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文學鑑賞 > 寓言

寓言哲理小故事15篇

欄目: 寓言 / 發佈於: / 人氣:8.72K

寓言哲理故事1

一隻狼看見老虎,便迎上前去討好地打着招呼。而此刻老虎正想着心事,並沒有聽到狼的討好聲。

寓言哲理小故事15篇

這下,狼便犯愁了:老虎為什麼不搭理我呢,我到底哪裏得罪了它呢?

狼思前想後,也想不出自己到底什麼地方得罪了老虎。由於想得入神,狼掉進了路邊的一個陷阱裏。

掉入陷阱的狼,又憂心起來:一定是我得罪了老虎,老虎才設計了這個陷阱,即使我逃出了陷阱,最終也會被老虎吃掉。想到這裏,狼放棄了自救。

一隻本來可以逃出陷阱的狼,由於內心的恐懼,而活活地餓死在陷阱裏。

寓言哲理小故事2

人世處處有苦惱

這個物慾橫流的人世間,人生一世實在是夠苦的。

你存心做一個與世無爭的老實人吧,人家就利用你、欺侮你。

你稍有才德品貌,人家就嫉妒你、排擠你。

你大度退讓,人家就侵犯你、損害你。你要保護自己,就不得不時刻防禦。

你要不與人爭,就得與世無求,同時還要維持實力,準備鬥爭。

你要和別人和平共處,就先得和他們周旋,還得準備隨處吃虧。

你總有知心的人、友好的人。一旦看到他們受欺侮、吃虧受氣,你能不同情氣憤而要盡力相幫相助嗎?

如果看到善良的人受苦受害,能無動於衷嗎?如果看到公家受損害,奸人在私肥,能視而不見嗎?

當今之世,人性中的靈性良心,迷濛在煙雨雲霧間。頭腦的智力愈強,愈會自欺欺人。信仰和迷信劃上了等號。

聰明年輕的—代,只圖消費享受,而曾為靈性良心奮鬥的人,看到自己的無能為力而灰心絕望,覺得人生只是一場無可奈何的空虛。上帝已不在其位,財神爺當道了。

人世間只是爭權奪利、爭名奪位的“名利場”,或者乾脆就稱“戰場”吧。爭得了名利,還得抱住了緊緊不放,不妨豚皮老臉,不識羞恥!

享受吧,花了錢尋歡作樂,不又都是“將錢買憔悴”?天災人禍都是防不勝防的。

人與人、國與國之間為了爭奪而產生的仇恨狠毒,再加上人世間種種誤解、猜忌、不能預測的煩擾、不能防備的冤屈,只能歎息一聲:“人生實苦!”

多少人只是又操心又苦惱地度過了一生。貧賤的人,為了衣、食、住、行,成家立業,生育兒女得操心。富貴的,要運用他們的財富權勢,更得操心。

哪個看似享福的人真的享了福呢?

為什麼總説“身在福中不知福”呢?旁人看來是享福,他本人只在煩惱啊!

為什麼説“家家都有一本難唸的經”呢?因為逼近了看,人世處處都是苦惱啊!

為什麼總説“需知世上苦人多”啊?最闒茸無能之輩,也得為生活操心;最當權得勢的人,當然更得操心。

上天神明,創造了有頭有臉、有靈性良心的人,專叫他們來吃苦的嗎?

大自然的神明我們已經肯定了。久經公認的科學定律,我們也都肯定了。牛頓在《原理》一書裏説:“大自然不做徒勞無功的事。不必要的,就是徒勞無功的。”哲學家從這條原理引導出他們的哲學。我不懂哲學,只用來幫我自問自答,探索一些家常的道理。

大自然不做徒勞無功的事,那麼,這個由造化小兒操縱的人世,這個累我們受委屈、受苦難的人世就是必要的了。為什麼有必要呢?

有一個明顯的理由。人有優良的品質,又有許多劣根性雜糅在一起,好比一塊頑鐵得火裏燒,水裏淬,一而再,再而三,又燒又淬,再加千錘百煉,才能把頑鐵煉成可鑄寶劍的鋼材。

黃金也需經過燒煉,去掉雜質,才成純金。

人也一樣,我們從憂患中學得智慧,苦痛中煉出美德來。

孟子説:“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就是説,如要鍛鍊一個能做大事的人,必定要叫他吃苦受累,百不稱心,才能養成堅忍的性格。

一個人經過不同程度的鍛鍊,就獲得不同程度的修養,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搗得愈碎,磨得愈細,香得愈濃烈。

這是我們從人生經驗中看到的實情。

寓言哲理小故事3

上中學時,我愛上了班上的一個女同學,我必須承認,我被她迷住了。甚至十多年過去之後,我再次偶遇到她,依然心跳加速鼻尖冒汗。我始終認為並非我少年多情,而是我一直把心中的這份隱祕的情感看得那麼純潔,那麼神聖。

她是一個來自青島的女孩兒,清麗脱俗,走到哪裏都會叫人眼前一亮,幾乎令我不敢仰視,因為我從來沒有見過這麼漂亮的女孩子。她很喜歡和我説話,我也不知為什麼。我那時正青春勃發,滿臉的青春痘,被一種自慚形穢的自卑感深深壓抑着。

那份令我流淚的單戀帶着這種自卑、惶惑,還有一種莫名的興奮,直到初中畢業,她轉學走了。目送她飄然逝去的身影,我的心就像幽碧深潭投下的一顆石子,悠然地沉去,沉去。

上高中時,我幾乎沒有一個要好的女同學,因為那個青島女孩一直牽動着我的思念,她是我心中的維納斯,我忘不了她。我也曾有過一段失敗的戀愛,是人家把我甩了,但絲毫未能給我以傷害。她們怎麼可以和我心中的美神相比,世界上的女孩加起來,也未必有她好吧!

