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行政公文 > 議案

政協提案聚焦園區公共配套設施

欄目: 議案 / 發佈於: / 人氣:6.84K

近日,政協提案聚焦園區公共配套設施,下面是詳細內容,歡迎大家閲讀。

政協提案聚焦園區公共配套設施

產業園區集聚着眾多的創新資源和產業要素,是江門經濟發展的引擎,也是江門落實“珠西戰略”的重要載體。打造、完善好產業園區,不僅將直接為江門增加招商引資的砝碼,還能為江門取得飛躍發展提供新的動力。

今年江門市政協將“一號提案”定為民進江門市委會提出的《完善公共配套設施建設提升園區產業集聚發展能力》(簡稱《提案》)。這份提案關注到江門市產業園區的公共配套設施相對滯後等情況,認為這影響了園區的可持續發展和園區產業的集聚能力,建議從創新規劃理念、明晰園區功能定位等方面進行改善。

實際上,為更好地帶動園區整體發展,江門提出“產城融合”。江門市市長鄧偉根曾在視察園區時表示,園區建設要與城市建設結合起來,實現產城融合,產業支配着城市,城市也支撐着產業,這是一個硬幣的兩個面。當然,“產城融合”任重而道遠。江門產業園區該如何做好配套,實現融合,留住高素質的產業人才?

現狀 一區六園佔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51.32%

目前,江門有國家級產業園區1個,為江門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省級產業園區6個,為蓬江濱江新城、新會銀洲湖新城、鶴山工業城、台山工業新城、開平翠山湖科技工業園、恩平工業園。這7大重點產業園區被稱為一區六園,是江門經濟發展的“主戰場”。

數據顯示,2015年,江門一區六園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2092.85億元,同比增長20.29%;工業增加值475.3億元,同比增長27.17%,佔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925.99億元)比重達51.32%。

作為江門招商引資的主要載體和全市工業經濟的重要支柱,目前一區六園已基本完成道路、供電、供水、排水排污、電信寬帶和土地平整等設施建設,俗稱“五通一平”。如2015年江沙工業園示範區投資4.8億元完成新建、擴建道路約12公里,在建道路約8公里,完成了園區內北產業基地的路燈、水利工程和污水管網建設,園區的產業集聚能力得到明顯提升。

除了一區六園之外,江門還有眾多工業聚集區。民進江門市委會調查發現,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江門市擁有各類工業集中區(點)(含村辦、鎮辦工業集聚區)超過一百個。就園區整體配套而言,生產基礎設施逐步完善,生活配套以“產城”依託為主。一是以城區為依託,如恩平米倉園區的交通、商業、教育等設施藉助市區發展較快;二是以鎮(街)駐地為依託,實行鎮區合一,相互依託和促進,如江沙工業園區。

然而,隨着一些園區的快速發展,園區內公共配套設施不足的問題也逐漸顯現出來。《提案》提出,據調查,江沙工業園區有40%的員工每天要從市區往返40公里上下班。還有資料顯示,江沙園區企業員工中的70%和85%認為乘坐公交及購物“很不方便”,90%迫切希望增加文體設施;如台山火電、核電等園區內人口近1.4萬人,但區內商業、醫療衞生、文化體育、娛樂休閒等生活性配套未能滿足需求。

案例 工人每天騎摩托車往返40公里上下班

南方日報記者走訪了位於蓬江區棠下鎮的先進製造業江沙示範園區。作為江門產業發展的重要戰場,該產業園區發展迅速,目前已經聚集了海信、康師傅等重大項目,形成了健康食品、智能製造等產業集羣,相關的配套企業紛紛落户,園區一片繁榮。

但是,記者通過走訪發現,與蓬勃發展的產業相比,這裏的生活氣息相對淡薄。在園區工作人員的帶領下,記者來到了該園區的生活配套區。該區只有一排臨街商鋪,由十多間商鋪以及銀行組成,並無大型超市以及商場。生活配套區有六幢公寓樓,據介紹,共有610套房源供企業管理層以及普通工人租賃。

