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實用範文 > 論文

流動兒童心理狀況研究綜述論文

欄目: 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1.21W

摘 要:摘 要 :隨着農村勞動力持續流向城市,流動兒童的相關問題日益突出,為了全面瞭解流動兒童的心理狀況,對流動兒童心理狀況的最新研究

流動兒童心理狀況研究綜述論文

摘 要:隨着農村勞動力持續流向城市,流動兒童的相關問題日益突出,為了全面瞭解流動兒童的心理狀況,對流動兒童心理狀況的最新研究成果進行綜述分析。總的來看,流動兒童的心理素質狀況不如非流動兒童,主要表現在社會適應、自尊水平、歧視知覺、情緒問題、行為問題五方面。也有學者認為,流動兒童與其他兒童的心理素質沒有顯著性差異。因此,需辯證地對待流動兒童羣體,用積極的方式助其發展,使之成為未來社會更強大的主人。

關鍵詞:流動兒童   心理狀況   研究綜述

1998年教育部頒佈的《流動兒童少年就學暫行辦法》指明,流動兒童是指6-14歲(或7-15歲)跟隨着父母或其他監護人在流入地暫時居住半年以上有學習能力的兒童少年 。

由於城鄉生活環境的差異,被動流入城市的流動兒童,較多會遭遇一些困境與挫折,產生困難體驗 ,使心理適應的難度加重,心理素質發展受阻 ,其心理症狀檢出率高於非流動兒童 ,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復原力水平較其他兒童差。他們獲得的`心理資源和支持較少,對外部環境的參與度也相對較少 ,成為心理虐待與忽視的高危羣體 。根據陳玉鳳的研究,湘西少數民族地區常住兒童的心理健康要優於流動兒童,在情緒障礙、品德缺陷、學習障礙、不良習慣、社會適應等方面都有顯著差異 。流動兒童的心理健康狀況差於常住兒童 ,主要表現在歧視知覺強、身份認同危機,以及自卑、焦慮等消極情緒 。陳雷音的研究證明流動兒童存在焦慮、抑鬱情緒,社交情況不良,社會能力不足 等心理問題。  流動兒童心理健康水平普遍較低,主要表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1)自尊水平較低。

流動兒童的自尊水平比城市常住兒童低 ,積極人格特徵項目的得分也較低 ,自信心相對不足 ,在自尊受損時往往表現出失落情緒,並有較強的自卑感,他們心智尚未成熟,往往會用別人的眼光來看待自己。這種自尊受損的經歷容易導致較低的自我意識水平 ,不利於其形成正確的自我認知。

(2)社會適應不良。

由於思維習慣、價值觀念等的異質性,當流動兒童覺察到現在的都市文化衝擊與自身原有的文化體系發生衝突時,可能會產生孤立感甚至挫敗感,導致心理不適,社會適應出現偏差。有研究顯示,3-6歲流動兒童的社會適應行為展水平低於城市當地兒童 。流動兒童與非流動兒童相比,性格偏內向,喜歡獨處,不善於人際交往 ,學校適應較差,社會支持較少 。與城市當地兒童相比,流動兒童的社會適應水平總體偏低。

(3)歧視知覺敏感 。

流動兒童從老家農村來到新家城市,既非完全的農村人又非純粹的城裏人的尷尬身份有別於城市兒童,他們生活在大城市的角落邊緣,不時地體驗到不公和歧視,上海市22.8%的流動兒童認為上海人(同學)對外地同學有歧視 。他們來到城市,非但沒能共享城市的物質文化資源,相反地,由於與城市兒童在社會經濟地位之間的差距而可能遭到排斥與歧視,他們更多地體驗到了城市人對自己的歧視。超過50%的流動兒童受到過歧視 ,也有研究顯示,流動兒童的歧視知覺處於中等水平 。

(4)情緒問題。

流動兒童存在輕度的情緒問題和學習壓力問題 。徐璐的研究發現上海市流動兒童存在一定程度的抑鬱和焦慮 ,他們的壓力顯著高於城市兒童,其中以學習焦慮最常見,發生率為46.22% 。流動女童的學習焦慮和恐怖傾向均顯著高於城市當地女童 。流動兒童存在焦慮、緊張、易怒等情緒 ,抑鬱感強於本地兒童 ,同時,流動兒童領悟社會支持的能力顯著低於城市兒童 。

(5)行為問題。

流動兒童的網絡成癮傾向比率為12.99%,遠高於留守兒童和普通兒童 。李曉巍等發現,與城市當地兒童相比,流動兒童問題行為較為突出 ,一般表現在學習成績差、生活沒有規律、衞生意識弱等方面。

也有一些研究者得出了不一樣的結論。有研究表明,瀋陽市3-6歲流動兒童與城市當地兒童在生活自理、運動、作業、交往、社會化等項目上存在顯著性差異,但在自我管理項目上沒有顯著差異 。流動兒童的自尊總體水平比城市當地兒童低,但差異不顯著 ,流動與否不是影響兒童自尊狀況的主要因素 ,在學校生活滿意度總體水平上也沒有顯著差異 。儘管流動兒童在移民過程中遭遇了重重逆境和諸多壓力,但大多數流動兒童並未因此而出現心理健康問題 ,他們心理健康狀況總體良好 。絕大多數流動兒童擁有某些顯而易見的積極心理品質 ,比如吃苦耐勞的忍耐力、對環境的掌控能力以及對自律有恆的調控能力,還有樂觀向上的品質。這些使得流動兒童具備了應對逆境的心理資源,為其適應社會、發展自我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實際上,在流動兒童羣體中表現出來的心理問題在非流動兒童羣體中也普遍存在,只是程度和形式各異。如果輕率地判定流動兒童具有更多的心理疾病,這種先入為主的偏見必然會導致在實際教育工作中的負性期望,產生更糟的結果。其實,流動兒童獨特的移民經歷本身也隱含了潛在的積極價值。因流動兒童之間有較強的異質性,他們可以依據各自的風俗習慣、個性特點,發揮創造性,自創遊戲,認識來自祖國各地帶着各種文化背景的小朋友,間接地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