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通用7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13W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後感了。但是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萬曆十五年》讀後感(通用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通用7篇)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1

真是好喜歡這本書,相見恨晚。

合上書本才知道,曾經學過的那種固話了的歷史教科書原來那麼的扁平。比如萬曆皇帝,在我原來的認知中他只是個非常平庸的皇帝,甚至沒有什麼影視作品願意去闡述他的故事

讀過《萬曆十五年》才明白,在萬曆皇帝的平庸之下,是他對自己身份的無奈和痛苦。皇帝在體制中逐漸成了一種象徵,他的身份帶給他的限制完全不少於任何一個普通人。他甚至不能根據自己的心意去立儲,正是意識到了自己只是這強大體制中的一個象徵,而非一個有血有肉的人,所以他只能消極怠工,這是他反抗的一種方式。而和皇帝對立的文官集團,他們信仰道德禮教,相信世世代代傳下來的規矩禮法,而在皇帝“無為”的統治之下,他們一腔熱血毫無用武之地。皇帝和文官之間長久的博弈,使得矛盾日漸加深,最終成為雙方皆敗的悲劇。

另外還有張居正和戚繼光,他們是那個時代中璀璨奪目的人,就如黃仁宇先生所説,他們有造反的能力,但沒有造反的心思。但是這種能力終究是讓人忌憚的,因此他們最終也是樹倒猢猻散的結局,只能感歎一句“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末了”。還有海瑞,以前他給我的映像就是個十全十美的清官、完人,然而真正看了這本書才知道海瑞的侷限,真的有點可憐,不合時宜地想要以一己之力去撼動體制,但最終因為能力和智力都不夠,只能活成一種正義清廉的象徵,而將自己的人生搞得一塌糊塗。李贄就更復雜了,我大概還要去多看一些書才能真正讀懂他。

最終,黃仁宇先生這本書裏的人,都不是非黑即白的。他們都有自己的抱負和理想,但在個人之上還有體制,體制之上還有更大的命運,人們身處其中無力反抗,造成了本朝巨大的歷史遺憾。所以,作者提出了自己大歷史觀裏一個很重要的東西,他説“人世間很多殘酷的事都用道德的名義去施行,也是中外古今一律。”所以在一個法制不健全朝代中,皇帝和官員只能以聖賢的“道德”標準去行事,在這樣強大的道德壓力之下,每個人或多或少地活成了自己身份的象徵,而非有血有肉的靈魂,於是大家被禁錮的姿態都顯得異常絕望。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2

《萬曆十五年》經過記錄在16世紀中國的歷史背景下,萬曆年間朝中上下七零八落的事,折射出以德替法制度的混亂,反映了當時社會,高級官員的悲慘人生。

這本書用傳記的手法敍述了當年張居正他生前得志、揚名立萬,死後失勢、遭掘棺之恥;大英雄戚繼光在張居正生前位至“總理薊州軍務”,在張居正死後罷官家居;名士李贄失勢後,以知府身份掛冠而去;海瑞,一個富有傳奇性的人物充分重視法律的作用並且執法不阿,可是作為一個賢傳培養下成長的文官,他又始終重視倫理道德的指導作用……即便是鄭貴妃、張鯨、馮保、高拱、盧鏜、也統統沒有好結果,或身敗,或名裂,沒有一個人功德圓滿。

上至天子下至平民無不成為以德替法制度的犧牲品。黃仁宇先生認為:中國兩千年來,以德替法制度,到明代為極限,這就是一切問題的癥結。

本書告訴我們在以德替法的封建專制制度下,為民、為官之人是沒有保障的。因為帝王維護或保護的不是他的子民,而是他的統治地位。為了帝國的傳承,帝王能夠犧牲一切,包括所謂的“德”。“德”字何解,就是執法公正不阿,待人謙虛,對朋友不分高低官職。對底下臣民則應當視如兒女,這就是君王所要有的“德”。

