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認識毫米教學設計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3.11W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那麼優秀的教學設計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認識毫米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認識毫米教學設計

認識毫米教學設計1

所在班級情況,學生特點分析:《分米和毫米》一課是國標本蘇教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的教學內容, 本課教材編排的內容很充實,由於有較多的學生操作活動,又是一節低年級數學概念課,所以把這一課上紮實上好不容易。小學低年級的學生更多地關注“有趣、好玩、新奇”的事物。因此,學習素材的選取與呈現,以及學習活動的安排都應當充分考慮學生的生活體驗和趣味性。本節課讓學生經歷測量常見物體長度的過程,引出長度單位毫米和分米,讓學生感受到掌握毫米和分米是日常測量的需要,感受到學習這部分知識的價值。本節課的設計,本着“發展學生創新思維為主”的原則,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操作、猜測,認識長度單位毫米和分米,建立毫米和分米的長度觀念,培養學生的分析、綜合、比較、抽象、概括能力,結合具體內容向學生滲透長度單位來源於實際生活又運用於實際生活的觀點,同時培養學生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實踐活動認識長度單位——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分米和毫米長度的直觀表象。

2.使學生在實際測量中,學會選擇合適的長度單位和測量工具,會測量一些物體或線段的長度,並提高估測能力。

3.使學生通過動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動,進一步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體會數學學習的價值。

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課件,尺,軟盤。

2.學生準備:彩紙條,剪刀,1分硬幣,電話卡或銀行卡。

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

談話:(演示課件)有一次課間,幾個小

朋友在一起討論什麼兵器最厲害。紅紅説:“我覺得寶劍最厲害。”明明説:“不,我覺得孫悟空的金箍棒最厲害。它能伸縮,可長可短,它可以短到只有1釐米;也可以伸長到1米,甚至幾百米、幾千米,還可以伸到天上去呢!”

提問:在剛才他們的談話裏,你能找出一些我們學過的數學知識嗎?(米、釐米)

引導:對!我們已經學過長度單位米和釐米,(板書:米、釐米)你能用手比畫一下1米大約有多長嗎?1釐米呢?我們測量教室門的高度用什麼單位比較好?量一枝鉛筆的長度該用什麼單位呢?

[説明:學生在生活中已經有一些量物體長度的經驗,在前面的學習中也已經認識了長度單位米和釐米。通過複習舊知引新,激活了學生的知識儲備。同時,孩子們熟悉的神話人物孫悟空又能讓學生覺得有趣,吸引學生饒有興趣地進入主動學習的狀態。]

設疑:(課件演示)紅紅又問了一個問題:“要是金箍棒縮得比1釐米還短,或者比1釐米長但比1米短,又該怎樣表示它的長度呢?”

指出:今天我們繼續學習關於長度單位的知識。

二、認識毫米。

(1)引導:我們以前量過數學書的長邊和短邊,現在老師想請你幫個忙,量一量數學書的厚度是多少。

有的同學説數學書的厚度大約是1釐米,有的説1釐米不到,老師還想知道得更準確,該怎麼辦呢?我們再來認識一個比釐米還小的長度單位——毫米。(完成課題板書:分米和毫米)

(2)小組學習。

①出示學習步驟。

直尺上1釐米中間的每一個小格的長度是1毫米。請你在尺上找出來。

用筆尖指着直尺上的小格數一數1釐米是多少毫米。

在我們周圍有哪些物體的長度或厚度大約是1毫米?請你找一找、量一量。

②學生分小組自主學習。

[説明:考慮到學生已有的學習經驗,因此設計了一個小組合作學習活動,讓學生自主探索新知;又考慮到二年級學生的獨立學習能力還較弱,所以出示了具體的學習步驟。這樣,能使學生進行有效的學習與討論,從而理解毫米的含義。]

③彙報:通過小組學習,你知道了什麼?

追問:1釐米中數出了多少毫米?想想看1釐米等於多少毫米?(板書:1釐米=10毫米)

還有哪些物體的長度或厚度大約是1毫米?

(3)提問:你能用手比畫出1毫米大約有多長嗎?

教師先演示一下,再要求同桌學生互相比畫,並用一分硬幣進行檢驗。

(4)你知道哪些東西的長度或厚度可以用毫米做單位嗎?互相説一説。

三、總結

1.提問:我們今天學習了什麼?(分米和毫米)

提問:連同前面學習的米和釐米,我們已經認識了4個長度單位,你能把這些單位按從大到小的順序排一排嗎?

