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作文素材 > 哲理故事

短篇哲理故事15篇

欄目: 哲理故事 / 發佈於: / 人氣:2.36W

短篇哲理故事1

鸚鵡與老牛

短篇哲理故事15篇

一個農夫養了一隻會説話的鸚鵡和一隻會幹活的牛,除這兩件東西外,家裏再沒有值錢的東西了。

一次,牛從田地幹活歸來,汗流浹背,氣喘吁吁,剛一進院,便躺在地上,站不起來了。它已疲憊不堪。鸚鵡見狀,十分感慨地説:“老牛呀,你那樣吃苦受累,可主人誇過你了嗎?還不是説你幹活慢,有牛脾氣。你呀,可真是受累不討好呀,真可悲。你瞧我,不用幹活,還讓主人伺候着,主人還經常表揚我,説我真會説話,會學舌,太可愛了。你説我是不是比你聰明多了?你是否知道自己是個大傻瓜?"

老牛説:“我知道自己傻,但我相信主人不傻,靠漂亮話只能得寵一時,不能得寵一世。”

鸚鵡聽了老牛的話感到十分不悦。於是雙方便都沉默了。

夜裏,農夫家裏來了一夥強盜,他們抓住了農夫,逼迫農夫交出一件值錢的東西,否則就要殺死農夫。鸚鵡看在眼裏,心想,農夫最不喜歡老牛了,他肯定會把老牛交給強盜的。可結果恰恰相反,農夫將鸚鵡交給了強盜。

鸚鵡不服氣,它問農夫,為什麼不把牛交給強盜?農夫説:“其實這道理很簡單,沒有牛就不能耕田,我就得捱餓,甚至被餓死,而沒有鸚鵡,只不過少聽一些漂亮話而已,無關緊要。

短篇哲理故事2

路是如何形成的

一頭小牛為了返回牧地需要穿過一片原始森林,由於這頭小牛做事缺乏理性,僅憑感覺在森林中獨自穿行,所以便踩出了一條蜿蜒曲折的小路。

次日,狗經過這裏,它也走了同樣的路。第三天,羊羣的首領發現了這條小道,便也帶着它的同伴沿着此路穿過了森林。

後來,人們陸陸續續地沿着這條路走。他們在走的過程中經常需要彎下腰,繞開一個又一個障礙物,於是他們紛紛抱怨,甚至咒罵。但是,他們只是發發牢騷,並沒有繞道而行。

漸漸地,這條小路變成了山野當中的一條主要道路。許多年後,這條小路變成了村莊的大路,隨後成了城鎮的主幹道。所有的人都抱怨交通擁堵,説這條路可能是最糟糕的一條路。而其實,如果朝着其他的方向走,也許只需三十分鐘便可走出大山。

生活又何嘗不是如此呢?看起來複雜的事情,也許只要稍微換一個角度思考,或是換一個方向行進,曾經棘手的問題便會迎刃而解。有時候,我們缺少的不是跋涉的努力與堅持,而是適時的思考與總結。當然,還有為了改變而必需的勇氣與行動。

哲理:思想決定行為,行為形成習慣,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

短篇哲理故事3

野豬的悲劇

深冬,野豬在森林裏飽受覓食的艱辛,於是想起自己的遠房親戚家豬來――吃喝有人伺候,而且除了吃就是睡覺與作樂,那樣的生活不是自己所向往的嗎?不過它馬上又清醒了,有人供吃供喝固然不錯,但是也是有代價的,那就是死。人類養豬不就是為了吃肉嗎?想到這裏野豬打了寒顫,緊接着是對家豬的同情,自己覓食固然辛苦,但保住小命更為重要啊。

然而在餓了三天之後野豬又動搖了:家豬之所以被殺,那是因為它沒有反抗能力,而我不一樣啊。我身體強壯。又有鋒利的獠牙,何不混在家豬裏先吃上一個冬天,到時候再逃出去也未嘗不可啊。當晚,它輕易地跳進了豬圈。整整一個冬天野豬和其它家豬一樣吃了睡睡了吃。

過年了,農户發現了野豬,膘肥體壯,肉味一定比一般的家豬鮮美,於是準備第二天宰殺野豬。野豬決定在前一天晚上逃命,然而此時的它已經跳不過豬圈――幾個月的暴食加上沒有往日在山中的跋涉磨練,它已經失去了反抗的能力,只好任人宰割。

短篇哲理故事4

我們嚇壞了自己

有一次,他們的一檔娛樂節目需要在大街上做一個隨機採訪。朋友握着話筒,攔下一個個路人問,如果我現在能幫您實現一個願望,那麼,您希望這個願望是什麼?回答時間限定,十秒鐘。

