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範文800字(精選5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99W

看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需要寫一篇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但是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萬曆十五年讀後感範文800字(精選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範文800字(精選5篇)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800字1

萬曆帝、張居正、申時行、海瑞、戚繼光等一批歷史人物在黃的筆下重新閃現出靈光,掩卷而思,我們也不得不考慮人在官場,特別是中國社會應該如何適應。

讀這本書,使我想到一句夏新公司總裁李曉忠會議上的話:“如果你現在對共產黨不滿意,則更要入黨,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改變她!”誠然,對中國社會也是如此,如果你想改變中國社會,則首先要適應這個社會上的規則,也只有這樣你才能夠改變社會。

但在萬曆時期,卻沒有人充分認識到這一點。萬曆帝採取消極的做法,使得朝內矛盾增加;張居正採用高壓策略,令壓力在其去世後瞬間爆發;申時行總結經驗,卻採取中庸之道,基本一事無成;海瑞用其獨有的性格,在精神上可以照耀千年,卻無法與現實接軌;戚繼光雖心有國家,外在表現卻是組建私家——“戚家軍”,這在任何朝代都是不會有好下場的。

綜合以上,我説充分認識到“目的”與“途徑”各有所重,可以説,目的重要,達成目的的手段更加決定努力是否成功。很多人都可能想為國家出力,但如果途徑不對,則目的無法達成。

中國畢竟不具有一個直來直去的文化,大家講“面子”,重“含蓄”,所以做事的手段就更顯重要。在西方,“溝通”同樣是一門科學,而在中國“溝通”卻更重技巧。即然是技巧,作為當事人就要有識破別人真實目的的能力。

萬曆皇帝在別人指責張居正之時沒能認清這些人的真面目,所以釀成後來的一系列問題與錯誤。所以這要求我們任何一個人都要學會透過現象看本質,一個人做一件事他真正的目的是什麼?其達成的效果是什麼?這都非常重要!

正如唐朝魏徵所講,一個連親情都不顧,邊兒子都可殺的人是不值得信賴的。所以,一個人做事情如果違反大原則,其心術則肯定是有問題的。

當然,我們也不提倡海瑞似的作風,因為人畢竟是人,有“陰”、“陽”兩面,即私俗與奉獻精神並存,所以在制度完善的情況下,肯定比低薪要好的多。

所以,今後一定要記住,要改變社會,首先要適應社會;要改變一個人,也要首先與這個人建立良好關係。同時,要認清一個人,首先看其言行,但最主要是重視其言行背後的真實目的及即得利益者到底是誰。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800字2

真是好喜歡這本書,相見恨晚。

合上書本才知道,曾經學過的那種固話了的歷史教科書原來那麼的扁平。比如萬曆皇帝,在我原來的認知中他只是個非常平庸的皇帝,甚至沒有什麼影視作品願意去闡述他的故事。

讀過《萬曆十五年》才明白,在萬曆皇帝的平庸之下,是他對自己身份的無奈和痛苦。皇帝在體制中逐漸成了一種象徵,他的身份帶給他的限制完全不少於任何一個普通人。他甚至不能根據自己的心意去立儲,正是意識到了自己只是這強大體制中的一個象徵,而非一個有血有肉的人,所以他只能消極怠工,這是他反抗的一種方式。而和皇帝對立的文官集團,他們信仰道德禮教,相信世世代代傳下來的規矩禮法,而在皇帝“無為”的統治之下,他們一腔熱血毫無用武之地。皇帝和文官之間長久的博弈,使得矛盾日漸加深,最終成為雙方皆敗的悲劇。

另外還有張居正和戚繼光,他們是那個時代中璀璨奪目的人,就如黃仁宇先生所説,他們有造反的能力,但沒有造反的心思。但是這種能力終究是讓人忌憚的,因此他們最終也是樹倒猢猻散的結局,只能感歎一句“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末了”。還有海瑞,以前他給我的映像就是個十全十美的清官、完人,然而真正看了這本書才知道海瑞的侷限,真的有點可憐,不合時宜地想要以一己之力去撼動體制,但最終因為能力和智力都不夠,只能活成一種正義清廉的象徵,而將自己的人生搞得一塌糊塗。李贄就更復雜了,我大概還要去多看一些書才能真正讀懂他。

