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角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9篇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1.93W

在幾何學中,角是由兩條有公共端點的射線組成的幾何對象。這兩條射線叫做角的邊,它們的公共端點叫做角的頂點。下面由小編給大家整理《角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歡迎大家閲讀參考。

《角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9篇

《角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篇1

教學內容:

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上冊第38、39頁、做一做及練習八第1~3題。

教材分析:

角的初步認識這一教學內容,是學生在已經初步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由於學生在學習角的有關知識前,通過對許多物體的感知,已經積累了有關角的感性經驗,所以教材從引導學生觀察實物開始逐步抽象出所學幾何圖形,再通過學生實際操作活動,如折一折、摸一摸、做活動角等加深對角的認識和掌握角的基本特徵。

教材中不要求掌握角的定義,只要求學生認識角的形狀,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能辨認角,會畫角就可以了。這部分內容,教材在編排上還有兩個顯著特點:一是強調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繫,如主題圖 “美麗的校園”和例1的內容都是學生熟悉的;二是強調在實際活動中掌握知識,如安排了“做角”“畫角”等若干活動,都是想讓學生在親自的動手操作中完成學習任務。

學生熟練掌握這部分內容就為以後進一步學習三角形、長方形和正方形以及平行四邊形的角等幾何圖形奠定了基礎,起着承前啟後的作用。

設計理念:

1、聯繫學生生活實際,讓學生在生動、豐富的背景中學習數學,感受數學與現實聯繫,體會學數學的實用性,學有用的數學。

2、引導學生在感知的基礎上加以抽象概括,充分遵循 (從)感知→(經)表象→(到)概念這一認知規律,採取找一找、看一看、摸一摸、做一做、比一比、想一想、等教學手段,讓他們在大量的實踐活動中掌握知識形成角的概念。

3、發揮現代教學多媒體的優勢,通過形象生動的教學手段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把靜態的課本材料變成動態的教學內容,讓學生在動手中思維、在觀察中分析,把外在可見和內在不可見的角印在大腦裏。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會初步比較角的大小;能辨認角和初步用尺子畫角。

2、能力目標:通過讓學生觀察、操作分析、比較,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發展學生與同伴合作解決問題的意識,並培養學生初步學習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

3、情感目標;結合生活情景認識角,使學生感受角與生活的密切聯繫,並在探索角的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

教學重點:讓學生形成角的正確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能用尺子畫角。

教學難點:讓學生通過直觀感知理解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無關。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三角板,剪刀,活動角,不規則紙,繩子。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激發興趣。

師出示小黑板(分別是圓、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每一個圖形都被遮住了一部分)

讓學生猜一猜。

師:我們來玩一個猜圖形的遊戲,猜一猜是什麼圖形?(先猜圓形)

追問:“你們為什麼不猜成是圓形?你是根據什麼來猜測的?”

師:今天我們就來認識圖形朋友——角(板書課題:角的初步認識)

二、自主探究,動手實踐。

1、聯繫實際找角(課件出示主題圖)

(1)、學校就是我們的大家庭,我們都要愛這個大家。瞧,在這個美麗的畫面中,人們在幹什麼?哪兒有角?(生仔細觀察彙報)

生1:老師拿的三角板上有角。

生2:鐘錶的時針和分針組成了一個角。

生3:老爺爺手裏拿的剪刀上有角。

……

(2)、再仔細觀察我們周圍,你發現哪兒有角?把你的發現小組裏説説。學生交流,師巡視。

(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實際出發,聯繫實際尋找生活中的角,讓學生充分體會到數學知識就在我們身邊,數學來源於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2、認識角的各部分名稱

師:“角”有時很淘氣,藏在物體中,找一找這些物體的身體中哪裏藏有角?

(課件出示:“剪刀”、“插有吸管的飲料筒”、“水龍頭”)

學生討論後,電腦閃爍各角,從實物中抽象出角。

師告訴學生:像這樣的圖形就是角。

師:觀察這些角,它們有哪些相同點?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話説。

這些角有什麼地方不同?

小組討論並派代表彙報結果。讓學生知道角有各種不同的形狀和大小。

這些角有什麼相同的地方?

學生彙報後,教師講解角各部分的名稱:頂點、邊、邊。

仔細觀察這些角,你知道一個角有幾個頂點,幾條邊嗎?