那天他在街上攔下二十個路人,他向二十個路人一一詢問了同樣的問題。

結果卻令他大為震驚。二十個人中,有十九個人的回答基本相同。十秒鐘過去,他們會説,我還沒有考慮好。説這些時,他們表情嚴峻,眉頭緊鎖,似乎生怕自己説錯。

難道他們不知道這不過是一個遊戲?當然不是。誰都知道這只是一個遊戲,誰都清楚我的朋友不會幫自己實現任何願望。既然如此,他們説什麼都行,怎麼説都行。可他們仍然不輕易開口,他們痛苦地一本正經地思考。

甚至有人説,如果您明天採訪我,或許我會給你一個最完美的客案。

那天的朋友非常失望。他説,這個城市的人已經習慣了毫無理由的嚴謹。或者説,他們被自己嚇壞了。朋友説,他們總是害怕出錯。他們失去了回答一個最簡單的問題的勇氣。或許這個城市的人每天都在遭受各種各樣的驚嚇,因此,他們只能練成千篇一律的嚴謹和古板。

不是還有一個人説出了自己的願望嗎?我問。

那是一個男孩,朋友説。

他的願望是什麼?

給我五塊錢!

我們都笑了。

朋友説,所以那天我真給了他五塊錢。後來我想,假如那十九個人真的説出自己的願望,有些願望,或許我真可以幫他們實現。可是,他們沒有説……

短篇哲理故事5

孔子的一位學生在煮粥時,發現有骯髒的東西掉進鍋裏去了。

他連忙用湯匙把 它撈起來,正想把它倒掉時,忽然想到,一粥一飯都來之不易啊。

於是便把它吃了。/剛巧孔子走進廚房,以為他在偷食,便教訓了那位負責煮食的同學。

經過解釋,大家才恍然大悟。

孔子很感慨的説:“我親眼看見的事情也不確實,何況是道聽途聽呢?”

感悟:推銷生意是一種組織性質的生意,因為人多,人事問題也多。

我們不時聽到是非難辨的話,如某公司攻擊另一間公司,如是者往往令人混淆是非,影響信心。

短篇哲理故事6

孩子的特殊本領

我試了三次,終於確認了女兒的這種本領。大寶和小寶是孿生兄弟,比女兒大九天。我分不出誰是大寶誰是小寶。妻也分不出。女兒指着一個叫:大寶。我覺得女兒是蒙對了。半小時後,我把女兒又帶到大寶小寶面前,女兒再次準確地認出了誰是大寶誰是小寶。第三次是兩小時之後,結果還是一樣。

我不得不承認,孩子的身上有獨屬於他們的特殊本領。還比如和動物的關係。狗,貓,或者鳥,遇到成人,驚惶逃走,卻常和孩子們玩兒到了一起,最難和人親近的麻雀也在他們的腳下逡巡,遊走,私語。

什麼時候,我們就遺失了這些本領呢?這真是一個謎。

短篇哲理故事7

知止

李叔同有幅字,上書“知止”二字。

我們一般説“知足”,其實“知止”比“知足”境界更高一層。

“知足”是人家給多少,你“雖不滿意,但可接受”;“知止”是自己看着到了某個程度了,伸手去擋住,説:我不要了。

“知足”是由人的,“知止”由自己。“知足”是不貪,“知止”是不隨。“知止”,簡單來説,就是知道什麼時候夠了,知道什麼時候該走,知道“上台靠機會,下台靠智慧”。

不是難在不知道。是難在不捨得,不願意。

“知止”,是從心靈出發的。心裏這麼想,付諸行動,才會成為“行為”。

“知止”,不但是針對“欲壑”,懂得説,夠了;也要對“痛苦、煩惱”,懂得説,行了,不能再這樣下去。

快樂固然短暫,如果不“知止”,痛苦往往隨之而至。

那些走上絕路,自我了斷的人,其實也是不瞭解“知止”。

“知止”,功夫做到細微處。一念起來,知止,不被帶着走;一念消失了,知止,不動如山。

短篇哲理故事8

五歲的漢克和爸爸媽媽哥哥一起到森林幹活,突然間下起雨來,可是他們只帶了一塊雨披。爸爸將雨披給了媽媽,媽媽給了哥哥,哥哥又給了漢克。

漢克問道:“為什麼爸爸給了媽媽,媽媽給了哥哥,哥哥又給了我呢?”

爸爸回答道:“因為爸爸比媽媽強大,媽媽比哥哥強大,哥哥又比你強大呀。我們都會保護比較弱小的人。

漢克左右看了看,跑過去將雨披撐開來擋在了一朵風雨中飄搖的嬌弱小花上面。

感悟:真正的強者不一定是多有力,或者多有錢,而是他對別人多有幫助。責任可以讓我們將事做完整,愛可以讓我們將事情做好。

短篇哲理故事9

晉文公用膳的時候,發現烤肉上纏着一根頭髮絲,便立即召來御廚,責問道:“你想害死寡人?”

