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孔乙己 教案教學設計

欄目: 教育隨筆 / 發佈於: / 人氣:2.83W

會裏初中 樑月

孔乙己 教案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初中語文第三冊第三單元小説《孔乙己》第二課時。

內容簡介:作品通過孔乙己這一受封建科舉制度摧殘的下層知識分子形象的塑造,揭示了封建科舉制度的腐朽,鞭撻了社會關係的冷漠。

教學重點:分析孔乙己的形象。

教學難點:認識孔乙己悲劇的根源。

媒體運用:錄音機、錄像機、投影儀。

教學方法:想象法、討論法、創設情境法。

教學思路:讀、啟、思、議、練。

教學過程:

一 複習導入

開門見山導入、板書課題:孔乙己

<一> 複習提問:上節課我們上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分析了孔乙己生活的環境,誰能説 一説孔乙己生活在一個怎樣的環境中?

通過回憶,在學生頭腦中打上“貧富懸殊、 階級對立”的印跡,使學生認識到孔乙己是生活在長衫客和短衣幫之間的。

<二> 繼續追問:孔乙己屬於長衫客和短衣幫兩類人中的哪一類呢?理由是什麼?

要求學生得出結論:孔乙己既非長衫客,又非短衣幫。

理由就是:“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長衫的唯一的人”

<三> 整體感知孔乙己的形象

1 投影出示:“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長衫的唯一的人”

2 深入提問:通過這句話,你認為孔乙己的身份具有怎樣的特點?

廣泛找同學回答,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3集中學生回答,得出結論:“站着喝酒”説明他不富裕,經濟地位低下;“穿長衫”是有文化、有身份的象徵。可見,孔乙己的身份具有矛盾性、特殊性。

二 深層探究 突破重點

<一>跳讀課文,用勾畫法找出體現孔乙己性格的語句

<二>觀看錄像 品味思考:孔乙己是一個 的人

<三.> 開展“説一説、講一講”的活動

具體做法:請每小組分別派兩名代表走上講台,先説一説自己眼中的孔乙己,再結合關鍵

詞句講一講你是如何判斷其性格的?

<四> 師生共同歸納:孔乙己 迂腐麻木

好喝懶做

自命清高

天真善良

三 發散思維 巧妙過渡

<一> 推測提問:根據孔乙己的遭遇,根據孔乙己的經歷,你覺得他最終可能是怎樣的結 局呢?

<二> 讓學生七嘴八舌去討論,得到豐富多彩的答案,並最終達成共識:孔乙己最終必然走向死亡。從而過渡到教學難點。

四 多方引導 解決難點

造成孔乙己的悲劇有三方面的原因,分別採用三種方法去認識

<一> 封建科舉制度的毒害

1採用想象法:請同學們閉上眼睛,假設我們穿越了時間隧道,假設時光但轉了若干年,當你再睜開眼睛的時候展現在你面前的是一個十八歲的孔乙己。展開你們想象的翅膀,思考:十八歲的孔乙己會是什麼樣的?

通過學生形形色色的回答,使他們認識到:年輕的孔乙己也曾經無憂無慮,也曾經積極上進,也曾經努力拼搏。

2 啟發引導:結合着孔乙己的追求,結合着孔乙己的經歷,討論:是什麼原因促使孔乙己一步步淪落到這種地步?

讓學生分組探究,盡情討論.

3達成共識:孔乙己熱衷功名,一心想向上爬.考秀才,考舉人,考狀元是他畢生的夢想,他一生都生活在封建科舉制度的陰影中,然而屢試不中,一次次的考場時失意使他墮落,使他迷惑,使他沉淪,使他彷徨。在現實的打擊下,他終於放棄生命的尊嚴,成為一個封建科舉制度的犧牲品。

〈二〉社會關係的冷漠無情

1 趣味引導:同學們都喜歡看電視,陳佩斯、樑天演的是什麼劇呢?與之相反,催人淚下的又是什麼劇呢?

使學生認識到:劇有悲、喜之分

2 適時追問:孔乙己的故事是屬於喜劇,還是屬於悲劇?

學生很容易得出結論:孔乙己的故事是悲劇

3轉折提問:孔乙己的故事是一個很悲很悲的故事,然而縱觀全文,我們不難發現,在孔乙己的悲劇裏卻處處充滿了笑聲,請你找一找笑孔乙己的都有哪些人呢?

指導學生快速跳讀全文,可以找到:小夥計笑孔乙己,掌櫃的笑孔乙己,孩子們笑孔乙己,長衫客笑孔乙己,就連短衣幫也在笑孔乙己,可見:孔乙己已不為世人所容。

4繼續追問:在一連串的笑聲中,你認為最令人心寒、最令人心酸的笑是哪一次?

