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時間的計算教學設計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6.55K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學設計,教學設計要遵循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選擇教學目標,以解決教什麼的問題。那麼你有了解過教學設計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時間的計算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時間的計算教學設計

時間的計算教學設計1

教學內容:

教學目標:

1、通過加深學生對時間單位的認識,發展學生的時間觀念。會進行一些簡單的時間單位的轉換及經過時間的計算。

2、養成遵守和愛惜時間的意識和習慣。

教學重點:時間單位的簡單轉換和求經過時間的方法。

教學難點:求經過時間的計算方法。

教具準備:時鐘模型、幻燈

教學過程:

一、鋪墊孕伏。

1、師用時鐘模型撥時間,師提問:

1)分針走一小格的時間是多少?

2)分針走一圈的時間是多少?

3)時針走一大格的時間是多少?時針走一圈的時間又是多少呢?

2、1時=( )分 1分=( )秒

3、教師演示撥出不同的時刻,讓學生讀出時間。

4、引出課題:時間的計算”。

二、探究新知。

1、時、分之間的單位換算。

教學例1:2時=( )分

1) 1時等於……?(學生答)那2時呢?

2) 學生合作、自主探究。

3) 學生彙報:

①60+60=120分

②2時就是2個60分,即60×2=120分

4)師板書小結:

2時=( 120 )分

60×2

5)鞏固練習:

5時=( )分 120分=( )時

2、分、秒之間的單位換算。

1分=( )秒 3分=( )秒

1)學生嘗試練習。

2)學生討論:你是怎麼做3分=( )秒的?

3)學生彙報。

4)教師小結。

3、讓學生做p62的“做一做”中的題目1和補充題。

3時=( )分 4分=( )秒

180秒=( )分 60秒=( )分

先獨立完成,再集體訂正,訂正時,可以指名學生説一説得數是多少?是怎樣想出來的?然後教師小結出時間轉換的方法。

4、教學例2。

教師投影例2的情境圖,要求學生説圖意:

小明7時30分離家,7時45分到校。

1)師撥7時30分到7時45分之間的時間,讓學生觀察時間的變化。

2)提問:小明從家到學校用了多少時間呢?

3)學生討論回答,試着讓學生歸納出計算時間的各種方法:

①分針從6走到9。走了3大格,是15分鐘。

②45-30=15,是15分鐘。

4、小結(略)

5、生生互動:

學生分組説説自己從幾點出門到學校是幾點,其他的學生幫忙算一算這位同學從家到學校需要多少時間。

三、鞏固新知

1、填空:

1)50分比1時少( )分 ,1時比45分多( )分。

2)一節課是( )分,課間休息( )分,再加上( )分,就是1時。

2、完成p62“做一做”中的第2題,集體訂正時,可以指名到鐘錶上實際操作一下。

8時40分再加上( )就是9時。

3、競賽:3時至3時45分,經過幾分?

學生搶答,看誰搶答得快,教師給予獎勵。

4、下面是小明週末下午的時間安排表。

2:30-2:50做作業 2:50-3:30 看電視 3:30-5:30 畫 畫 5:30-6:00 吃晚飯

看錶回答問題:1)做作業用了多長時間?

2)畫畫用了多長時間?

3)小明吃晚飯後還可以玩2小時才睡覺,他應該什麼時候睡覺?

四、全課總結,迴歸評價。

現在是幾時幾分?我們剛才是從9時開始上課,從上課到現在經過了幾分?

五、板書設計:

時間的計算

2時=( 120 )分 5時=( 300 )分

120分=( 2 )時 3分=( 180 )秒

45-30=15,是15分鐘

時間的計算教學設計2

一、創設情景,激趣導入

談話:小朋友你們喜歡過星期天嗎?誰願意給大家説説每個星期天你都是怎麼安排的?(學生先在小組內交流,再指名回答)

教師板書記錄。

我們的星期天都過得很快樂!明明也和大家一樣有一個愉快的星期天,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明明的一天,好嗎?

多媒體顯示明明星期天的時間安排。

3、看了剛才明明星期天的時間安排,你知道了什麼?你是怎麼知道的?你還想知道什麼?

①我知道了明明吃早飯用了半個小時;因為從8:00—8:30經過了30分鐘,就是半個小時

②我還想知道明明做什麼事情用的時間最長?……

二、自主探究,尋找方法

1、談話:小明在星期天做了不少的事,做每件事都用一些時間。每個小組從中選出2—3件事情計算一下各用了多少時間。

(1)分組學習,集體交流。

(2)學生彙報

2、根據學生的提問順序學習時間的計算。

從整時到整時經過時間的計算。

誰來説説7:00—8:00 早鍛鍊所用的時間。

(1)交流計算方法:8時—7時=1小時,

(2)“時”和小時“的區別。

①你發現了什麼?(為什麼答案是1小時,不寫1時?)

