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白鹿原》讀後感範文精選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7.08K

《白鹿原》讀後感範文

《白鹿原》讀後感範文精選

《白鹿原》裏邊的某些情節過於細節化,使人讀到一半的時候就不再想讀下去了,當然不是“不忍猝讀”,而是懷疑這本書是不是名不副實了,這樣的書怎麼也能獲“茅盾文學獎”?當然我也想過中途放棄,可是又有一點兒的僥倖,因為獲得該獎項的小説我看過好幾部了,都寫得挺好的,我相信那個時候許多的評委的眼睛還是雪亮的。還有,就是除了這本書,想看的書沒有一本,不想看的書當然就不能算作是書了。

最後,我才發現原來有時候有點兒“僥倖”,還真的挺不錯的,要不然我不就錯過這本好書了嗎?看來不到最後一切的評論都是妄加的。就像書中的正派人物白嘉軒,開始書中對他的描寫有幾分的貶斥,後來你會發現這個正派的人,自從有了第一個兒子之後,就那麼一直的正直了下去,雖然中間連腰都被打斷了,可他依然正直的處事不管外邊發生了什麼,他以近乎愚昧的頑固,做自己的事情,也不讓自己的兒女參與外界的事情,以至於最後他在不知不覺中變成了另外的典型,封建禮教的衞道士。

書中另外一個主要人物鹿子霖,也是白鹿村的大户,此人行為不檢點,與黑娃兒的老婆小娥好,使小娥誘騙白嘉軒的大兒子也就是現任的族長白孝文,他也不過想把白家拉下水,“在白嘉軒脖子上尿尿”,鹿子霖最後瘋了,瘋在了書的結尾,瘋在了那個被拉做陪黑娃兒槍斃的下午,瘋在了自己的所作所為之中

相對於白嘉軒與鹿子霖,他們的兒女出路不盡相同。白嘉軒沒有像鹿子霖將兩個兒子送到省城學新學,只有最疼愛的白靈去了省城,參加了gcd,最後死於自己人的內訌,犧牲在了神聖的延安。鹿兆海犧牲在了和共軍的衝突中,但卻被追為抗日烈士,在白鹿原進行了風光大葬,鹿兆鵬與他弟弟相反,恰是國軍懸賞捉拿的共*要犯,鹿兆鵬一直進行着白鹿原的地下地上革命活動,在解放了西安城之後下落不明。而白家三兄弟,除了白孝文混了個縣長,其餘兩個只是安安分分的過日子,説不上好,但也絕對不壞。

書中與許多的迷信色彩,但畢竟是小説,沒有什麼可厚非的。書中的關中大儒朱先生,近乎“神”,能夠占卜未來,預測時事,但卻是為人正直,雖然不是官,當然不是沒官做,而是“三顧茅廬”而不為所動,卻急百姓之所急,苦百姓之所哭。除*粟苗,賑濟災民,與災民同吃一鍋飯,決不搞特殊,朱先生以一己之力滌盪了舉世的污濁。但在朱先生的眼裏,“共*”“共軍”“國軍”都不是君子,書中的觀點到最後也沒有改變。

《白鹿原》讀後感範文

讀完白鹿原已經是上個月的事了,心想着要寫一篇感想,卻拖拖拉拉了這麼久。能讓我在閲讀中思考的書,我認為便是一本不錯的書。白鹿原就是這麼一本書。

那天在談論到這本書,朋友説,陳忠實就是一個農民,他講故事也跳不出他農民思維的框架,儘管他在竭盡全力書寫一部史詩。那麼,有哪一部書才是中文書中的史詩呢?朋友推薦了路遙的《平凡的世界》。這個我還真沒看過,有時間得拜讀下。

而《白鹿原》,朋友給出的評價是,敍事有些心有餘而力不足,書寫一個家族的歷史時,在遇到瓶頸的時候便藉助魔幻現實主義的寫法來彌補。確實,書在一開始便有幾分民間神怪傳説的意味,而寫着寫着便逐漸回覆到真實生活,而當寫到田小娥死後的種種怪異又開始運用這些神鬼的意象。常有人講《白鹿原》與《百年孤獨》相比,頗有幾分嫌棄前者“畫虎不成反類犬”的譏諷。但《白鹿原》成為近代一部頗具名氣的小説也不是沒有原因,其中,必定是因為它寫出了多數人心中的歷史。或許,這也是作者心中的歷史,真實的故事,不僅僅是那些發生過的人和事,還有飄蕩在這片土地上的.那些傳説,已經與土地融為一體。在那片廣袤的土地上,任由時間的沖刷,任由無知的人們廝殺,最終物與事皆面目全非,只有那片土地依舊在。

也有人説,這部書的成功之處,在於每個人都可在其中尋到自己的立場。的確,這本書並沒有對近代中國政治的各個派別做喜惡分明的描寫,若非要説,也許就是對儒家學説的尊崇,但更像是一種對民間智慧的崇敬。白嘉軒就是這片土地的化身,那些關於他的傳説,還有他的堅毅樸實又有狡詐,都是這片土地的具象。當朝代更迭,白嘉軒就算被打彎了腰,但依然守候在家園,守衞着他終身為之操勞的土地,還有他樸素的信仰。

聯想起最近看的書,一個村莊裏的中國。這也是因為看了白鹿原,心裏生出想了解土地與農民的想法之後去看的書。讓土地貧瘠的或許不再是四季變幻,而是人為的強行改造。這片土地上沒有那位腰挺得特別直的白嘉軒,時代任意地改變着村莊的面貌,再多的愛與思念也改變不了它日益衰弱的事實。土地,它再被賦予多少擬人的神聖意味,他也沒有人的意志。而這片土地上的人們,再卑微再愚昧,事實上也仍是土地命運的主宰者(不只是那些受苦的耕田的人們,還有那些統治他們的人)。主宰者是願意相信這片土地的永恆,願意守護着,還是在命運的變遷中背棄使命,只求一個生存。

從書中跳出來時,想了很多東西。當回到書中,又想起一開始討論的“農民思維”問題。這並沒有錯,但一個人的思維維度,就決定了書的高度。但我們並沒有比作者高明多少,所以我在這書中找到了我可以思考良久的觀點。又想,是土地山川值得敬畏,還是人值得敬畏?假若相信前者,我們的思考便有了底線,假若相信後者,我們便有了改變一切的勇氣。只選其一的話,或許,只有時間才能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