(藉助於現代化的教學手段,通過課件演示形象直觀的把角從物體中抽去出來,客觀地比較出角的相同點和不同點,降低了教學難度,有利於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3、動手操作折出角

師:同學們認識了角,想不想做一個角?(想)

(1)師:請同學們拿出圓形紙片,這張紙上有角嗎?你知道怎樣才能折出角呢?試一試,玩一玩。教師巡視。(紙對摺,再對摺,折出一個角。折得角有大小)

(2)把你摺好的角指給同桌看。

(3)摸角學生摸一摸自己折的角,發現什麼?有什麼感受?並把自己的感受説給小組同學聽。

小組彙報:(有一個尖尖的地方是頂點,和兩條直直的線叫邊。)

(在動手摺角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觀察、思維、動手操作能力和自主參與、合作交流能力。)

4、動手做活動角

師:同學們真聰明,不僅能折出大小不同的角,還能正確摸出有角的物體。那你們能不能用桌面上的2根硬紙條和1個圖釘,做出一個角來呢?(生做,師巡視,隨機指導)

師:玩玩你做的角,你能讓它變大變小嗎?你能用一句話來告訴大家怎樣讓角變大,怎樣讓角變小嗎?(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話説)

師:如果老師把角的邊剪短,角的大小變了嗎?再剪短,變了嗎?把你手裏的活動角的兩邊減去一些,角的大小有變化嗎?

想想剛剛的活動,你認為角的大小與什麼有關?(與兩條邊張開大小有關)

(角的大小與兩條邊張開的大小有關,這本是很枯燥難講的知識,教學中通過對活動角的操作,使學生在玩的過程中很容易的就理解了它們之間的關係,達到了設計的目的。)

5、角的畫法:

師:同學們可真厲害,折出了角,也做出了角,想不想畫角呢?(想)

(1)(課件演示)師再示範,請同學們仔細看,先畫什麼,再畫什麼?

(2)生先説畫法,再動手在紙上畫。

(3)展示學生作品。(選有代表性的貼在黑板上)

(在動手操作中,檢驗學生的學習情況,學生也學的高興,學的開心。)

三、目標訓練,拓展提高。

1、做一做。(看誰的眼力好)練習八第1題(課件出示)下面的圖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2、數一數,下面圖形分別有幾個角。練習八第2題(課件演示)

3、下面的兩個角,哪個角大?哪個角小?練習八第3題(課件演示)

(以闖關的形式進行練習, 更能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和積極主動性,使學生始終處於樂學、愛學的心理狀態。)

四、歸納總結,共同點評。

師:今天,我們認識了角,知道了角各部分的名稱,還會找角、折角、做角、畫角。同學們學的很認真。説一説你有什麼收穫嗎?(學生自由發言)

(培養學生的歸納總結、邏輯思維能力,使學過的知識形成系統性。)

五、課下作業,拓展延伸。

一張長方形的紙,剪去一個角,再數一數有幾個角。

(培養思維和動手操作能力。)

《角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篇2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課程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二年級上冊第三單元。

教學目標

1.初步認識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稱;會初步比較角的大小;會用尺子畫角。

2.通過讓學生觀察、操作分析、比較,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發展學生獨立學習能力和創造意識。並對學生進行事物的運動發展變化的辨證唯物主義觀點的啟蒙教育。

3.創設平等和諧、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培養學生互相協作的精神,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

教學重點 難點

重點是讓學生形成角的正確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初步學會用直尺畫角。

難點是引導學生畫角的方法,使學生通過直觀感知理解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無關。

教學設計

〖活動一〗 引入

從複習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老師這有四根一樣長的小棒,你們可以用這四根小棒擺一個我們已經學過的圖形嗎?

生:可以擺一個正方形。

【請學生上台演示】

師:做的很好,如果去掉一根小棒,又可以擺成一個什麼圖形?

生:可以擺一個三角行

【學生繼續演示】

師:如果從三角形中拿走一根小棒,又是一個什麼圖形呢? 【師邊説邊拿走一根小棒】

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認識的新圖形―――角

【設計意圖 對於正方形 三角形,學生們在一年級就有了初步的認識,這裏設計意在喚起對已有知識的回顧,為認識新的幾何圖形做遷移鋪墊。同時,由學生自己動手上台演示,激發了興趣,調動了情緒,有活躍了學習氣氛】

〖活動二 〗感知

從實物中抽象出角

課件出示實物

鐘面 紅領巾 剪刀 吸管

師: 這些物體中都隱含着我們今天要認識的角,讓我們給這些角脱去漂亮的外衣,就變成這樣, 【課件演示 從實物抽象出角來,聲光提示】

師: 你能在自己身邊找出角嗎?找到角後摸一摸,角是什麼樣的 ?

