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長方體的體積》教學設計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1.3W

作為一名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把教學各要素看成一個系統,分析教學問題和需求,確立解決的程序綱要,使教學效果最優化。那麼什麼樣的教學設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長方體的體積》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長方體的體積》教學設計

《長方體的體積》教學設計1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32~34頁,長方體、正方體體積計算公式的推導,例1、例2及相應的“做一做”.練習七的第4~7題.

教學目的:

1.使學生經歷長方體、正方體體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在具體情境中發現規律,理解和掌握長方體、正方體的體積計算公式.並能正確運用公式進行計算.

2.通過推導公式的實踐活動,發展學生的空間想象,培養學生歸納、類比、進行邏輯推理的能力.

3.使學生初步會運用長方體、正方體體積計算的知識,解決有關的簡單實際問題.

教具、學具準備

1.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複習題示圖,推導長方體體積公式的示意圖)

2.學生準備:①每人準備1立方厘米的小方塊若干.②每個學習組準備一個長8釐米、寬5釐米、高3釐米的長方體模型,一個稜長8釐米的正方體模型.

教學過程:

一、複習引入

1.下面圖中各是什麼計量單位?它們之間有聯繫嗎?

問:除了立方厘米,還有那些體積單位?

2.問:什麼是物體的體積?

(物體所佔空間的大小叫做它的體積)

3.下面的圖形都是用稜長1釐米的小正方體拼成的,它們的體積各是多少?你是怎樣數出來的?

問:需要一個一個的數嗎?有沒有簡單方便的數法?

(只要數出每層長有幾個,寬有幾個,算出一層幾個,再數有幾層。)

4.完成練一練1、2。

二、學習新課

1.探究長方體體積計算方法,推導公式.

(1)小組合作,用稜長1釐米的小正方體拼成長方體,把每次拼的情況記錄在下面的表裏.

用小正方體個數

長方體的體積

(立方厘米)

長方體的`稜長(釐米)

(2)彙報,師板書填表。

(3)討論:通過拼擺,你發現了什麼?

長方體所含體積單位的數量與它的長、寬、高有什麼關係?

(4)嘗試:根據剛才的發現,試一試算出發給各組的長方體的體積.想一想,要先做什麼?

各組試算後,彙報計算方法:

先量長方體的長、寬、高.(長8釐米、寬5釐米、高3釐米)

8×5×3=120(立方厘米)

(5)歸納:通過上面的實驗,你得出什麼結論?你能歸納出長方體的體積計算公式嗎?

教師根據學生髮言歸納並板書:

長方體所含體積單位的個數等於長、寬、高的乘積.

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

V=abh

2.教學例1

(1)出示

(2)生試做

(3)集體訂正

3.練習

21頁第4題

4.教學例2

出示,生試做

總結公式

5.練習

22頁,第6題

三.鞏固練習

補充練習

1.求下列各長方體的體積

(1)長10釐米,寬8釐米,高3釐米

(2)長2、5米,寬1、2米,高0、4米

2.求下列各正方體的體積

(1)稜長8釐米

(2)稜長0、5分米

3.一塊長方體石料長3分米,寬2分米,高5分米。已知每立方米石料重2、7千克,這塊石料重多少千克?

4.一個長方體形狀的食品盒,長30釐米,寬20釐米,高18釐米。做這個食品盒至少需要硬紙板多少平方釐米?這個食品盒的體積是多少立方厘米?

四.總結

今天學習了什麼?

五.課堂作業

21頁第5題,22頁第7題。

板書設計:

長方體、正方體的體積計算

長方體正方體

長寬高長、寬、高相等

8釐米5釐米3釐米(稜長)

8×5×3=120

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正方體的體積=稜長×稜長×稜長

V=abhV=a3

《長方體的體積》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在操作中,感知出長方體的體積大小與它的長、寬、高等有關,長方體的體積。

2、能運用長、正方體的體積公式,計算長、正方體的體積。並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3、藉助學生自己的動手操作、動口表述及課件的動態演示,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

體積公式的運用及公式的推導過程。

教學難點:

體驗公式的推導過程。

教學過程:

一、比較大小,複習引入

1、比一比。出示書包、文具盒。問:誰大?誰小?

其實剛才我們在比他們的什麼?體積指的是什麼?

2、説出下列圖形的體積是多大?你是怎麼想的?(都是有稜長為1分米的正方體拼成的)

小結:要知道一個物體的體積,只要知道這個物體含有多少個這樣的體積單位。

3、出示橡皮。問:什麼形狀?它有體積嗎?體積多大?請你估一估,猜猜它有多大?

4、揭示課題。

二、動手操作,感知認識

1、拿出12個1立方分米的正方體,小組合作擺一個長方體,並説説它的長、寬、高是多少?體積是多大?

2、彙報交流。問:你們組擺的長方體的長、寬、高是多少?你能説説你們組是怎樣擺的嗎?體積是多少?

還有不同的擺法嗎?(學生邊説,老師邊演示四種不同的擺法)

3、觀察發現:通過剛才的擺,觀察這些數據,你發現了什麼?

4、再一次合作擺,小學數學教案《長方體的體積》。邊擺邊説你們組擺的長方體的長、寬、高是多少?又是怎麼擺的?

三、啟發探究,自主建構

1、出示長5分米、寬3分米、高2分米的長方體。

問:要擺成這樣的長方體需要多少個稜長為1分米的正方體?體積是多少立方分米?你能利用手中的學具擺一擺嗎?(開始活動,發現不夠擺)

問:不夠,怎麼辦?你能在頭腦中想象,把它補充完整嗎?(又開始活動)

2、彙報交流。並演示擺的過程。

3、出示長8分米、寬4分米、高3分米的長方體。你能擺這個嗎?