就這樣渾渾噩噩,一直到大學。

我是在青島的火車站再次見到她的。那天,我就要踏上西去的列車,開始我的大學生涯。突然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發現她那亮麗的身影。當時那份令我痴迷的驚喜,真是不能用語言表達。是她,肯定是她!我不顧一切一路狂奔到前面的路口堵她。是她,真的是她啊!

她家就住在車站附近。我謊稱是第二天的車次,好不容易搞到的車票已經無足輕重了。

她的房間纖塵不染,潔淨而高雅。最醒目的是,牆上掛了一幅歌星翁倩玉的巨幅相片。她熱情地招待我,而我,在她安然的目光裏面,恍惚又回到三年以前了。自卑、惶恐,不知所措。我説:“真像!真的像你。”她便抬頭看翁倩玉:“真像?真像嗎?”然後便是無言的笑。

無形的壓抑使我找個藉口逃似地離開了她的家門。不能平視她的目光,叫我如何表達我心中那份神聖的眷戀?

直到我娶妻生子,這個祕密一直深藏於我的心海,對多年來的這份單戀,我百倍呵護,像是懷抱一個初生的嬰兒。

一個偶然的機會,我知道了她在青島一家大企業做祕書,就利用一個出差的機會繞路去看她。她還是那麼漂亮,那麼優雅。裹在長絨大衣裏的嬌軀和掛在嘴角的淺笑,更是平添了一分成熟女性的風情。但這次她對我卻是淡淡的,像是接待企業的一個普通客户。我委婉地約她吃飯,被她禮貌地拒絕了。

和這家企業的一個朋友,在一家小酒館裏小坐,沮喪的我很快就醉了。朋友同情地看我,斟酌再三才説:“她當然不會和你出來了,你大概不知道吧,她一直沒有結婚,卻和我們老總關係非同一般,為這事,老總的老婆都鬧到企業來了……”

從小酒館出來時,我清醒多了。此時,夜色已深,悄然降臨的一場雪驅盡了城市的一切喧囂,路上已經沒了行人。我信步踱到市中心的廣場,空闊的廣場只有我孤零零的一個過客,四周一片潔白,天地間只剩下寧靜和安詳,充滿了一種超然的情愫。

站在廣場中心,我打通了她的電話:“你好嗎?”“怎麼是你?你還沒走?”我無言。我説:“下雪了。”“下雪?下雪怎麼了?”“出來看看雪吧!”説完我就扣上了電話。

後來那家企業的老總出事了,她離職嫁給了一個大她十多歲的個體老闆,搞服裝的。我走進她的服裝店時,她正和一個顧客砍價,右手還握着一塊啃了一半的“肯德基”。那顧客終於被她宰跑了,她走過來和我寒暄。我送給她一本以翁倩玉作封面的雜誌:“隨便翻翻吧!上面有我的一篇文章。”“你又搞寫作了?你可真能,什麼來錢搞什麼。”她邊説邊把雞塊遞到左手,右手的拇指一下把翁倩玉印了個滿臉油污。

回到家裏,妻又上來和我嘮叨。妻單位效益不好,這陣子常嚷着跳槽:“我可真去了!那家企業條件真的不錯,再説幹接待有什麼不好,又不幹‘’……”我轉身不理她,她又上來抱我的脖子:“要不我就辭職下來開店!別人能發大財掙大錢,我們為什麼不能?”我粗暴地推開她:“你辭職不干我就休了你!”妻驚愕地看着我,眼淚無聲地落下來。我無奈地搖了搖頭,伸手摁她的鼻尖,抱她:“好了好了,你不知道我有多麼愛你!”

突然有種想哭的感覺。

寓言哲理小故事4

我曾經遇到過一個蘋果。

一個紅透了的蘋果。

那時我還小,才上初中,同桌是一個會臉紅的男孩子。是的,吵架也臉紅——我和他吵過不少架,每次都是他先道歉。我還暗暗覺得,他很有紳士風度。後來老師調整位置,我和他分開了。

一個蘋果那天下午陽光很好,騎着車上學,想着一些遙遠的事,突然就想起了他。他是上午走的,調到了第三組,不知道為什麼,我的心裏空空的,就像一間許久沒人打掃的房間。來到教室,看見新同桌,一個跟我沒説過幾句話的男生,不經意間,我就把目光投向了他,他在和他的新同桌談笑風生。坐到座位上時,我終於籲出一口氣,不是為了什麼,只是因為在這個角度,我看不見他。我的手伸進抽屜裏拿書時,碰到一個令人舒服的涼涼的東西——一個蘋果。上面貼有一張紙條,寫着“送給你”,還有一個笑臉。熟悉的字跡,是他。

我沒有一絲微笑,但我覺得我的心裏長出了一棵蘋果樹,然而那個最大最紅的蘋果,恰好落在了我的手裏,它是我的。

我沒有把它吃掉,也沒有扯下那張紙條,我只是小心地把它放進書包夾層裏,帶回了家。回到家,我也沒有把它吃掉,我只是把它放在書櫃上,有紙條的那一面朝外。它是那麼紅豔圓潤,就像一首白朗寧的詩。我看着它,彷彿在這個蘋果上讀出了字,讀出一顆也是那麼紅豔圓潤的心。

