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語文知識 > 古詩絕句

關於古詩伴我成長作文錦集8篇

欄目: 古詩絕句 / 發佈於: / 人氣:1.89W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觸過一些經典的古詩吧,古詩是中國古代詩歌的一種體裁,又稱古體詩或古風。其實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麼樣的古詩才是好的古詩,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古詩伴我成長作文8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古詩伴我成長作文錦集8篇

古詩伴我成長作文 篇1

古詩,乃文化之精髓,語言之精練,內容之濃縮,意義之深長。它宛若一座穿越歲月長河的橋樑,橫跨在我們心中,與古代相聯,古樸又震撼人心!

我,是一個愛詩的女孩。古詩,讓我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它,就這樣陪着我慢慢長大。

種下“詩”的種子。

孩時,詩的墨香便環繞着我。我有一個姐姐,那時他剛好上小學。她時常會拿出課本,靜靜地坐在窗邊,用那清脆悦耳的聲音朗誦古詩。這時,我便會乖乖的坐在姐姐身旁,靜靜地聆聽——“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有時,我聽着,聽着,便在腦海中展開了另一個世界的憧憬與想象……這樣一來,“詩”便在我幼時心中紮下了深深的根,那樸素玉潔的花,便隨着我的成長,悄然開放。

與“詩”攜手,共同成長!

還記得,我背的第一首詩,至今仍是記憶猶新。偶爾與爸爸手牽手走在鄉間的小路上,暮然間,望到池塘中的幾隻大白鵝,它們脖子高高地挺着,不住地叫着:“嘎——嘎——嘎。”不知不覺中弄碎了水中的浮萍,那清脆的綠色,隨着水紋盪漾開來。我好奇地望着這羣快樂的天使。緊接着,爸爸便高聲吟誦起來:“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於是,我便學會了人生中的第一首詩——《詠鵝》。

上了小學,古詩的積累量大了。學習古詩,我再也不是從前的不求甚解,我有了自己的感受和見解。我讀出了詩中不一樣的美。我認為,美就是龔自珍“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的獻身精神;美就是蘇東坡“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的超脱與豁達;美就是王維“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的清幽與恬淡……升入初中後的我,對愛國詩篇更是情有獨鍾。文天祥一句驚天動地,氣壯山河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達了他至死不渝的精神。范仲淹的一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表現了他胸懷四海,為國家肝腦塗地,嘔心瀝血之情。在魂歸西天之際,陸游拖着病軀,揮筆顫顫微微寫下“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的千古絕唱!

悲哉,壯哉!雄哉,前輩們,我為你們自豪!

腹有詩書氣自華。

量的積累,達到質的飛躍。古典詩詞已伴隨着我的成長,融進了我的生活。它改變了我,也成就了我,它已成為一種潛在的氣質,如影隨形,將會與我相伴一生!

古詩的魅力,正如那燦爛的陽光,繼續照耀着我茁壯成長,我也要與你白首不分離。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在這上下五千年的漫漫征途中,詩詞的探索永無止境,不會停息。接下來,將會由我們接力,繼續傳承和發揚!

古詩伴我成長作文 篇2

假期裏,周老師給我們推薦了一本書:《小學生必背古詩詞》,裏面有一百五十五首古詩。

拿到書後,我首先翻開書的前言,映入我眼簾的一句話深深地刻進了我的腦裏“……背誦一些優秀的古詩詞,能使小學受到多層次的藝術感和美的薰陶。”我覺得利用假期的時間,好好地學習書中的古詩。

這本書裏不少詩都是我學過或背誦過的,雖然這樣,但對詩的含義不太理解,看到這本書的譯文和賞析部分讓我精神為之一振。翻到《登鶴雀樓》這首詩的時候,我被詩人不凡的胸襟和抱負所感染。“…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是對我們少年的一種激勵,激勵我們學習永無止境。讀到《長歌行》裏的“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時,給我們敲響了一個警鐘:一個人少年不努力學習,等到年老時後悔也來不及了。還有《遊子吟》裏的“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歌頌了母愛的偉大。

