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範文1000字(通用8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4W

讀完某一作品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後感吧。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萬曆十五年》讀後感範文1000字,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範文1000字(通用8篇)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1000字 篇1

《萬曆十五年》是即我在牀頭讀完《明朝那些事》之後又本一關於中國階段歷史的描述,由於習慣性失眠,書中其中感慨也大多因為深夜的躁動而隨風去了,但也卻有一部分隨着可吸入顆粒物一起沉澱到了我的血液裏。

我驚詫,此書中許多人物身上,竟都有當今現實社會的影子。

若將萬曆兒時看做我們的當代,他原本聰明敏感、樂於上進,也曾經勵精圖治、喜歡讀書,他本不是暮氣沉沉、消極厭世的人,怨只怨那些作為臣僚的老師或家長,從不曾將他當作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人確切的説是有尊嚴的獨立個體來看待,同樣也像像我們的學生時代,很多時候被當成了學習的機器,原本活潑好動、樂於思考,最終卻極度厭學。諸如參加完升學考,要將書本剪碎或早上依舊習慣的坐在寫字枱前卻不知道該幹什麼。所以,萬曆皇帝作為學生,臣僚做為教師,最大的失敗之處,是大臣們剝奪了萬曆作為一個聰明的年輕人應有的個性、思想和活力。

張居正不讓他練習書法,申時行不讓他練兵,所有人都不讓他立三皇子為太子,甚至與他生前形影不離的愛妃都不能與自己埋在一個墳墓裏。失去了如此自由,就算做着皇上,又有什麼趣味?但他畢竟是皇上,依然擁有無盡的奢華和整個國家,而當今社會我們的悲哀何至於此。

張居正作為首輔原來言行不一,到我們看見了太多人士的虛偽。官二代,富二代,軍二代,黑二代。

我一直感覺,張先生本不是奸臣,他也是希望明朝國富民強的,他僅僅是一個有缺點的聰明的剛愎自用的大臣而已。孔子説,“唯女人與小人難養也,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其實,“難養”的豈止是女人和小人?任何人彼此接觸久了,都難免“不遜”起來,皇帝如此,張居正如此,恐怕包括我在內的大多數人也難免如此。事實擺在眼前,改變雖不及萬難卻也非一朝一夕之功。

由此,我唯有在心田播種善的種子,也時刻提醒自己,只要是人都會產生某些偏見和不可避免的缺點,學習如何體諒並選擇,哪些是我們應該學習的,那些是“見不善而內自省”的,現實無奈與社會種種幽暗的側面,但卻必須允許這些幽暗的存在,因為他畢竟是“豐富多彩”這個詞的重要部分。

面對如次、遇到問題、唯有積極想辦法,努力讓自己多一些才能,開闊些眼界,理清些思緒。而決不能消極怠工,心灰意冷。充滿希望才能使我們快樂生活。

——我們無奈於幽暗,也儘量做到讓幽暗無奈於我。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1000字 篇2

一直以來都有一種説法,“明亡於萬曆”。這是明朝走向衰亡的轉折點,而萬曆十五年又是極其重要的一年,這一年發生了許多看似平淡的小事,卻引起了蝴蝶效應,對中國歷史產生重大影響。

以前就聽朋友誇張的闡述,黃仁宇的《萬曆十五年》文風恣肆雍容,讓很多沒有飽讀史書的人,豁然開朗,一旦捧起來,就會陷進去,抱着不信邪的心態,我也試一試,原來歷史可以真的這樣好看呢,夾敍夾議夾評論,不僅能夠深入瞭解了明朝萬曆年間文化政治制度的癥結所在,人心被制度的扭曲,更是讓我學習了一種大視野看問題的思維。