學生可確認:孔乙己最後一次到酒店時,人們對他的笑是最無情的。

5採用創設情境法,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

具體做法:配上一段悽慘的音樂,指名朗誦水平較高的學生課前準備,然後在課上給大家講解:中秋已過,初冬降至,深秋的寒風中走來了孔乙己,他臉色難看,他衣衫襤縷,他半身殘疾,此時此刻,他多麼需要別人的可憐啊,他多麼需要幾聲安慰呀,然而在他悲慘的人生旅途之中,除了一串串無情的笑聲之外,還有什麼?

6把學生帶入情境後,投影出示思考題: 笑有什麼含義?

笑有什麼作用?

作者為什麼反覆寫笑?

圍繞以上三個問題,給學生三分鐘準備時間,要求學生組織一段通順的語言,談談你對笑的理解。

在學生的討論中,可得出結論:孔乙己在笑聲中出場,又在笑聲中離去。“笑”就淋漓盡致地寫出了封建社會的冷漠無情。作者反覆寫笑造成了一種快活的空氣,一種喜劇的氛圍,使悲劇的內容在喜劇的氛圍裏展開,增強了悲劇的深刻性。

〈三〉個人原因

採用連環提問法,層層深入

1做師訪生答的遊戲

具體做法:由教師扮成記者,分別採訪不同的學生,問題是:請談一談你對孔乙己的態度是怎樣的?你的理由是什麼?

2投影出示魯迅先生對孔乙己的態度:“哀其不幸 怒其不爭”

指導學生朗讀並理解

追問:魯迅先生“怒其不爭”,你認為孔乙己的不爭表現在哪裏?

指導學生篩選出:孔乙己迂腐麻木,好喝懶做,自命清高這些性格上的弱點。

3深入探究:孔乙己的悲劇和他的性格有無關係?有怎樣的關係?

師生共同總結:孔乙己熱衷功名,併為此耗盡了大好年華,但他始終不肯脱掉那件象徵讀書人身份的長衫,即使淪落到乞討的境地,他仍然執迷不悔。性格上的弱點正是他悲劇的又一原因

五 讓學生多角度認識孔乙己

<一>引申思考:請你從兩個不同方面談一談你對孔乙己這個人物的理解。

<二>教師示範:孔乙己是可憐的,孔乙己又是可悲的

孔乙己是令人討厭的,孔乙己又是令人同情的

學生自由發言

六 拓展思路 引申練習

<一>基礎題

1孔乙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2作者對孔乙己的態度是怎樣的?你對孔乙己的態度是怎樣的?

3文中多次寫“笑”達到了一種怎樣的表達效果?

4 文中的“我”是一個什麼樣的角色?

<二>能力題

請想象以下情景

孔乙己走進高中課堂……

要求: 想象合理 言之有序

板書設計

孔 迂腐麻木 封建科舉制度

乙 好喝懶作 死 社會冷漠無情

己 自命清高 個人性格弱點

天真善良

教學設想

《孔乙己》這篇小説,揭示了舊時代的"國民性"問題,在教學中,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適當進行引導。在啟發思考的同時,作一些必要的補充講述。

閲讀這篇小説,要注意孔乙己這一形象所揭示的深刻意義。學習小説通過人物的外貌、語言、動作表現人物性格的寫作方法,瞭解環境描寫的作用。

課時安排

3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五四運動前夕,國內軍閥混戰,政治黑暗,勞動人民遭受着深重的災難。在文化領域,雖然在1906年就已經廢除了封建科舉制度,但封建教育仍然是社會教育的核心內容。魯迅先生當時就清楚地看到,文化教育走什麼樣的道路,是關係到培養出什麼樣的青少年的大問題。因此,他寫了不少的小説,啟發人們對幾十年間的社會現實進行對照,懂得批判和取捨。其中就有我們今天要學習的短篇小説《孔乙己》。

二、課內預習

放課文朗讀錄音,學生完成以下練習:

1.正音正字。闊綽

咸亨 舀出 羼水 蘸了酒 打折了腿

2.解釋詞語。

格局 每每 闊綽 纏夾不清 頹唐 鬨笑 不屑置辯

3.思考。

(1)小説主要寫了孔乙己在什麼地方的活動?

(2)眾人對待孔乙己是什麼態度?

(3)小説中寫到了孔乙己的哪些遭遇?你覺得他哪一次的遭遇最為悲慘?

