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孔乙己》優秀教學設計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2.04W

教學目的

《孔乙己》優秀教學設計

1、理解小説的情節結構,精巧含蓄的佈局。

2.學習用人物的外貌。語言、動作描寫來展示人物思想性格的寫法。

3.理解文章的主題思想。

4.理解細節描寫在小説中的作用。

重點難點

1.重點

1)學習用人物的外貌、語言。動作描寫來展示人物思想性格的寫法。

2)理解文章的主題思想。

2.難點

1)理解小説的情節結構,精巧含蓄的佈局。

2)理解細節描寫在小説中的作用。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預習

1.,讀準下面加點字的音。

頹唐(tuí) 附和(hè) 分辯(biàn) 不屑置辯(xiè) 咸亨酒店(hēng) 硯(yàn) 葷菜(hūn)

羼水(chàn)拭(shì)蘸(zhàn4) 惋惜(wǎn3) 闊綽(chuò) 舀水(yaǒ)漲紅(zhàng)

綻出(zhàn) 鬨笑(hōng) 間或(jiàn) 着了慌(zhaá) 打折(shé) 門檻(kǎn)

2.查工具書,解釋下面詞語。

不屑置辯:認為不值得辯論或申辯。屑,值得。

頹唐:精神萎靡不振,情緒低落。

分辯:辯白,辯解。

格局:佈置的格式。

纏夾不清,攪擾、夾雜不清。

之乎者也:“之、乎、者、也”是文言文裏常用的語助詞,常用來形容豐文不白的話或文章。含諷刺意味。

大抵:大概。

君子固窮:語出(論語)意思是“君子能夠安於窮困,不因窮困而喪失其道德意志。固,固守,安守。

營生:謀生,籌劃如何生活。

附和:(言語、行動)追隨別人(多含貶義人)

3.閲讀課文,熟悉故事情節,理解介紹魯鎮咸亨酒店大概情況的作用。

二、導入

1.作家作品簡介

魯迅1881一1936,原名周樹人,字豫才,魯迅是他的筆名,浙江紹

興人,出身於破落的封建家庭,是中國現代偉大的無產階級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我們學過他的作品有選自散文集《朝花夕拾》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八阿長與山海經入選自短篇小説集中吶喊》的有(社戲><故鄉)以及選自《集外集拾遺補編的(魯迅自傳)。

本文寫於1918年冬,發表於1919年4月的(新青年入後收入短篇小説集小吶喊入這篇小説是魯迅繼《狂人日記》之後寫的第二篇白話文小説,是又一篇反對封建制度和封建科舉制度的戰鬥檄文。也是魯迅先生最得意的作品之-。

2.關於封建科舉制度

封建科舉制度是隋朝以後封建王朝用考試選拔官吏的制度。科舉是分科舉人的意思。它分院試、鄉試、會試、殿試四級考試。院試由縣、府、省主持,及格者稱秀才。鄉試每三年在省城舉行,主考由朝廷委派,參加者須是秀才。鄉試及格者稱舉人。會試在鄉試的第二年二月舉行,由禮部主持,及格者稱貢生。殿試由皇帝在皇宮大殿親自主持,中者稱進土,第一名為狀元。科舉實際上是由下而上的層層考試。科舉考試的內容,明朝以後主要考八股文,以《四書》《五經》中某個文句為題作文,文章有固定的格式,內容是闡釋孔孟之道,從內容到形式都不允許越矩半步,嚴重禁銅了知識分子的思想。從科舉取士人員的情況來看,康有為曾經指出,戊戌變法前,全國每年有100多萬讀書人,參加考選“秀才”,只有百分之一入選;三年一考的“舉人”,人選者只有於分之一;三年一考的“進士”,入選者只有萬分之一。許多讀書人老死科場,利慾薰心,精神畸型,成了科舉的奴隸,成了科舉制度的受害者。我們要學的課文中的主人公孔乙己,就是其中的一個。

三、正課

1.速讀課文,瞭解小説的故事情節。

討論並歸納:。

開端:(開頭3段)介紹魯鎮咸亨酒店的大概情況,做為孔乙己出場的背景。

發展:4—9段)寫孔乙己第一次出場,表現孔乙己是大夥的笑料。

高潮和結局:(l0-13段)寫孔乙己第二次出場,表現孔乙己被打折腿後的遭遇。

2.提問:小説開頭寫穿長衫的和短衣幫酒客在喝酒方式上有什麼

不同?這樣寫有什麼作用?