以前的史書裏,歷史人物都是被有着屬於自己的固定模式化“人設”並誇張處理,而這本書採用的卻是“聚焦”的寫法。萬曆十五年,這個春寒料峭的公元1587裏發生的林林總總,看似平淡無奇,卻已為大國本朝的衰頹埋下了伏線。怠政罷工的萬曆皇帝,雷厲風行卻悲劇收場的張居正,位極人臣卻未老先衰的首輔申時行,戰功卓著卻孤獨終老的將領戚繼光,剛正不阿卻爭議不斷的海瑞……某一年,某一人。這些在歷史課本中出現的角色,在《萬曆十五年》中一一出現。但是在這本書裏,這些歷史人物都是立體的、飽滿的、鮮活的,也並不都是我們所認為的那樣的。認真讀下去,就彷彿在親歷他們的處境、他們的苦惱,他們的夢想,他們的野心,他們的無奈,他們不為人知的那一面......這種切入筆法細微得很,但牽動全文的是一條張馳自如的線:牽出這高拱、鄭貴妃、鄒元標,牽出耕織伍旅、財貸制度、民德風俗,牽出官場的陰與陽,皇尊的欲和權。合上書後我鮮明地感受到書中的裏承外合、互文相應的妙處。

黃仁宇寫的不是“巧合”,而是“必然”。他通過萬曆十五年前後幾個典型人物的命運,告訴了我們,明朝錯過16世紀末改革機會的原因,不是官員陽奉陰違腐敗無能,不是皇帝怠政懶散昏庸無道,不是首輔拒絕改革無德無能,更不是將軍守土無方拘泥成例,而是明朝以“仁”治天下的立國之精神,已經耗盡了生命力,這種單純以意識形態來約束子民,用道德代替法律的制度,不但將龐大的帝國拽入了深淵,還使16世紀末,萬曆御宇之下的每一個改革者,要麼身敗名裂,要麼壯志未酬。歸納《萬曆十五年》,黃仁宇的中心意思是要表達:萬曆年只是明朝建國以來矛盾衝突的爆發點,而王朝的根本矛盾則早已埋定。正如其序中所言“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至極,這就是一切問題的癥結”。因為這個癥結的存在,所有人在其中的角色都是悲劇。

也許,對於一本好書,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讀法,每一個人都能讀出自己的《萬曆十五年》。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1000字 篇3

還沒看這本書之前,我對萬曆皇帝的印象就是明朝的荒唐皇帝,三十年不出宮門、不理朝政、不郊、不廟、不朝、不見、不批、不講。可看了這本書之後,我才知道萬曆皇帝並不是我想象中的那樣。由於嘉靖皇帝的荒唐事,萬曆皇帝的母親和首輔張居正在他小時候用儒家的道理來教導他,要求十分嚴格。例如萬曆皇帝很喜歡寫大字,而且年幼時就能寫很好。可正是由於這樣,首輔張居正並沒有表揚他,反而剝奪了他寫大字的時間,認為是浪費時間,改學四書五經。在我看來,一個孩子能把大字寫得很好,是值得稱讚的。可萬曆皇帝並沒有得到應有的表揚,反而被剝奪了寫大字的愛好。可以説萬曆皇帝的童年是很艱苦的,沒有一點樂趣可言。欲帶皇冠,必承其重。也許在大多數人眼裏,這是身為人君所應該承擔的責任,但萬曆皇帝也是一個人,他也有作為一個人的需求,他也渴望玩耍、表揚。萬曆皇帝執政後期的荒唐與童年長期的壓抑也有一定的關係。因此,現代教育比較注重鼓勵孩子,關注孩子的身心發展。

而萬曆皇帝登基後,在位初十年,內閣首輔張居正主持政務,實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社會經濟有很大的發展,人民生活也有所提高。親政後,勵精圖治、生活節儉,有勤勉明君之風範,開創了“萬曆中興”局面。期間主持了著名的“萬曆三大徵”,鞏固了漢家疆土。這些都是萬曆皇帝的功績,但現在我們大多數人印象中的萬曆皇帝都只是一個荒唐皇帝而已。因為萬曆皇帝執政後期,常常沉迷酒色,荒於政事,致使大明王朝逐漸走向衰亡。而為什麼萬曆皇帝會突然變得如此荒唐呢?這又不得不提他的太傅張居正了。張居正生前的名聲很好,萬曆皇帝也很信任他。由於改革,張居正得罪了很多人,在他死後,他的政敵開始攻擊他。起初,萬曆皇帝還是很信任自己的老師,維護張居正。但張居正本人在改革期間,由於過於自信和心急,有些手段不太光明磊落,並不符合他臣子的身份。而且張居正並不是清廉的人,他經常收受手下的“孝敬”。也許在張居正看來,自己位高權重,一心一意輔助皇帝,底下官員的“孝敬”是應當的,並沒有什麼不妥之處。