沒有保障的為官之人整天就遊手好閒,吃喝玩樂,沒有保障的為民之人不屑為朝廷盡忠,在異族的鐵蹄下,明帝國最終灰飛煙滅。我想一個國家的潮起潮落不全在於國主,民眾才是最重要的,俗話説“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想讓船跑得快,水才是關鍵。順勢的話,朝廷會發展和快,逆勢則會慢,嚴重的話船也保不了。最終,大臣們的貪福之心也所以破滅,居民們的生活保障就得看下一個君王了。

歷史滄桑,萬曆皇帝萬世傳承的願望隨同歷史的波濤一齊消失在我們目光盡頭,漸漸的久遠。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3

最初對這個書感興趣有兩個原因,一是因為作者黃仁宇的傳奇人生,我是贊同人生要有不一樣體驗的。所以一個當過軍人的學者,一個顛沛流離遠走異國的歷史學家,這本身對我就是有吸引力的;二是因為評論説這個書和我們以往看待歷史的視角不一樣啦,研究的很深入啦什麼的。能從和我不一樣的角度看問題,這一點也是很吸引我的。

我對這個書最大的感受,還是從吳曉波的激盪三十年中看到的,吳曉波説,僅有經過細節式的歷史素描,才可能讓時空還原到它應有的錯綜複雜和莫測之中,讓人的智慧光芒和美麗,以及他的自私愚昧和錯誤,被日後的人們認真地記錄和閲讀。(説實話,我認為對於離我們遠的歷史,我們需要更多的.細節,因為抽離和宏觀天然就多。可是對於激盪三十年這樣的書,僅僅才過去三十多年,當事人都還在,這種時候細節就顯的不是很重要,而超越時間和空間的視野和宏觀上對歷史規律的把握才是最難得的。在這一點上我有些苛求了)

黃仁宇對於歷史細節的把握源於他對歷史第一手資料的潛心研究,這種態度在此刻浮躁的年代越來越少了,雖然我們並不是一代人。這個書語言平實生動,並沒有晦澀之處,所以一般人都看的明白。可是其中所表現的邏輯卻不像他的語言那麼簡單。我讀歷史也不算少了,可是我對這個書最多明白了六成。如何去認識歷史,怎樣去認識歷史,這個東西我此刻也還不明白,但黃仁宇給了我們不一樣的感覺,讓我們覺得這樣也能夠啊。我覺得這個書是紮實的,也是趣味的。

三國演義的第一句是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從此定下了三國的基調。萬曆十五年的開頭,也定了這本書的基調,就是大風起於青萍之末。這種從事情的微小發端,從而進一步能預見到之後的演變,這就是讀史明智的緣由,這也是基於對長期歷史演變的深刻理解而提煉出的歷史性規律認識。讀歷史的確是明智啊。

萬曆當皇帝其實挺失敗的,想做的事情一件沒做成,不想做的事情卻得天天做。隨着年齡的增長當皇帝的日子久了,增加的也僅僅是不做不想做的事,想做的依然做不了。這也是因為當時的政治氣候決定的,文人集團過於勢大,程朱理學深入人心,那個時候什麼最大,不是皇帝,是禮法是制度,任何人都逾越不得。

張居正有多優秀自不待言,可是生前如此風光,死後卻如此蕭索,這其中到底是為什麼呢,我得不出能夠一句話總結的原因。可是我想到了俾斯麥,他在位時縱橫捭闔合縱連橫,讓德意志始終處於最主動的外交地位。但他一退休,他的那套體系土崩瓦解,德國從此走上了另一條道路,由此導致了一戰。這麼優秀的人,為什麼不能建立一套長久的體制和政策或者在政治體制中找到適宜的接班人呢,總是政治過渡的這麼不順暢。以儒家的觀點就是沒有以德服人,還是不夠優秀的。

反觀申時行,不似張居正那般鋒芒畢露一手遮天,但申時行是懂得進退為人為官之道的。他們最大的差別不在本事上,在為人之道上。我其實最佩服的是汾陽王郭子儀了,那是幾千年中國歷史人物的典範啊。