我已經不記得那幾天是怎麼過的。只記得因為角度問題我坐在座位上看不到他,我只有在傳本子的時候驚鴻一瞥,他還是那樣,會臉紅,會一些女生不會的奧數題,會朝着老師傻傻地笑,只是,那隻屬於我們倆的吵架再也沒有出現。在那一次次短暫回頭中,我第一次聽見自己的心跳。

每天回家,我都會朝着那一個蘋果説話,蘋果恐怕也聽厭了吧?小女孩的瑣碎,小女孩的心事。然而蘋果還是一副好脾氣的樣子,散發着清香,散發着誘人的光澤,就像一個銀碗,盛着米粒一樣的祕密。漸漸地,每次我從水果攤路過,看見蘋果,我都會想起他,想起他燦爛的笑容,想起他吵架時臉紅的樣子。簡簡單單,就像一個蘋果。

蘋果開始潰爛時,我不知所措。蘋果潰爛的地方開始流水,我知道,那是蘋果酒。聞着陣陣酒香,我仍然沒有把它扔掉。

蘋果徹底腐敗時,我留下了那張紙條,只是上面已經有了斑斑痕跡,那是一個蘋果留給世界的腳印。那天我路過水果攤,買了一個蘋果,把紙條貼在上面,就像原來那樣。然而,我知道,紙條還是原來的紙條,我還是原來的我,只是蘋果,已經不是原來的蘋果了。

我一直堅持那個習慣,等蘋果腐爛時,再去買一個,貼上紙條,放在書櫃上。直到初中畢業。我拿着畢業聯繫簿找他,他愣了一下,還是寫上了自己的聯繫方式。然而,在寄語那欄裏,他只寫了“一路順風”。

回了家,我望着蘋果,流了一滴淚。

我現在還記得那滴淚落在地上的聲音,雖然我已經是大學生了,我沒有打過一個電話給他,也沒有再為他買一個又一個的蘋果,因為我知道,處理一個蘋果最好的方法,就是吃掉它。

寓言哲理小故事5

勇敢的故事

看到一個故事:老闆招聘僱員,有三人應聘。老闆對第一個應聘者説,樓道有個玻璃窗,你用拳頭把它擊碎。應聘者執行了,幸喜那不是一塊真玻璃,不然他的手就會嚴重受傷。老闆又對第二個應聘者説,這裏有一桶髒水,你把它潑到清潔工身上去。她此刻正在樓道拐角處那個小屋裏休息。你不要説話,推開門潑到她身上就是了。這位應聘者提着髒水出去,找到那間小屋,推開門,果見一位女清潔工坐在那裏。他也不説話,把髒水潑在她頭上,回頭就走,向老闆交差。老闆此時告訴他,坐在那裏的不過是個蠟像。老闆最後對第三個應聘者説,大廳裏坐個胖子,你去狠狠擊他兩拳。這位應聘者説,對不起,我沒有理由去擊他;即便有理由,我也不能用擊打的方法。我因此可能不會被您錄用,但我也不執行您這樣的命令。此時,老闆宣佈,第三位應聘者被聘用,理由是他是一個勇敢的人,也是一個理性的人。他有勇氣不執行老闆的荒唐的命令,當然也更有勇氣不執行其他人的荒唐的命令了。

戴高樂將軍也碰到過這樣的勇敢者。那是1965年,法國發生民變,巴黎的學生、市民走上街頭,要求當時任總統的戴高樂下台。戴高樂黔驢技窮,來到德國的巴登——巴登。法軍駐德司令部設在這裏。戴高樂要求駐德法軍司令帶兵回到巴黎平息民變。但戴高樂的兩次要求都遭到那位駐德法軍司令的拒絕,還勸説戴高樂放棄這個命令。後來戴高樂非常感謝那位司令,稱頌那位司令勇敢地拒絕執行他的命令。他還寫信給那位司令的妻子,説這是上帝在他無能為力時讓他來到巴登——巴登,又是上帝讓他碰到那位司令。不然,他就可能是歷史的罪人了。

勇敢的定義只有一個,但勇敢的表現卻可能多種多樣。三個應聘者,前兩個堅決執行老闆的命令,好像也無可厚非,但後一個拒絕執行老闆的荒唐的命令,則更值得讚譽。至於駐德法軍的那位司令,敢於拒絕執行當時作為法國總統的戴高樂的有違民意、有違民主原則和精神的命令,就更難能可貴。這在專制制度的國家簡直是不可思議的。所以勇敢不勇敢,不只是一種行為的體現,其中也包含着理性,包含着道義。沒有理性的、缺乏理性的勇敢,沒有道義的、缺乏道義的勇敢,不一定就是好勇敢

在我們這個世界上,就勇敢而言,絕對執行命令的勇敢多而敢於抗拒執行荒唐的命令的勇敢少。這是因為權力者一般都竭力提倡、培養、製造絕對的執行這種勇敢,而對敢於抗拒自己荒唐命令的勇敢深惡而痛絕,即便他發現自己的荒唐以後,對那些敢於抗拒自己荒唐的勇敢者也決不寬恕。以至有些明明是錯誤的東西,是荒謬的東西,是反科學的東西,是違法違紀的東西,因為是權力者指使,因為有權力者撐腰,有的人也敢勇敢地去執行,勇敢地去做。

勇敢是一個褒義詞,它所體現的是一種好品德。連人們教育孩子都常説要做勇敢的好孩子。但勇敢確實又還有一個是與非的前提。不分是非的、沒有理性的絕對執行命令的勇敢是一種可怕的勇敢,也是一種愚蠢的勇敢,更是一種專制者欣賞和歡迎的勇敢。而堅持真理、敢於同謬誤 、同荒唐、同發瘋對抗的勇敢、理性的勇敢才是最值得稱道的勇敢。

聰明與愚笨

一天,“愚笨”與“聰明”相遇了。

“愚笨”疑惑地問“聰明”:“大家都叫你聰明,你已經得到了大家的肯定,應該感到滿足,應該悠閒一點兒了,為什麼還在繼續刻苦學習?”