[説明:在教學中已經通過對直尺的觀察,初步溝通了米、分米、釐米、毫米之間的關係,進一步總結能使學生形成相對完整的.認識。]

2.提問:那麼現在再來看看前面紅紅提出的問題,要是金箍棒縮得比1釐米短該用什麼單位量?(毫米)比1米短但比1釐米長呢?(分米或釐米)

四、鞏固練習

1.指導完成“想想做做”第2題。

先讓學生獨立看圖想一想,再指名回答。啟發學生用不同方法確定橡皮和回形針的長度。

2.指導完成“想想做做”第5題。

先讓學生在書上填一填,再組織交流,啟發學生説清楚選擇的理由。必要時,可出示實物讓學生觀察。

3.指導完成“想想做做”第6題。

先讓學生自由判斷,再啟發學生通過實際測量驗證猜想。

反思:

分米和毫米一課重點是使學生認識長度單位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的表象,並能選擇合適的長度單位。通過這一課的學習,學生都能比劃出1分米、1毫米大約有多長,並能很快地説出1分米=10釐米、1米=10分米、1釐米=10毫米。大部分學生也能正確利用知識解決一些問題,但仍有一小部分學生不會靈活運用,還有個別學生不認真審題。如黃瓜長2( ),在認識釐米和米時,也曾有類似題:黃瓜長25( ),卻不假思索地填上了“釐米”。

學生在頭腦中對四個長度單位都有所感知,也建立起了分米、毫米及米和釐米的長度表象,但多數學生僅僅停留在1米、1分米、1釐米、1毫米的長度表象,遇到將這些知識運用到實際物體的長度中就缺乏瞭解決的策略。

課後,我突然想到了一則關於長度單位運用錯誤的笑話:今天早晨,我從2分米長的牀上爬起來……於是我拿出來讓學生來讀一讀這段文字,剛讀了兩句,班中便發出了“啊”的驚訝聲,讀到最後引得大家鬨堂大笑。我故意疑惑地問:“笑什麼呢?”學生馬上按捺不住了,“2分米長的牀只有兩個這麼長,怎麼睡人呀!”“1釐米的牙刷這麼長,那隻能小人國的人用了!”……紛紛邊説邊用手比劃着。“對呀,你們在選擇單位時,可要注意了,可以用我們身邊的“尺”,比如“一庹”、“一拃”、“一步”等來比劃一下,看看自己填得是否合理。”

這樣,學生在比劃和説理想結合的過程中,拉動了學生的思維,而且更深刻地明白自己就像隨身帶了一把尺,可以隨時進行估測。

認識毫米教學設計2

一、揭題示標

同學們,請看這是什麼?(百寶箱)大家想不想知道里面是什麼東西嗎?(想)但是老師暫時還不能告訴你們,不過看大家這麼可愛,老師可以向你們透露一點兒內幕,這裏面的所有寶貝都和今天學的新知識《毫米的認識》有關,(板書課題)那還等什麼,我們趕快一探究竟吧!請看我們這節課的學習目標。

學習目標:

1、知道毫米是長度單位,並知道1毫米有多長。

2、能正確使用毫米這個長度單位。

3、會説出毫米和釐米之間的關係。

(齊讀)(大家有沒有信心完成?)(有)

要完成我們的學習目標,那就需要大家認真的自學,下面我們一起進入今天的自學指導。

一、 自主探究。

自學指導(1)

自學課本21面,畫出你認為重要的內容並思考以下問題:

1、估一估數學書的長、寬、厚大約是多少釐米?

2、用尺子量一量數學書的長、寬、厚,當測量結果不是整釐米時,怎麼辦?

3、 在什麼情況下,要用毫米作單位?

(時間3分鐘,比一比,看誰自學的又快又好!)

現在開始! 好,停!誰來回答第1個問題, 那麼誰能説一説用尺子量出的數學書的長、寬、厚各是多少? 當測量結果不是整釐米時,怎麼辦?(用毫米表示)用字母表示.

大家真會自學!學的這麼好,那讓我們乘勝追擊,請看自學指導(2)。

自學指導(2)

自學課本22面,再次畫出你認為重要的內容並思考以下問題:

1、觀察尺子,找到1釐米,數一數1釐米被平均分成了幾小格?其中的1小格就是( )。

2、數一數,1釐米裏有多少毫米?你發現釐米和毫米之間有什麼樣的關係?