生1: 角尖尖的

生2: 角兩邊直直的

【設計意圖 角與實際生活有着密切的聯繫,周圍許多物體上都有角 ,這裏從學生熟悉的生活實物中引出角,並從中抽象出所學的角,使學生經歷數學知識抽象的過程,感受到數學知識的現實性,學會從數學的角度去觀察分析現實問題,從而激發起探索數學的興趣。】

〖活動三〗 創造

師: 同學們,我們要做一個角的模型,要選擇哪些學具,試着做一下。 【生從學具袋中選兩根帶孔的小棒做成一個角】 通過剛才做活動角,你發現,一個角由幾部分組成?

生1: 我覺得有兩部分組成 , 兩根小棒就行了。

生2: 我也覺得是兩部分。

師: 如果沒有帶孔的點連接,會是一個什麼樣子呢?

生1: 不能把兩根小棒連起來。

生2: 不能組成一個角。

生3: 組成一個角,這個孔不能少。

師: 是的,通過剛才做活動角,發現角是有三個部分組成的,我們把兩根小棒叫做角的“邊”,這兩根小棒相交的地方就是有孔的位置叫做角的“頂點”。説一説 ,你們做的活動角的頂點和邊在哪?

【設計意圖 教學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而小學生往往缺乏感性經驗,只有通過親自操作,獲得直接經驗,而這節教學通過學生動手做活動角,讓學生自主去發現角的三部分。】

〖活動四〗探索

師: 同學們,你們能讓自己做的角變大嗎? 怎麼變?

生1: 我把兩根小棒往外一拉,角就變大了。

生2: 我拿住一邊,把另一邊一拉就變大了。

師: 你們能讓角變小嗎?

生1: 把兩條邊合攏一下,就變小了。

生2: 剛才,我們既能把角變大,又能把角變小,那角的大小與什麼有關?

生: 與角的邊有關。

師追問 : 與邊的什麼有關,長短嗎?

生1: 不是 剛才邊沒有變長。

生2: 不是 兩條邊張開的大 ,角就變大,張開的小,角就變。

師小結

【設計意圖 這段教學,通過拔動活動角,去體驗角的大小與什麼有關係,在具體的操作中,學生才能得以充分的感知,增強了認識效果,可以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

〖活動五〗 畫角

深化角的認識

師: 我們認識了角, 現在在自己的練習本上任意畫一個角。【學生畫 師巡視】 説一説 , 你是怎樣畫的。

生1: 我是照着三角板畫的

生2: 我是先畫兩條邊,再畫頂點。

生3: 我是先畫頂點,再畫的邊。

師: 很好,通常我們常用生3的方法畫角,請同學們看看【課件畫角】,請同學們在自己的本子上按這樣的方法再畫一個角,看誰畫的好。 【指名學生黑板上演示。】

【設計意圖 畫角是這次課的教學重點,在教學是把學生的主動權交給學生,通過學生的自主探索,和相互交流活動,尋求解決問題的策略。】

〖六,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學會了什麼知識 還有什麼問題嗎 你覺得誰表現最好 (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師生共同歸納.)

1.認識了一種新的圖形——角.

2.學會了畫角.

3.知道了角是由一個頂點,兩條邊組成的.

《角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篇3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二年級上冊)》第38~40頁的內容及練習八中的習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

2.初步感知角的大小。

3.初步學會用直尺畫角。

教學重點

認識角的各部分名稱和角的畫法。

教學難點

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沒有關係。

教具、學具準備

學生準備一些表面有角的物品和三角板。教師準備小棒、三角板、紙、硬紙條、圖釘及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引入

師:同學們,你們好,我們現在先一起玩一個擺小棒遊戲。請一位同學上來擺,其他同學在下面擺。注意聽老師的要求,先用四根小棒擺出一個我們學過的圖形。(教師巡視)

師:你們擺出了什麼圖形?(正方形)

師:好,現在拿走一根,再擺一擺又會是什麼圖形?(三角形)

師:你們真能幹,接着再拿走一根,像這樣的圖形又叫什麼呢?(像這樣的圖形就叫做角)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這位新朋友。(板書:角的初步認識)

(教師先讀,然後請學生讀一遍。)

二、新授

師:在生活中,你在哪些物體的表面見過角呢?誰來説説?(讓學生自由地講,可以拿自己的東西説)同學們都説了許多,下面請同學們看看,在這美麗的校園裏哪裏有角?(老師的三角板,花工的剪刀上……)還有許多同學想説,請你們説説這些物品中哪裏有角?(電腦顯示第39頁上方的三幅圖)