“聰明”説:“如果我滿足現狀,停滯不前,就無法聰明瞭。”

“愚笨”問:“我覺得自己也很聰明,為什麼大家都叫我愚笨呢?”

一位寓言家聽後深有感觸地説:“聰明永遠不滿足於自己的聰明,這是它最大的聰明;愚笨總覺得自己很聰明,這是它最大的愚笨!”

該鬆手時就鬆手

在印度的熱帶叢林裏,人們用一種奇特的狩獵方法捕捉猴子:在一個固定的小木盒裏面,裝上猴子愛吃的堅果,盒子上開一個小口,剛好夠猴子的前爪伸進去,猴子一旦抓住堅果,爪子就抽不出來了。人們常常用這種方法捉到猴子,因為猴子有一種習性,不肯放下已經到手的東西,人們總會嘲笑猴子的愚蠢:為什麼不鬆開爪子放下堅果逃命?但審視一下我們自己,也許就會發現,並不是只有猴子才會犯這樣的錯誤。

因為放不下到手的職務、待遇,有些人整天東奔西跑,荒廢了正當的工作;因為放不下誘人的錢財,有人費盡心思,利用各種機會去大撈一把,結果常常作繭自縛;因為放不下對權力的佔有慾,有些人熱衷於溜鬚拍馬,不惜丟掉人格的尊嚴,一旦事情敗露,後悔莫及……

生命如舟,生命之舟載不動太多的物慾和虛榮,要想使之在抵達彼岸時不在中途擱淺或沉沒,就必須輕載,只取需要的東西,把那些應該放下的“堅果”果斷地放下。

讓我們從猴子悲劇中吸取一個教訓,牢牢記住:該鬆手時就鬆手。

坦言失敗的魅力

1925年,大作家沈從文被當時任中國公學校長的胡適聘為該校講師。

沈從文時年26歲,學歷只是小學畢業,闖入上海文壇時間雖不長,但頗有名氣。

名氣畢竟不是膽氣。在他第一次走上講台的時候,除了原班的學生之外,慕名而來聽課的人也很多。面對台下座無虛席渴盼知識的學子,這位大作家竟然緊張得一句話也説不出來。過了好一會兒,他慢慢平靜下來,並開始講課。可原先準備好要講授一個課時的內容,被他三下五除二僅僅在10分鐘內就講完了。

同學們自然納悶:這離下課時間還早呢,剩下的時間該怎麼辦?

很有自知之明舶沈從文,沒有天南海北地信口開河來硬撐“面子”,而是拿起粉筆在黑板上工工整整地寫道:

“今天是我第一次上課,人很多,我害怕了。”

這句老實的“坦言失敗”的話剛剛寫完,立刻贏得同學們善意和原諒的歡笑與掌聲。

胡適深知沈從文的學識、潛力和為人,在聽説這次講課的經過後,不僅沒有批評,反而不無幽默地説:“沈從文的第一次上課成功了!”

坦言失敗的真誠,當然不是隨機應變的智慧,但它具有比智慧更加誘人的魅力。有些憑藉隨機應變的智慧難以收場的局面,坦言失敗的真誠卻能輕而易舉地將其劃上都能接受的句號。

自我加重

一個黑人小孩在他父親的葡萄酒廠看守橡木桶。每天早上,他用抹布將一個個木桶擦拭乾淨,然後一排排整齊地擺放好。令他生氣的是:往往一夜之間,風就把他排列整齊的木桶吹得東倒西歪。

小男孩很委屈地哭了。父親摸着男孩的頭説:“孩子,別傷心,我們可以想辦法去征服風。”

於是小男孩擦乾了眼淚坐在木桶邊想啊想啊,想了半天終於想出了一個辦法,他去井上挑來一桶一桶的清水,然後把它們倒進那些空空的橡木桶裏,然後他就忐忑不安地回家睡覺了。

第二天,天剛矇矇亮,小男孩就匆匆爬了起來,他跑到放桶的地方一看,那些橡木桶一個個排列得整整齊齊,沒有一個被風吹倒的,也沒有一個被風吹歪的。小男孩高興地笑了,他對父親説:“木桶要想不被風吹倒,就要加重木桶自己的重量。”男孩的父親讚許地微笑了。

是的,我們可能改變不了風,改變不了這個世界和社會上的許多東西,但是我們可以改變自己,改變我們自身的重量和我們自己心靈的重量,這樣我們就可以穩穩地站在這個世界生活了,不被風和其他東西吹倒和打翻。

