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學習資料 > 家庭教育

2021年家庭教育的語錄大合集88句

欄目: 家庭教育 / 發佈於: / 人氣:8.5K

在概括形成發展的同時,判斷能力也隨着發展起來,例如當他看到爸爸的鞋時,就會指着鞋説:"這是爸爸的"。漸漸地能判斷數量、類屬,並會找出物體相同的和不同的特徵。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家庭教育的語錄88句,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2021年家庭教育的語錄大合集88句

1、見聞生貪好,慾望成結縛,如同羣飛蛾,死於燈焰處。《即興自説·極度經》

2、夫一心具十法界,一法界又具十法界、百法界,一界具三十種世間,百法界即具三千種世間。此三千在一念心,若無心而已,介爾有心,即具三千。亦不言一心在前,一切法在後;亦不言一切法在前,一心在後。……若從一心生一切法者,此則是縱;若心一時含一切法者,此即是橫,縱亦不可,橫亦不可,只心是一切法,一切法是心故。(隋)智顴《摩訶止觀》卷九

3、於此五受陰,觀察如病、如癰、如刺、如殺,無常、苦、空、非我、非我所,於此五受陰不着不受,不受故不着,不着故,自覺涅槃。《雜阿含經》卷五,第104經色無常,無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亦非我所。如是觀者,名真實正觀。如是受想行識無常,無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亦非我所。如是觀者,名真實正觀。聖弟子,如是觀者,厭於色,厭受想行識,厭故不樂,不樂故得解脱,解脱者真實智生。《雜阿含經》卷一,第9經

4、此中應説心真如名之為心,即説此心自性清淨,此心即是庵摩羅識。(古印度)無著《大乘莊嚴經論》卷十三

5、世間雜五色,彼非為愛慾,貪慾覺想者,是則士夫欲。眾色常住世,行者斷心欲。《雜阿含經》卷二十八,第752經

6、譬如有人塊擲獅子,獅子逐人而塊自息。菩薩亦爾,但斷其生,而死自滅。犬唯逐塊,不知逐人,塊終不息。外道亦爾,不知斷生,終不離死。《勝天王般若經》卷三

7、若斷愛無餘,如蓮花處水,芘芻舍此彼,如蛇脱舊皮。《大毗婆沙論》卷九十五

8、又阿摩羅識有二種:一所緣,即是真如;二本覺,即真如智。能緣即不空如來藏,所緣即空如來藏。《宗鏡錄》卷三十三

9、佛日:"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每個人都渴 望過得快樂,然而卻總因為一些瑣事鬱鬱寡歡。快樂是一種 能力,一個人在任何時候都能保持一種快樂的心情需要智 慧。多一些付出,少一些計較和要求,放下憎恨,避免憂 慮,簡簡單單地生活,快樂自然會與你形影不離。

10、[三毒] 人生有三毒:貪、嗔、痴。可用佈施治貪,以慈悲治嗔,以智慧治痴。

11、雖是俗世塵光,卻也歲月靜好。做一個淡然女人,飄忽人際中,置身世相外,不睹萬般誘惑,只贏一人之心;做一個靜默女人,淺笑袪千愁,輕語醉春秋,雖不善言辭,亦自成風景;做一個濃情女人,寂時似禪定,情竇如烈火,愛就夢一場,別恨只道無;做一個寒梅女人,只為暖冬,無意爭春,惟願走過,不求來過。

12、在佛法來講,自性也是大而無外,小而無內,不受時間和空間支配的,也就 是"理事無礙"的道理。好比—個劇場,倘若在—個寬敞的空地上,遠遠看起來 是小的;可是,當你走進劇場裏,再仔細看看,小的劇場反而變大起來了。

13、改過宜勇,遷善宜速 一日無過可改,即一日無功可造。我們修行,就是要去習氣毛病,去 骯髒的思想,現出本有的光明,本來之智慧。

14、若頓悟自心本來清淨,元無煩惱,無漏智性本自具足,此心即佛,畢竟無異。依此而修者,是最上乘禪,亦名如來清淨禪,亦名一行三昧,亦名真如三昧。此是一切三昧根本,若能念念修習,自然漸得百千三昧。達摩門下展轉相傳者,是此禪也。(唐)宗密《禪源諸詮集都序》卷一

15、光陰只方寸,卻演繹着各種離奇的故事。世間有善便有惡,有晴便有雨。所以有種文字是生活的縮影,是一種智慧也是一種禪,細讀慢品,方知其中真味。這樣的文字,是一粥一飯,一煙一火裏,經過時間的打磨,世間的歷練,以睿智之心沉澱下來的精華,是經得起重複咀嚼的文字,值得一讀再讀的。

16、看別人不順眼,是自己修養不夠。

17、煩惱由心產生,世間煩惱本是庸人自擾。一個人如果在面對世事變幻的時候,能夠始終保持自己的本心,不生妄念,又何來煩惱呢?