交流、討論後明確:

小説主要寫了孔乙己在魯鎮咸亨酒店的活動,寫了他幾次來酒店喝酒的情形。這裏的人們常常議論和嘲笑他。在小説中,孔乙己常遭人凌辱,被人吊打。他被丁舉人打折了腿的遭遇最為悲慘。因為他從此斷了一切生計,最後終於悲慘死去。

三、分析課文結構層次

討論,明確:課文可分為兩大部分。

第一部分(開頭至“所以至今還記得”),介紹咸亨酒店的大概情況,點出孔乙己生活的社會環境。

第二部分(從“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長衫的惟一的人”至結束),介紹孔乙己的悲慘遭遇。

這一部分又可以孔乙己被打折腿為界,再分兩層。

第一層(從“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長衫的惟一的人”至“別人也便這麼過”),交代斷腿前的孔乙己生活的景況。

第二層(從“有一天……”至結束),交代孔乙己被打折腿後的悲慘遭遇。

四、教讀課文第一部分

1.學生齊讀,並思考:這一部分交代了孔乙己生活的社會環境。孔乙已是生活在一個怎樣的環境裏呢?

2.討論,明確:

這一部分共3個小節。第1小節先介紹魯鎮酒店的格局,再介紹來酒店喝酒的人羣,將喝酒的人羣區分為短衣幫和長衫幫,貧富對比非常鮮明。

第2、3小節介紹“我”的在酒店專温酒的“無聊”職務,表明“我”是孔乙己悲慘遭遇的見證人。從“我”職務上的變動,更可以看出掌櫃的勢利冷酷:對長衫幫惟恐侍候不周,對短衣幫則能欺就欺,這樣冷酷無情的社會環境預示着孔乙己悲劇的必然性。

五、佈置作業

繼續閲讀課文,體會孔乙己的形象。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導入

上一課時我們瞭解了課文結構,瞭解了孔乙己生活的社會環境。這一課時我們要具體瞭解孔乙己的身世和他的悲慘遭遇,並分析他悲慘遭遇的原因。

二、瞭解孔乙已的身世和悲慘遭遇

提示和思考:

1.孔乙己的名字就叫“孔乙己”嗎?從這裏可以看出什麼?

2.怎樣理解“孔乙已是站着喝酒而穿長衫的惟一的人”這句話?

3.在酒店中,常議論和嘲笑孔乙己的是些什麼人?從中我們可以明白什麼?

4.孔乙己被何家和丁舉人家吊打,説明了什麼?

5.孔乙己為什麼“不會營生”“弄到將來要討飯了”?

交流,討論後明確:

1.孔乙己姓孔,但是“孔乙己”只是別人從描紅紙上給他取的.綽號,他實際上有姓無名,説明他社會地位十分低下。

2.這句話點出了孔乙己的特殊身份和性格特徵,孔乙已經濟拮据,只能和“短衣幫”在一起。但他又不能脱掉長衫,因為那件長衫是讀書人的標誌,“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老封建思想在他腦海中根深蒂固。但他既不能爬到上層,又不能甘屈下層從事勞動,已經是一個畸形的“多餘的人”。這句話既照應前文,又點明他的獨特身份,也預示了孔乙己悲劇命運的必然性。

3.在酒店中,常議論和嘲笑孔乙己的是“短衣幫”顧客、掌櫃的、小夥計等人,他們的地位和孔乙己的地位同樣低下,但他們也看不起孔乙己,説明了封建等級觀念對人們的毒害。

4.孔乙己因為偶然的偷竊,被別的讀書人吊打,告訴人們科舉制造成了知識分子的兩種命運:或爬上去,作威作福;或跌下來,任人凌辱欺壓。封建科舉制度不但毒害了孔乙己的靈魂,也摧殘了他的肉體。

5.孔乙己身材高大,又能寫得一手好字,本可以自食其力。但他深受封建教育的毒害,輕視勞動,看不起勞動人民。他這樣的人,一旦功名不成就必然避免不了被科舉制度吞噬的命運。

三、分析孔乙己悲慘遭遇的原因

提示與思考:孑l乙己的悲慘遭遇究竟是哪些因素造成的?