給自我加重,這是一個人不被打翻的惟一方法。

寓言哲理小故事6

蘇以坐在陳錦對面,優雅地呷了一口咖啡,微笑着説,謝謝你還記得我。

陳錦目不轉睛地盯着蘇以。

錯過他恍惚記起他們的大學時代。蘇以是那個喧鬧的校園裏最安靜美好的女子,低調而華麗地綻放在每個男生的心裏。是的,她是一個女神一般的存在。

你當初給了我十萬塊錢當作補償,而如今,還給你。蘇以微笑,我用這筆錢開了家店,現在,生意還好,所以,還給你。

陳錦想要説話,卻被蘇以打斷,我還有事,就這樣吧。然後她從包裏拿出那十萬塊錢,和一杯咖啡的錢,放在桌子上,然後離開。

出了星巴克,蘇以開車去接女兒。女兒已經八歲了,在上二年級,聰明懂事,當然還很漂亮。她沒有告訴陳錦這個女兒的存在,就像當初她沒有告訴他這個小小胚胎的存在一樣。

陳錦微笑着看蘇以倒車離去的樣子。他知道事情會這樣,從他們分開的時候就知道了。他閉上眼睛,想自己什麼時候愛上蘇以的。

記憶裏是一個很冷的冬天,還有一隻可憐的流浪狗。蘇以穿着她白色的羽絨服,蹲下來護住小狗,看了一會,然後摘下雪白的圍巾來圍住髒兮兮的小狗,抱起它,用臉蹭了蹭,小聲説,你也是一個人嗎,以後我來陪你好不好。小狗悲鳴了一聲,蘇以便心疼而滿意地笑了,安靜地離開。

他躲在樹後面,不敢發出聲音,怕嚇到天使。他的旁邊,是本來已經醉醺醺的室友,此刻也一動不動,眼睛裏盛滿了温柔。

蘇以大學的時候,有很多優秀男孩示好,她卻只和陳錦相戀兩年,並且私定終身。不是因為陳錦家世優渥,而是因為只有陳錦,每次邀請她去散步都會告訴她帶上她的狗狗。

她第一次去陳錦家時,就因為不善言辭而不討陳錦母親喜歡。陳錦母親甚至直截了當的告訴陳錦,如果娶蘇以,那麼他一分家產都拿不到。在這種高壓下,陳錦退卻了,拿了十萬塊錢給蘇以,然後就消失了。分手的時候,蘇以倔強的沒有説話,直到陳錦轉身離開,她才看着陳錦的背影掉下大滴的眼淚,手裏死死攥着她懷孕的化驗單。

回家之後蘇以就大病一場,自己一邊吃泡麪一邊哭。她是孤兒,從小就一個人生活,一個人説話,一個人吃飯。從來都小心翼翼的'生活,卻還是被傷害了。原來,善良的關心着她的小狗的陳錦,卻並不是她的良人。她的孩子,才三個月就沒有父親了。她想要這個孩子,很想,這樣她才會有一個永遠不會離開的家人。

陳錦給她的錢,她拿了一部分開了一家小小的飾品店,剩下的全部用來補充營養了。每個月自己去醫院檢查,每天在店裏放輕柔的音樂進行胎教。就這樣直到蘇以現在的丈夫找到蘇以,照顧她,逗她開心,陪她去醫院檢查。那時蘇以已經懷孕八個月。

後來,女兒降生。蘇以仍舊一個人帶着女兒生活,用心將自己的小店經營好,收入用來應付生活還算綽綽有餘。後來,女兒在一個深夜發燒,彼時蘇以正患重感冒。蘇以試圖將女兒抱起來的時候發現自己根本做不到,絕望的時候,他的出現將她們母女送到醫院。蘇以終於答應了他的第7次求婚。

打斷了回憶,蘇以到女兒學校門口的時候,看到自己丈夫已經牽着女兒出來了。

快到家的時候丈夫突然剎車。蘇以看向窗外,是陳錦。

陳錦在看到蘇以丈夫和女兒的那一剎目瞪口呆。他慣有的微笑終於變成了驚愕。蘇以和丈夫下車,挽手走到陳錦面前。蘇以的丈夫對着陳錦微笑:好久不見,陳錦。

是的,蘇以的丈夫就是當初和陳錦一起目睹蘇以收養小狗的朋友。

陳錦怔怔地望着車中好奇地打量他的小女孩。很熟悉的眉眼。他們是一家三口。

原來,錯過了,就真的沒有了。

很多年後,我忽然想起樑子在旅館的那個背影。我穿衣服時默默注視過的那個背影,從那一刻開始,就不再是男孩的背影,而是一個男人的背影——樑子從等待我穿衣服的那一刻開始,就在用行動詮釋着他對我的承諾,以及作為一個18歲男子漢應有的責任。

原來,我的18歲成人禮,造就了另一個人的成長。

寓言哲理小故事7

一隻火雞和一頭公牛在聊天,人生哲理寓言小故事。“我非常想到那棵樹頂上去,”火雞歎口氣道,“但是我沒有那份力氣。”“這樣啊,那你為什麼不吃點我的糞便呢?”公牛答道,“那裏面充滿了營養。”火雞吃了一團牛糞,發現它真的使自己有力氣到達樹的第一個分叉處。第二天,在吃了更多的牛糞以後,火雞到達了樹的第二個分叉處。最終,兩星期後,火雞非常驕傲地站在了樹的頂端。但不幸的是,沒多久,它就被一個農夫盯上了,並且農夫非常利索地就將火雞射了下來。

這個故事的寓意是……牛糞(狗屎運)也許能使你抵達頂峯,但它不能使你永遠呆在那兒。

寓言哲理小故事8

被小石頭打敗的駱駝

一頭體格壯實的駱駝,在無邊的荒原中走着,一不小心腳被堅硬的石頭劃破了,血順着腳往下流。

非洲的荒原上有成羣的野獸猛禽,還有那把蟻巢築得高高的紅螞蟻、黑螞蟻,都忙着尋找食物。當帶着血腥的駱駝走進荒野時,鬣狗撲向了它,大鷲也飛下來啄食它的身體。不一會兒,駱駝就被咬得鮮血淋漓。