江門市先進製造業江沙示範園區投資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整個江沙工業園區共有1萬人生產生活,在不久的.將來園區的員工總數將達到5萬人左右。除去企業自身建設的宿舍、休閒場所外,這樣的生活配套顯然滿足不了園區內工人的生活、休閒等需求。

來自湖南的小夥李明先,在園區工作,但在常安路租賃房子,每天騎摩托車往返40公里上下班。他説,雖然單位附近也有房子可租,但很多工友為了生活方便,寧願在市區住。

在園區一家電子製造廠工作的樑雪娟也説,園區商業氛圍不濃,大部分工友都到市區消費,不方便。李明先坦言,園區配套不足,生活不便,他有不少工友過完年後到中山古鎮、小欖等地找工作。

其他園區也面臨同樣問題。開平市翠山湖科技產業園位於開平城區以北十多公里處,園區產業發展迅速,但生活氣息依然不濃,園區不少員工需要往返20公里到開平市區居住和消費。

分析 規劃不科學 產城融合低

看到產業園區在公共配套上的窘困,民進江門市委會花了半年多時間進行調研,走訪了各市(區)主要產業園區,發現許多產業園區存在規劃不科學、產城融合低、管理機制不暢、財政投入有限、公共服務配套設施滯後等問題。

“經過多年發展,江門市‘一區六園’仍屬粗放型,缺乏科學的產業定位和產業規劃,產業園區功能劃分不明確,功能單一,產城融合低,不利於產業集羣發展。”《提案》舉例説,如江門市江沙示範產業基地作為地區經濟發展的大平台,吸引着各項要素資源的匯聚,但整個公共服務設施用地佔示範區建設用地面積的比重較低。調查顯示,2014年整個示範產業基地(含鎮等)範圍內常住人口規模不足萬人,造成就業與居住人口處於相對割裂狀態,產城空間錯位。

建議 創新規劃理念 明晰園區定位

值得關注的是,產業園區的配套除了關乎生產效率之外,也與企業最重視的“留人”問題密切相關。要留住高素質的產業人才,首先要營造舒適的生活環境,建設便捷的生活配套,解決人才就業的後顧之憂,也就是做好產城融合。

省社科院副院長、研究員趙細康在參加“江門市產城融合發展理論研討會”時提出,產城融合的核心其實是“雙合”,包括產業發展與城市功能融合,區域空間與城市空間整合。

為了提升園區產業集聚發展能力,使園區“產業功能”與“城市功能”實現有效對接,《提案》建議,創新規劃理念,明晰園區功能定位,將工業區置於整個“產業新城”框架內,在做好和完善總體、專項規劃同時,確保規劃項目的建設使用,明晰園區功能定位,結合江門市打造全省重型商用車產業、教育裝備創新產業、大健康產業、新材料及新能源(裝備)產業、軌道交通產業等五大產業基地,制定相應的公共配套設施建設方案,統籌全市工業、先進製造業、現代服務業、社會事業項目以及居住項目、生態項目的佈局。

“江門市各園區缺乏市級統籌工作組機構而各自為戰,各部門對園區工作雖有重視,但未形成合力。”民進江門市委會還建議儘快組建全市工業園區建設協調統籌機構,並明確各組成部門的工作職責,統一步調推進園區各項工作,一方面加大對產業園區的投融資力度,科學統籌各項扶持資金集中使用;另一方面,引導金融機構調整優化信貸結構,創新投融資方式,籌集資金迅速加大“一區六園”基礎設施和生活配套設施建設。

在用市場化手段推動園區建設方面,民進江門市委會建議,積極引入工業房地產投資商,參與江門市核心工業園開發建設、營運管理及招商服務,實行社會化投資、產業化經營、企業化管理的多元化產業基地建設的模式。大力鼓勵社會資本、私人資本採取“PPP”投資方式建設園區基礎設施,如學校、醫院、污水處理、熱電聯供等有收益的項目。“甚至可借鑑佛山等地的做法,將現有閒置的工業廠房分層辦理房產證和土地證,以引進中小微創新型企業或產業基地配套服務業。”