(一)動手探索

師:剛才同學們都找出了許多物體表面的角,好,我們現在來試一試畫一個角或做一個角,老師給你們準備了硬紙條、圖釘、彩色紙、尺子,還有白紙。如果你對角感覺還不是很清楚,可以再看看桌面上的物品,然後再做。

(學生活動,教師巡視,幫助有困難的學生)

(二)彙報,小結

師:剛才有的同學做角,也有的畫角,都很認真,那好,誰來説説你感覺角是怎麼樣的?(頭尖尖的,兩條直直的線……)

師:我想問一下,剛才用硬紙條做角的同學,你們的角可以活動嗎?角是怎麼變化的?(請學生上台演示可活動的角,角張開得大,角就大,角張開得小,角就小。)

師:用紙折角的同學,你們發現了什麼?(角折得越多,角就越小,相反則大)

師:畫角的同學呢?你們又有什麼想説的?誰畫得比較好呢,上來展示一下。

師:好,剛才同學們通過做角、折角、畫角,做出了不同的角(展示三種不同的角),你們發現了這些角都有什麼相同的地方?(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説一説)

(三)結合實踐自學角的各部分名稱

師:你們所做的和所講的都對不對呢?讓我們來請教一位不説話的老師吧,請打開課本第39頁,看第三行三個不同的角,自己看看。

課件顯示第一個角,教師點頂點,問:角的這部分是什麼?然後點邊,問:角的這部分叫什麼?點另一邊問:這又叫什麼?

出現另兩角,問:誰來説一説,它們分別都叫角的什麼?

電腦顯示“一個角有幾個頂點?有幾條邊?”(角有一個頂點,兩條邊)

師:好,請大家檢查一下,你們剛才所做的角是不是都只有一個頂點兩條邊呢,找出來,同組的同學互相説一説。摸一摸角的頂點和邊。

師:好,下面誰來説自己做的角的頂點和邊都在哪兒?(讓做活動角的學生上來講述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無關)

(四)小結

師:通過我們的學習認識了角是怎樣的圖形,知道了角的各部分名稱和一個角只有一個頂點和兩條邊。

(五)畫標準的角

師:我們知道了這麼多關於角的知識,下面再來畫一個標準的角。你可以先看書再畫。

(教師巡視)

師:請畫好的同學展示自己畫的角,並講給同學們聽你是怎麼畫的。

師:你畫的頂點在哪兒?邊在哪兒?(教師標出來,將之當做板書)好,下面請同學們再按這個同學的方法再畫一個更好的角。

師:大家真能幹,又學會畫角啦。

師:下面我們就一起來做一些練習,看看你們是不是都掌握了今天學的知識。

三、練習

1.辨別下面的圖形是否是角,不是的話,為什麼?(圖略)

2.用自己的方法比較一下兩個角的大小。(圖略)

3.數出下面角的個數。(圖略)

教學反思

“角的初步認識”是一個比較傳統的教學內容,在準備此課前我就查閲了這課以往的教案,但都覺得過去的教學方法比較陳舊,因為新的課程改革提倡的是讓學生合作探究,自主學習的教學理念,所以我在備課時,摒棄了以往從頭到尾牽着學生學習的方法,設計了讓學生自己動手發現知識的活動。全課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引入,在學生原有的對圖形的認識的基礎上,利用小棒擺圖形,當擺到三角形時問:再拿走一根後是什麼圖形?從而自然地引入所學的內容。第二部分是活動實踐並小結。第三部分是練習。

其中第二部分又分為找出生活中的角、根據自己對角的感受制作角、結合課本和實踐小結角的特徵、畫角等幾個部分。這裏充分讓學生動手操作,合作探究知識,自主學習,體現了新課標的精神,也是整堂課最重要的部分,最能考驗教師在課堂上的應變能力和對所教學內容的熟悉程度。因為教師很難預料到學生在操作實踐中會出現什麼問題。教學中,我對於自己備課時沒有預料到的情況及時做出了靈活處理,沒有生硬地把學生拉回到自己教案中所設計的思路。如在讓學生自己製作角的過程中,有些學生用兩條硬紙條做出三種不同情況的“角”,一種是常見的只有一個角,另一種是十字形的“角”,還有的是T字形的“角”。這裏學生做的時候有的並不知道自己做出了幾個角,只認為其中的一角是自己所做的,有的則是自己知道發現並創造出來。教師此時應因勢利導,先讓學生説出他説的角是指哪個,再問僅此一個角嗎,還有嗎,能比畫出來給大家看看嗎?並及時給予表揚,這樣既能鼓勵其積極性,又能鞏固對角的認識,一舉兩得。