駱駝東奔西竄,想甩掉鬣狗和大鷲,可它又撞到了幾尺高的蟻巢。

幾十萬、幾百萬只螞蟻立刻爬上它的身子,疼痛使它倒地亂滾。遠方的螞蟻聞到了血腥的味道,也浩浩蕩蕩地趕來,每一隻都從駱駝身上咬去一點兒皮肉。可憐的駱駝無論怎樣打滾也擺脱不掉成羣的螞蟻,一會兒,駱駝便沒有力氣了,一隻只螞蟻在駱駝身上撕咬着。兩天過去了,非洲荒野裏躺着一具完整的駱駝骸骨。

駱駝怎麼也沒有想到,一塊石頭劃破了腳,竟使它變成了一副骨架。

現實生活中類似的情景時有發生。俗話説:“大江大海都過來了,卻在小河溝裏翻了船。”許多時候,我們不是被強大的敵手打敗,而是敗在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情上。人生中,有時一個細節的疏忽,一個小小的失誤,就可能會釀成滅頂之災。

零和遊戲原理的故事

零和遊戲原理源於博弈論。博弈論的英文名為GAME THEORY,直譯就是“遊戲理論”。一項遊戲中,勝方所得與負方所失相同,兩者相加,正負相抵,和數必為零,這就是所謂的“零和”。

“零和遊戲”之所以廣受關注,主要是因為人們發現,在社會的方方面面都有與“零和遊戲”相類似的局面,勝利者的光榮後面往往隱蔽着失敗者的辛酸和苦澀。但20世紀以來“零和遊戲”觀念正逐漸被“非零和遊戲”即“負和”或“正和”觀念所代替。“負和遊戲”指,一方雖贏但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得不償失,可謂沒有贏家。贏家所得比輸家所失多,或者沒有輸家,結果為“雙贏”或“多贏”,稱為“正和”。在競爭社會中,人們開始認識到利已不一定要建立在損人的基礎上。有效合作,得到的是皆大歡喜的結局。

從“零和”走向“正和”,要求各方要有真誠合作的精神和勇氣,遵守遊戲規則,不要耍小聰明,不要總想佔別人的小便宜,否則,“雙贏”的局面就不會出現,吃虧的最終還是自己。

寓意:物質決定意識,要求我們做到一切從實際出發。從實際出發,不是從單一的因素出發,而是要從複雜的全面的實際出發,去具體分析每一個事實,這樣才能真正做到一切從實際出發。“零和”“負和”和“正和”是遊戲結果的三種事實,過去人們只從“零和”這個單一事實出發,而不能從全面的實際出發,尤其是忽視了“正和”這一事實,從而導致了人們形成了錯誤的主觀認識,給個人和社會帶來了一定的損失。

不要和誘惑較勁

一天,大魚問小魚們:“在一個釣鈎上掛着一條又肥又嫩、肉質鮮美的蚯蚓,你們會想什麼辦法吃到它?”

小魚們聽了,各自挖空心思,絞盡腦汁,構想設計最佳方案,既能吃到美味,又不至於丟掉生命,什麼方法才能兩全其美呢?

第一條小魚歡快地擺着尾巴説:“咬住蝗蚓的一端,使勁猛扯,把它從釣鈎上撕扯下來。”

第二條小魚説:“一點一點地躲避着釣鈎慢慢吞食。”

第三條小魚説:“猛吞釣鈎上的美味,然後再快吐釣鈎。”

大魚聽後搖了搖頭,把他們的回答全部給否定了,然後,意味深長地説:“不要和誘惑較勁,不要總想怎樣得到它,而應遠離,越遠越好。

寓言哲理小故事9

小獅子與牛相遇。牛心中膽怯,但故作鎮靜。牛有意把牛角靠在青石上磨,發出嚯嚯的聲響;然後,又對着小獅子,在陽光下襬弄着牛角,發出閃閃的寒光。

見這陣勢,小獅子心慌地退卻了。回到家裏,小獅子跟母獅講起這件事,而母獅告訴小獅子,一隻動物所炫耀的,正是它所缺少的,牛炫耀牛角,正是它內心缺少“牛角”,缺少拼殺的勇氣和膽量,是牛心虛和膽寒的表現。

小獅子聽了母獅的話,覺得那寒氣逼人的牛角也不再那麼可怕了。於是,小獅子返回去找牛決鬥。一試,果然,牛那炫耀的雙角,竟是無用的擺設,僅是幾個回合,小獅子就把牛置於了死地。

寓言哲理小故事10

狐狸想,如果能討得狼的歡心,得到狼的庇護,就沒有誰敢欺負它了。拿什麼東西去討好狼呢?狐狸想到了羊,狼最愛吃羊了,把羊送給狼,狼一定很開心。

一天,狐狸看見一隻羊,便把羊拐騙進狼窩,讓狼把羊給吃了。狼打着飽嗝,用讚賞的眼神看了一眼狐狸。狐狸心領神會,每天拐騙一隻羊送給狼吃。

後來,羊識破了狐狸的伎倆,再也不上它的當。

隔了幾天沒有吃上羊的狼,開始餓得發慌,見了狐狸,便責問起來。狐狸低着頭,想解釋點什麼,可還沒有等狐狸開口,狼就急不可耐地説道:“你不能送來羊,送上自己也行,我就湊合湊合吧。”説完,狼張口咬死了狐狸,把狐狸給吃了。

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擇手段地去“填”別人貪婪的胃口,最後“填”進去的,還有它自己。

寓言哲理小故事11

每天天剛矇矇亮,公雞就早早地叫醒主人。

可每天睡懶覺的母雞,卻與公雞享受同等的待遇。公雞感到心理不平衡,便也學着母雞睡起懶覺來。

一日,主人一把抓住了還在睡懶覺的公雞,要把它宰了。公雞滿腹委屈地向主人申辯:母雞也睡懶覺,為什麼不殺母雞,而殺我們公雞呢?