3、1毫米有多長?同桌互相用手比一比,説一説。

4、想一想,生活中哪些物品的長度或厚度大約是1毫米。

(自學時間:4分鐘)

二、 合作提升

自學完了,自學效果怎麼樣呢?現在我們就來檢測一下。

拿出我們的尺子,結合認真的數一數。

0~1是1釐米,中間有( )個小格

1~2是1釐米,中間有( )個小格

2~3是1釐米,中間有( )個小格

你發現了什麼?

1釐米被平均分成了10小格且每一小格的長度相等,即:每一個小格的長度是(1毫米)。

那麼1毫米有多長呢?首先,我們自己先在尺子上找一找,比一比,然後請一位同學到講台上也幫老師找一找,比一比。(演示)

如果我們不用尺子,你能用手勢表示出1毫米的長度嗎?

(兩個手指之間很小的縫隙就是1毫米,全班伸出小手演示)

好!現在就讓1毫米的長度深深的留在我們的腦海裏,請大家閉上眼睛,想一想1毫米有多長。

睜開眼睛,再次用手勢比一比1毫米有多長。

生活中有哪些物品的長度或厚度是1毫米呢?自己想一想,説一説。除此之外還有哪些物品呢?現在就到老師的百寶箱揭祕的時候了,

(展示銀行卡、小明星、身份證、五角硬幣、鑰匙、尺子、快餐杯等物品的厚度大約都是1毫米)

我們認識了毫米,那麼毫米和釐米之間有什麼樣的關係呢?

我們先在尺子上數一數1釐米裏有多少個1毫米?

(1釐米裏有10個1毫米)

我們一塊對着再數一數。(1釐米裏有10個1毫米)

那麼毫米和釐米之間的關係是:

1釐米=10毫米

三、 鞏固運用

同學們,我們已經認識了毫米並且知道了1釐米=10毫米,那你們下面敢不敢接受老師的挑戰?

1.讀出下面圖形的長度。(出示)

你們會用毫米讀出長度,那你們會用毫米測量長度嗎?我們來檢測一下。

下面的幾種測量方法正確嗎?為什麼?(出示)

我們來實際操作一下,看誰量的又快又準!

2. 量一量。 (出示)

3.下面我們來看一看誰擁有一雙像孫悟空那樣的火眼金睛,請你閲讀明明的一篇日記,找出日記中用錯了的單位,並比一比,説一説與實際情況是否相符。

20xx年9月17日 星期四 天氣:晴

今天早晨,我從2釐米長的牀上爬起來,來到了3釐米高的衞生間,拿起了12毫米長的牙刷刷完牙後,急急忙忙地洗臉,吃早飯。我跑步到學校,看到180米高的老師已經在教室裏講課了,我趕緊從書包裏翻出16毫米長的鋼筆和4米厚的筆記本,認真做起筆記。

我們一塊用正確的單位把明明的日記讀一遍。

4、 在橫線上填上適當的長度單位。(出示)

5、在括號裏填上合適的長度單位,再用一句完整的話表示出圖的意思。(出示)

四、總結解惑

通過我們的交流學習,這節課你收穫了什麼? 還有什麼疑惑嗎?

認識毫米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長度單位毫米,初步建立1毫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釐米=10毫米。

2、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和簡單的推理能力。

3、結合具體內容向學生滲透長度單位來源於實踐又應用於實踐的觀點,同時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及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使學生初步建立 1毫米的長度觀念。

教學難點:

學生對毫米、釐米、米之間的關係易混淆,教師運用正誤辨別、實物比較的方法使學生能正確、深刻地理解它們之間的關係。

教具、學具準備:

教師準備:

課件、直尺一把。

學生準備:

一枚一角硬幣

教學過程:

一、故設障礙,導入新課

1、填合適的單位

一棵樹高6( ) 老師高1( )60( ) 橡皮長5( ) 一角硬幣厚2( )

2、動手測量數學書長多少?

測量很短的物體長度或者要準確測量物體的長度,就要用一個比釐米小的長度單位——毫米來量。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毫米的認識。(板書課題)

二、探究體驗,建立表象

1、認識毫米。

(1)請同學們拿起直尺認真觀察:直尺上除了釐米刻度線以外,還有刻度線嗎?(還有一些小刻度線,這些小刻度線把1釐米又分成了一些小格。)

教師指出:直尺上1釐米中間每一個小格的長度就是1毫米。

(2)看大屏幕上放大的直尺圖

提問:從0刻度到刻度1是幾釐米?

教師讓學生用筆尖指着直尺上的小格數一數,在刻度0和刻度1之間有多少個小格?