新課改給廣大教師提供了許多新的教學理念,教師們也在教學中根據它採取了許多新的方法,創設了許多情境。但僅此還是遠遠不夠的,我們還必須從思想上時刻意識到學生自主參與、體驗學習、自主學習、自主思考的重要性,讓學生真正自主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去想,去做,去交流,去發現,從自己的成敗體驗中獲取知識,這樣的學習才是積極的、有價值的學習。

《角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篇4

教學目標:

幾何初步知識的教學是培養學生抽象概括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建立空間觀念的重要途徑。

教學重點: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學會畫角和能從實物或平面圖形中辨認角。

教學難點:初步認識到角的大小與兩邊叉開大小有關,與邊的長短無關。

教具和學具

教具:電腦課件、活動角、三角板等。

學具:制活動角的學具、三角板等。

設計思路

為了實現教學目標,有效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依據新課程標準,變注重知識獲得的結果為注重知識獲得的過程的教育理念,遵循學生由“感知——表象——抽象”的認知規律,根據教學的啟發性、直觀性、面向全體學生因材施教等教學原則,以學生髮展為立足點,以自主探究為主線,以求異創新為宗旨,採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為學生創設有效的貫穿始終的問題情景,運用設疑、直觀演示、實際操作等教學方法,通過認一認、説一説、畫一畫、做一做等活動,引導學生動手操作、自主探究,讓學生全面、全程、全心地參與到每一個教學環節中,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觀察、操作和歸納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過程

一、 複習舊知,導入新課。

1、 師:這節課,老師從圖形王國帶來了4個圖形朋友,瞧,他們是誰?(課件出示:長方形、正方形、圓形、三角形)

2、 師:三角形有三條邊,如果把三角形的一條邊擦掉,變成了一個什麼圖形?(指名學生回答)

3、 揭示課題,明確目標。

師:小朋友們預習的真仔細,這節課就讓我們共同走進圖形王國,認識新朋友——角。(板書:角的初步認識)

設計意圖:

(根據二年級學生的特點,首先從學生認識的圖形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入手,讓他們從開始就充滿好奇心,滿懷興趣的參與學習。充分運用多媒體演示,讓學生仔細觀察三角形去掉一條邊後,是一個什麼圖形?自然而然的引出課題——角的初步認識,打開了學生思維的閥門,達到了課始趣生的效果。)

二、 引導探究

1、初步感知角。

(1) 師:這些角可喜歡玩捉迷藏了,它們到底躲在哪兒?是什麼樣子的?我們一起來把它們找出來,比比看誰找得多?

(2)師生羣動,找尋教室裏的角並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記錄。

(3)小組彙報:我們在什麼地方找到了角?

(4)師:其實,角在生活中隨處可見,只要你細心觀察,就能發現它,快來看 (課件出示),找一找剪刀、可樂瓶、水管上哪兒有角?

(5)師:這些都是藏在物體表面上的角,請小朋友們仔細觀察這些角長什麼樣?(學生互相交流,選派組長彙報。)

生:角都是尖尖的,還有兩條直直的線。

師小結:這個尖尖的地方數學裏叫角的頂點,兩條直直的線叫角的邊。

引導學生自己説出:一個角有一個頂點和兩條直直的邊。

(6) 摸一摸

師:拿出三角板,找出上面的角,用自己小手摸一摸,指出這些角的頂點和邊在哪?

(1)學生摸角

(2)彙報

設計意圖:

(這一環節學生經歷從現實生活中發現角、認識角的過程,把學生對角的認識從生活實際過渡到數學知識,逐步構建正確的表象,讓學生明白數學知識來源於生活,培養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意識。)

2、判斷角

師:剛才我們認識了角,知道了角的特點,現在老師要來考考大家,是不是能用剛剛學的知識解決問題。

(課件出示練習)要求學生判斷所出示的圖形是不是角,並説明理由。

設計意圖:

(在認識角的基礎上,及時鞏固練習辨別角,在辨別角的過程中,幫助學生建立清晰的角的概念。)

3、畫角

(1)學生自由畫角,師鼓勵學生想辦法,發揮小組團結合作的精神。

(2)學生彙報畫角的方法。(方法一、先畫邊,再畫頂點。方法二、先畫頂點,再畫邊。方法三、先畫一條邊,接着畫頂點,最後畫另一條邊。)

(3)(課件演示畫角方法)

師:老師請了電腦博士教大家畫角,仔細看看吧。注意畫角的順序。(先畫頂點再畫邊)

