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精品】小學美術教案範文8篇

欄目: 教案模板 / 發佈於: / 人氣:2.07W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藉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要怎麼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美術教案8篇,歡迎大家分享。

【精品】小學美術教案範文8篇

小學美術教案 篇1

(一)教學目的:1.通過欣賞小朋友的畫,啟發學生髮現生活中的題材,

反映生活,激發他們表現生活的熱情和積極性。

2.通過創作自己心中最美的感受,培養學生善於用繪畫語言表達內心感受的能力

(二)教學重點:啟發學生髮現生活中可表現的繪畫題材,激發他們表現生活的熱情和積極性。

(三)教學難點:激發學生表現生活的興趣。

(四)課業類別:繪畫創作

(五)用具準備:1.教師:書、本校學生作業。

2.學生:書、彩筆。

(六)教學過程:

第一節

一.組織教學:

調動學習的興趣。

二.導入新課:

1.由愉快的假期生活引入創作。

2.板書課題:《我心中最美的感受》。

三.講授新課:

1.教師啟發談話:“首先讓我們看幾幅兒童畫,看看他們是怎樣表現自己心中最美的感受?”

(1)《自畫像》:西班牙小朋友畫

突出了自己的容貌特徵:高高的鼻樑,大大的眼睛------,又用了大片的紅色為背景,更突出了自己的外衣,顯得鮮明、莊重,因為有了手中的小花和衣服的花邊,又使得畫面活潑了。

(2)《房子》:學生觀察,説出這幅畫是用什麼方法繪製的?

布貼畫,出了房子的組織有序,形狀多樣以外,特別是黑色與白色的對比,襯托出江南美景的特色,給人以美的享受。同學們應學習變廢為美的巧妙構思和自己創造美的能力。

(3)看書p2~3宣佈所要欣賞的兒童畫:

a.《節日》保加利亞小朋友

b.《打雪仗》日本

c.《芭蕾舞》蘇聯

d.《摔跤》《傣寨小景》中國

2.學生分小組討論欣賞內容:

a.內容:選材

b.色彩:

c.構圖:從四個方面討論

d.特點:

3.各小組選出一名代表發表各組意見

4.教師小結:以啟發學生髮現生活中題材教師講解每幅作品。(突出教學目的)

5.出示幾幅本校學生作業,進一步請學生分析“藝術來源於生活”。

四、佈置作業,提出要求:

把自己在生活中認為最美的事物表現出來。

五、學生進行構思、起稿:

小學美術教案 篇2

課時:三課時

目標:

1、培養創新能力。

2、學習繪畫不同的表現形式,瞭解紙版畫的製作過程。

3、通過製作,體驗失敗與成功、發明與創造的快樂。

重點:學習繪畫不同的表現形式,瞭解紙版畫的製作過程。

難點:在製作過程中,水份與顏料之間比例的掌握及一些製作“小竅門”的發現。

準備:教師:欣賞作品數件

學生:準備好各種製作工具

過程:

第一課時:

一、組織教學

二、欣賞、討論

1、你知道只紙版畫有幾種?

2、簡要介紹其不同的特徵及繪製方法。

3、一組講一例。

三、介紹製作過程

1、在腦中勾勒一個形象——外形簡單。

2、製作底版——凹凸有致。

3、磨印——避免錯位。

四、學生練習

1、製作底版。

2、能力強的同學可適當做得複雜一點。

五、巡迴指導

1、全面觀察學生作業。

2、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3、鼓勵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觀點。

六、

1、製作過程中有什麼感受、經驗、體會?向大家彙報一下。

2、有何成功“小竅門”向大家展示一下。

第二課時:

一、組織教學

二、小組交流

1、上節課中,你學到了哪些知識?

2、你發現什麼問題沒有?

3、有何成功“小竅門”向大家展示一下。

三、欣賞同一張畫,討論

1、欣賞作品中都用了什麼顏色?

2、不同的顏色,效果有何不同?

3、表表各自意見。

4、你表現的比他們更好嗎?

四、學生作業

1、繼續上節課作業。

2、能力強的學生,可嘗試製作不同顏色。

五、巡迴指導

1、面觀察學生作業。

2、鼓勵學生創作出與眾不同的作品。

3、鼓勵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觀點。

六、

1、展示自己作品並介紹。

2、學生間相互賞析。

第三課時:

一、組織教學

二、繼續完成上節課內容(作業完成稿)

三、討論

1、如何把你的作業裝飾得更美?