提問:從刻度1到刻度2是幾釐米?數一數,在刻度1和刻度2之間有多少個小格?

提問:從刻度3到刻度4是幾釐米?數一數,在刻度3和刻度4之間有多少個小格?

提問:這就是説,1釐米中間有多少個小格?

得出:1釐米=10毫米

(3)出示實物銀行卡和電話卡,告訴學生它們的厚度大約是1毫米,10張紙的厚度大約是1毫米。

(4)教師讓學生量一量數學課本的厚度大約是幾毫米?

(5)説一説,測量生活中哪些物品一般用“毫米”作單位?

三、強化練習,觀念清晰

1、教科書第3頁 “做一做”中的題目。

2、算一算

3、辯一辯

4、改一改

認識毫米教學設計4

這部分內容主要教學分米和毫米的認識,以及分米與釐米、分米與米、毫米與釐米之間的進率。本節課的重點是認識分米和毫米,建立相應的長度概念是關鍵。要通過豐富而具體的測量和估計活動,幫助學生不斷加深對分米和毫米的認識,強化已經形成的表象。因此,我設計瞭如下的教學過程:

一、 數學日記導入

師:老師知道我們班的同學每天都在堅持寫數學小日記,淘氣最近也在向我們班的同學學習,我們一起來看看他的數學小日記。誰來讀一下:今天早晨我從2釐米長的 牀上爬起來。走進衞生間拿起2米長的牙刷,刷完牙後,急急忙忙的洗臉、吃早餐。吃完早餐後我揹着書包去學校,來到教室,我拿出語文書,在7釐米高的課桌上認真的早讀。

師:老師看到好多同學都在笑,你們在笑什麼?

學生説出單位出現了錯誤。

師:那誰能告訴我1釐米有多長?1米有多長?

師:淘氣日記中出現的單位到底該怎麼改呢?今天我們繼續來認識新的長度單位。

二、認識分米

1、初步認識

PPT出示鉛筆盒。

師:鉛筆盒是同學們每天都要用到的學習工具,你們知道它的長邊和短邊分別是多長嗎?老師給大家準備了和這個鉛筆盒一樣大小的紙片,同學們估一估它的長邊和短邊的長?

師:你能量一量嗎?看看你估計的準不準。

師:這個鉛筆的長大約是20釐米,寬大約是10釐米。

指出像10釐米、20釐米這樣的長度還可以用新的長度單位“分米”來表示。10釐米是1分米,20釐米是2分米。分米是比釐米大的長度單位。分米也可以用字母來表示,可以用字母“dm”表示。(板書)

追問:這個文具盒的長大約是幾分米?寬呢?

2、認一認

讓學生拿出直尺,按照10釐米是1分米,在直尺上找出1分米的長度,看看有多長。

提問:從直尺上看,1分米是幾釐米?

指出:從直尺上可以看出,1分米正好是10釐米,也就是説,1分米等於10釐米。(板書)

提問:你能用手比畫出1分米有多長嗎?先試一試,在於同學交流。

3、畫一畫

讓學生用直尺畫一條長1分米的線段。

提問:你是怎樣畫的?請同學們互相檢查一下,再看看1分米的線段有多長。

4、找一找

提出要求:找找身邊有哪些物體的長度大約是1分米,同桌互相説一説。

組織全班交流,進一步感受1分米的實際長度。

5、數一數

讓各小組的同學輪流在直尺上數一數,看1米有幾分米。

三、認識毫米

1、量一量

同桌合作量一量數學書的厚度有幾釐米,冰河同學交流。

提問:數學書的厚度不到1釐米,要準確表示它的厚度,怎麼辦?你有什麼想法?

提示:直尺上1釐米中間1個小格的長度是1毫米。(板書)這是我們今天要認識的另一個長度單位,毫米可以用字母“mm”表示。請大家觀察直尺,並在直尺上指一指1毫米,看看一毫米有多長?學生活動後,組織交流,明確:直尺上每一個小格的長度都是1毫米。

2、數一數

讓學生用筆尖指着直尺上的小格數一數1釐米有多少個小格。

提問:1釐米等於多少毫米?(板書)

3、看一看

出示一些厚度大約是1毫米的物品,説明他們的厚度大約是1毫米。然後讓學生在數學書上數出10張紙,量一量它的厚度大約是多少,再讓同桌同學相互比劃1毫米的長。

提問:測量哪些物體的長度或厚度可以用毫米作單位。

四、鞏固提升

1、改正淘氣的數學小日記

2、想想做做第一題

讓學生看圖,同桌互相説一説各是多少毫米。

提問:你是怎樣知道橡皮和回形針的長各是幾毫米的?