在張居正逝世後,他的這些過錯就被他的政敵利用。當他的這些行為被曝光後,萬曆皇帝覺得自己被騙了,在他心中太傅是忠誠的、清廉的,可事實卻狠狠打了他一記耳光。這與他一直受到的儒家教育並不一樣。至此,萬曆皇帝終於瞭解到儒家表面一套背後一套的本質了。萬曆皇帝的信仰崩塌了,他不知道到底什麼才是正確的,所以萬曆皇帝后期變得如此荒唐並不是沒有原因的。(趙婉羽)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1000字 篇4

一開始看見這個名字我便覺得這是一本我不會感興趣的書,無非是枯燥的歷史,乾巴巴的如同教科書一般。可是當真正靜下心來讀它的時候,就發現其實當你真正接觸歷史最真實的一面的時候,會覺得自己思考問題的角度都會因此轉變,於是理解了為何會有那麼多人狂熱的喜愛鑽研歷史,只有通曉了無論是民族還是文化的本真和根源才能更加全面地認識當今的文化和自身的發展。由於時間倉促只淺讀了前幾頁的內容,還不能全面地評價萬曆皇帝及其執政的這十五年。但僅從這幾頁的介紹,使我感觸最深的就是古代皇帝於其光鮮外表下的悲哀與辛酸。也許我們總在一些古裝片中看見皇帝們無非是擺擺架子便可終日享受奢華安逸的生活,盡是佳餚美酒,美女良宵。其實儘管這些皇帝們生來便有着皇帝命,可是他們並不是出生就會管理國家,就能威震天下的啊。萬曆皇帝八歲就加冠成年次年便登基為帝,可以説完全沒有機會享受童年就被迫參與到成人的世界中,學會發號施令,遵守各項禮儀。

他並不比一般的小孩子輕鬆,他要一邊學習經文書法一邊治理朝政,還要頂着作為一國之君的巨大壓力看大臣勾心鬥角,爭權奪勢。他明明與母親母子情深,卻因為皇太后和皇帝的頭銜不得不程式化冷冰冰的對待彼此。還有那些皇帝要盛裝出席的活動,都必須在眾人的注視下一絲不苟地嚴格遵守傳承至今的各項禮儀規定,不出紕漏。萬曆皇帝其實本身就是一個很有天賦才華的君主,他能夠幼年識字,並在八歲便練得一手好字,能夠在剛剛執政的時候就憑袖子裏的字條應付下來早朝。我想如果不是封建宮廷的刻板束縛,他或許可以在文學藝術方面獲得很大的造詣。我覺得作為一個皇帝,就是要完全打磨掉自己的個性,將自己心甘情願地裝在一個被一代一代傳承下來的皇帝的套子裏。所以想到這些,着實為他感到心酸。當然折磨皇帝的很大一個因素就是封建社會中繁複宂雜的禮儀條規和遺留至今的形式主義。關於早朝中對皇帝和大臣們的細節要求,實在令人感到難以接受,禮儀應該作為一個約束民族形象與文化發展的形式存在,而不應該成為一個民族自身的負擔,我認為彼時明朝的宮廷禮儀已經到了影響人們生活的地步,是完全應該廢除一些繁瑣的形式的。

我想當今大家大肆批判的形式主義之所以一直難以根除,就是因為這是一個民族歷史遺留的問題,當我們回顧歷史便可以發現,很多現在存在的問題,正是從那時就已經出現了的,所以從這個角度看,我們口口聲聲的進步和發展在文化很民族性上似乎並沒有達到完全的實現。以史為鑑可以知興衰,多讀讀這樣真實的歷史書籍,也許真的可以讓我們對自己對社會都產生不一樣的看法和全新的思考。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1000字 篇5