討論後明確:

1.社會原因。

(1)封建科舉制度的毒害,不能“進學”的讀書人成為任人踐踏的犧牲品。

(2)封建等級制度和封建思想的侵蝕,使民眾麻木不仁,他們常以嘲笑更不幸的人取樂。

(3)丁舉人等封建統治者的狠毒冷酷,摧殘了孔乙己的肉體,將他推上了絕路。

2.自身原因。

孔乙己深受封建教育和科舉制度的毒害,一心只想通過科舉向上爬,即使淪落到形同乞丐的地步,也不肯放下讀書人的架子;他輕視勞動,好吃懶做,因偷竊而被打折了腿,仍麻木不仁,到死也未能醒悟。

四、理解小説的主題思想

充分調動學生的思維,教師提供以下觀點供學生結合自己對本文的認識,集體討論,思考分析。

觀點1,“涼薄”説:“魯迅認為《孔乙己》描寫的是一般的社會對於苦人的冷淡。”(孫伏園《關於魯迅先生》)

觀點2,“反封建”説:“該小説不僅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封建科舉制度腐朽性及其罪惡,而且可以引申到對整個封建制度及其全部倫理道德的徹底否定。”(焦晉《談(孔乙己)主題的廣闊性與深化》)

觀點3,“等級觀念”論:揭露和諷刺病態社會不幸的人們的思想、精神中的封建等級觀念。(黃忠順《{孔乙己)主題新探》)

觀念4,“兼有”説:《孔乙己》的主題在於表現舊式教育的不易發展人的才能,潦倒的讀書人的意識和姿態以及社會對不幸的人的冷淡。(葉聖陶《(孔乙己)中的一句話》)

説明:組織學生充分討論,學生的發言只要言之成理,教師就應該予以認可,鼓勵。

五、佈置作業

課文是如何刻畫孔乙己這一形象的?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導入新課(回顧小説主題導人)

二、組織討論:課文是通過哪些方法來刻畫孔乙己的形象的?

討論後明確:通過肖像、語言、動作、神態描寫進行刻畫,採用了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相結合的方法。

1.肖像描寫。

“站着喝酒而穿長衫的惟一的人”一特殊身份

身材高大--------→完全有可能自食其力

皺紋間常夾些傷痕一常受凌辱、吊打

又髒又破卜-------→懶

一部亂蓬蓬花白的鬍子一年紀大

已經不成樣子------→生活極度困苦,卻無人同情

2.語言描寫。

滿口之乎者也一麻木不仁

君子固窮一自欺欺人、死要面子

3.動作描寫。

排出幾文錢--------→拮据而窮酸、顯示闊氣

坐着用這手慢慢走去了一境遇悲慘,但仍好喝

4.神態描寫。

不屑置辯的神氣一自命清高

懇切地説廠-------→心地善良

以上為正面描寫,酒客的談論是側面描寫。

三、討論“我"(小夥計)在小説中的作用

提示和思考:小説是以誰的口吻來寫的?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討論後明確:

小説是以一個十二歲的小夥計的口吻來寫的,並且是以“我”成人後回憶20多年前往事的口吻來寫的。可以用20多年後的眼光看待當初的社會生活。

小説以“我”的所見所聞為線索,選取了孔乙己生活中幾個典型的片斷構成情節,可以使故事顯得真實親切、情節集中、內容簡要。一個十二歲的小夥計都鄙視孔乙己,更能突出社會對不幸者的冷漠。小夥計畢竟涉世不深,還沒有掌櫃等人那麼冷酷,用他的眼光寫孔乙己的悲慘遭遇,可以表現出對孔乙己的同情。

四、佈置作業

孔乙己到底死了沒有?課文沒有明説,請展開你的想像,設計一下孔乙己最後的結局。300字左右。

孔乙己(教學設計)

教學目的:

1.學習方法的指導。

2.思維能力的訓練。

教學內容:

1.掌握一種分析人物性格的方法--矛盾分析法;

2.分析孔乙己的性格特徵;

3.思維的全面性深刻性訓練。

課時安排:

課時:一課時;課型:導讀課。

預習要求:

1.疏通文字,熟悉課文。

2.瞭解科舉制度及文中涉及的封建思想(課前印發資料)。

教學步驟:

一、導入。

凡讀過魯迅小説的人,幾乎沒有不知道《孔乙己》的;凡讀過《孔乙己》的人,無不在心中留下孔乙己這個遭到社會涼薄的苦人兒的形象。據魯迅先生的朋友孫伏園回憶,魯迅先生自己也説過,在他創作的短篇小説中,他最喜歡《孔乙己》。他為什麼最喜歡孔乙己?孔乙己究竟是一個怎樣的藝術形象?今天就讓我們一塊兒用“矛盾分析法”來認識一下孔乙己這個人物形象。