最終,黃仁宇先生這本書裏的人,都不是非黑即白的。他們都有自己的抱負和理想,但在個人之上還有體制,體制之上還有更大的命運,人們身處其中無力反抗,造成了本朝巨大的歷史遺憾。所以,作者提出了自己大歷史觀裏一個很重要的東西,他説“人世間很多殘酷的事都用道德的名義去施行,也是中外古今一律。”所以在一個法制不健全朝代中,皇帝和官員只能以聖賢的“道德”標準去行事,在這樣強大的道德壓力之下,每個人或多或少地活成了自己身份的象徵,而非有血有肉的靈魂,於是大家被禁錮的姿態都顯得異常絕望。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800字3

假如用一句話來概括我大的感受:那就是被主宰的悲痛的命運,這句話適用於裏面每一個人,包括皇帝、能臣、清官等,他們都試圖去追隨他們心目中理想,但都付諸東流。

萬曆十五年是平淡的十五年,似乎沒有發作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但是,實踐上,從這年起,王朝的毀滅曾經不可防止了。或者並不應該這麼説,應該説王朝的毀滅曾經必定了,而只是從那時起,端倪更明顯而已。

明朝的統治者並非皇帝,而是文官集團以及書中沒有提及到得宦官集團,這是區別於歷代王朝的'一個顯著特性。明朝的創建者朱元璋廢掉丞相,這是一個很明智的做法,而他並沒有為他無能的子孫想過,也沒有想到在王朝的後期,文官集團會是凌駕於皇帝頭上的正真主宰者。

文官集團有制度上的保證,也有思想上的穩固。而整個文官集團是以儒家思想為思想中心,這樣便形成了一個以道德來完成統治目的的國度,缺乏了真正意義上的法律,使大批的人掛羊頭賣牛肉,為國度的淪亡埋下了一個不定時的炸彈。

在《萬曆十五年》中所描繪的許多嚴重的宮廷鬥爭中,都是為了一些無關緊要的消逝所牽起的軒然大波,比方説首輔的張居正,他在任期間,父親忽然逝世,這原本只是禮儀上的問題,但偏偏在文官集團的添鹽加醋下成了一場政治鬥爭。

在本書中,作者是以陰陽的思想來論述的。陽既是光明磊落、不顧生命安危誓死保衞道德的人;陰既是所謂的贓官、貪財貪權。,陰陽之間的不時牴觸,是招致炸彈爆炸的一個重要的緣由,但我個人以為,既是是陽者也有陰,陰着也有陽,在這個物序流轉的世界裏,每一個事物都有存在的理由,那麼誰又能把王朝的毀滅歸罪於哪一方呢?

最後,作者是以這麼一段話完畢他的作品的:“1587年,是為萬曆十五年,丁亥次歲,外表上似乎是四海昇平,無事可記,實踐上我們的大明帝國卻曾經走到了它開展的止境。在這個時分,皇帝的勵精圖治或者宴安耽樂,首輔的*或者調和,高級將領的富於發明或者習於偷安,文官的廉潔營私或者*作弊,思想家的極端進步或者絕對激進,最後的結果,都是無分善惡,通通不能在事業上獲得有意義的開展,有的身敗,有的名裂,還有的人則身敗而兼名裂。”

而從書中,我獨一得到的結論是:儒教誤國。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800字4

萬曆十五年,即公元1587年,在中國,在這看似平平淡淡的一年中,發生了若干為歷史學家所易於忽視的事件。書中着重寫了萬曆皇帝、改革家張居正、調和者申時行、清流海瑞、武將戚繼光、哲學家李贄等六人的事蹟和思想,從正面或側面描繪了該王朝的面貌,讓今人讀來,能夠感知那個年代,也對明代的政治、經濟、文化有一個較為直觀的認識。

對明王朝道德的認識:

明王朝沒有西方一樣強大的宗教力量,他們只有以四書五經為代表的儒家文化,規範着帝國的道德,儒家文化是明王朝的根本,成為指導人們的唯一的道德標準,進而成為治國標準。道德規定着包括皇帝在內的所有人的行為和思想。地方鄉紳自治用傳統道德為標準;官員判案以“四書”為準繩;皇帝欲廢長立幼也要受到倫常的制約。道德綱常為國之根本,它不僅可以指導判案,甚至可以替代法律。用傳統的儒家道德文化治國,缺乏“公正性”。道德至高無上,它不僅可以指導行政,而且可以替代行政。沒有了“公正”的法律,用“人治”的方式,社會的腐敗容易滋生,腐敗者本人,多數為人治的執行者。