2、有什麼想法?

四、欣賞

1、例舉各種畫面的裝飾手法。(邊框法、花邊法、襯底法……)

2、你有比這更好的方法嗎?

五、學生作業

1、學生裝裱。

2、注意方法運用。

一、回指導

1、使用小刀、剪刀時注意安全。

2、和一部分同學商討,如何把畫面裝飾得更好、更美……

二、

1、自己作品並介紹。

2、裝飾、佈置於教室一角。

小學美術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瞭解人物表情的不同表達方式。

2、通過寫生,掌握基本的人物頭像造型。

3、理解不同表情下的不同成長經歷和現實經歷,發展學生敏鋭的觀察力。

重點難點:

觀察人物的各種表情,瞭解其變化的五官特徵。能抓住人物的特點,表情進行寫生。

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課件、圖片、大師的人物頭像作品。

2、學生準備:小鏡子、繪畫材料。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1、遊戲:老師做表情,你們會嗎?請拿出你的畫筆來試一試,比比誰畫的表情多!

2、今天,讓我們一起去結識一位遠在西方的法國小姑娘——蒂皮。(出示圖片1)她會跟動物説話,特別跟非洲的野生動物合得來,用眼睛跟它們交流,用心靈與它們溝通。我們快來見見她的野生動物朋友吧!

二、探索表現

1、這是蟒蛇“撲通”,小蒂皮很喜歡它,用手摸摸它覺得軟綿綿的。瞧,她覺得舒服哩!同桌相互做一下這種舒服的表情。舒服的時候,五官的特徵是怎樣的呢?交流總結。

2、這是“阿布”,小蒂皮的大象哥哥,他們只要在一起,就會覺得很高興,很幸福。當小蒂皮坐在它的頭上,雙手搭拉在它的兩隻大耳朵上的時候,真不知道世上還有比這更快活的了。你能把小蒂皮這種高興、幸福的表情表現出來嗎?拿出鏡子做一下這種表情,交流五官特徵。

3、“阿布”也會發脾氣,瞧,在這種情形下,小蒂皮臉上會出現怎樣的表情呢?學生上台表演,交流五官特徵。 結合大師的作品,找一找類似的表情。

4、老師也猜想了她的一種表情,用畫筆畫下來了。

思考:①表情有怎樣的特徵?②從哪看出來的?

剛剛示範的是以線來表現的,有怎樣的變化?交流小結

繪畫的技法是多種多樣的,看看畫家們還有哪些表現方法?小結:塗抹

5、最終,小蒂皮還是攔住了“阿布”,“阿布”是從來都不會傷害小蒂皮的。在小蒂皮的世界裏,她把大象視為哥哥,和狒狒相伴,與鴕鳥“林達”共舞,就連最危險的豹子她也嘗試着去和它接近。她體會到:“動物世界複雜得很”、“絕不要害怕,但永遠要小心”、“動物從來不兇惡,但比較好鬥”只要理解它、尊重它、愛護它,不招致它的誤解,就能從動物那裏得到善意的回報。

6、聽了蒂皮的故事,你有怎樣的感受呢?請用表情來傳遞一下你此時此刻的心情吧!

三、指導創作

1、今天,我們一起親歷了蒂皮的喜怒哀樂(出示課題),同時我們自己也在經歷表情的變化,感受到了嗎?拿出你的鏡子,選擇剛剛經歷的一種表情定格,仔細觀察①表情有怎樣的特徵?②臉形和髮型是怎樣的?

2、學生作畫,老師巡視指導

四、體驗評價

展示自己的作品,集體交流

1、説説作品中你最得意的地方?

2、你最喜歡誰的作品,表情好在哪裏?