二、全面感知。

1.默讀全文,完成下列句子,瞭解孔乙己身上的矛盾表現。

孔乙己是一個站着喝酒但又 的人。

孔乙己是竭力爭辯維護清白但 的人。

孔乙己是窮得將要討飯但又 的人。

孔乙己是窮困潦倒偶爾偷竊但又 的人。

孔乙己是以讀書為傲但又 的人。

孔乙己是熱心教小夥計“茴”字寫法但又 的人。

孔乙己是使人快活但又 的人。

2.交流:孔乙己是站着喝酒但又穿長衫的人。孔乙己是竭力爭辯維護清白但又偶爾偷竊的人。孔乙己是窮得將要討飯但又好喝懶做的人。孔乙己是窮困潦倒偶爾偷竊但又從不拖欠酒帳的人。孔乙己是以讀書為傲但又把“半個秀才也沒撈到”當作靈魂傷疤的人。孔乙己是個熱心教小夥計“茴”字寫法但又遭到冷遇的人。孔乙己是個使人快活但又無人關心的人。

三、深入探因。

1.學生四人一組討論孔乙己矛盾表現的思想原因和社會原因,探求孔乙己的思想、性格、社會地位。歸納出如下答案:

孔乙己“站着喝酒”是因為他經濟拮据,買不起酒菜,進不了櫃枱內坐着喝。

孔乙己“穿長衫”是因為他追求功名,不願與“短衣幫”為伍。

孔乙己“竭力爭辯維護清白”是因為他死愛面子,想清白做人。

孔乙己“偷竊”是因為封建科舉制度和封建教育使他不會營生又好逸惡勞,貧困無法自存不得以而為之。

孔乙己“窮得將要討飯”是因為他受封建科舉制度的毒害,一生追求功名而不得;認為“萬般皆下品”,不願勞動。

孔乙己“好喝懶做”是因為他受封建教育薰陶,好逸惡勞。

孔乙己“從不拖欠酒帳”説明他質樸、忠厚。

孔乙己“以讀書為傲”説明他受封建教育毒害,“唯有讀書高”的觀念根深蒂固。

孔乙己把“‘半個秀才也沒撈到’當作靈魂傷疤”,表明他中封建科舉的毒甚深。

孔乙己“熱心教夥計‘茴’字寫法”表明他的空虛、無聊、迂腐。

孔乙己“遭到冷遇”表明他地位卑下,連小孩都不願理睬他。

孔乙己“使人快活”表明他地位卑下,已淪為笑料。

孔乙己“無人關心”表明他結局可悲。

2.綜合矛盾,統一矛盾,全面歸納孔乙己的性格。

孔乙己地位低下但追求功名,窮困潦倒但好喝懶做,迂腐不堪死要面子而自欺欺人,遭人嘲笑但又孤芳自賞自命清高,悽苦慘絕但麻木不仁至死不悟。

3.任選題目説話。

①孔乙己是個可笑而又可悲的人。

②孔乙己是個可憐而又可憎的人。

四、聯想擴思。

1.在學習過的文章中,有哪些人物形象也像孔乙己一樣體現着自身性格的矛盾?

《變色龍》中奧楚蔑洛夫身為執法者但徇情枉法。

《七根火柴》中無名戰士飢寒交迫急需火柴但一根也不肯動用。

《在烈日和暴雨下》中祥子明知天熱感到膽怯但仍堅持出車。

《楊修之死》中曹操口頭稱讚楊修但最終殺害楊修。

《小橘燈》中小姑娘小小年紀遭遇不幸但成熟機警。

2.小結:辨證唯物主義認為“事物是矛盾的統一體”,人亦然。抓住矛盾進行分析是辯證唯物主義認識事物的基本方法。希望同學們學會用這種方法去認識人、看待事,走向全面深刻,做一個理性而不偏激、深刻而不膚淺的人。

【創意説明】

《孔乙己》對初中學生而言可謂博大精深。精警傳神的語言,典型生動的人物,含蓄深刻的主題,匠心獨運的構思,每個角度都夠講好幾節課。對於這樣一篇“講點”豐富的課文,該怎樣教?本課的教學設計作出了一點嘗試:

一、巧妙選取切入點。解讀人物是讀懂小説的主要途徑。要準確把握人物的性格,必須理解他性格中的矛盾性。因此設計中選取了“矛盾”這一切入點,從生活現象到性格特徵、思想根源,帶領學生由表及裏,全面深刻地分析“孔乙己”這一形象,從而帶動對文章主題的理解。

二、科學滲透素質教育。本課教學在帶領學生分析孔乙己性格特徵時,也教給了學生一種解讀人物性格的方法--矛盾分析法。另外,教學收束時,更進一步由學法指導拓展到世界觀、方法論的教育,令學生有“別有洞天”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