對明王朝政治的認識:

儘管明王朝的皇權在歷朝中已經非常強大,但是書中則反覆強調文官集團和皇權的博弈,文官集團擁有相當大的權力。萬曆皇帝坐姿不雅,他們會立馬批評,萬曆皇帝喜愛書法,他們會加以限制,萬曆皇帝欲立三皇子為太子,他們則堅決反對。以至後來萬曆僅為皇權的象徵,其權力的行使,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文官的制約。萬曆本人可以免去或誅殺冒犯他的文官,但卻對整個文官集團無能為力。萬曆皇帝和文官集團因缺乏調和者而導致萬曆長達二十年的消極怠工。

《萬曆十五年》給予我的啟示:

1、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見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

2、一個國家體制僵化,發展停滯,沒有活力,必須改革。成功則興旺發達,不徹底則江河日下,不改革或改革失敗則墜入深淵。

3、人有兩面性,陰面和陽面,人是自私的。明朝一直依靠儒家思想、四書五經的原則來管理人民是行不通的。

4、歷史自古就是強者的天堂,弱者的地獄,所謂勝者王侯敗者寇。

5、當皇帝也有當皇帝的無奈,萬曆皇帝雖然為一國之君,但其實活的也很不自在。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800字5

李贄,自相沖突的哲學家,其內心的劇烈矛盾在書中體現得淋漓盡致,這樣的矛盾也帶給他悲觀的心態,甚至在去世前寫下了“七十老翁何所求”的詩句,或許這樣悲觀的心態也是導致他在獄中自殺的原因。

李贄內心自相矛盾的一個體現是在1587年他完成了一切對於家族的義務之後,次年即落髮為僧。李贄是在儒家文化的薰陶之下長大成人的,因此他一直是儒家的信徒。而儒家思想要求人們五德,即仁義禮智信,因此李贄一直肩負着家族的重任。而人們的家族觀念之所以如此之重,是因為一個家族世代務農,單指望着能有一個走上仕途的能夠光耀門楣,有這樣一個念想,這個家族在幾代之前就開始苦心經營,爭取創造出一個好的經濟條件。還是馬克思老爺子看得清楚啊,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之後才能供孩子讀書,科考,中榜,做官。

所以我們看到紅榜上的一個名字,其背後往往是一個家族幾代人的努力,那麼你不肩負起家族重任,對得起誰呢?然而做官,就一定有他們想的那麼光鮮嗎?之前已經提到過多次,本朝的官員們被限制在嚴格的道德框架中,可以説是被簡樸了。就李贄那點俸祿養家都困難,他還得教書補貼家用,可以説做這個官就只是有一個虛名而已,就這個虛名,也足以使他陷入無數的糾纏中無法自拔。

而李贄,這個哲學家,追求的是獨立之人格,又怎會甘願被世俗糾纏呢?於是,在姚安府任期到達之後,正值官運亨通之際的他毅然退休,在履行完對家族的義務之後,李贄便落髮為僧。家族的反對聲越大,他的反抗就越激烈。

不過李贄自相矛盾就在於他既然已經遁入空門,卻並沒有看破紅塵。他的妻子去世後,李贄為此頗為神傷,寫了很多詩來悼念亡妻,他還告誡別人,家裏如果有親人,千萬不要落髮為僧。忽然想起在一期《爸爸去哪兒》中,陳小春聽到兒子Jasper説“我不要爸爸變老”之後的潸然淚下,梁詠琪當媽媽之後擱下了自己對於極限運動的熱愛,我也想起了中興程序員被裁跳樓後妻子的撕心裂肺。我們每個人都不是一個人,我們的身後有許多人需要我們來遮風擋雨。

所以才會有很多中年人感歎不敢生病,活着如此之累卻依然咬牙前行,因為我們從來就不是為自己而活,即使看起來已經山窮水盡,想想家人,為了他們,也請砥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