聲音

五邑大學人事處處長、教授:劉志堅

提升水平應追求“產城融合”和“產業融合”

“廣義上看,產業園區配套既包括常説的‘三通一平’直至‘九通一平’等如道路、給排水、通訊、通電等硬件基礎設施建設,也包括各類公共服務平台以及商業、科教文衞等綜合服務配套。”劉志堅認為,江門產業園區配套不盡如人意,關鍵原因一是理念問題,就是將產業園區看成單一的產業功能甚至生產功能,導致忽視綜合服務配套。二是規劃問題,包括園區規劃和城市功能區劃,由於規劃有先導性和約束性,規劃缺陷會導致後來即使想配套都難以實現。三是資金問題,以財政投入為主的建設基金投融資對財政實力較弱的江門來講,配套設施建設壓力很大。

深究江門產業園區配套不盡如人意的原因。他表示,很多表象問題最終都與一個因素密切相關,那就是園區開發建設與行政區劃的矛盾問題,這個問題在江門高新區表現尤甚。以前,由於高新區和江海區的關係反覆多變和脱節,造成作為行政區劃一級政府對權屬關係在外的開發區關注不夠或銜接不暢。“由此看來,江門近幾年對一些園區管理體制的改革,方向是對的,效果是好的。體制理順後,再加以理念提升、規劃先行、融資改革,就能更好、更快的完善產業園區公共配套設施建設。”

劉志堅進一步分析説,“產城融合”是提升江門產業園區配套水平的有效途徑。應堅持產業發展與城市功能完善同步推進,根據不同功能區要求和工業園區自身實際,適度超前建好基礎設施,健全公共平台體系,提升配套服務功能。同時,統籌做好城鎮建設和社會事務管理,實現產城一體化發展。

另外一種融合是“產業融合”。當今世界正在顯現出一種三次產業間相互融合之勢,特別是製造業與服務業的融合,使得以製造業為主的產業園區對服務業產生巨大需求。“如果我們重視和發展了園區發展所需的各種相關服務業需求,則產業園區的綜合服務配套水平就相應得到提高。”

江門職業技術學院經管系主任李衞忠: 從規劃上就將園區作為“產業城”打造

“要做好產城融合,要從規劃入手,從規劃上摒棄建設‘產業區’的思想,將其作為一個‘產業城’來打造。”李衞忠認為,在規劃理念上,不能就工業區論工業區,而要將工業區置於整個城市區域背景,從遊離於中心城市發展體系之外的“產業孤島”向具有相對完備的生活服務設施與配套的第三產業的新城轉型。

他表示,做好產城融合,要建立一個與主城區高度結合、高效運行的城市實體,通過城市居住、服務功能的植入,形成一個清晰和完整的城市發展結構;以產業帶動園區發展、以居住平衡產業開發,強調居住與產業就地平衡,通過完善各類公共服務配套設施,建設工業鄰里中心,提升園區運行效率,形成一個集生產、居住、休閒於一體的複合城市系統。

他山之石

蘇州工業園:生產生活無縫連接

蘇州工業園區是現代工業園區的典範,在產城融合方面,蘇州工業園區也堪稱一個樣本。作為全國最成功的工業園區之一,蘇州工業園區經歷了“以產興城”,進入“產轉城升與產城共榮”的新階段。園區在建設國際化、現代化、園林化、信息化城市的征程中,不斷豐富城市功能內涵,提升城市經營品質,在推動城市和產業的協調聯動、互動並進中,塑造了當代工業園區融合發展的新典範。