除此之外,書裏還有描述邊關戰士壯志豪情詩,有思念家鄉的詩,有歌頌祖國大好河山的.詩,有表達朋友間的友情詩……我説也説不完。

總之,在反覆讀、背古詩中,我有了巨大的收穫,這些古詩詞將成為陪伴我一生的寶貴財富。

古詩伴我成長作文 篇3

我在慢慢成長,陪伴我的,除了爸爸媽媽,還有那一個個動聽的旋律,那一首首美麗的詩歌。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童年時,我眼中的鵝,只是穿着一身白色的“毛衣”,昂着驕傲的頭顱,在水裏嬉戲的紳士,但駱賓王的《詠鵝》卻讓我發現,原來那普通的鵝,也可以成為一首詩歌,這不禁勾起了我對古詩的興趣。

上了幼兒園後,我發現詩可以教會我們一些道理。李紳的《憫農》,不僅只是描繪農民伯伯辛勤耕種的場景,也教育我們要珍惜農民伯伯種的糧食,正如詩中所寫,"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孟郊的《遊子吟》讓我們知道愛母、敬母、孝母,因為母恩難忘。

進入了小學,我們學的詩歌就很多了。它不僅教會了我們道理,也告訴我們如何為人處世。《望廬山瀑布》告訴我奔流而下的瀑布可以像天上的星星落下來一樣壯觀;《遊山西村》啟示我在遇到困難時不能灰心喪氣,輕言放棄,也許堅持之後會看到美麗的彩虹;《登鸛雀樓》鼓勵我努力奮進,一定要用更多的知識、更強的能力完善自己。

詩還提醒我觀察生活,發現身邊的美。“兒童放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勾起我的好奇:為什麼人們只在春天放風箏?“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讓我知道初生的荷葉與“一一風荷舉”的荷葉是完全不一樣的;“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告訴我經霜的楓葉竟是那麼鮮豔;“碧玉粧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告訴我柔軟的柳條竟能和美麗的絲綢媲美……

詩歌並不都是快樂的,也會有讓我為之潸然淚下。“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的不捨,“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的依戀,“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的孤獨,“復恐匆匆説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的不安,“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的艱難跋涉,“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的悲傷,這些都讓我知道詩其實就在我身邊,它可以是我們心中的喜怒哀樂。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詩歌就是一片浩瀚的大海,我要用我有限的生命,在詩歌的海洋中激起更美的浪花。

古詩伴我成長作文 篇4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是我最喜歡的詩句,只有多讀書、把書讀透了,才能落實到筆下寫出最美的文章。

在我三、四歲的時候,幼兒園老師教了我一些古詩,慢慢地我喜歡上了古詩,從此我便和古詩結下了不解之緣。暑假的時候,老師佈置我們看《中國詩詞大會》,我便又重温了古詩詞的美好韻味,更勾起了我對古詩的濃濃深情。

當我看到學校的桃花開了,我便會想到“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實。之子于歸,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

看到冬天有人垂釣便會想到:“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看到媽媽我便會想起;“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讓我深深感受到了母愛的偉大。

看到老師便會想起:“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這句詩讓我理解了老師默默無聞的奉獻精神。

記得有一次下課了,同學們出去玩兒了,可我不想出去,便看起了《唐詩三百首》。時間飛逝,不知不覺上課了,我是班長,上課了應該喊起立了,我卻被優美的詩句迷住了,還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裏。同桌推了推我,小聲説:“上課了,該喊‘起立’了。”我這才反應過來,可站起來卻隨口喊了聲:“天下誰人不識君。”同學們都愣住了,隨後便笑了起來,這樣的事還有很多。

有了古詩詞,我的生活變得更快樂了;有了古詩詞,我也懂得了更多的知識。我相信,有了古詩詞,世界會變得更美好,更幸福!

古詩伴我成長作文 篇5

上幼兒園時,媽媽教會我幾首古詩。每次背給長輩聽,總會獲得誇獎,我小小的心裏充滿了驕傲和滿足。

進入小學,我學會的古詩越來越多。特別是看了《中國詩詞大會》,竟然發現,有個別題目我也能答得上來。尤其是看了武亦姝大姐姐在台上的精彩表現,令人讚歎,更是激發了我對古詩詞的興趣。

