇觀”及其所彰顯的儒家道德主體性和道德自我決定論。總結出“窮達以時正是要求人超越環境、條件、機遇對他的影響。”王中江<孔子的生活體驗、德福觀及道德自律一從郭店簡〈窮達以時〉及其相關文獻來考察》“指出《窮達以時》同其他相關文獻一樣沒有再把德福、德命看成是一致的,而且它們對什麼是窮達也作出了不同的解釋,使之具有了新的意義,特別是把人對美德的追求變成了自足的事務。這表明,儒家的德福觀在其內部就是複雜的,不能用單一的標準去衡量。”

甚至有人將《窮達以時》中藴含的思想運用到投資學,有人甚至寫出文章《〈窮達以時〉助投資》,將《窮達以時》中“察天人之分,而知所行矣”,理解為要求投資者踏實做好每一步投資工作。

四、總結

通過以上對國內學界關於《窮達以時》研究情況的概述我們可以瞭解到學術界對《窮達以時》研究在文字釋讀、天人觀方面研究已經十分豐富,成果卓越。然而其他方面,比如《窮達以時》與德福觀以及道德自律的關係以及其他方面有待進一步探討,仍然需要更加深人地研究,《窮達以時》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研究價值也必然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才能進一步推進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