再問:你認為怎樣用毫米作單位測量物體的長度?

3、想想做做第二題

出示三角形圖,讓學生指一指三角形的邊,説一説怎樣測量三角形每條邊的長度。

學生獨立完成測量和填空,並交流測量的結果,以及自己的發現。

出示平行四邊形圖,讓學生獨立完成測量和填空,並組織反饋。

提問:通過測量平行四邊形四條邊的長,你有什麼發現?

4、想想做做第三題

完成測量後,讓學生説説課桌和板凳的高各接近幾分米,並説説自己是怎樣想的。

5、想想做做第四題

讓學生分別估計數學書和講台的寬,説一説估計的結果,以及為什麼估計數學書的寬要用釐米作單位,而估計講台的寬度要用分米做單位。

讓學生分別測量數學書和講台的寬,並記錄測量的結果。

提問:數學書的寬正好是整理米數嗎?比18釐米多幾毫米?可以怎樣表示?

再問:講台的寬正好是正分米數嗎?可以怎樣表示?

比較:估計時,一般不需要得到十分準確的結果,可以用大約是多少來表示,而測量得到的結果是比較準確的,可以用幾釐米幾毫米或幾分米幾釐米這樣的形式來表示。

6、閲讀“你知道嗎”,並進行交流。

五、交流反饋,全課小結

同學們這節課有什麼收穫和體會?

在授課的過程中,發現學生對這一部分內容接受的較快,講解的頁較為流程,學生的反應也很積極。我通過數學小日記的方式進行導入,即建立了數學與生活實際的聯繫,又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氛圍。在新授的過程中非常注重學生的主體作用,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讓學生去思考去交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將課堂交給學生。在評價的部分,我非常注重評價的時效性,給予學生及時肯定的評價,以激勵性的評價為主,即使學生回答不出來我也會給予一定的引導。在練習環節發現部分學生將釐米和毫米兩個單位混淆,在巡視指導時分別進行了個別指導。

認識毫米教學設計5

一、學情分析

學生在二年級對長度單位釐米和米有了系統的學習,對長度單位有了一定的瞭解,在原來的基礎上了解毫米產生的意義,理解1釐米=10毫米,感受1毫米的厚度對於學生來説難度不大。

二、學習目標

(一)會用毫米做單位測量物體的長度。

(二)初步建立1毫米的長度觀念知道釐米、毫米單位之間的關係,會進行簡單的換算。

(三)通過自主探究,提高自己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解訣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教學重點:

建立1毫米的長度觀念,明確毫米與釐米間的關係;會進行簡單的換算。

四、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1.談話激趣

猜猜老師的身高有多少?(1米61釐米)裏面出現了哪兩個長度單位?他們之間的關係是什麼?測量哪些物品用米?哪些用釐米?,我們的數學書用哪個作單位比較合適?

2.估一估

估計數學書的長大約是( )釐米,寬大約是( )釐米,厚大約是( )釐米,

3.量一量

數學書的長是( ),寬是( ),騠是( )。

小結: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小物體的長度不是整釐米數,為了較準確的測量,我們就要學習一個比釐米更小的長度單位一毫米,

(二)學海探祕

1.彙報課前小研究。

你知道了有關毫米的哪些知識?教師出示有關毫米的知識。

2.認識毫米,感知1毫米的長度

(1)你能在尺子上找到毫米嗎?找到後指給同桌看

(2)指名到投影上來找毫米。(放大尺子)

(3)小結:尺上1釐米中間還有許多小格,每一個小格的長度就是1毫米。

(4)觀察會員卡的厚度,用尺子量一量卡的厚度,用手捏住卡感知1毫米的厚度,在生活中,還有哪些東西的厚度大約是1毫米呢?

3.認識1釐米=10毫米。

(1)我們知道刻度尺上的1小格就是1毫米,那麼在1釐米中究竟有幾毫米呢?請在自己的尺上選擇任意的1釐米數一數。(出示視頻)

那麼2釐米是多少毫米?4釐米呢?

4.測量

(1書本第22頁做一做。

(2)測量每條線段長度(以毫米為單位):

(三)鞏固新知

1.填上合適的長度單位。

(1)一橡皮擦長

(2)教室的長約10( )

(3)玻璃厚約5( )

(4)玲玲的身高為125( )

2.我會算。

8釐米=( )毫米40毫米=( )釐米

10釐米=()毫米3釐米4毫米=( )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