18、如果你想讓父母歡喜,就應該使家庭與睦,家庭與睦是孝順父母的最佳方式;如果你希望高僧大德長久住世,就應該與師兄團結,師兄團結是供養上師們的最好禮物;如果你想得到諸佛菩薩的庇護,就應該以真誠待人、關愛生命,真誠待人與關愛生命是令諸佛菩薩歡喜的最殊勝途徑。願佛菩薩保佑如母一切有情眾生。

19、謹守自己的本分,認真活在當下。

20、懺修黑白為下根戒;於福慧資糧無貪,知一切如幻,為中根戒;修一切善不求福慧,見空性,乃上根戒也。——佚名

21、凡聖只在一念之間,一念轉變能夠捨己為人,就是佛菩薩;如果為自己也為別人,就是凡夫;只為自己不為別人,就很難避免墮入惡道。

22、問:"慈悲和善的關係如何?"師言:"光有慈悲而缺少智慧,有時也會生出毛病來的。最淺近的例子,像當前社會上常發生善心人被騙的事,如此,慈悲不僅未能達到善的理想,反而助長了騙徒的罪行。我們要在智慧中發揮慈悲,才是真正的善。"——證嚴法師

23、只要自心有力量,就可以挑起使命,不怕外來的壓力。

24、邪見者,起邪志、邪語、邪業、邪命、邪方便、邪念、邪定。是向邪者,違於法,不樂於法。《雜阿含經》卷二十八,第787經

25、心體離念,離念相者,等虛空界,法界一相,無所不遍。《曼殊師利千臂千缽大教王經》卷八

26、諸法所生,唯心所現,一切因果、世界、微塵,因心成體。《楞嚴經》卷一

27、妄念不生為禪,坐見本性為定。

28、一切法不可説不可念故,名為真如。意謂一切法無體,體惟淨性,即是一切法體惟淨性,所以諸法一如,稱為一真法界。

29、心理學告訴我們,孩子的問題主要是情緒問題,家長內心的焦慮與浮躁,比孩子有學習問題更可怕,只有孩子內心平靜,才能吸收、沉澱、理性思考。作為父母,請記住,保證自己情緒的平與,就是對孩子最偉大的教育。

30、美國心理學家、家庭問題專家羅斯蒙德曾談到,現代父母花在孩子身上的時間、精力與金錢比過去多,也更講民主,但總體而言,孩子卻比過去驕縱。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家長在教育問題上存在似是而非的觀念。其實,如果父母能捕捉教育的最佳時機,就可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1、奧地利著名心理學家阿德勒認為,孩子的出生順序對他們的心理有着重要影響。長子或長女出生後是家中唯一的小孩,受盡了家人的寵愛,在成人後則表現在想要找求他人的認可。而在第二個孩子出生後,他們往往會感到不安,認為是弟弟或妹妹奪走了本該屬於自己的愛。

32、時下,許多父親為了追求事業更多地在外打拼,教育孩子往往是母親承擔大部分責任。殊不知,金錢與母愛代替不了父愛,而且僅僅有父愛還不行,更需要一些心理學的技術,尤其是養育着男孩的家庭。

33、對於女童的教育,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犯罪心理學教授李玫瑾認為,1—6歲沒教育好,12—[xx]歲的青春期教育就成了大難題。從小缺少父愛的`女孩子,長大後容易早戀。粑粑麻麻們,想讓青春期與更年期滴碰撞火花小一點,現在就多多加油吧。

34、無論什麼人,受激勵而改過,是很容易的;受責罵而改過,卻不大容易。而小孩子尤其喜歡聽好話,不喜歡聽惡言,因此,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不要總是用嚴厲的語言。嚴肅的面孔,讓教育如同冰刀霜劍,容易刺傷孩子的心靈。家長不妨巧用心理效應,讓教育變得平與親切,容易接受。