最近我把《萬曆十五年》重看一遍,當然還沒看完。我就看三章,可是這三章讓我明白許多,也讓我明白黃仁宇先生在《萬曆十五年》裏極力想説的觀點。

1、道德與法律的位置,也就是儒與法的位置。自從秦朝因重法而滅亡後,自西漢以來,各朝都開始任用儒生。但是治國不能光靠儒家的道德觀念,還是需要法家的,於是明儒暗法這一治國之道誕生。但是一直以來儒都是高於法的,也就是説道德是高於法律的。這一點到明朝最為顯著。明朝的官員遇到法律所不能包括的案件時,是在用道德觀念來判定對錯,而明朝的道德觀念是被朱熹的四書概括的。海瑞的斟酌標準裏就非常強有力地表現出這一點:

凡訟之可疑者,與其屈兄,寧屈其弟;與其屈叔伯,寧屈其侄。與其屈貧民,寧屈富民;與其屈愚直,寧屈刁頑。事在爭產業,與其屈小民,寧屈鄉宦,以救弊也。事在爭言貌,與其屈鄉宦,寧屈小民,以存體也。

這樣就算有一些事依靠道德觀得以解決,可是法律上的漏洞一味去用道德觀填補,沒準有一些沒有道德觀的官員回去鑽法律漏洞,以圖私利。但是如果讓法律高於一切,就會造成像秦朝的短亡。更何況,無論制定法律的人想得多麼面面俱到,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法律肯定會有漏洞,這個時候又沒有道德觀,社會將會更加腐敗。只有讓法律和道德齊頭並進,社會才會和諧。可是自秦朝以來,各朝統治者怕蹈秦之覆轍,所以致使儒生目空一切。

2、文官集團的弊端。由於天下所有的事情不可能都讓皇帝過目,所以各朝統治者創建文官集團,就是為解決問題,可是久而久之,統治者們發現問題本身就是文官集團。但是這個時候要改是不可能的,因為文官集團這個制度已被天下有學之士所接納,如果徹底改變,天下人都會説統治者無道,局部改變又無濟於事。文官集團的問題出現在哪裏呢?科舉制度。

如果想入朝為官、名揚天下,這缺不祖父的生財致富、父母的辛苦養育、妻子的賢淑達惠、老師的辛勤培養、朋友的鼓勵加油、考官的欣賞錄取、上級的提拔教導等等等等,所以説一個人當官之後都要回報這些人,可是明朝官員的俸祿僅夠温飽,與實際脱節,就算俸祿可以維持小康,但是不夠回報幫助他的人。所以要收常例,有良心的人就收一點,沒良心的就會造成苛政。這全看當政的人的品行。所以張居正想改革,最後措施全部作廢;申時行和稀泥,最後雖然使明帝國苟且殘喘,可還是阻止不帝國的衰亡。

如果真的想改變這一狀況,還是需要林達所提出的“平衡與制約”。

當然,《萬曆十五年》裏對封建社會制度的看法遠不止這兩條,還有許多的側面描寫和一筆帶過的東西,如:重文輕武的利與弊,憤青的不顧全局等等等等。這裏我就不多説,如果想全面解,就去看一下《萬曆十五年》吧。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1000字 篇6

《萬曆十五年》是電視劇《》中高育良書記經常提起的一本書,因為覺得自己歷史知識匱乏,所以選擇從這本書開始瞭解歷史。從一開始瞭解萬曆的枯燥無味慢慢地到想要對歷史瞭解得更深,對書中人物瞭解得更全面。讓我感觸最深的不是某段歷史怎麼樣,而是某個歷史人物如何。

小時候看電視,看到位高權重的人物呼風喚雨,總是羨慕不已。萬曆雖然身為皇帝,有着至高無上的權力,但也處處受朝中文官約束。萬曆有半點行為舉止不合文官意,文官們就開始上書,打着為皇上國家好的名義,爭取自己的利益,體現自己的價值,把萬曆約束在自己的條條框框裏。很喜歡的一個部分是,把嘉靖拿出來,和萬曆為皇帝的狀態形成了一個鮮明的對比。萬曆處處被朝臣約束,而嘉靖卻喜歡/希望有人指斥自己。