五、小結延伸

同學們,每天我們都會經歷喜怒哀樂,甚至會經歷很多次,能讓這些瞬間停留在畫紙上將是多麼美妙的事。老師希望課後,大家能多留心觀察生活,更希望你們能創造生活中被忽略的美。

六、收拾整理

小學美術教案 篇4

課題:第一課 遠近的奧祕

課堂類型:造型表現

課時:1課時

教學目的:

1、瞭解近大遠小、近高遠低、近寬遠窄的透視變化規律。

2、學習、瞭解視平線和消失點的透視概念。

教學重難點:

1、通過對周圍環境的觀察,發現近大遠小的透視現象、能掌握簡單的原理和規律,將透視知識應用於繪畫中,使描繪的物象更貼近真實。

2、在繪畫實踐中應用所掌握的透視原理和規律,提高兒童繪畫的基本技能,逐步發展兒童的觀察力、想象力、表現力和創造力。

教具學具:範圖、作業紙、繪畫工具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組織教學:

二、講授新課:

1、導入:欣賞圖片,觀察投影片中路的寬窄、欄杆的密疏、樹木的大小等,你觀察到了什麼規律?

生:近大遠小。

2、新授:

(1)師:是的,近大遠小,就是我們這節課要學的《遠近的奧祕》的基本規律。(出示課題:遠近的奧祕)

在近大遠小的透視現象中,除了近大遠小的現象外,還有什麼現象?

近高遠低、近寬遠窄、近長遠短、近清晰遠模糊、近鮮明遠灰暗(色彩)

(2)什麼是透視呢?

在生活中,我們發現同樣的物體,在不同的位置上,會產生近大遠小、近高遠低、遠寬遠窄的變化,這就是透視現象。

你們的在一望無垠的田野裏,在大海上,我們向遠處眺望,天與地、天與水面之間產生了一條長長的水平線,這就是視平線。

當兩邊的樹木向遠處延伸時,就慢慢地消失在視平線的一點上,這點就是消失點。

(3)説説周圍環境中的透視現象?

(4)欣賞課本上的範圖,讓學生找圖中的消失點。

(5)師示範

①先找到消失點。

②畫出主要的透視線,如馬路。

③按近疏遠密、近粗遠細的規律,處理好各條豎線、斜線。

④將物體的外輪廓簡略表現出來。

3、本課練習臨摹課本上範圖

講解臨摹作畫的`基本過程

(1)先觀察圖片中事物的特徵,尋找出符合透視變化的基本規律;

(2)構圖(考慮安排主體物的合理位置);

(3)用線描表現(刻畫主題物的特徵);

(4)畫面

三、學生作業,教師輔導

四、作業展示

五、拓展階段:可以進行現場寫生或者默寫體現透視變化的作業

教學隨筆:學生以前已經接觸過寫生課,所以對於靜物寫生已經不陌生了,主要看學生對近大遠小的透視關係掌握得如何,從作業的總體看來,學生還需加強練習。

小學美術教案 篇5

一、教學目標

1.以強烈的視覺形式來展示民間玩具,使學生獲得一種視覺上的體驗,並初步直觀地瞭解俑的造型與色彩。

2.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獲得對傳統藝術的薰陶,培養學生從小熱愛祖國優秀的傳統文化的美好情感。

二、教材分析

1.《熱愛祖國優秀傳統藝術》是本套教材的特色欄目之一。當你打開每冊教科書的首頁,映入眼簾的就是一幅幅我國傳統藝術的精華之作。這個欄目貫穿整個義務教育階段。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國的傳統藝術日益受到現代社會生活方式,尤其是西方文化的挑戰,如何正確對待我國傳統藝術,如何從小培養學生熱愛本國的優秀傳統藝術的美好情感,是新世紀賦予每一位藝術教育工作者的任務。

我國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內容涉及相當廣泛,就美術領域而言,有繪畫、書法、雕塑、建築、工藝、民間藝術等。本欄目通過擷取傳統藝術中的精品,同時符合學生不同年齡階段欣賞特點,使學生首先對這些優秀的作品留下深刻的視覺印象,並能初步瞭解我國傳統藝術的種類以及特徵。在教材編寫中,選用圖片的原則是在兼顧內容的前提下,強調作品的視覺衝擊力,把美術是視覺藝術的這一重要特徵強化出來。在整冊教科書中,視覺的印象被相當地強化了。

2.本欄目在內容安排上,小學階段以我國工藝美術作品為主,中學階段以繪畫、雕塑、建築為主。小學階段選取的作品有民間玩具、剪紙、泥塑、青銅動物雕塑、皮影、陶瓷等。本冊選取了雕塑——俑。俑是古代用於殉葬的物品,題材多是被役使的衞士、奴僕和樂舞伎的偶人或現實生活中的畜獸等。俑最早是替代奴隸殉葬的模擬品,起於春秋戰國時期,在秦漢與隋唐盛行,到宋代因流行紙冥器而漸衰。