媽媽常常説“腹有詩書氣自華”,儘管我不太理解,但是知道媽媽説的是背誦古詩詞有好處。通過背誦,我不出家門,領略到祖國大好河山的美景。“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無邊沙漠;“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的江南;“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夏日西湖……來到大別山彩虹瀑布前,“飛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銀河落九天”不由從我的嘴裏脱口而出,形容眼前的景色是那麼形象生動。春天的柳樹不正是“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的傑作嗎?背誦古詩詞,我認識了許多了不起的古人,壯志未酬的抗金名將岳飛,七步成詩的曹植,替父從軍的花木蘭,悲歎無法見到國家統一的陸游……他們彷彿站在我的面前,訴説着他們的動人故事。

背誦古詩詞,讓我深深感受到中華語言文字的博大精深,具有無窮的魅力。儘管現在我們寫不出這麼美的詩文,但是,我們應該把它們一代代傳承下去。願古詩詞伴着我成長。

古詩伴我成長作文 篇6

從我記事時起,爸爸媽媽就開始教我古詩詞了。

三歲的時候,媽媽就教我背李白的《靜夜思》。“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地頭思故鄉。”當我吟起這首詩時,在我的耳際就會響起一陣又一陣的親人雷鳴般的掌聲。

“碧玉粧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上小學低年級時,賀知章的這首《詠柳》便是我必背的古詩了。

隨着年齡的增長,我上了中年級,要背的詩也越來越複雜了。像什麼:“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這些詩都包含着濃濃的情意。

我越長越大,古詩詞也越來越難。

漸漸的,我上了高年級。成為同校弟弟妹妹們的大哥哥,學習的古詩詞也更上一層樓了。“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這就是我們課本上的一首,孟郊寫的《遊子吟》。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母親深深的愛。

古詩詞是我從小到大,伴我成長的好夥伴。我願在古詩詞的海洋裏成長。

古詩伴我成長作文 篇7

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唐詩宋詞如同閃耀在中華千年文化上的星芒,熠熠生輝,讓我神往,讓我迷離,讓我陶醉。用心去品讀詩詞,心靈上完全有“清泉石上流”的洗禮。

我愛朗朗的夜空。“一輪秋影轉金波,飛鏡又重磨”。我遙望一輪明月,不禁想要像李白一樣“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清風鳴蟬,蛙聲一片,徘徊於夜色之下,又有了幾分“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裏白沙堤”的眷戀。

我愛如詩的四季。春天,在自然中感受“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的愜意;夏天,在池邊捕捉“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的畫面;秋天,撲進千山萬壑之中,分明有“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的繾綣;冬天,在角落裏尋覓“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的奇蹟。

我愛詩中的熱血。“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岳飛墓前一抔黃土,讓無數中華兒女熱血奔湧。“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是文天祥的氣概,文天祥的豪邁;“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餐露宿的杜甫不顧自己的飢寒交迫,想的卻是天下人的衣食。

詩詞如歌,唱響心中的豪邁激昂;詩詞如戲,演繹出人生的悲歡離合;詩詞如書,講述着無言的流血青史。詩詞,讓我愛之甚篤,不能自拔。安得詩詞千萬首,大授天下學士俱歡顏!

古詩伴我成長作文 篇8

小時候,剛剛學會吚呀學語時,媽媽爸爸便教我接觸了人生第一首古詩,駱賓王的《詠鵝》,他們邊教邊指着書中的圖畫,給我講解,於是我被書中那白色的新奇的小動物吸引,便讀出了“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的詩句。

剛學會説話,爸爸、媽媽又教會了我第二首古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於是,我懂得了農民伯伯在太陽底下,流着汗,辛苦地種地,才換來了我們桌上的米飯,我便更加珍惜每一顆糧食了。

隨着時光的飛進,我已是一名四年級的小學生了,接觸的古詩也越來越多了,我時常捧着《小學生必背古詩70首》,渡步悠閒。在媽媽為我忙忙碌碌的背影中,我體會着詩人孟郊的“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的那種對母親的感激之情。每當月圓之夜,我便會獨自坐在院中觀賞着那一輪明月,吟誦着蘇軾的:“但願人長久,千里共蟬娟”這千古名句。深秋時節,我更會來到虞山深處,踏着滿地金黃的落葉,看着遠處片片紅葉,細細品味着杜牧的《山行》。

從古詩中,我認識了許多名人,從古詩中,我遊覽了許多名勝,從古詩中,我明白了許多道理……古詩如同一位老師,牽着我的小手,伴我在學習中不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