從園區的規劃圖可以看到,園區已被優化為金融商貿區、國際商務區、科教創新區、陽澄湖半島旅遊度假區等功能板塊,實現了生產與生活的合理佈局。同時,環繞金雞湖,國際博覽中心、東方之門、蘇州中心等一大批金融服務、商貿商務、地區總部地標拔地而起,大型商場、購物街、娛樂休閒中心、體育中心等建成或在建項目星羅棋佈,為居民提供完善配套服務的同時也散發出濃厚的商業氣息。

產城融合互動是貫穿園區發展的一條主線,蘇州工業園通過工業化快速發展帶動城市化的快速推進,進而通過城市化、現代化的快速提升,來支撐高端要素的集聚和產業的優化升級,實現產業與城市的良性互動、共生共融。

2016年2月

政府工作責任落實清單出爐

微信微博公開事項落實進展

日前,“中國僑都”微信公眾號推出“中國僑都—每月新政”欄目第二期內容,對2月份江門市制定出台的政策措施進行梳理、公佈。本次公佈的7則新政涵蓋經濟投資、小微雙創、政府管理、民生保障等領域,既有真金白銀的鼓勵政策,也有詳細周全的保障方案,“含金量”很高。

相關部門、企業、市民分別可領哪些政策“大禮包”,記者一一進行了梳理,具體盤點如下:

《2016年政府工作責任落實清單》印發

《清單》共確定227項工作任務,要求各責任單位狠抓落實,確保按時按質完成各項工作。值得注意的是,《清單》中提出要用好政務微博和微信公眾號,對羣眾關心的熱點難點事項要及時作出迴應,對重點工作、民生事項等落實情況、階段性進展要主動向社會公開,接受公眾監督。

2015年江門市名鎮及宜居城鎮、宜居村莊評定結果公佈

經評定,台山市川島鎮、新會區雙水鎮等2個鎮獲評為江門市名鎮;新會區司前鎮、台山市赤溪鎮、開平市大沙鎮、鶴山市龍口鎮等4個鎮獲評為江門市宜居城鎮;蓬江區杜阮鎮北蘆村委會、荷塘鎮禾岡村委會,江海區禮樂街道辦新華村委會等14條村獲評為江門市宜居村莊。

江門出台政府投資基金管理暫行辦法

該《辦法》規定,各級財政部門一般應在支持創新創業、支持中小企業發展、支持產業轉型升級和發展、支持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等相關領域設立投資基金,並對政府投資基金的組織架構、管理的職責分工、運營機構的選聘、投資原則和要求、投資程序等作出規定。

市區企業上市最高可獲50萬元資金獎勵

江門市決定,對在“新三板”成功掛牌的市區企業,給予一次性獎勵30萬元;對在天津股權交易所成功掛牌交易的市區企業,給予一次性獎勵30萬元;對在香港H股成功掛牌上市的市區企業,給予一次性獎勵50萬元。該政策自頒佈之日起施行,期限兩年。

江門將用2年時間創建法治政府示範區

根據已印發的《江門市創建法治政府示範區工作方案》,到2018年,該市將基本建成“職能科學、權責法定、執法嚴明、公開公正、廉潔高效、守法誠信”的法治政府。同時,明確了7大項36小項主要創建任務,並確定了行政執法體制改革有關項目的先行試點單位。

《江門市建築業工傷保險工作實施方案》印發

《方案》提出,從2016年1月起,新開工的建設項目應按規定全部參加工傷保險;2016年底前,建設項目基本實現全部參保;2017年底,全部建築企業從業人員參加工傷保險。

《方案》中還明確了參保範圍對象、參保方式、參保繳費比例、參保繳費辦法和工傷認定辦理等細節。

企業超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可獲社保補貼

根據新出台的《市殘聯、市財政局超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實行社會保險費資助辦法》規定,該市將以用人單位為殘疾人實際參保繳費情況為依據,按用人單位繳納的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保險五項之和計算,補貼單位應繳部分,資助標準按當地社會保險繳費比例用人單位應繳部分的下限執行,補貼經費在當地殘疾人就業保障金中列支;殘疾人職工個人應繳的部分仍由本人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