討論並歸納:

1)短衣幫;靠櫃外站着,花10幾文錢,熱熱的喝了休息。

2)穿長衫的:踱進店面隔壁的房子裏,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

兩種酒客一外一里,一站一坐,一貧一富,寫出了社會階層的差別,為不倫不類的孔乙己的出場埋下伏筆。

3.提問:小説寫“我”一這個12歲的小夥計有什麼作用?

討論並歸納:有3種作用。

(1)‘我”一12 歲的酒店小夥計是孔乙己命運的見證人。小説都是通過“我”的所見所聞所感來寫,用第一人稱可以使故事顯得真實親切;

(2)可以使故事情節集中,內容簡要;

(3)可以表現周圍人對孔乙己的態度,連12歲的小夥計都鄙視孔乙己,更能説明這個社會對不幸者的冷漠,使作品更增加了悲瑰的意味。

4.提問:小説開端介紹魯鎮酒店的大概情況有什麼作用?

討論並歸納:咸亨酒店是孔乙己出場的背景,穿長衫的服農認掌櫃的和小夥計都是孔乙己身邊的人,同時酒店的大概情況也就是一幅清代末年江南小鎮的世俗畫面,這些構成了孔乙己的社會環境。

四小結

課文的前3段是小説的開端,它介紹了魯鎮咸亨酒店的大概情況。這是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社會環境,展示了孔乙己悲劇的社會根源。

五、作業 。

業優化設計。

第一課時

作業 優化設計

一、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並依這個字的讀音,再組3個詞

1.附和()

2.間或( )

3.打折()

4.單調()

5.監督()

6.好喝懶做()

二、教人活潑不得”中“教”字正確的讀音和解釋是〔〕

A.jiāo傳授 B.(jiào )教育 C.jiāo)讓 D.(jiào)使

三、簡答:小説開頭寫穿長衫的和短衣幫喝酒方式有什麼作用?

答:

第二課時

一、預習.

1.閲讀全文,質疑。

2.思考課後練習一、二、三、四題。

二、導入

上節課,我們瞭解了小説的情節以及社會環境,這節課我們着重研究孔乙己這個人物形象,以及其所藴含的社會意義。

三、正課

1.提問:孔乙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小説從哪些方面進行描寫?

討論並歸納:

(1)概括介紹:“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衣裳的椎一的人。”“站着喝酒,説明他經濟桔據,買不起酒菜,進不了櫃枱,不能享受“長衫顧客”的待遇,只能和“短衣幫”一起,可他又捨不得脱下象徵讀書人的“長衫”,這便使他成為不倫不類的唯一的人。這種矛盾現象充分説明孔乙己的特殊身份和性格特徵。

(2)肖像描寫:

①第一次出場:寫他“身材很高大”,説明他尚有勞動能力;“青白臉色”説明他窮困潦倒,營養不良又不肯勞動的結果;臉上“時常夾些傷痕”,是他窮困而偶然偷東西被人打傷的標誌,。也是他走向沒落的重要標誌。“一部亂蓬蓬的花白鬍子”既表明他年齡較大而又精神萎頓頹唐。他那件長衫‘“又髒又破,似乎十多年沒有補,也沒有洗”説明他窮酸潦倒,懶得出奇的經濟狀況和性格特徵。

②第二次出場:“他臉上黑而且瘦,已經不成樣子,穿着一件破夾襖”説明他衣食無着,窮途末路。“盤着兩腿,下面墊着一個蒲包,用草繩在肩上掛住”“滿手是泥”説明他被打折了腿,喪失生活能力。斷腿前後肖像的對照、更顯出他遭遇的悲慘。

(2)語言神態描寫:

①他對人説話,總是滿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説明他以讀書人自居,賣弄學問,迂腐可笑的性格。

②孔乙己睜大眼睛説,“你怎麼這樣憑空污人清白……”説明他死要面子,怕人嘲笑。

③孔乙己便漲紅了臉,額上的青筋條條綻出,爭辯道,“竊書不能算偷…,竊書!……讀書人的事,能算偷嗎?”説明他自命清高、迂腐不堪、自欺欺人,死要面子的性格。

④“孔乙己看着問他的人,顯出不屑置辯的神氣”説明孔乙己“惟有讀書高”的自命清高的性格。

⑤“孔乙己立刻顯出頹唐不安模樣,臉上籠上了一層灰色,嘴裏説些話;這回可是全是之乎者也之類,一些不懂了。説明孔乙己深受封建科舉制度毒害,至死不悟。

③“不要取笑!”“跌斷,跌,跌……”明明是丁舉人打斷的卻不敢説封建科舉制度毒害了他的精神,摧殘了他的肉體,他卻至死不悟,死要面子。

(4)動作描寫

①“便排出九文大錢”既表現他桔據而窮酸的本相,又對酒店賣弄分文不少,自己是規矩人。並對短衣幫的恥笑表現出若無其事,這一排”的動作,恰如其分地顯示了他的心理。

②“他從破衣袋裏摸出四文大錢,放在我手裏”説明窮困潦倒到極點,“摸"字表明瞭他悲慘的境地。

③孔乙己教“我”識字,表現他的熱心善良。

以讀書人自居,貧困不能自存而又好吃懶做,很想清白做人而又不免偷竊,死要面子,怕人嘲笑而又自欺欺人,迂腐可笑。

2.提問:造成孔乙己悲劇的社會原因是什麼?

