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實用範文 > 論文

英漢翻譯主位理論的論文

欄目: 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5.36K

關鍵詞:主位主位結構主位推進主位推進模式語篇翻譯

英漢翻譯主位理論的論文

內容提要:主位理論應用於英漢語篇翻譯研究集中體現在四大方面,即主位作為語篇翻譯單位的研究、主位結構在英漢翻譯中的轉換研究、主位推進在語篇翻譯中的作用研究和主位推進模式在語篇翻譯中的轉換研究。本文在對不同時期國內外學者的相關研究進行總結和簡要評述的基礎上,認為應加強實證性的研究,在描寫譯學的總體框架下對英漢語篇翻譯過程中主位結構和主位推進模式的轉換進行深入細緻的觀察和描寫,基於大型語料來探討和總結這種轉換規律。

一、引言

隨着篇章語言學的興起並引入到翻譯研究中,語篇逐漸成為翻譯實踐和翻譯研究的關注點。“主位”作為一個在語篇的大背景下針對小句結構進行描述時的重要概念,被廣泛地應用到語篇翻譯研究中。對不同時期國內外學者的相關研究進行總結和簡要的評述,可以幫助我們對此有一個概略性的認識,並啟發人們對此作出新的深入思考。主位理論應用於英漢語篇翻譯研究集中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二、主位結構與語篇翻譯研究

根據布拉格學派的創始人馬泰休斯(Mathesius)提出的句子實義切分法,每個句子都可以從語言交際功能的角度劃分為主位(Theme)和述位(Rheme)兩個語義組成部分。後來系統功能語言學派的代表人物韓禮德(Halliday)接受並發展了這一理論。Halliday和Thompson均認為任何句子或話語從交際功能的角度都可以分為主位和述位兩個部分。“主位是小句信息的出發點,是小句所關心的成分;述位則是對主位的陳述,是圍繞主位而展開的內容。”主位和述位構成主位結構,主位結構的基本單位是小句。Halliday認為主位結構是一個重要的結構性語篇特徵和語篇的結構性銜接手段之一。方琰、艾曉霞將系統功能語法中的主位結構理論應用於漢語研究並探討了漢語語篇中的主位結構。研究主位和主位結構的意義在於瞭解信息在語句中的分佈情況及其體現出的交際功能和句子的內部結構。事實上每個語篇都可以看作是一個主位的序列,在結構形式上表現為主位的相互銜接和層層推進。主位的選擇決定了語篇的信息起點和發展方向,主位和述位組成適當的推進模式,體現了語篇的結構框架並有效地傳遞語篇的信息。小句主位還具有銜接上下文的作用,作者通過對主位成分的選擇引導讀者對語篇進行連貫的解讀。由於翻譯時兩種語言之間的轉換通常發生在小句的層面上,因此主位對於語篇翻譯中句子的分析、轉換和構建以及語篇的銜接和連貫都具有重要意義,在翻譯過程中將其作為翻譯單位應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譯者首先通過主位、述位所包含的已知信息和新信息來了解源語語篇中句子信息的分佈情況,以及它們在語篇中的地位與作用,然後在此基礎上進行語言轉換;而且在譯語語篇的構建過程中,選用什麼成分充當主位會影響到譯文的句子結構以及上下文的銜接與連貫。徐盛桓最早就主、述位和英漢翻譯問題進行了探討,認為主位、述位的理論有助於更精確地理解原文,指導翻譯實踐。楊信彰從主位角度探討了英漢翻譯中的意義等值問題,認為與英語原文相比,漢語譯文中出現的主位錯位會破壞原文的信息結構,影響原文和譯文之間意義傳遞的效度。劉士聰、餘東根據主/述位切分和翻譯思維的特點,提出以主/述位作為翻譯單位,對原文進行分析和轉換。認為以主/述位作為翻譯單位,對譯文句子的構建有直接幫助,同時也注意到了它本身的形式特點及其在語篇中的銜接功能,特別是它在翻譯過程中的可操作性。然而需要指出的是,以主、述位作為翻譯單位還必須考慮到語篇中信息的層層推進和發展,否則就無異於以句子作為翻譯單位。由於語篇中小句所承載的信息是不斷地向前推進和發展的,進而構成段落和篇章,以語篇為視角研究翻譯,就必須考慮到主位推進以及由此形成的語篇宏觀組織結構,體現出語篇的連貫性和動態性,而不能僅僅停留在主、述位的層面上。