(4)學生用學到的方法畫角。

(5)指名學生上台展示作品。

(6)課件展示《畫角兒歌》,學生邊拍手,邊讀兒歌。

小小角,真簡單,一個頂點兩條邊。

畫角時,要牢記,先畫頂點再畫邊。

設計意圖:

(通過學生眼看、手動、心記、腦思、口説去感知角,並形成角的正確表象。使學生在頭腦中逐漸形成角的幾何形體,使學生的個性得到發展,動手能力得到提高。)

三、小遊戲。

(一)數角。

(課件展示數角練習)

師:我們已經認識了角,還會畫了角,接下來,我們來輕鬆一下,玩一玩數角遊戲。看誰眼力好。

(二)做角遊戲,討論角的大小與邊的關係。

1、學生拿出做活動角的學具,做一個活動角。

2、把角的兩條邊拉一拉,合一合,在玩的過程中,討論你發現了什麼?

引導學生説出: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無關,與兩條邊叉開的大小有關,開口大,角就大,開口小,角就小。

3、做角變大變小的遊戲。

設計意圖:

(這一環節,使學生在對角大小的直觀認識的基礎上初步感知比較角的大小的方法。通過實踐操作、體驗、思考、交流等活動,充分調動學生眼、腦、口、手多種感官參與學習,在玩中學、學中玩,逐漸領悟,突破了本課的教學難點。)

四、鞏固練習。(課件展示)

1、比一比哪個角大?

2、按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下面各角。

設計意圖:

(練習由淺到深逐層深入,拓展學生思維、促進學生個性發展,並在時間、空間等方面為學生提供發展的充分條件。)

五、拓展練習。

沿着一條直線劃去長方形的一個角,還剩下幾個角?

《角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篇5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動,使學生初步認識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稱;會初步比較角的大小;會用尺子畫角。

2.通過讓學生觀察、操作分析、比較,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發展學生獨立學習能力和創造意識。

3.使學生能積極參與觀察、操作、歸納等學習數學的過程,並在學習過程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教學重點 難點:

重點:讓學生形成角的正確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初步學會用直尺畫角。

難點:引導學生畫角的方法,使學生通過直觀感知理解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無關。

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境,引入角

師: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份禮物,大家認識它嗎?(五角星)想得到它嗎?(出示五角星)

生:

師:老師要把這顆智慧星送給這節課認真聽講,發言積極,表現最優秀的小朋友,大家有沒有信心得到它。

生:

師:一看大家就信心十足,那你們知道它為什麼叫五角星嗎?

生:因為它有五個角。

師:你們可真聰明,那能指出它的角都在哪裏嗎?(白板批註)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認識的新圖形———角,那麼這節課我們就來對角進行初步的認識。(板書:角的初步認識)

二.探究新知,認識角

1.呈現教材的主題圖,找生活中的角

師:你們剛才能夠指出五角星中的角,大家都很聰明,老師今天帶同學們走進一個美麗的校園,(白板插入視頻)仔細觀察,你在校園中能找出藏着的角麼?看看誰的眼力最好。(白板上批註)

師:看來大家都很善於用數學的眼光來觀察校園,這麼快就找到了這麼多的角。那在我們身邊很多地方都有角,你們能找到它嗎?現在把你在生活當中找到的角説給你的同桌聽,看誰找到的角最多。老師也在生活中找到了一些角。(幻燈片演示)

2.結合情境,合作交流,

〖活動一 〗感知

從實物中抽象出角,課件出示實物

鐘面 剪刀 三角板

師: 剛才,同學們對角已經有了一些初步的認識,老師這裏還有一些物品,仔細觀察,這些物品中有角麼?誰上來指一指?你指的非常正確!下面為了方便大家觀察,讓我們給這些角脱去漂亮的外衣,就變成這樣, 【課件演示 從實物抽象出角來】下面請同學們觀察這三個角,説説這些角有什麼共同的特徵,然後和你的同桌説一説你有什麼發現。

生2: 角兩邊直直的

生1: 角尖尖的

師:剛才同學們看到尖尖的地方叫做角的頂點,看到兩條直直的線叫做角的邊。(板書:頂點 邊)《白板批註》那麼一個角有幾個頂點?有幾條邊呢?