漢俑的雕塑特點是:長於動態刻畫,造型適度誇張,形象鮮明,手法簡潔概括,極富生活情趣,表現出稚拙、憨厚、渾樸的藝術風格。代表作品主要有《兵馬俑》、《侍女俑》、《樂舞雜技俑》、《擊鼓説唱俑》等。

《擊鼓説唱俑》是一件在四川東漢墓出土的雕塑,表現了古代説書藝人邊敲鼓邊説唱的生動神態。他左臂挽鼓,右手舉槌,似乎正説到精彩處,手舞足蹈,眉開眼笑,一副詼諧有趣的樣子。造型拙樸、渾厚,手法誇張、概括,充分顯示了古代陶塑藝人豐富的想象力和精湛的製陶技巧。

小學美術教案 篇6

(一)教學目的:

1.通過本課學習,激發學生的藝術情感。

2.初步瞭解文學與美術兩種藝術形式的聯繫。

3.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想象能力和創作能力。

(二)作業要求:着色完成一幅詩配畫的作業,要求能以美術形象初步表

達自己對詩的理解。

(三)課業類別:繪畫創作課

(四)教學重點:學習詩配畫的方法,和這種藝術形式的知識。

(五)教學難點:學習詩配畫的方法。

(六)用具準備:

1.教師:範畫、教材、課件。

2.學生:書、彩筆、詩、扇子。

(七)教學過程:

第一節

一.組織教學:檢查用具準備情況及擺放。

二.導入新課:

板書課題:詩配畫

三.講授新課:

1.分析詩配畫的形式特點:

我們看到這種形式時,首先看到的是畫面,其次是詩。因為版面上畫面佔了主要位置,再加上畫面的色彩,使人最先受到感染的是畫面。所以詩配畫中畫面很重要,它比文字更形象更直觀。

2.詩配畫的方法:

首先要注意反覆讀,並要弄清詩的原意、含意,在着手構思構圖。

3.詩配畫的表現形式:

詩配畫的表現方法要考慮畫的形式與詩的內容統一。

(1)古詩:國畫手法,體現民族民間特色。

(2)新詩:較新、較現代的表現手法,是其格調一致。(3)兒歌:兒童畫,大膽、誇張。

4.作業步驟:

(1)選詩:自己熟悉並喜愛的。

(2)構思:反覆熟讀,領會之後進行構思。

(3)構圖:按照詩的主要含義,將主要內容置於畫面主要位置,並設計文字的位置。

四.學生創作,教師輔導:

學生構思、構圖。

第二節

一、組織教學:

檢查用具的準備及擺放

二、導入新課:

板書課題:詩配畫

三、講授新課:

1.描繪畫面:

(1)根據詩的內容,去選擇與詩相統一的手法。(2)兒童詩、浪漫詩可選擇多種表現手法,如工藝。2.着色:

色彩要與詩的內容、表現手法結合起來,以求得與詩的和諧統一。3.文字:

文字與畫面內容結合為一體,字體也要相當。(出示範畫講解)

四、佈置作業,提出要求:

修改稿子,描繪着色完成畫面。

五.課堂小結:

1.作業展示,講評、欣賞。

2.收拾用具,注意衞生保潔。

3.下節用具:水粉用具、書。

4.下課。

小學美術教案 篇7

圓形方形三角形,大小差異各不同。

不同形狀疊一疊,組合變化趣無窮。

教學目標:

學習形與形相透疊的表現方法和透疊圖形的塗色方法。小學美術教案

在小學美術教案組合透疊練習中感受新的平面組成形式,形成調空畫面的意識

在形的自由組合和換色平塗活動中享受到成功的樂趣。小學美術教案

教材分析:

超越基本形的概念,發現新的圖形結構形式。

感受透疊圖形及着色後產生的效果。

圖形的相互穿插,打破基本形產生新的圖形結構,作業時又有新的發現。趣味無窮,個性及作畫方法不同其造型色彩效果各異。作業完成後自我評價,感受畫面的疏密、虛實效果。

欣賞畫家米羅作品《太陽、人和鳥》。激發學生聯想。

作業具有隨意性和偶然性,易作業,易出效果,學生會積極投入學習和繪畫。

作業要求:任選一種彩色筆作業,用大小不同的三種基本形互相穿插,組合成一幅畫面,再自選顏色添色。添色不畫出線外。

教學設計

建立自主探究學習方法,從回憶、歸納到認識透疊圖形,理解透疊的涵義,然後,對作業方法進行分析、歸納,調動學生積極性,主動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