討論並歸納:總的説來就是封建制度的腐朽和黑暗。具體來説:

(1)科舉制度誘使讀書人追求功名利祿,死讀經書,致使孔乙己那樣連半個秀才也撈不到的犧牲品,迂腐不堪,成了廢料笑料,任人取樂踐踏的對象。

(2)封建文化的糟粕毒害了孔乙己的靈魂,而且使不恨不能成材,相反成為不能謀生的可憐蟲。

(3)封建等級制度和封建思想的侵蝕,使民眾麻木不仁,意識不到自己被壓迫被奴役的地位,反而以嘲笑更加不幸的孔乙己為能事,為樂趣。

(4)以丁舉人為代表的封建統治階級橫行霸道,極端殘忍地摧殘孔乙己,最後把孔乙己推上了死路。

3.課文幾次寫到笑,各有什麼不同的含義?

討論並歸納:

第一次,寫“掌櫃是一副兇臉孔,主顧也沒有好聲氣,教人活潑不得;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幾聲”這裏突出“笑”字,既造成懸念,又籠住全文。在冷酷的氛圍中突出“笑聲”,顯示這種“笑”聲帶着冷酷的意味。

第二次是孔乙己果一次出場,酒客們拿孔乙己的傷疤來取笑就是拿孔乙己的不幸和痛苦來取樂,勾畫出這些人麻木不仁窮極無聊的嘴臉,笑聲裏藴蓄着一股悲涼的意味。酒客們還取笑孔乙己偷書,孔乙己自欺欺人的辯駁更引得眾人都鬨笑起來。

第三次是酒客們取笑孔乙己“連半個秀才也撈不到孔乙己頹唐不安的模樣和之乎者也的聽不懂的話又引起眾人的鬨笑。文章着力渲染鬨笑的聲浪和快活的空氣,笑聲迭起,悲涼的意味也就更濃。

第四次是孔乙己分簡香豆給孩子們吃,在年幼無知的孩子的面前才能得意忘形的樂一樂,於是這。羣孩子都在笑聲裏走散了。分豆的動作和語言將孔乙己迂腐可笑

得窮酸盡相。而孩子們的笑則是天真無邪的笑。

第五次是孔乙己第二次出場,孔乙己被打折了腿,已經不成樣子了,然而掌櫃仍然同平常一樣取笑孔乙己。這種笑聲越發顯得悲涼,毫無人性,更表現了當時社會人跟人的關係。冷漠無情到令人窒息的地步。

4.提問:小夥計的'笑,掌櫃的笑,短衣幫的笑,小孩的笑各是什麼樣的笑?

討論並歸納:小夥計的笑是解脱的笑。掌櫃的笑是沒有人性的自私而卑劣的笑,短衣幫的笑是麻木不仁的笑。小孩的笑是天真無邪的笑。

5.提問:以鬨笑聲來寫孔乙己的悲劇,有什麼特殊的藝術效果?

討論並歸納:這鬨笑是麻木的笑,這使孔乙己的悲劇更籠上一層令人窒息的悲涼的意味。一面是悲慘的遭遇和傷痛,另一面不是同情和眼淚,而是無聊的逗笑和取樂,以樂境寫哀,更令人悲哀,表示孔乙己的悲劇不是個人的悲劇,而是社會的悲劇.作品反封建的意義就更加深刻了。

6.提問:關於這篇小説的主題是什麼,請各抒己見。

討論並歸納:有幾種説法。

(1)反封建説。小説不僅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封建科舉制度的腐朽性及其罪惡,而且可以引伸到對整個封建制度及其全部倫理道德的徹底否定,同時,它對辛亥革命後中國農村的狀況及其階級關係,也有着極為真實的反映。