4、聽要求擺。

(1)自己擺一個長6分米、寬3分米、高2分米的長方體,並説説它的體積。

(2)想象一個9米、寬7米、高4米的長方體,並説説它的體積。

5、思考總結。體積與長、寬、高有怎樣的關係呢?並快速驗證黑板上的數據。

四、解決疑難,運用拓展

1、解決橡皮的體積。要求它的體積,需要知道什麼?師提供測量數據,讓學生求體積。

2、自己求數學書的體積。

3、出示:亞光紙箱廠生產一種正方體紙板箱,稜長是8分米。體積是多少立方分米?

4、小結正方體的體積公式。

五、全課總結

長方體的體積

《長方體的體積》教學設計3

一、教材分析:

本課內容來自人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第三單元《長方體和正方體》。長方體和正方體是最基本的立體圖形,在認識了一些平面圖形的基礎上學習立體圖形,是學生認識上的一次飛躍。學生以前雖然接觸過長方體和正方體,但只是直觀形象的認識,要上升到理性認識還有一定難度。本單元前幾課時已經認識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徵,學習了表面積的計算,。這節課要在此基礎上掌握體積的概念和常用的體積單位,學會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計算,掌握公式的意義和用法。這是下一步學習體積單位進率的基礎,更是以後學習容積的基礎。因此,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計算必須掌握熟練。

二、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操作,引導學生探索並掌握長方體、正方體體積的計算公式,並能熟練地運用公式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2、通過探索活動,培養學生的分析、概括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培養學生數學的應用意識。

重點:掌握長方體、正方體體積的計算方法,並運用公式解決實際問題。

難點:理解體積公式的意義。

三、教法與學法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在兒童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好奇心促使他們什麼事都要自己去動手嘗試。而他們的思維特點又一般都是從感性認識開始,然後形成表象,再通過一系列的思維活動,上升到理性認識。因此要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探索、實踐,獨立地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才能真正對所學內容有所領悟,進而內化為己有,使教學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為了實現教學目標,本課以學生動手操作,合作交流與探究為主,教師同時配合多媒體課件演示,指導學生自主學習、

四、教學過程

(一)激情引趣,揭示課題。

任何新知識都是以原有知識體系為依託,因此在複習中我設計瞭如下內容來為新課做好鋪墊。

1、什麼叫體積,常用的體積單位有哪些?用學具手勢或其他方式描述出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分別有多大。

2、多媒體課件出示一個長方體和一個正方體,利用動畫演示把它們切割成稜長1釐米的小正方體,請學生説一説他們的體積分別是多少?是怎樣知道的。從中使學生體會到長方體、正方體是由多少個稜長1釐米的小正方體組成的,它的體積就是多少立方厘米。

這時學生就會產生疑問:生活中遇到的計算長方體正方體體積的問題,多數不能切開來數,這種方法在實際生活中行不通,又該怎麼辦?這樣就在學生心裏形成了一種懸而未決的狀態,一方面自然而然地引出這節課要學習的“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計算”,另一方面也激起了學生探索新知識強烈願望。

(二)操作想象,探索公式。

小學生的思維特點是以形象思維為主,逐步向抽象思維過渡。根據這一特點,先利用直觀學具,引導學生進行實驗操作,首先吸引學生,刺激感官,啟迪思維,提高興趣,在頭腦中建立清晰的表象,豐富他們的感性認識,也是引導學生的思維逐步由形象走向抽象。

具體的過程是:

(1)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用稜長1釐米的小正方體擺長方體,邊擺邊在表格裏記錄:長、寬、高和體積

(2)彙報交流,學生在事物投影上演示講解,教師依次板書在表格中。

(3)請學生觀察所擺的長方體的長、寬、高與它的體積有什麼關係?

這裏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給他們充足的討論時間,讓他們有機會各抒已見,然後根據學生的回答,共同總結出: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

(4)用字母表示公式,要注意書寫形式的指導。

(5)完成例1,學以致用,加深理解。

通過前面的學習學生已經知道了正方體是特殊的長方體,並且在剛才的實驗操作中,也有學生擺出了正方體,因此學生很容易就能夠由長方體的體積公式推導出正方體的體積公式。需要注意的是用字母表示公式時,使學生明確三個a相乘也可以寫成a3,3寫在a的右上角。

(三)鞏固練習,擴展應用

練習是數學中教學鞏固新知,形成技能,發展思維,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有效手段,為了加強學生的理解,使學生能正確運用公式,我設計了多層次的練習:

1通過讓學生完成教科書第43頁的“做一做”的第一題,先讓學生動手操作,這樣有助於學生理解長方體的體積與它的長、寬、高的關係,掌握長方體的體積計算公式。

2、做第43頁“做一做”的第二題,鞏固剛學過的“立方”的知識,要使學生弄清,什麼情況下可以寫成一個數的立方,一個數立方應該怎樣計算。做題時,如果發現學生把3個相同數連加與連乘混淆起來,教師應及時糾正。

拓展運用:

完成練習七第5—8題,讓學生運用公式計算。

設計意圖:學生明確求體積應先量出它的長、寬、高,再進行計算。這樣設計,既能使學生加深對計算長方體的計算方法的掌握,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四)總結全課,質疑解惑。

(1)談收穫:讓學生説説這節課學習了什麼?

(2)質疑解惑:還有什麼疑問。

這樣設計目的對新知識進行一次全面的回顧,梳理,內化的過程,同時培養學生總結概括能力和回顧與反思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