還有兩個人的比較很有意思,就是海瑞和戚繼光,雖然他們是一文一武毫無關聯。我想比較的其實是海瑞的不合實際和戚繼光的實事求是。海瑞和社會政治現實格格不入,我們能夠敬服海瑞的高潔,但我仍質疑海瑞的做法對社會有什麼進取作用。而戚繼光呢,在明朝軍制如何落後的情景下,充分的利用一切能夠利用的現實,從不做不可能做成事情,不空想做實事。明朝有此名將,軍事上卻難有進取,不得不説,中華歷來被外地入侵都是內部不團結的時候。武將有好下場的比例比文臣少啊,看來還是得讀書啊。

至於李贄,我沒什麼想説的,以前小時候看到李贄估計會説一些膚淺之言,可是這次看了之後,我卻不敢説什麼了,以後看了他的書或者有更深刻的瞭解再説吧。

這個書挺好的,以後有機會還要重讀。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4

很早就聽説過《萬曆十五年》這本書,得到了很多人的推薦,但一直沒有機會閲讀,畢竟是歷史方面的書,和日常生活和工作交集不大。暑假期間偶然機會借到這本書,用了1周多的閒散時間閲讀完。

本書是美籍華人黃仁宇所著,1976年就已經出版了英文版本,本書不單單是一本歷史書,書中通過歷史文獻的研究從財政、人事、軍事、政治、哲學、階級等多個解讀來解讀明朝歷史上“無關緊要”的一年。

在書中黃仁宇先生提供了研究歷史的新角度和方法,提倡用大歷史觀來研究歷史(大歷史觀提倡“將歷史的基點退後三五百年才能攝入大歷史的輪廓”),在這本書中就是通過研究萬曆年間6個主要人物作為橫截面來研究整個明朝,甚至整個封建社會。

閲讀時感受比較深的有以下幾點:

1、封建制度越來越登峯造極,皇帝越來越淪為一個符號或者“牌位”。這和之前上學時學歷史和平時看書看到的結論不同,之前的觀點是明清兩朝中央集權達到頂點,明朝廢除了丞相,清朝設立了軍機處,只是作為皇帝的顧問和行政祕書,皇帝的權威得到了無上加強。

在本書中提出的觀點確是皇權在封建社會後期更多作為一個象徵出現,真正起到統治作用的是一大批文官集團,這些文官集團用儒家經典對皇帝的任何行為舉止和言行都做出了規定,皇帝在公開場合翹個二郎腿也會受到文官集團的勸諫。文官集團不要求皇帝有多麼文治武功,也不需要鋭意進取,只需要作為一個表徵在那裏就可以。

2、認識到了更豐滿的歷史人物。中學時的歷史教科書在描寫或評判歷史人物時往往一筆帶過,如果我們只通過歷史教科書來了解歷史人物那就真的是管中窺豹了。中學以後通過網絡、圖書也瞭解了一些歷史人物,但這些瞭解都很片面,缺乏專業性。

在書中的6個人物中,比較感興趣的是張居正,戚繼光,這兩個人物耳熟能詳,在看本書之前也在別的地方聽説過兩位的大名,但是還比較淺顯,印象中他們都是為當時朝代做出了巨大貢獻的人物。尤其是戚繼光抗倭勝利還有一種民族自豪感在裏面,理所當然認為戚繼光是大英雄,大豪傑。

看了本書之後才對兩位名人有了更豐滿的認識,他們不僅有光輝偉岸的一面,也有在當時環境和自身條件約束下“陰”的一面。張居正作為萬曆朝的首輔,

萬曆皇帝的老師,深得皇帝信任,大權在握,為改革財政制度,支持軍事改革都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同時也存在生活奢華、任人唯親、不擇手段等為當世文官集團所不齒的劣跡。

戚繼光作為明朝中後期最為重要的軍事將領,創立新軍,創新軍事技術、整肅軍紀,清剿了東南沿海的倭寇,但同時他的專橫跋扈,對首輔張居正的密切接觸也廣受詬病。但是戚繼光仍然作為最重要的軍事將領,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在書中對戚繼光的描寫有一句話很中肯,“戚繼光的才能不是説徹底變革當時社會制度,而是在當時的社會制度和環境下盡了自己最大努力做到局部改善。”