三、主位結構在英漢翻譯中的轉換研究

既然主位和主位結構對於理解源語語篇和構建譯語語篇具有如此重要的意義,英漢翻譯轉換時如果能夠保留原文的主、述位結構當然很好。然而,在實際的翻譯過程中不是總能做到,因為兩種語言在句子結構和表達方式上都有各自的特點,在這種情況下,譯者應該尊重不同語言的表達習慣並進行適當的主位結構轉換。根據美國語言學家李訥和湯普森提出的新的語言類型學的觀點,英語是主語突出的(subject-prominent)語言,漢語是話題突出的(topic-prominent)語言。作為一種主語突出的語言,英語中的主位在大部分情況下和主語重合。“一般情況下,除標記性主位以外,英語的主位結構和主謂結構具有極高的相關性。同時主位與述位的區別在很大程度上與傳統語法中主語與謂語的區別相同。”而漢語作為一種話題突出的語言,句子大多不具備像英語中那樣明確的形式結構特徵,常常是以意合組織在一起,以話題為中心輔以評論的句子大量存在。“漢語句子從本質上講是一種以‘話題+評論’為鋪排格局的語義結構,漢語的主位基本上就是話題。”而且漢語中的主位不侷限於小句,有時既有小句主位,又有句子主位。英漢語在主位結構上的這種差異是英漢語篇翻譯轉換過程中需要慎重考慮的因素,將其應用於英漢語篇翻譯研究集中體現在主位結構在英漢翻譯中的相互轉換規律。Baker認為由於不同語言之間在句法結構上的差異,譯者無法總能保留原文的主位結構,重要的是譯文要有自身的語篇組織發展方式並具有連貫性,並且不損害原文的信息結構。她還特別探討了英語中的主位與漢語中的話題之間的關係以及如何英譯這種“話題+評論”結構。Fawcett認為有些語言之間在翻譯轉換時可以完好地保留主位結構,而在其它一些語言之間卻無法做到,因此譯者不能盲目複製原文的主位結構,應該知道在譯語中藉助何種手段以達到原文主位結構的語篇效果。Ghadessy&Gao首次通過計量研究方法對比分析了英語文本中的主位結構與其在漢語譯文中的轉換情況,認為英漢語篇在翻譯轉換時主位之間具有較高的相似性。

王桂珍在比較主語、主題和主位的基礎上詳細討論了漢語句子主題的英譯,認為漢語的主題主語句多用轉移和補加的方式進行英譯,應根據英語的句法結構來選定句子的主語及語序。李運興把“主位”概念應用於英漢翻譯研究,描寫發生在小句主位上的語際轉換現象。並針對英漢兩種語言在主位結構上的兩大差異,結合語料探討了英漢互譯中英語主語主位與漢語話題主位之間的相互轉換,以及漢語空位主位上的隱性成分在英譯中的顯性化處理,使之成為英語小句中的主語主位。楊明基於“英語是主謂結構的語言、漢語是注重話題的語言”這一理論基礎,分別討論了英譯漢和漢譯英中的主位與話題。認為主位問題在英譯漢中往往具體體現在如何把英語中的主語轉換成漢語中的話題,在翻譯中需要重新安排主位,確立話題;漢譯英往往具體體現在如何把漢語中的話題模式轉換成英語中的主謂結構模式,同時相應地轉換原文與譯文的主位與述位。王俊華認為在英漢翻譯中要處理好兩種語言之間的主位、述位轉換問題,就是要處理好英漢語言中的“主語+謂語”和“話題+評論”的適當轉換問題。成麗芳認為漢譯英時影響譯文質量的重要一步是主語的確定,提出要增強超句意識、以句羣或語段為操作單位、分析主位結構、利用主位推進來恰當地選擇和確定主語。(説明:此節是在綜述他人的研究,而這些研究者區分了英語的主位和漢語的話題,故綜述時只能保留這些術語。)上述學者將語篇分析理論中的主位和主位結構應用於語篇翻譯研究,描述了英漢翻譯轉換過程中發生在語篇內小句主位上的轉換現象,並結合語料探討了英漢語篇翻譯過程中主位結構轉換的規律。當然,這些結論尚需更多的語料來印證、改進和深化,以期對翻譯實踐具有更強的解釋力和理論上的指導。