(2)等級觀念説。認為小説主題是對病態社會不幸的人們的思想精神中的封建等級觀念的揭露和諷刺。

(3)認為作者通過孔乙己的悲劇,有力地揭露和控訴了腐朽的封建教育一科舉制度和產生孔乙己悲劇的整個封建社會制度。

四、小結

《孔乙己》是繼《狂人日記》之後寫的一篇猛烈抨擊封建社會“吃人”的小説,孔乙己是一個備受科舉制度愚弄和毒害的下層知識分子。他把青春浪費在一年又一年的考場搏鬥上,可是直到鬍子花白,還是連學個秀才也撈不到”,反而染上了“好喝懶做”、輕視勞動的壞習氣。他即使窮困潦倒,也不願意脱下那件作為讀書人標誌的破長衫。然而嚴酷的現實卻把他拋出長衫顧客的行列。他成為“站着喝酒而穿長衫的堆一的人”淪落為“使人快活”、供人奚落的材料,終於被丁舉人毒打之後悲慘地從人們記憶中擦去。作品通過對孔乙己悲慘一生的描寫,控訴了封建社會和科舉制度的罪惡,揭露了舊社會“對苦人的涼薄”。

五、作業

1.完成課後練習一至四題。

2.選用課時作業 優化設計。

第二課時作業 優化設計

閲讀下面語段,回答問題。

①中學課本里魯迅先生的文章,讓我認識了那位在咸亨酒店裏以幾粒苗香豆下酒的孔乙己。且莫言他的潦倒和窘迫,留在我記憶裏的是他那似乎永遠也脱不下的長衫。孔乙己無疑是舊知識分子的一個典型代表。透過他那破舊的長衫,我們窺見的是那個時代的無奈與守舊,是那種既不願意承認窘境又執意恰守“清高”的心態。這,不得不讓我寄予極大的同情和憐憫,其間夾雜些許困惑。

②我們今天所處的時代,雖不見了孔乙己的長衫,但類似的人卻遠沒絕跡。雖説一些人不再身着那灰布長衫,但在他們名牌服飾的裏面還固執地罩着那件脱不下的無形的“長衫”。

③很顯然,這“長衫”存在於人們的意識深處。它禁錮了思維方式的變化,妨礙了觀念的更新和思想的解放,使一些人的視野不能開闊,目光流於短淺。在現實生活中,何曾不見這“長衫”一如影子似地制約和束縛着我們?我們這個時代倡導解放思想,更新觀念,而在一些人眼裏,這只是一句書面的口號,一些文字材料上的“添加劑”。這些人思想僵化,因循守舊,處處為自己考慮,不願放棄既得利益,把解放思想當作裝點門面的飾物。

④畢竟我們生活在日新月異的時代,必須迅即脱下那陳舊的“長衫”,做一個R步如飛的先行者,做一個敢為天下先的弄潮兒。遺憾的是,那些“長衫者”對瞬息萬變一日千里前形勢無動於在,依舊我行我素。沉浸於往日的陳規陋習之中,甚至連承認那件長衫存在的勇氣都沒有。只要我們認真搜尋和思索一下週圍的人和事,就不難發現,這該死的“長衫”還繼續扮演着重要角色,在現實生活的舞台上仍然存在着那不死的身影。我們到底是以此為榮,還是以此為辱?

⑤孔乙己的時代早已消失。往昔漸去漸遠,思想常慮常新。只要觸及到關於思想關於觀念的問題,我便會很自然地想到孔乙己那件灰布長衫。這互不關聯的東西所引發的思考,一直縈繫於心。可以斷言,徹底脱下“長衫”之日,便是時代進步之時。

1.從全文看,當今社會中的一些人身穿的“長衫”指的是?

2.孔乙己不願脱下那破舊的長衫是因為他窮困.潦倒而又執意“清高”,當今社會的一些人不願脱下那無形“長衫”的原因又是什麼?(依據第③段內容用精練的語言回答)

答:

3.作者對穿着長衫的孔乙己的態度是複雜的,“同情和憐憫’。“其間夾雜些許困惑”。而對當今社會上的“長衫者”,作者的態度又是什麼?(依據第④段內容歸納出兩個詞回答。)

答:

4.本文表達的主要觀點是:

參考答案:

第一課時作業 優化設計:

二、D

三、兩種酒客一外一里,一站一坐,一貧一富,寫出了社會階層的差別,為不

倫不類的孔乙己的出場埋下伏筆。

第二課時作業 優化設計:

1、“陳舊的思想與觀念”或“陳規陋習”。

2、當今社會上的一些人由於思想僵化,因循守舊,為了私利,而不願解放思想,更新觀念。

3、“無奈”、“鄙視”、“痛恨”、“否定”等。

4、只有拋棄陳舊的思想和觀念,時代才能進步。

Tags:教學 孔乙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