35、寶寶出現反抗期是其成長進步的標誌。寶寶最初的反抗行為一般出現在2.5—4歲時,心理學上將此過程成為第一反抗期,該時期也是兒童發展自主性、獨立性、自信心、意志力、想象力、安全感等行為品質的關鍵時期。

36、幫助別人,成就自己]很多父母總怕孩子幫別人自己會吃虧,美國兒童心理學家瓦爾納研究發現:那些在成年後個性堅韌不拔的人往往在幼年時就樂意照顧別人,為他人提供幫助。幫助別人的同時會發現自身的能力,提高自信心與獨立意識。如果一個人可以幫別人改變生活,那一定有能力改變自己的生活。

37、會彈琴的孩子都不是壞孩子]1能吃苦:別人玩的時候自己在練琴2有毅力:不能半途而廢,每天堅持練琴3有耐心:有足夠耐心去識密密麻麻的琴譜4很細心:彈錯的時候細心檢查5很聰明:管絃或鍵盤類都需要手的配合6心理素質好:參加各類比賽,習以為常7記憶力強:背譜子8獨立:背琴上課不勞煩父母。

38、不幸福的女人是掛相的。我們常常説,某女人一臉苦相。其實,你到小姑娘那裏看看,並沒有多少女孩子就是這種相貌的。女人年輕的時候,基本上都是天真爛漫的。但是你去看中年婦女,就能看出幸福與不幸福兩大陣營。生活確實是可以雕塑一個人的相貌的。

39、女孩子每年要抽時間出去旅遊一趟,一個人去最好,結伴也最好是閨蜜,這樣不依賴,獨立思考決斷;有錢走風景區,窮遊走山河。旅遊讓你跳出自己的身體或心裏的小圈子,讓你明白你的世界可以很大,你的心境可以很高遠,沒必要陷入自己的小九九中莫名地小憂傷。

40、對於特別調皮的孩子,父母多半不敢寄予太多奢望,但是心理學的看法卻大相徑庭:這些孩子特立獨行是因為他具有強烈的獨創性,思考模式往往與一般孩子不同。所以,調皮的孩子往往點子特別多,自信、活潑、爭強好勝、興趣廣泛、自主能力強,樂於應對各種形式的困難。

41、你花時間和你的家人在一起嗎?我當然有,很好!不照顧家人的男人,根本算不上是個男人!

42、別人也得到了應得的一分利益,各方都不吃虧。

43、我準備向他提出一個他不可能拒絕的條件。

44、黨的問題是:官員的待遇終身制;工人的待遇市場制;老師的待遇不平等制。"

45、極端的利己和利他都是不公正的。"

46、見無所見,即名正見。

47、在我幫助教育學生的時候,總願意適度地點到他們閃光點,給自己以安慰,給學生以自信。

48、無私化雨,有物皆春。

49、教育不是中國的獨唱,而是各國的大合唱。

50、看得見的學生觀,看不見的教師觀。

51、念有念無即名邪念,不念有無即名正念。念善念惡名為邪念,不念善惡名為正念。

52、只個無念,是名真念。

53、家長都希望教師多提問自己孩子,惟恐孩子發言表現的機會比別人少。其實,對於孩子來説,首先需要學會的是傾聽——這才是學會學習的關鍵。沒有了靜聽和沉思為前提,所謂"積極發言",只是為表現而表現的低效鬧騰而已。

54、孩子們,我如此希望你們幸福。而且我要説出來。雖然我明白很多東西你們其實不懂,甚至不一定需要懂……

55、真正佛法的人生觀,他是真能見着萬法皆空,便立於這個空上。他又真能見着萬法不空,便立於這個不空上。因為他立於這個空上,他便熄滅貪嗔痴三毒,滅除人、我、眾生、壽者四相。因為他立於這個不可空上,他便上求佛法,下化眾生。

56、大道不在言也,非言無以顯道,佛法不在學也,非學無以明法。

57、境無自性,由見而有,不見即無。見無自性,由心有動,不動即無。動無自性,獨由不覺,覺則不動。

58、覺悟生死如夢,一切求心自息。

59、海之所以能大,在於其處低,而能匯眾流。

60、積聚皆銷散,崇高必墮落,合會終別離,有命鹹歸死。

61、對於那些多動和富於攻擊性的孩子而言,最不幸的是他們自己,天長日久,他們會成為人羣中不受歡迎的孤獨者。當然,教師會竭盡全力,不讓這種情況發生。作為家長,對此更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在家很任性。"這實在是家長自己應當深刻檢討的事情。現在的孩子,性格成型早。希望父母高度重視,及時扭轉。否則,學校教育的效果只能被抵消。