四、主位推進在語篇翻譯中的作用研究

當一組有意義的句子構成一個連貫的語篇時,小句的主、述位之間會發生某種聯繫和變化,並推動着語篇的有序發展,這種聯繫和變化被稱之為主位推進(ThematicProgression)。捷克語言學家Danes首次提出了“主位推進”這一概念,他認為“主位推進是指語句主位的選擇和排列,它們的相互關係和領屬層次,以及它們與上一級語篇單位(如段落、章節等)的超主位、整個語篇和情景的關係”[22]。主位推進是語篇的一種重要組織結構,也是語篇銜接與連貫的一種重要手段,而且構成語篇中信息傳遞與延伸的重要途徑。每個語篇都可以看成是一個主位的序列,在結構形式上表現為主位的銜接與推進,“隨着各句主位的向前推進,整個語篇逐步展開,直至形成一個能表達某一完整意義的整體”。Hatim指出主位推進是翻譯過程中解讀語篇、分析語篇組織結構的一個潛在的有用工具,並把主位推進模式與語篇類型(texttype)聯繫起來。Papegaaij&Schubert[25]在探討翻譯中的語篇連貫時指出,恰當的主位推進有助於譯文連貫的構建。王斌是國內較早通過主位推進來探討翻譯問題的學者,他指出了主位推進在英譯漢中的解構功能和在漢譯英中的結構功能。趙小品、胡梅紅以主位推進和銜接理論為指導,探討了在以語篇為翻譯單位的漢譯英中,如何從結構層次上和語法詞彙層次上來加強語篇的銜接和連貫。認為主位推進模式構成譯文語篇的框架結構,銜接手段則加強語篇語義的聯繫和實現語篇語義的連貫,在漢譯英中應當把兩者結合起來。以主位推進為切入點探討語篇翻譯還應該考慮到語篇語義的.連貫。翻譯就是兩種語言之間以語義為基礎的轉換活動,主、述位的銜接所形成的主位推進只是語篇表層的銜接,而語篇的內在聯繫體現在語義的連貫上,因此必須把語篇通過主位推進所構建的形式上的銜接與語篇的內在語義連貫結合起來。

五、主位推進模式在語篇翻譯中的轉換研究

雖然語篇的體裁、類型多種多樣,語篇中的主、述位的銜接千變萬化,但語篇中的主位推進又是有規律可循的。國內外許多研究者都在探討語篇結構的基礎上歸納了各自不同的主位推進模式。Danes提出了常見的五種主位推進模式,目前常見的分類還有:徐盛桓提出的四種主位推進模式;黃衍總結的七種主位推進模式;黃國文歸納的六種主位推進模式;胡壯麟提出的三種主位推進模式以及朱永生歸納的四種主位推進模式。語篇中各句之間主、述位的聯繫和發展就是基本按照上述幾種基本模式逐步推進的。主位推進模式是語篇中語言材料的排列組合形式,是語篇中小句匯合成篇的信息流動與走向,是實現語篇功能的一種重要手段,它不僅可以幫助作者有效地生成語篇,也有助於譯者準確地解讀語篇。主位推進模式體現了語篇的結構框架和整體走向,反映了作者的謀篇方式和交際意圖,是譯者解讀原文和構建譯文時的重要參照,因此是語篇翻譯中需要着重考慮的一個因素。研究表明,一般情況下譯者都在譯語語篇中較好地保留了源語語篇的主位推進模式,因為在翻譯實踐中譯者總是有意識或無意識地參照原文的主位推進模式。譯文在主位推進模式方面應儘量與原文保持一致,當然,這並不意味着我們要以犧牲譯語語篇的語義連貫為代價來模仿源語語篇的主位推進模式,主位推進模式的保留必須以不扭曲譯語語篇為基本前提。

