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現代作家 > 梁實秋

梁實秋《雅舍談吃》散文集:《茄子》

欄目: 梁實秋 / 發佈於: / 人氣:1.3W

引導語:茄子是我們餐桌上的常備菜,它的營養豐富,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以及鈣、磷、鐵等多種營養成分。下面是小編收集的一篇《茄子》的美食文章,出自梁實秋的《雅舍談吃》散文集,歡迎大家閲讀學習。

梁實秋《雅舍談吃》散文集:《茄子》

北方的茄子和南方的不同,北方的茄子是圓球形,稍扁,從前沒見過南方的那種細長的茄子。形狀不同且不説,質地也大有差異。北方經常苦旱,蔬果也就不免缺乏水分,所以質地較為堅實。

“燒茄子”是北方很普通的家常菜。茄子不需削皮,切成一寸多長的塊塊,用力在無皮處劃出縱橫的刀痕,像劃要花那樣,劃得越細越好,入油鍋炸。茄子吸油,所以鍋裏油要多,但是炸到微黃甚至微焦,則油複流出不少。炸好的茄子撈出,然後炒裏脊肉絲少許,把茄子投入翻炒,加醬油,急速取出盛盤,上面撒大量的蒜末。味極甜美,送飯最宜。

我來到台灣,見長的茄子,試做燒茄,竟不成功。因為茄子水分太多,無法炸幹,久炸則成爛泥。客家菜館也有燒茄,燒得軟軟的,不是味道。

在北方,茄子價廉,吃法亦多。“熬茄子”是夏天常吃的,煮得相當爛,蘸醋蒜吃。不可用鐵鍋煮,因為容易變色。

茄子也可以涼拌,名為“涼水茄”。茄煮爛,搗碎,煮時加些黃豆,拌勻,澆上三合油,俟涼卻加上一些芫荽即可食,最宜暑天食。放進冰箱冷卻更好。

如果切茄成片,每兩片夾進一些肉末之類,裹上一層面糊,入油鍋炸之,是為“茄子盒”,略似炸藕盒的風味。

吃炸醬麪,茄子也能派上用場。拌麪的時候如果放醬太多,則過鹹,太少則無味。切茄子成丁,如骰子般大,入油鍋略炸,然後羼(攙)入醬中,是為“茄子炸醬”,別有一番滋味。

 

茄子的前世今生

有一種近乎傳奇的説法:茄子是外國人給中國人種的,因為那時候茄子是一種毒藥,外國人想叫中國人吃了身體越來越差。可是沒想到中國人把茄子種在了大蒜和大葱的旁邊,兩種克毒的植物中消了茄子裏的毒素,最後茄子在中國人的手裏變成了美味的食品。

史實並非如此。茄子與黃瓜、蠶豆一樣,它的祖籍在印度,有4000多年栽培歷史。據説,原產印度的茄子,狀如雞蛋,英文中茄子一詞直譯為“種植蛋”、“蛋形種植物”,意譯為“蛋果”;美國名意即“愛的蘋果”,可見,他們的祖先也把橢圓形的茄子當作“瓜果”。

植物考古給今人繪出一幅清晰的茄子傳播路線:波斯人將茄子從印度帶入非洲,其後由西班牙進入美國。茄子在傳入中國的同時,向西經波斯傳入非洲北部,到十三世紀,才傳入歐洲,十七世紀又從歐洲傳到北美,遍及了全世界。

茄名探奇

隋大業四年(608),隋煬帝楊廣吃了茄子以後,見茄子色彩奇異,又因其無論圓形、卵形,抑或條形,皆以紫色為多,特改名為“崑崙紫瓜”,有時簡稱為崑崙瓜。此後,隋代都稱茄子為“昆味”了。此事《清異錄》有詳載:“落酥本名茄子。煬帝緣飾為崑崙紫瓜,人間但名‘昆味’而已。” 有的典籍則説,從以崑崙為其名來看,很可能是漢代時從絲綢之路引進的。有學者説,隋唐時稱南洋海中的一些國家為“崑崙”,被掠來唐的奴婢稱為崑崙奴,南洋傳進來的茄子便自然冠以“崑崙”之名了。

茄子一名早在漢代《水經》中就已出現。然而,一直到唐代未曾普遍栽種,茄子乃是“進口蔬果”,當時十分金貴,一般平頭百姓根本吃不到它。生活在唐代的段成式(《酉陽雜俎》作者)年輕時,隨父親段文昌赴劍南節度使任,在四川吃到茄子,不知茄子的來龍去脈,因而請教他人:“(段)成式因就節下,食伽子(即茄子)數蒂。偶問工部員外郎張周封伽子故事,張雲:一名落蘇。”由此可知,即使到了唐代後期,茄子並未普及,但當時已有人稱它為“落蘇”了。

唐代人又為什麼要稱茄子為落蘇呢?有學者以為,這與中國佛教僧人有關。 茄子的傳入,首功當推佛教僧人。漢魏六朝時期,來自西天(中國古代泛指指印度和西域多國)的僧人,隨着輸入佛教的同時,也帶來了茄子。茄子經佛教僧人的引進後,漸漸地成為中國人餐桌上的主要蔬菜品種之一。唐代時候,又從暹羅(泰國)傳入較為罕見的白茄。因為佛書上説:乳生酪、酪成酥,酪酥即乳的'精製品。燒熟後如酥狀的白茄,色又如乳製品,中國僧尼們把它比作乳的精製品,因而戲稱為酪酥。於是,口口相傳,不脛而走,由“酪酥”轉化為“酪蘇”或者“落蘇”;繼而又將不是白色的茄子亦照樣一視同仁地稱之為“酪蘇”或者“落蘇”。