海瑞從小是母親帶着長大的,但是他這位失去丈夫含辛茹苦把兒子拉扯大的母親卻讓人愛不起來也恨不起來。海瑞一共結過三次婚,有過兩個小妾。第一位和第二位夫人都是因為和婆婆不合而被休;第三位是在“可疑”的情況下死去,第三位夫人和小妾生的三個兒子也不幸夭折。誰也不知道第三位夫人在“可疑”的情況下死去,是不是海瑞的母親一手造成的。海瑞能恨自己的母親嗎?在這樣的情況下拉扯大自己孩子的母親對自己的小孩都會有控制慾吧。而我對海瑞也多多少少有點同情,為國為民一輩子,72歲的'時候還復出任職官位,到老年卻沒有人陪伴送終。甚至到最後去世,同僚們卻只是覺得鬆了一口氣,再也不用為這位大眾心目中的英雄——到處惹是生非的人物去操心作安排了。

我在想啊,什麼是對什麼又是錯呢,大概是大家所處的立場不同,評判人的標準也不一樣。又或許沒有好壞對錯之分,你的所作所為、所説所想只要是對我有好處,不損害我的利益,那麼你就是好人了。所以啊,我們活着是不是不要太在意別人的眼光,堅持自己認為對的事情呢?

對於戚繼光,不知道為什麼,感觸最多的是他帶兵寫書的一些好習慣。例如他把所有的訓練方法細節寫成了一部操典式的書本。他周密而細緻,習慣斟酌各種條件以及可能發生的情況,把很多細小的事情考慮起來等等。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好記性不如爛筆頭,一個人取得成功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背後需要付出多少心血,取得成功不能只有PlanA,準備PlanB也至關重要。

在一本書的書評中見過一段話,大致是這樣的意思:我們看書要儘量選擇具有真實故事的書,而不是去看一些虛構內容的書,因為這樣我們才能從中去思考反省自己。或許是歷史知識的匱乏,在閲讀這本書的時候,我讀到的不是歷史,而是書中每個人的性格。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1000字 篇7

近日拜讀黃仁宇先生的《萬曆十五年》,此書英文名為“1587,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可直譯為“平淡的1587年”。黃仁宇先生並非如傳統史記般瑣碎地描寫該年事記,而是以1587年為支點,將明後期的歷史支撐開來,更大的意圖在於從人性角度闡釋中國文明史。我不是學歷史的,所謂“門內看行道,門外看熱鬧”,在熱鬧之餘,漸覺歷史大潮從心中湧過,一時感慨萬分,以求一吐為快。

它的重要在於,這本書提供了一種對當時的中國人來説,具有顛覆意義的敍述歷史的新方式。在此之前,國人的歷史寫作,是意識形態的一部分,是政治宣傳的一部分。幾乎所有的歷史書都是一種模式,一種口吻,一種角度,只提供了一種畫面。黃仁宇的這本書,簡直是給我們開放了另一個世界,每一位閲讀這本書的大陸人都會震驚,原來歷史可以這樣寫,原來歷史是如此的有趣、複雜、豐富,原來歷史人物並不像我們的教科書上講的那樣單調、格式化。從某種意義上説,這本書就像一道匕首,撕開了由意識形態統治歷史寫作的鐵幕。