由於英漢兩種語言分屬不同的語系,在句法結構和表達方式上各有自己的特點,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到語篇翻譯中原文主位推進模式的保留。鑑於英漢兩種語言之間的差異,當語篇翻譯中無法直接保留原文的主位推進模式時,應在符合譯語規範的前提下適當調整或重新建構譯語語篇的主位推進模式。Ventola探討了英語和德語中的科技語篇在翻譯過程中主位推進模式的轉換情況。Hatim&Mason認為主位推進模式總是為特定語篇中的整體修辭意圖服務的,它作為語篇結構的一個方面在譯者構建譯文時有着極為重要的作用。他們還把主位推進模式與語篇體裁(genre)聯繫起來,指出特定的語篇體裁總是傾向於選擇某種特定的主位推進模式,譯者應該對此有所瞭解並設法在譯文中加以再現。張道振認為翻譯中對原文主位推進模式的保留或重建不僅僅是保持譯文銜接和連貫的問題。文學語篇的特殊性使主位推進模式也往往承載着原作者的詩學意圖和審美傾向,小説翻譯中保留原文的主位推進模式不僅有利於建構相似於原文的連貫模式和創造類似原作的藝術效果,更重要的是要傳達原作者的詩學意圖。劉富麗認為在語篇翻譯中,源語語篇句羣中各個小句的主位推進模式所體現的語篇目的和整體語篇效果,要求譯者必須在譯文中再現或重建原文的主位推進模式以求達到與原文相近的語篇效果。同時她認為“從嚴格意義上講在漢語譯文中保留英語語篇的主位推進模式的可能性並不大,”在無法保留源語語篇主位推進模式的情況下,順應譯語的主位推進規範才能構建出銜接得當、語義連貫的譯文,再現原文信息結構所產生的交際效果。從目前的研究成果可以總結出英漢語篇翻譯過程中主位推進模式的三種轉換情況,即在譯語語篇中直接保留、適當調整和重新建構源語語篇的主位推進模式。應當指出,目前將主位推進模式應用於語篇翻譯研究中的探討多為理論上的思辨,輔以少量例證,這種經驗式的研究不利於準確觀察和有效描述翻譯過程中實際發生的語際轉換規律。今後還應在較大規模語料的基礎上進行更加深入細緻的考察,對語篇翻譯中主位推進模式的調整和重建的情況進一步分類,使之細化;在對其進行理論上的解釋時還要考慮到譯者的主體性等因素。

六、發展趨勢

儘管將主位理論應用於語篇翻譯研究已經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深化了對主位理論和英漢翻譯轉換過程的認識,但是不難發現目前的研究多為經驗式的,即對其進行理論上的思辨並輔以例證,而缺少實證性的研究,這不利於基於大型語料來觀察和總結翻譯中的普遍規律。因此,應從規定性的研究轉向描寫性的研究,在描寫譯學的總體框架下對英漢語篇翻譯過程中主位結構和主位推進模式的轉換進行深入細緻的全面描寫。首先要合理地選取語料,並且語料的數量要足夠大以確保觀察的充分性;然後就實際翻譯文本中發生的具體轉換現象進行全面的統計和系統的分類並逐一分析,以保證描寫的充分性;最後要在認真觀察和充分描寫的基礎上説明轉換中的規則現象和不規則現象,總結轉換規律,分析轉換過程中的各種制約因素,並從理論上作出闡述,儘量做到解釋的充分性。在充分觀察、描寫和解釋的基礎上深入探討英漢語篇翻譯中主位結構和主位推進模式的轉換規律,並在翻譯實踐中驗證這些規律,必將大大推動這一領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