在閲讀時發現另外一點,書中幾乎所有的數字、對話和任務關係都有相應的文獻支持,書後長長的參考文獻列表足以證明著作的專業性。

當然了,由於自己沒有受過專業的歷史學訓練,提出以上感想只是一家之言,也不能對本書提出更專業的解讀。書中一些説法和結論還需要多次閲讀、思考和推敲。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5

偉人和政治家,誰更值得敬仰?你又想成為誰?張居正太善良,太殘忍;太聰明,太愚蠢。張居正有着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想,他意識到改革必須以摧枯拉朽般的力量摧毀原本的一切,在廢墟上重建。他劍指文官作風,甚至過於嚴厲。他想要富國強兵,百姓安康。他之所以要辛苦鑽營,權傾朝野,是因為不做一個殺伐決斷的首輔,改革必然受到阻礙。即便在這過程中他謀取私利,那麼試問做到內閣首輔的位置想要斂財何須至此?

太善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何須大動干戈推行新政?太殘忍,想要根除陳腐做派必然會在當時造成損傷。太聰明,出身貧寒要有多大的才能和城府能坐上首輔的位置,又是怎樣的深謀遠慮能找到國家運行的軟肋?太愚蠢,耗盡了自己的一生,卻落得了滿朝文武的批評,死後甚至成為了攻擊的符號。

所謂錯誤,“張居正的根本錯誤在自信過度,不能謙虛謹慎,不肯對事實作必要的讓步”。張居正從來都沒有錯,只是成為一個偉人和得到善終,中間橫亙着最遙遠的距離。

申時行,大智慧的典範。申時行是處理人際的高手,“沒有忽略文官的雙重性格:即雖為公僕,實系主人;有陽則有陰。他必須恰如其分地處理此中矛盾。”時勢要求申時行充當和事老,他就擔任這樣的角色,至於別人的評論如“首鼠兩端”,就只能付之一笑。

申時行是機器運轉的潤滑劑。這個世界需要偉人竭心盡力將光明帶到人們眼前,更需要有這樣的人拼盡全力將黑暗擋在背後。申時行是太極高手,懂得怎樣協調()皇帝與文官,以及文官之間的關係,保證思想的傳承和國家的有序。更令人驚歎的是,做完了這一切,他能夠全身而退。然而,出色的政治家和偉人之間,仍然橫亙着最遙遠的距離。

然而,世間沒有張居正,那麼時代永遠不會進步;世間沒有申時行,那麼國家將會陷入混亂。為人若如張居正,無愧於心,卻不得善終;為人若如申時行,左右逢源,卻無所作為。

這兩個問題,真的很難回答。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6

最近我把《萬曆十五年》重看一遍,當然還沒看完。我就看三章,可是這三章讓我明白許多,也讓我明白黃仁宇先生在《萬曆十五年》裏極力想説的觀點。

1、道德與法律的位置,也就是儒與法的位置。自從秦朝因重法而滅亡後,自西漢以來,各朝都開始任用儒生。但是治國不能光靠儒家的道德觀念,還是需要法家的,於是明儒暗法這一治國之道誕生。但是一直以來儒都是高於法的,也就是説道德是高於法律的。這一點到明朝最為顯著。明朝的官員遇到法律所不能包括的案件時,是在用道德觀念來判定對錯,而明朝的道德觀念是被朱熹的四書概括的。海瑞的斟酌標準裏就非常強有力地表現出這一點:

凡訟之可疑者,與其屈兄,寧屈其弟;與其屈叔伯,寧屈其侄。與其屈貧民,寧屈富民;與其屈愚直,寧屈刁頑。事在爭產業,與其屈小民,寧屈鄉宦,以救弊也。事在爭言貌,與其屈鄉宦,寧屈小民,以存體也。

這樣就算有一些事依靠道德觀得以解決,可是法律上的漏洞一味去用道德觀填補,沒準有一些沒有道德觀的官員回去鑽法律漏洞,以圖私利。但是如果讓法律高於一切,就會造成像秦朝的短亡。更何況,無論制定法律的人想得多麼面面俱到,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法律肯定會有漏洞,這個時候又沒有道德觀,社會將會更加腐敗。只有讓法律和道德齊頭並進,社會才會和諧。可是自秦朝以來,各朝統治者怕蹈秦之覆轍,所以致使儒生目空一切。