〖活動二〗實際操作,豐富認識,製作角

師: 我們現在知道了角有一個頂點和兩條邊,那麼課前老師給每人準備了一個小信封,信封裏有兩根硬紙條,按扣下面就請大家開動腦筋,想辦法用它們做成一個角,看誰最先做出來。

師:老師也做了一個活動角。下面請同學們像老師這樣張開活動角,逐漸合攏活動角,並認真思考一下,看看你有什麼發現。(白板演示角變大,角變小)

生:

師總結:角的大小與兩條邊叉開的大小有關

師:同學們都很善於發現,下面老師還有個問題想請大家思考一下,如果讓你們現在每人做一個角,使你做的角和同桌做的角一樣大,你們應該怎麼做?通過什麼辦法就能知道兩個角一樣大了呢?下面請同桌兩個人合作探索一下。(比的時候要注意,兩個角的頂點要對齊,一條邊也對齊)

師:現在老師這裏有兩個角,大家猜一猜,這兩個角的大小?到底誰説的正確呢?大家仔細觀察,

生:小結:(角的大小與兩條邊叉開的大小有關,與邊的長短無關)

〖活動五〗 畫角

師: 剛才我們認識了角, 你們想不想把它畫出來呢?現在在自己的練習本上任意畫一個角。【學生畫 師巡視】 説一説 , 你是怎樣畫的。

生1: 我是照着三角板畫的

生2: 我是先畫兩條邊,再畫頂點。

生3: 我是先畫頂點,再畫的邊。

師: 很好!看來同學們很有探索精神!下面請你們仔細觀察老師是怎樣畫角的。師示範畫角邊説明,重點突出“先畫頂點,再用尺子向不同方向畫兩條筆直的線”並請學生説一説教師畫角的方法,並出示兒歌。板書:

三. 課堂小結,鞏固練習

1.師:同學們,今天我們認識了角,下面誰來説一説,你知道了角的`哪些知識?(課件出示兒歌)

2.做一個小小設計師:設計一幅有角的圖畫。

《角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篇6

一、教材分析

本單元主要教學角和直角的初步認識,這些內容是在學生已經初步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礎上教學的。

1、結合生活情景認識角和直角。

2、通過實際操作活動,幫助學生認識角和直角。

二、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動,使學生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初步學會用尺畫角。

2、結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動,使學生初步認識直角,會用三角板判斷直角和畫直角。

三、教學建議:

1、注意通過多種活動認識角和直角,正確把握教學要求。

2、在教學中注意科學性。

3、這部分內容可以用2課時進行教學。

角的初步認識(一)

教學目標:

結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動,使學生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初步學會用尺畫角

重點:

1、結合生活情景認識角。

2、用尺畫角

教學儀器與媒體:

多媒體課件,角的學具、一張長方形的紙、三角板。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出示主題圖,讓學生觀察並説説都看到了什麼。學生根據自己的觀察説完以後,出示紅線標出圖中的角。由此引出課題:“角”

二、教學例1

1、讓學生説一説在生活中還有哪些物體有角。學生説完以後從其中的三種實物(吸管、剪刀、水龍頭)中抽取出角(鋭角、直角、鈍角),讓學生認識。在此基礎上介紹角的各部分的名稱:角有一個頂點和兩條邊組成。

2、學生用學具自己動手做角。

教師:下面請同學們拿出準備好的學具自己動手做一個角,並指出哪是角的頂點?哪是角的邊?

學生活動

師拿出準備好的長方形的紙説:請同學們指出老師手中的紙上的角。

學生指完後師説:其實除了這四個角以外我還可以用這張紙做出其他的角,你能嗎?

學生動手操作並出示自己做成的角

三、教學例2

下面咱們一起來研究一下怎麼樣畫角。教師示範。畫角時教師要注意強調兩邊的畫法。(方向)

師:下面請同學們自己畫一個角。師巡視

四、練習

教科書練習八1、2、3題。

五、總結

你知道了有關角的哪些知識?

六、佈置作業:

1、隨堂練習

2、找找生活中的角

《角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篇7

教學內容

冀教版二年級數學上冊第56~58頁《角的初步認識》。

教學目標

1.在實際操作活動中,經歷直觀認識角的過程,知道角的大小與邊叉開的大小有關。

2.知道角有一個頂點、兩條邊,學會畫大小不同的角。

3.能在長方形、三角形等平面圖形或生活物品中找到角,激發學生對角的好奇心。

教學重點

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會用直尺畫角。

教學難點

理解角的大小與兩條邊叉開的大小有關,與邊的長短無關。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大三角板、圓形紙、活動角。

學生準備:學具袋(內有小棒若干根、吸管、圓形紙、20釐米長的線繩一條)

教學過程

一、師生談話,激趣導入。

今天老師想和大家一起去數學的圖形王國裏走一走,看看在那裏能學到什麼新知識,獲得什麼新本領,好不好?