而主人回答説:母雞的職責是下蛋,公雞的職責是司晨,而你不盡自己的職責去睡懶覺,怎麼説你是一隻公雞呢?我殺的不是公雞,只不過是一隻廢雞而已。

寓言哲理小故事12

1、情況不同

一隻小豬、一隻綿羊和一頭乳牛,被關在同一個畜欄裏。有一次,牧人捉住小豬,小豬大聲號叫,猛烈地抗拒。綿羊和乳牛討厭小豬的號叫,便説:“他常常捉我們,我們並不大呼小叫。小豬聽了回答道:“捉你們和捉我完全是兩回事,他捉你們,只是要你們的毛和乳汁,但是捉住我,卻是要我的命呢!”立場不同、所處環境不同的人,很難了解對方的感受;因此對別人的失意、挫折、傷痛,不宜幸災樂禍,而應要有關懷、瞭解的心情。

2、靠自己

小蝸牛問媽媽:為什麼我們從生下來,就要揹負這個又硬又重的殼呢?

媽媽:因為我們的身體沒有骨骼的支撐,只能爬,又爬不快。所以要這個殼的保護! 小蝸牛:毛蟲姊姊沒有骨頭,也爬不快,為什麼她卻不用背這個又硬又重的殼呢? 媽媽:因為毛蟲姊姊能變成蝴蝶,天空會保護她啊。

小蝸牛:可是蚯蚓弟弟也沒骨頭爬不快,也不會變成蝴蝶他什麼不背這個又硬又重的殼呢? 媽媽:因為蚯蚓弟弟會鑽土,大地會保護他啊。

小蝸牛哭了起來:我們好可憐,天空不保護,大地也不保護。

蝸牛媽媽安慰他:“所以我們有殼啊!”我們不靠天,也不靠地,我們靠自己。

3、鯊魚與魚

曾有人做過實驗,將一隻最兇猛的鯊魚和一羣熱帶魚放在同一個池子,然後用強化玻璃隔開,最初,鯊魚每天不斷衝撞那塊看不到的玻璃,耐何這只是徒勞,它始終不能過到對面去,而實驗人員每天都有放一些鯽魚在池子裏,所以鯊魚也沒缺少獵物,只是它仍想到對面去,想嘗試那美麗的滋味,每天仍是不斷的衝撞那塊玻璃,它試了每個角落,每次都是用盡全力,但每次也總是弄的傷痕累累,有好幾次都渾身破裂出血,持續了好一些日子,每當玻璃一出現裂痕,實驗人員馬上加上一塊更厚的玻璃。後來,鯊魚不再衝撞那塊玻璃了,對那些斑斕的熱帶魚也不再在意,好像他們只是牆上會動的壁畫,它開始等着每天固定會出現的鯽魚,然後用他敏捷的本能進行狩獵,好像回到海中不可一世的兇狠霸氣,但這一切只不過是假像罷了,實驗到了最後的階段,實驗人員將玻璃取走,但鯊魚卻沒有反應,每天仍是在固定的區域遊着它不但對那些熱帶魚視若無睹,甚至於當那些鯽魚逃到那邊去,他就立刻放棄追逐,説什麼也不願再過去,實驗結束了,實驗人員譏笑它是海里最懦弱的魚。

可是失戀過的人都知道為什麼,它怕痛。

4、神蹟

法國一個偏僻的小鎮,據傳有一個特別靈驗的水泉,常會出現神蹟,可以醫治各種疾病。有一天,一個拄着枴杖,少了一條腿的退伍軍人,一跛一跛的走過鎮上的馬路,旁邊的鎮民帶着同情的回吻説:“可憐的傢伙,難道他要向上帝祈求再有一條腿嗎?”這一句話被退伍的軍人聽到了,他轉過身對他們説:“我不是要向上帝祈求有一條新的腿,而是要祈求?幫助我,叫我沒有一條腿後,也知道如何過日子。”試想:學習為所失去的感恩,也接納失去的事實,不管人生的得與失,總是要讓自已的生命充滿了亮麗與光彩,不再為過去掉淚,努力的活

寓言哲理小故事13

表演大師有一位表演大師上場前,他的弟子告訴他鞋帶鬆了。大師點頭致謝,蹲下來仔細系。

等到弟子轉身後,又蹲下來將鞋帶解鬆。有個旁觀者看到了這一切,不解地問:“大師,您為什麼又要將鞋帶解鬆呢?”大師回答道:“因為我飾演的是一位勞累的旅者,長途跋涉讓他的鞋事鬆開,可以通過這個細節表現他的勞累憔悴。”“那你為什麼不直接告訴你的弟子呢?”“他能細心地發現我的鞋帶鬆了,並且熱心地告訴我,我一定要保護他這種熱情的積極性,及時地給他鼓勵,至於為什麼要將鞋帶解開,將來會有更多的機會教他表演,可以下一次再説啊。”人一個時間只能做一件事,懂抓重點,才是真正的人才。