2、文官集團的弊端。由於天下所有的事情不可能都讓皇帝過目,所以各朝統治者創建文官集團,就是為解決問題,可是久而久之,統治者們發現問題本身就是文官集團。但是這個時候要改是不可能的,因為文官集團這個制度已被天下有學之士所接納,如果徹底改變,天下人都會説統治者無道,局部改變又無濟於事。文官集團的問題出現在哪裏呢?科舉制度。

如果想入朝為官、名揚天下,這缺不祖父的生財致富、父母的辛苦養育、妻子的賢淑達惠、老師的辛勤培養、朋友的鼓勵加油、考官的欣賞錄取、上級的提拔教導等等等等,所以説一個人當官之後都要回報這些人,可是明朝官員的俸祿僅夠温飽,與實際脱節,就算俸祿可以維持小康,但是不夠回報幫助他的人。所以要收常例,有良心的人就收一點,沒良心的就會造成苛政。這全看當政的人的品行。所以張居正想改革,最後措施全部作廢;申時行和稀泥,最後雖然使明帝國苟且殘喘,可還是阻止不帝國的衰亡。

如果真的想改變這一狀況,還是需要林達所提出的“平衡與制約”。

當然,《萬曆十五年》裏對封建社會制度的看法遠不止這兩條,還有許多的側面描寫和一筆帶過的東西,如:重文輕武的利與弊,憤青的不顧全局等等等等。這裏我就不多説,如果想全面解,就去看一下《萬曆十五年》吧。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7

萬曆帝、張居正、申時行、海瑞、戚繼光等一批歷史人物在黃的筆下重新閃現出靈光,掩卷而思,我們也不得不考慮人在官場,特別是中國社會應該如何適應。

讀這本書,使我想到一句夏新公司總裁李曉忠會議上的話:“如果你現在對共產黨不滿意,則更要入黨,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改變她!”誠然,對中國社會也是如此,如果你想改變中國社會,則首先要適應這個社會上的規則,也只有這樣你才能夠改變社會。

但在萬曆時期,卻沒有人充分認識到這一點。萬曆帝採取消極的做法,使得朝內矛盾增加;張居正採用高壓策略,令壓力在其去世後瞬間爆發;申時行總結經驗,卻採取中庸之道,基本一事無成;海瑞用其獨有的性格,在精神上可以照耀千年,卻無法與現實接軌;戚繼光雖心有國家,外在表現卻是組建私家——“戚家軍”,這在任何朝代都是不會有好下場的。

綜合以上,我説充分認識到“目的”與“途徑”各有所重,可以説,目的重要,達成目的的手段更加決定努力是否成功。很多人都可能想為國家出力,但如果途徑不對,則目的無法達成。

中國畢竟不具有一個直來直去的文化,大家講“面子”,重“含蓄”,所以做事的手段就更顯重要。在西方,“溝通”同樣是一門科學,而在中國“溝通”卻更重技巧。即然是技巧,作為當事人就要有識破別人真實目的的能力。

萬曆皇帝在別人指責張居正之時沒能認清這些人的真面目,所以釀成後來的一系列問題與錯誤。所以這要求我們任何一個人都要學會透過現象看本質,一個人做一件事他真正的目的是什麼?其達成的效果是什麼?這都非常重要!

正如唐朝魏徵所講,一個連親情都不顧,邊兒子都可殺的人是不值得信賴的。所以,一個人做事情如果違反大原則,其心術則肯定是有問題的。

當然,我們也不提倡海瑞似的作風,因為人畢竟是人,有“陰”、“陽”兩面,即私俗與奉獻精神並存,所以在制度完善的情況下,肯定比低薪要好的多。

所以,今後一定要記住,要改變社會,首先要適應社會;要改變一個人,也要首先與這個人建立良好關係。同時,要認清一個人,首先看其言行,但最主要是重視其言行背後的真實目的及即得利益者到底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