62、一天一小步,一週一大步,一月長一截——一學期就在全然不同的兩個檔次了。資質相同的孩子,攤上不同的父母,其發展也不一樣。

63、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這是對您真實的寫照。您就是啟明燈,就是北斗星,又是一年您節日,祝您快快樂樂。

64、小時候不懂,埋怨你的嚴格,討厭你的指責,不喜你的對比,長大後才知你的用心良苦。快樂幸福!

65、這人生的旅途上,感謝有您的教誨。是您給了我無盡的信心和勇氣,為我點燃了希望之燈。

66、別對你根本不瞭解的東西妄加評論,包括我,雖然我是人,不是東西。但是最好不要以自己的理解胡亂評價人們——雖然,這總是免不了。

67、如果你曾經深信不疑的一切在現實中讓你頭破血流,大多時候你要反省自己之前想的是不是太絕對了,不必因此轉而不相信美好。

68、社會評價絕對不是不需要,而是沒辦法強求。別人的理解,也是一樣。

69、好奇心、興趣、創造性等都不是培養出來的,是人的自然屬性。父母需要做的是如何去喚醒和保護,而不是總想着如何去塑造。盲目地去教導和干涉,反而會扼殺孩子的天性和自覺。我們需要的是少點自以為是,多點自省自律。為一個錯誤的問題尋找一個正確的答案是徒勞無益的。自己先做對了,孩子往往就做對了。

70、共情、換位思考等。溺愛恰恰相反,是父母只從自己的認識出發,把孩子當成自己心愛的寵物,而不是把孩子當成一個獨立的生命來理解和尊重。

71、幸福在哪裏?幸福在家裏。

72、大愛童成成天驕之路,上善德行行若水之道。

73、因材施教,首先要看是什麼材,"材質"其實在6歲前就已經基本確定了!

74、知識如果不能生成智慧,那麼知識就是"知障",知識就變成了垃圾。

75、教育是人在順境中的飾物,逆境中的避難所。

76、教育技巧的全部訣竅就在於抓住兒童的這種上進心,這種道德上的自勉。要是兒童自己不求上進,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都不能在他的身上培養出好的品質。可是隻有在集體和教師首先看到兒童優點的那些地方,兒童才會產生上進心。

77、沒有愛的教學,宛如無水池塘,終將羣鮮枯竭。愛就是教育,沒有愛便沒有教育。其身正,不令其行,其身不正,雖令不行。是寬容而不是縱容,是誘導而不是命令。教師是火種,點燃了孩子的心靈之火,教師是石級,承受着孩子一步步踏實地向上攀登。

78、以德感人,為人師表。視責任為美德。教書育人,功德無量。職業道德是做人之本,為師之本。在教學上,要做教師兼學者;在寫作上,要做學者兼教師。堅持啟發式,避免注入式。博學、耐心、寬容,是教師最基本的素質。

79、請你饒了楊蓮亭一命,將他逐下黑木崖去便是。

80、令狐沖,你劍法極高,但若單打獨鬥,也打不過我。

81、你為甚麼帶他來?這裏只有你一個人才能進來。除了你之外,我誰也不愛見。

82、任教主,這部《葵花寶典》是你傳給我的。我一直念着你的好處。

83、人可以不斷犯錯,但絕不能犯要命的錯。

84、掌握好責罵與訓斥的方法與技巧,才能達到教育的目的與效果。不當的責罰,不知不覺中會傷害孩子。――唐·艾裏姆

85、家庭關係緊張,父母專制,不尊重孩子的人格,不講民主等因素直接影響孩子的學習與人生。――愛德華

86、每一個心理健康的孩子都是向上的,都是熱愛學習的,都是具有自信的,這些品質都是孩子成長必備的。――楊廣德

87、凡會學習者,學習得法,則事半功倍;凡不得法者,則事倍功半。――紀元

88、你有花時間和你的家人在一起嗎?我當然有。很好!不照顧家人的男人,根本算不上是個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