4、鸚鵡一個人去買鸚鵡,看到一隻鸚鵡前標:此鸚鵡會兩門語言,售價二百元。另一隻鸚鵡前則標道:此鸚鵡會四門語言,售價四百元。該買哪隻呢?兩隻都毛色光鮮,非常靈活可愛。這人轉啊轉,拿不定主意。結果突然發現一隻老掉了牙的鸚鵡,毛色暗淡散亂,標價八百元。這人趕緊將老闆叫來:這隻鸚鵡是不是會説八門語言?店主説:不。這人奇怪了:那為什麼又老又醜,又沒有能力,會值這個數呢?店主回答:因為另外兩隻鸚鵡叫這隻鸚鵡老闆。

這故事告訴我們,真正的領導人,不一定自己能力有多強,只要懂信任,懂放權,懂珍惜,就能團結比自己更強的力量,從而提升自己的身價。相反許多能非常強的人卻因為過於完美主義,事必躬親,什麼人都不如自己,最後只能做最好的攻關人員,銷售代表,成不了優秀的領導人。

寓言哲理小故事14

給予和回報

最近,留意到兩則關於沙漠、關於生命的故事。

一則故事説,在茫茫沙漠的兩邊,有兩個村莊。要到達對面的村莊,如果繞着沙漠走,至少要馬不停蹄地走上20多天;如果橫穿沙漠,只需要3天就能抵達。然而橫穿沙漠太危險了,冒險者無一生還。

有一智者,讓村裏人找來了幾萬棵胡楊樹苗,以每半里一棵的密度一直栽到了對面沙漠的那個村莊。智者告訴大家,如果胡楊樹有幸成活了,大家就可以沿着胡楊樹來來往往;如果胡楊樹不能成活,那麼每一個行者經過時,都將枯樹苗向上拔一拔,插一插,以免被流沙給湮沒了。

結果,那些胡楊樹栽進沙漠不久,全都被烈日給烤死了,枯枝成了路標。沿着這路標這條路,大家平平安安地走了幾十年,當然,大家都是照着智者的意思辦的。

這年夏天,村裏來了一個僧人,他要到對面的村子去化緣。大家告訴他,你經過沙漠之路的時候,遇到要倒的路標,一定要向下再插深些,遇到就要被湮沒的路標一定要將它向上拔一拔。

僧人點頭答應了,然後,就帶着一皮袋的水和一些乾糧上路了。

他走啊走啊,走得兩腿痠軟,渾身乏力,一雙草鞋很快就要磨穿了,但眼前依舊是一望無際的茫茫沙漠。遇到一些快要被湮沒的路標,僧人想:反正我就走這一次,湮沒就湮沒吧!遇到一些被風暴卷得搖搖欲倒的路標,這個僧人也沒有伸手去向下插一插。

就這樣,僧人走到了沙漠深處。

沒想到,靜謐的沙漠突然間狂風大作,飛沙走石。許多路標被湮沒和捲走了,沒有了蹤影。風沙過後,僧人像只無頭蒼蠅似地東奔西走。可是,他再也走不出大沙漠了。

在氣息奄奄的那刻,僧人十分懊悔:如果,自己能按照大家吩咐的那樣去做,即使沒有了進路,還可以擁有一條平平安安的退路啊!

另一則故事是這樣的:有個年輕人迷失在荒無人煙的沙漠裏,拖着沉重的腳步,飢渴難忍,瀕臨死亡。忽然,他發現了一間廢棄的小屋,在屋前有一個吸水器,於是竭盡全力去抽水,可是滴水全無。他氣惱至極,萬念俱灰。此時,他又發現旁邊有一個水壺,壺口被木塞塞着,壺上有一張紙條,上面寫着:你要先把這壺水灌到吸水器中,然後才能打出水來。但是,在你離開之前,一定要把水灌滿。

他小心翼翼地打開水壺塞,裏面果然有滿滿的一壺水。

他面臨的選擇是極度困難的。萬一把壺裏的水倒進去之後,吸水器還是不出水怎麼辦?這可是一壺救命的水啊!可是,可是……年輕人的心裏惴惴不安。

最終他決定按照紙條上説的去做。

果然,吸水器中湧出了泉水,他痛痛快快地喝了個夠!休息了一會之後,他把水壺裝滿水,像原來那樣塞上壺塞。他十二分地感激前人的先見之明,併為自己正確的選擇而興奮。於是,他在那張紙條上又加了幾句話:請相信,紙條上的話是真的,你只有把生死置之度外,才能嚐到甘美的泉水!

同樣是在困境中跋涉,兩個人卻因完全不同的心態而有了兩種結果。前者告訴我,給別人留路,就是給自己留路;後者讓我知道:雖然不是每次給予都有回報,但只有給予了,才會有回報。

寓言哲理小故事15

海邊,一條小魚,被人釣上岸。人看了看魚,見它太小,把它放回了海里。

有了這一次歷險,小魚總結了一條經驗:人是不會釣小魚的。於是小魚的膽子越來越大,它不斷地去偷吃誘餌,也不斷地被人釣上岸,可每次,都被人放回了海里。

一次,這條小魚像往常一樣,被人釣上了岸,可這次,人並沒有把它放回海里的意思。小魚急了,問人為什麼不把它放了。而人卻説:“你沒有感到吧,你不再是一條小魚了,你已經被誘餌喂成大魚了。”

這時,小魚方才明白:其實,人一直都在釣小魚,一次次用誘餌釣它們,一次次把它們“釣”大,直至把它們“釣”上一條不歸路。

Tags:哲理 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