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長方體與正方體體積計算優秀教學設計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1.33W

教學要求

長方體與正方體體積計算優秀教學設計

使學生理解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的計算公式,初步學會計算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培養學生實際操作能力,同時發展他們的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

長方體、正方體體積公式的推導。

教學用具

教師準備: 1立方厘米的正方體木塊24塊;課件。

學生準備:1 立方厘米的正方體12個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填空:

1、___叫做物體的體積。

2、常用的體積單位有:__、__、__。

3、計量一個物體的體積,要看這個物體含有多少個____。

師:我們已經知道計量一個物體的體積,要看這個物體含有多少個體積單位,那麼怎樣計算任意一個長方體、正方體的體積?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長方體、正方體體積的計算方法。(板書課題)

二、實踐探索

1.小組學習------長方體體積的計算。

課件演示:一塊長4釐米、寬3釐米、高2釐米的長方體橡皮泥,用刀將它切成一些稜長1釐米的小正方體。

提問:通過觀察,你能説出它的體積是多少?

實驗:都拿出準備好的12個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塊,先説一説它們的體積是多少?師:請同學們四人為一組,用這12個小正方體來拼擺長方體,並分別記下襬出的長方體的長、寬、高。

觀察結果:

(1)擺成了一個什麼?

(2)它的長、寬、高各是多少?

板書:長方體:長、寬、高(單位:釐米) 體積(單位:立方厘米)

師:這些長方體有什麼共同點?不同點?

問:為什麼這些長方體的長、寬、高不同,即形狀不相同而體積相同呢?

體積怎麼計算出來的呢?

含體積單位數:4×3×1=12(個)

體積:4×3×1=12(立方厘米)

(3)它含有多少個1 立方厘米?

(4)它的體積是多少?

通過上面的實驗,你發現了什麼?(可讓學生分小組討論)

有許多物體不能切開,怎樣計算它的體積?

結論: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

用字母表示:V = a×b×h=abh

應用:出示例1,讓學生獨立解答。

2.小組學習——正方體體積的計算。

思考並回答:長方體和正方體有什麼關係?正方體的體積該怎樣計算呢?

結論:正方體的體積=稜長×稜長×稜長

用字母表示為:V=a3

説明:a×a×a可以寫成a3,讀作:a的立方。

應用:出示例2,讓學生獨立做後訂正。

三、課堂實踐

1.做第34頁的“做一做”的第1題。

(1)先讓學生標出每個長方體的長、寬、高。

(2)再根據公式算出它們各自的體積。

(3)集體訂正。

2、做第34頁的“做一做”的第2題。

3、判斷正誤並説明理由。

①0.2 = 0.2×0.2×0.2; ( )

②5X×2=10X; ( )

③一個正方體稜長4分米,它的體積是:4 =12(分米 ); ( )

④一個長方體,長5分米,寬4分米,高3釐米,它的體積是60分米 。( )

4、做練習七的第4、6題。

四、課堂小結

五、課後實踐

做練習七的第5、7題。

課堂教學設計説明

數學課程標準對“空間與圖形”的內容,以“圖形的認識、圖形與變換、圖形與位置、圖形與證明”等四條線索展開,並且都以圖形為載體,以培養學生空間觀念、推理能力,以及更好地認識與把握我們生存的現實空間為目標,不僅着眼於學生理解和掌握一些必要的幾何事實,而且強調學生經歷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和情感。提倡以“問題情境——建立模型——解釋、應用與拓展、反思”的基本模式展現內容,讓學生經歷“數學化”和“再創造”的過程。

鑑於新課標的要求,本節內容是在學生已掌握了體積的概念和體積單位的基礎上進行的。教學過程中主要通過學生操作的'方式,調動學生積極參與長方體體積公式的推導,推理和最後的結論,都由學生得出,老師只起“導”的作用。正方體體積公式,採用小組合作的方式引導學生把它歸為長方體的特殊情況來學習,這樣既加深了對長、正方體之間包含關係的理解,同時也加深了對其體積計算公式的理解。總之,新課力求體現兩個特點:1、給學生更多的動手操作實驗與實踐的空間。2、課堂教學的組織,將突出探究性活動,使學生親歷“做數學”的過程,並在這一過程中,通過自主探索,認識和掌握圖形性質,積累數學活動的經驗,發展空間觀念和推理能力,其間特別注意給學生提供充分的數學活動交流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