教學實施回憶—示範—實踐—比較、分析—完成

教學過程

 第一部分:設計與製作

一、 引導學生回憶:幾何形的長短、大小的變化。

二、 示範圖形透疊:採用逐一疊加方法,讓學生觀察形的組合變化過程。引導學生觀察透疊圖形着色後的效果,感受畫面的美感。關注色與色疊加的變化。

三、 欣賞作品:分析、比較單獨圖形與透疊圖形的區別,明瞭透疊涵義。

四、 實際活動:任意位置畫圓形、三角形、方形,形與形之間要有部分添加大小不同的基本形將畫紙畫滿並裝飾,方可停下。最後,塗色完成。加強指導完成作業並進行評價、歸納、總結。

第二部分:

用畫或皺紋紙剪貼的方法,把大小不同的圓形、方形、三角形組合成漂亮的畫面。

準備:卡紙、彩紙、膠水、剪刀、彩色水筆等

方法:1、教師示範,基本形--粘貼與描繪—啟發與參與—完成—評價

2、學生實踐,根據所理解的知識和技能進行創造,把結果與老師進行比較

反思:又興趣,完成作業馬虎,沒有深入表現。加強學習品質的教育,找出原因。

小學美術教案 篇8

一、教材分析

本課螞蟻搬家以螞蟻搬家的故事為題材引導學生進行繪畫創作,螞蟻搬家是一節通過創設情境滲透德育意識、培養學生集體協作精神的典型課目。

以故事螞蟻搬家為前提引導學生思考,主動投入地學習。通過螞蟻搬家對昆蟲外形特徵的描繪,激發學生對昆蟲的喜愛和探究興趣。本課主要採取合作的學習方式進行集體繪畫創作,在學習討論中,使學生明白團結合作的意義。

本課螞蟻搬家有如述説一個寓意深刻而又生動有趣的童話,天真的孩子會憑着自己的觀察、體驗和豐富的想象進行無拘無束的表達。

小學美術教案一年級下:16課 螞蟻搬家

二、教學目標

認識、瞭解昆蟲的外形特徵,運用繪畫形式進行創造表現。

樹立集體意識,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精神。

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

三、教學設計

本課是一節表現性繪畫課,應鼓勵學表現。教學設計通過設置情境,激發學生生在交流活動中學習昆蟲的造型表現方法節設置、作業方式都考慮到德育的暗示作知識,又陶冶性情,進一步發展完善人格。

教學過程的設置考慮如下:

創設情境——學習討論——提供指導小結內化

可以利用多種媒材呈現故事起因,設根據螞蟻的表情、動態及周圍環境看圖説話,理解題意,鼓勵學生大膽想象,用語言描繪或用行為模擬螞蟻搬家的情景,師生互動,展開學習討論;根據學情分析提供指導:可運用嘗試教學法,對嘗試作業進行具體點評,也可運用直觀教學法,引導學生了解螞蟻的外形、結構特徵,提供畫螞蟻的方法。

學習活動的開展,可考慮集體合作表現的方式,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大膽表現,在共同創作、相互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合作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悦。

採用自評或互評的方式進行作業評價,以集體討論的方式進行課後延伸,提高學生認識,內化情感。

討論題:你從螞蟻搬家的故事中學到了什麼?

作業要求:相互協作進行集體繪畫創作,能抓住螞蟻基本特徵刻畫動態,能大膽想象描繪出螞蟻採用什麼方式搬東西及所搬的各種物品。

四、教學建議

教師可設計CAI輔助教學,也可自制教具“活動的螞蟻紙模型”,啟發學生了解螞蟻的結構和動態,為學生畫螞蟻提供更多的參考。

在集體作業時,教師可將大白紙放置在拼擺好的桌子上,也可將紙粘貼在牆上作業。注意教學組織,發現有的學生擠到一堆而有的地方留空很多時,應馬上進行調整,作業時應相互鼓勵、相互包容。

可帶學生到室外進行觀察、實驗,在地上扔些剩飯粒或餅乾屑,引來一羣螞蟻,對它們進行觀察,激發學生對昆蟲世界的探究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