御廚惶恐地跪下低頭説道:“若真有此事,我便犯下三項死罪。第一,頭髮絲沒被我鋒利的刀切斷;第二,竹條串肉時竟沒看到;第三,在炭火上烤時髮絲竟然沒燒焦。但是我想,恐怕是有人從中動了手腳,故意栽贓!”

文公聽完御廚的話,已明白三分,仔細盤查,確實是一個太監栽贓陷害。晉文公大怒,立馬命人將那個太監拖出去斬了。

再精心設計的陰謀和騙局,也不可能做到嚴絲合縫,總有蛛絲馬跡可尋。心懷叵測的人只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短篇哲理故事10

巨蟒與豹子

在一個原始森林裏,一條巨蟒和一頭豹子同時盯上了一隻羚羊。豹子看着巨蟒,巨蟒看着豹子,各自打着“算盤”。

豹子想:如果我要吃到羚羊,必須首先消滅巨蟒。

巨蟒想:如果我要吃到羚羊,必須首先消滅豹子。

於是幾乎在同一時刻,豹子撲向了巨蟒,巨蟒撲向了豹子。

豹子咬着巨蟒的脖頸想:如果不下力氣咬,我就會被巨蟒纏死。

巨蟒纏着豹子的身子想:如果不下力氣纏,我就會被豹子咬死。

於是雙方都死命地用着力氣。

最後,羚羊安詳地踱着步子走了,而豹子與巨蟒卻雙雙倒地。

獵人看了這一場爭鬥甚是感慨,説:“如果兩者同時撲向獵物,而不是撲向對方,然後平分食物,兩者都不會死;如果兩者同時走開,一起放棄獵物,兩者都不會死;如果兩者中一方走開,一方撲向獵物,兩者都不會死;如果兩者在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時互相鬆開,兩者也都不會死。它們的悲哀就在於把本該具備的謙讓轉化成了你死我活的爭鬥。”

生活中的`悲哀也常常由此而起。

短篇哲理故事11

兔子吃了窩邊草

兔子三瓣長大了,離家之前,兔媽媽反覆叮囑:“無論如何,都不要吃窩邊的草。”三瓣在山坡上建造了自己的家。為安全起見,它的家有3個洞口。三瓣牢記母親的叮嚀,總是到離洞口很遠的地方去吃草。秋天過去了,一切安然無恙。

這一天颳着很冷的西北風,三瓣走出洞口時不禁打了個冷顫,它實在不想頂着大風到很遠的地方覓食。“我只吃一點,明天天氣好了,我就出去覓食。”三瓣安慰着自己,把肚子吃得滾圓。

過了幾天,下起了大雪,三瓣又在家門口填飽了肚子,不過這一回,它換了一個洞口。“我有3個洞口,每個洞口都有很多草。我不過是在天氣不好的時候,在每個洞口吃一點點草而已。”於是,在每一個惡劣的天氣,三瓣都找到了一個解決吃飯問題的捷徑。

一天,睡夢中的三瓣突然覺得異樣。它睜開眼睛,發現一隻狼堵在它的家門口,正試圖把洞口挖開。三瓣連忙跑向別的洞口,卻驚訝地發現,另兩個洞口已經被巖石牢牢堵住了!“從你第一次吃窩邊草,我就知道這裏有只兔子,可我知道狡兔三窟,摸不清另兩個洞口的位置,不好下手。”看着到口的美食,狼得意地説。直到這時候,三瓣才領悟到母親的教誨是多麼正確!

短篇哲理故事12

哲理故事

森林裏準備舉行才藝比賽,參賽者有螞蟻、猴子、小鳥和孔雀。比賽雖然將於下月舉行,但是動物們都忙於練習。其他不參賽的動物卻七嘴八舌地談論著比賽的事,大家都熱切地期待它的來臨。

比賽前的三星期,孔雀突然照照鏡子,發覺自己很胖,跳起舞來頗難看的。於是,她就不斷地節食和練習跳舞。

比賽當日,參賽者都以最佳的狀態示人。首先,螞蟻一家人雄赳赳地在台上步操,接著,身手靈活的猴子表演體操,然後,小鳥「吱吱」地唱出悦耳的歌曲,聽得觀眾十分陶醉。最後,是孔雀的表演,大家對她有很大的期望。她走到台上,隨著音樂的節拍,跳著輕盈的舞姿,誰料她跳了不久,就「砰拍」一聲重重地摔在地上暈倒了。大家不約而同地站起來湊熱鬧,想看看孔雀到底發生了何事。原來孔雀由於過分節食,導致營養不良,需要送院治療呢!冠軍?本來就屬於孔雀的,但在這樣的情況下,只好把它送給小鳥。孔雀醒來後,後悔不已,因為她不但未能順利演出,還把后冠送給了別人呢!