在書中我看到了世態炎涼,做一個好官特別是做好一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首輔是多麼的困難。由於萬曆皇帝繼位時非常年幼,張居正又當老師,教育培養小皇帝,又為了國家嘔心瀝血、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他大力改革以其非凡的魄力和智慧,整飭朝綱,鞏固國防,推行一條鞭法,使奄奄一息的明王朝重新獲得勃勃生機。但由於居官高位,獨攬大權,有時候也難免有一些錯誤和問題。但這些個人的私慾,缺點引起的問題在張居正死後被朝中大臣利用,翻出各種證據使皇帝無法容忍,張居正一生為國任勞任怨的功德,換來的竟是家族子孫的大難。神宗於是下令抄居正家,並削盡其宮秩,迫奪生前所賜璽書、四代誥命,以罪狀示天下,還差點開棺戮屍。他的家屬餓死的餓死,自殺的自殺,流放的流放,逃亡的逃亡,一代能相之家竟落得如此可悲的下場。人亡而政息,居正在位時所用一批官員有的削職,有的棄市。而朝廷所施之政,也一一恢復以前弊端叢生的舊觀。致使剛剛中興的明朝,又走開下坡路。整個神宗一朝,沒有人敢為居正呼冤。然而國衰而思良臣。直到天啟二年(1622年),明熹宗為激勵臣下,才想起昔日的大功臣張居正,予以復官復蔭。然一切俱已晚矣,世間已無張居正!作者在書中末段指出:“當一個人口眾多的國家,各人行動全憑儒家簡單粗淺而又無法固定的原則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創造性,則其社會發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補助技術之不及。”作者一語點出我們這個龐大的帝國王朝的癥結所在也是我們大明王朝乃至我們所有的封建王朝的晚期所需要改革的地方。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1000字 篇8

作者選取萬曆十五年作為一個分界線,介紹了神宗萬曆,首輔張居正,申時行以及清官海瑞,將軍戚繼光,哲學家李贄等人的經歷,挖掘出這些看似風光的人物各自的經歷中隱含的的悲劇,從中看出他們所處的大明王朝表面繁榮下的無奈。

萬曆十五年吸引我的,是能認識到裏面幾個真實的人。在黃仁宇先生夾敍夾議的文字裏,我看到了他們內心的掙扎。印象最深的是萬曆皇帝,書裏雖沒有萬曆心理活動的描寫,但作者對一件件事原因的分析,還是把萬曆個人的形象很完整的呈現出來了,雖貴為天子,但他終其一生都無法掌控自己的命運。很多時候,他企圖用個人的力量和傳統習俗做抗爭,但強大的阻力將他推回。

萬曆在十歲那年登基成為大明帝國的主宰,由於年紀尚小,大部分的決定背後都有張居正的協助。他曾經勵志做一個聖明的皇帝,但得知張居正的真實面目之後,他才知道自己被最尊敬的老師矇騙了這麼久,他的世界觀受到了強大的衝擊,在隨後數次與朝廷文官的爭鬥中,也讓他心灰意冷。他發現了自己雖貴為九五之尊,但實質上不過是封建禮教的一面旗幟,是文字集團為了保護其所有權而創造的符號象徵。既然無法使自己的意願實現,他便也不會採納文官的意見。於是他採取了一種奇特的態度:不搭理。不對提出的問題做任何指示,把國家長期置於一種莫名其妙的狀態中/。由於他從小受的教育及成長環境,這可能已經是他能做出的最叛逆的選擇了。

一個國家的最高權力者尚且如此,這個王朝還能走多遠呢?

萬曆十五年,張居正已死,死後被大清算,家產抄了,兒子革職,所有的榮耀都被剝奪,甚至差點開棺戮屍。一個厲行改革的大官,一度掌握舉國的重大決策的大權,卻淪落至此,子孫都不得保全。之前有多榮耀多尊貴,現在就有多卑微,多慘淡。

其實張居正所厲行的改革,總的來説,對明朝還是好的,但是他的位高權重和鋒芒畢露,威脅到其他文官的利益和升遷,於是反張派必除之而後快,張居正怎麼也不會想到,是他親手為大明帝國走向衰敗埋下了伏筆。由於王朝制度尚未健全,一切皆以道德和禮法代替法律和制度,這正是一切問題的來源。其實萬曆只是明朝建國以來矛盾衝突的爆發點,而王朝的根本矛盾早已埋下。

讀史思今,時至今日,凡有爭議之事發生,道德就時常被人提起,而法律卻是陌生的,我們很少用法律的武器來保護自己,道德卻成了人們口中的輿論導向和判斷是非的標準,由此觀之,這和幾百年前的萬曆十五年又有何不同?儒家的“仁義禮智信”,卻有教化之處。然而。受過教育的人應有獨立之思想,能夠明辨是非。願你我能以史為鑑,審視自身和社會,不做隨波逐流的跳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