及至五代十國時,吳越國君錢鏐的兒子是瘸子,竟捕風捉影地把它與“杭人為避錢愛子跛足之諱”掛上了鈎,且寫進《澠水燕談錄》一書中,實見笑後世之舉。當時江浙一帶民間曾流傳個《茄子與瘸子》的繞口令:“北邊來了一個瘸子,揹着一捆橛子;南邊來了一個瘸子,揹着一筐茄子。背橛子的瘸子打背茄子的瘸子一橛子,背茄子的瘸子打了背橛子的瘸子一茄子。” 另一則繞口令道:“打南邊兒來了個瘸子,手裏託着個碟子,碟子裏裝着個茄子。地下釘着個橛子,絆倒了拿碟子的瘸子,撒了碟子裏的茄子。氣得瘸子撇了碟子,拔了橛子,踩了茄子。”繞口令中的“茄”與“瘸”韻腳相同,且兩字都含“加”,黎民百姓唯恐觸犯吳王忌諱,便根據茄味似酪酥而改名為酪蘇。其實,即使是宋人,也不認為茄子俗稱落蘇是為錢王避諱,陸游的《老學庵筆記》中就這樣認為:“《酉陽雜俎》雲:茄子一名落蘇;今吳人正謂之落蘇。錢工有子跛足,以聲相近,故惡人言茄子,亦未必然。”

秀色可餐

中國古人食有茄,亦很會烹茄。1500年前南北朝我國第一部農書《齊民要術》就有缹茄子法;《遵生八箋》記有糟茄、淡茄、糟瓜茄、糖蒸茄、鵪鶉茄、香瓜茄、糖醋茄等8種烹調茄子的方法。“糟茄”也是明代宮廷時令菜餚。《明宮史》》飲食好尚》記載:“九月……是月也,糟瓜茄。”糟瓜茄就是糟茄子,其製法:“每五斤鹽十兩,和糟拌勻,用銅錢五十文逐層鋪上,經十日取錢,不用別換糟入瓶收。久翠色如新。”元代忽思慧首將茄子列入皇帝的膳單,唐代顯貴段成式把茄子作為佳蔬而常食。

大凡文學名著中描寫美食,概賽不過曹雪芹的《紅樓夢》,寧、榮二府400多人物,大小宴席無數,時令佳餚,四季補品,洋洋大觀,不盡其詳。鐘鳴鼎食的賈府老爺小姐,在吃膩了什麼熊掌、鹿肉、山獐、野雞之類金齏玉膾味,也偶然會想起吃點清爽可口的家常菜。四十一回中劉姥姥二進榮府的時候,眾人在大觀園的綴錦閣飲宴。賈母特別吩咐王熙鳳用茄鯗招待她。一道菜把劉姥姥給吃懵了,便請教説:“告訴我是什麼法子弄的,我也弄着吃去。”,鳳姐兒所説的“茄鯗”。早先的時候總覺得是奢侈已極,似乎就不是凡間的菜餚。但照現在的情況看,真要想做,也未嘗就做不到:先將茄子削皮,切成丁兒,用雞油炸了;再取雞脯肉及香菌,嫩筍、蘑菇、五香豆腐千、各色乾果等切成丁兒,和炸過的茄丁兒一起,拿雞湯煨乾,澆些許香油,然後用糟汁拌上醃了,裝罐封嚴。到吃的時候,再摻以爆炒的鮮雞腱子肉丁兒,食後猶覺醇香滿口。茄子做到這個份上,好吃固然好吃,但全然失了本味,且耗時費事,算不得家常菜。

鄭板橋於上方寺留聯雲:“紫莧紅茄禪門供養,綠葵翠芥田舍風光”。孫葉申薌。《踏莎行·茄》:“昆味稱奇,落蘇名俏,五茄久著珍蔬號。自從題做紫膨哼,食單品減知多少。作脯原佳,將糟亦妙,老饕所嗜從吾好。憶並自莧話清操,自慚肉食非同調。”

有美食家之譽的梁實秋在《雅舍談吃》裏也談了茄子的吃法,其中一款北方的燒茄子尤談得詳細——茄子不削皮,切成塊兒,用刀在切面劃出縱橫的印兒,“像劃腰花那樣,劃得越細越好”,然後入油鍋炸。炸好將茄子撈出,再炒重脊肉絲少許。復將茄子投入翻炒,且一邊加醬油等佐料。盛盤時,再灑以蒜末,便成。樑先生稱其“味極甜美,送飯最宜”。瞧,大師的筆下,已可嗅到燒茄子的濃香了。但樑先生描述的台灣“涼水茄”卻不敢贊同,他稱言,國人膳食素來講究色香味形,“涼水茄”的茄子已搗成一片泥糊,即便其味鮮美,在品相上已大大打了折扣。

張愛玲在國外品嚐過許多茄子食品,有一種羅馬尼亞茄子罐頭,外殼上畫了一隻彎彎的紫茄子;美國的大肚茄子永遠爛心,所以多加工成罐頭出售。裏邊的茄子泥,用的是豆油或是菜籽油,氣味強烈沖鼻。裏面的小黑點是一種香料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