這個故事教訓我們做任何事也不能過分,要適可而止,否則,只會惹來反效果。

短篇哲理故事13

批評

午休時分。辦公室的門“吱扭”一下被推開了,工會主席走了進來。“今天有一個會議。”他對我説。“我已經知道了。”“我們決定由你發表批評意見。”“好的,”我一口答應,“早該説説我們的廠長了……”“你瘋啦!”工會主席打斷了我的話。“那麼,我就講講總工程師……”“你呀……”工會主席趕忙堵住我的口,向四下裏張望了一下。“好吧,不過關於我們的總會計師,總該……”“不行!”他又打斷了我的話頭。

我頓時陷入了沉思。“有了!”稍停片刻,我接着説,“我們這裏的電梯司機有時把大夥困在電梯裏下不來。還有清潔女工,她一拖地,就把地板弄得濕漉漉的,可我們許多上了年紀的同志都有關節炎。”“這太好了!”工會主席給我鼓了鼓勁兒,“還有什麼?”“還有我們辦公室的電茶壺壞了,古拉姆就是不送去修理。就是因為他,害得我們午休時沒有茶喝,只好乾坐着。”“行,行,這足夠了!”工會主席興高采烈地説,“不要顧情面,要毫無保留地全講出來……”他得意地搓了搓手,在記事本上記下了我將要發表的意見。

第二天,電梯司機沒有讓我乘電梯,擦着我的鼻子把門關上了。

清潔女工沒有抹去我辦公桌上的灰塵。我整整一天就像是一個害了肺結核的病人,不住地咳嗽。

古拉姆則坐在辦公室的另一個牆角,翻閲着新來的《少年技工》雜誌。他把牙齒咬得咯咯直響,還不時向我投來兇狠的目光。

短篇哲理故事14

大雄寶殿中,一個少年把三炷香插入香爐,低聲祈禱道:“願佛祖保佑我科舉得中,加官進爵,報國還鄉。”

佛祖看着下面的少年,笑而不語。身旁的阿難尊者問道:“佛祖,這個少年十分虔敬,發的又是善願,你為何不應?”

佛祖卻是一笑,緩緩道:“還差了一炷香。”阿難尊者看看那三炷香,百思不解。

十年過去,昔日的少年已成長為青年。當年的科舉他雖未得中,但轉而投筆從戎,成為了一員武將,在軍中立下赫赫戰功。這次回鄉,是特地回來辦喜事的。

青年人像從前一樣,燃起三炷香,恭敬跪拜道:“願佛祖保佑下官結善姻緣,妻子賢惠,夫婦和睦。”説着,又重重磕了幾個響頭。

佛祖依舊是笑而不語,阿難尊者不由説道:“佛祖,你為何又不應他?”

佛祖笑道:“還是差一炷香。”

轉眼又過十年,青年人已步入中年。由於受到妻子家族的牽連,昔日威風凜凜的大將軍,此時已經被貶黜為地方小尉,鬱郁而不得志。他再次敬香磕頭,祈禱自己的兒女能夠發奮讀書,完成自己未竟的事業。

阿難尊者看看他,又看看笑而不語的佛祖,心中歎道:到底還是差了一炷香。

又過了十年,曾經的中年人已是漸生華髮,步入老年。此時的他早已解甲歸田,安居鄉野,再也沒有從前的宏願。

老年人像從前一樣燃起三炷香,叩拜道:“佛祖,之前來許願您從來沒有滿足過我,但是這一次,懇請您能夠成全我的孝心。我父親早亡,是家中老母辛苦撫養我長大成人。如今母親年事已高,唯願她老人家身安無事,舍此則再無所求了。”

阿難尊者最是善良隨喜,聽到這話已經不忍。扭頭去看佛祖,卻發現佛祖面露笑容,微微點頭道:“那就如你所願。”

老年人走出寺院,還未到家,喜訊已經遠遠傳來,他的兩個兒子竟然同時高中文武狀元。並且,朝廷還頒下詔書,洗刷了他的冤屈,讓他官復原位,再升三級。

然而這一次,老年人卻終於沒有奉詔。他決定從此留在家中,照顧年邁的母親。大雄寶殿中為母親祈禱的那一炷香,也再沒有間斷過。

短篇哲理故事15

一個寂寞的人看到一則廣告:有了電話,朋友就來!

於是他裝了一部電話,希望朋友跟着來。白天他賣力工作,回家後就整晚歇斯底里地盯着電話。他仍然寂寞,開始為可能漏接的電話而抓狂。

一天他又看到一則廣告:有了錄音機,朋友不漏接!

於是他又裝了錄音機。但一個星期以後,他就把它退了,因為空空的錄音機,使房間更加寂寞。

不是有了電話就有朋友,就能告別寂寞。存着一顆真誠和主動熱忱的心,才更重要。

Tags:哲理 短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