②學生小組討論交流。

因為幾時表示的是某個時刻,(如:教師説出現在時間是幾時幾十分)而幾小時表示的是段時間(如:從幾時到幾時所經過的一段時間)8:00—7:00中的8時、7時分別表示某個時刻,而8時—7時表示的是經過的一段時間,所以要用1小時表示。

師:如果你每天都堅持鍛鍊1小時或者幾時分鐘,那你的身體一定會棒棒的。

③請大家算算到少兒圖書館借書用了多長時間?

9:10—9:40到少兒圖書館借書

(分鐘部分相減,小時部分相減)。

師:小明看完書準備吃午飯,他看到了這樣的牌子

營業時間:上午6:00—9:00

中午10:00—12:00

下午5:30—9:30

你知道了什麼?你想提什麼問題?

小明也想了一個問題?(每天經營多長時間)

學生説説怎麼算小結:

經過時間是幾十分鐘的時間計算。(難點)

(1)那明明吃飯用了多長的時間呢?

學生説

(從11:50到12:30)進行線段圖類似,講述11:50—12:30、在11:00—12:00中間各分6格,每格表示10分鐘,兩個線段下邊的箭頭分別指看吃飯開始的時間和結束的時間,線段圖塗色部分表示吃飯所用的時間。

談話:從圖上看一看,從11時50分到12時經過了多少分鐘?(10分)從12時到12時30分又經過了多少時間?所以一共經過了多少分鐘。(10+30=40分)小朋友們,如果你每天都堅持鍛鍊幾十分鐘,那你的身體一定會棒棒的。

(3)你還能用別的方法計算出明明吃飯所用的時間嗎?(學生口答)

11:50到12:50用了1個小時,60—20=40分

(4)練習:

算算明明做作業和看電視用了多長時間?

8:40—9:10做作業

17:30—18:00 看電視

(3)分組討論,集體交流。

(4)顯示學生所説的各種可能計算方法:

學生反饋。

(4)小結歸納時間計算的一般方法。

請小朋友説説

師:小明星期天過得真充實,既玩了又學習了,星期一的早上6:30起牀了,請你算算他睡了幾個小時?

三、知識延伸,課外實踐。

1、師:通過對一些經過時間計算的學習,你想對大家説些什麼嗎?

2、小結: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麼本領?

這節課我們通過説一説、想一想、看一看、找一找、算一算的方法學習了簡單的時間計算(教師板書中課題),學會了運用了不同方法計算不同的經過的時間,明白了時間與我們生活的.密切關係。

5、佈置作業。

(1)收集有關時間的知識。

時間的計算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通過加深學生對時間單位的認識,發展學生的時間觀念。

2、會進行一些簡單的時間計算。

3、養成遵守和愛惜時間的意識和習慣。

教學過程:

一、猜謎遊戲引入

1、謎語:矮子走一步,高個走一圈。矮子走一圈,高個走半天。

2、生猜出謎底後,教師拿出一個鐘面模型,提問:

“矮子指的是什麼”?“高個指的又是什麼?”

“分針走一小格的時間是多少”?“分針走一圈的時間是多少”? “時針走一圈的時間是多少”?

“1時等於多少分”?“1分等於多少秒”?

3、師演示鐘面,撥出不同的時刻,讓學生讀出時間。

4、導入課題:我們已經學會看時間,但如何計算經過的時間呢,這節課我們一起學習“時間的計算”。

二、探究體驗

1、教學例1:2時=( )分

(1)教師:1時等於……? (學生答)那2時呢?

(2)學生合作、自主探究,然後彙報交流:2時=(120)分

(3)師生小結。

2、教學例2。

(1)出示例2的情境圖,要求學生仔細觀察圖,説説圖意。

(2)提出問題:小明從家到學校用了多少時間呢?

(3)學生討論回答,試着讓學生歸納出計算時間的各種方法。

3、請1名學生説説自己從幾點出門到學校是幾點。讓台下的學生幫忙算一算。

三、實踐應用

1、完成第62頁“做一做”中的第1、2題。

2、競賽:

教師口頭報時,如:3時至3時45分,經過幾分?學生搶答,看誰搶答得快,教師給予獎勵。

3、現在是幾時幾分?我們剛才是從9時25分開始上課,從上課到現在經過了多長時間?

四、全課總結

1、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麼新的收穫?

2、師總結:俗話説“一寸光陰一寸金”,時間就像金子那樣寶貴,我們要珍惜每一分時間,多學一點本領,長大更好地建設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