(課的引入抓住了學生好奇的心理特點,利用學生熟悉的場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下面的探索學習創設了良好的學習情境。)

二、引導探究,合作交流。

活動一:猜圖形,揭示角。

1、課件出示四個圖形,每個圖形都被遮住一部分,只露出他們的角,猜猜他們是什麼圖形。

2、根據學生的回答,揭示角,課件演示將角剪下來。

活動二:觀察角,認識角。

1、引導學生觀察每個角的樣子,概括出角都是由一個頂點和兩條邊組成。

2、出示幾個典型的圖形,讓學生判斷是不是角。

(從學生熟悉的四個圖形中引入角,通過三次“指角”,使學生逐步建立了正確的“角”的表象,逐漸滲透了“角是由一點出發,引出的兩條線”這一知識,從知識的廣度和深度上注意了知識的滲透,為學生繼續學習角的有關知識做好了鋪墊。)

活動三:聯繫實際,找角

1、 在生活中找角。

2、 在圖形中找角。

課件出示

(讓學生從身邊找角,使學生經歷了從現實生活中發現角、認識角的過程。使學生體會到數學並不神祕,數學就在日常生活中,就在自己身邊,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繫,培養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應用意識。在圖形中找角,使學生經歷從直觀到抽象的過程。)

活動四:動手操作,做角。

學生每四人為一組,組長拿出學具袋,小組內每人任選一樣物品做角。

活動五:玩活動角。

1、學生操作:讓其中一條邊不變,轉動另一條邊,有什麼發現?

2、師拿出兩個一樣大的角,但邊一長一短,讓學生比較角的大小。從而體會到教的大小與邊叉開的大小有關,與邊的長短無關。

(通過做角,玩角,讓學生在實踐操作過程中體會、理解角的組成和角的大小與兩條邊叉開的大小有關這些知識點。注重了學生的觀察、操作與體驗,培養了學生的探索意識和創新意識。)

活動六:體驗感悟,畫角。

課件演示畫角過程,學生在本上畫角。

三、總結提升,自我建構。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穫?

共同編一首兒歌做總結。(板書)

一個角,真簡單,一個頂點兩條邊;

畫角時,要記牢,先畫頂點再畫邊。

《角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篇8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數學》二年級下冊。

[教學目標]

1、在認一認、説一説、指一指、找一找、折一折、摸一摸等活動,初步認識角,會説出角的各部分名稱。

2、通過觀察、比較,明白角的大小與兩邊叉開的大小有關,與兩邊的長短無關。

3、在折一折、動手做的過程中學會做角;通過畫一畫,掌握角的畫法,能夠正確地畫角

4、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

5、使學生知道生活中處處有角,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1、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

2、會準確地畫角。

[教學難點]

理解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無關,與兩條邊叉開的大小有關。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導入新課

請同學們看上的畫面:校園的一角。誰來説説校園裏有什麼?

操場上的活動可真豐富,這裏邊還藏着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新圖形——角。老師手上拿着的三角板(抽象出三角板上的三個角),形狀像這樣的圖形我們就叫做角,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認識角。(板書:角的初步認識)

[評析]

情境導入抓住了二年級學生好奇的心理特點,利用學生熟悉的場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下面的探索學習創設了良好的氛圍。

二、引導探究 學習新知

1.聯繫實際,找角。

師:在這幅校園圖裏有好多這樣的角,你能找一找嗎?讓我們比比看,誰有一雙明亮的眼睛。(請學生自己指出來:鐘面上時針和分針所組成的角、剪刀上張開形成的角、紅旗上的角等等)

[評析]

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從圖片中找出角,充分體現了教學的民主性,讓學生在課堂上暢所欲言,給學生均等的參與機會。讓學生通過觀察從現實個發現角、認識角。

2.初步感知,正確指角。

(1)出示剪刀、吸管和水管的圖片。這些平時用的實物中有角嗎?誰來指指?它們都有什麼特徵呢?

(2)從實物中剝離出角的幾何圖形。如何把水管上的角畫下來,會是怎麼樣的呢?請你們閉上眼睛想一想,也可以用手比劃比劃,看看角什麼樣子的。然後老師在黑板上把這些角畫出來。

並讓同學説説它們的形狀相同點和不同點(同桌討論並彙報)。整理並板書:尖尖的地方叫角的頂點,兩條直直的線叫角的邊。

小結:角有一個頂點,兩條邊。

(3)指出三角尺上的角,並感受。

(4)判斷下面哪些圖形是角,哪些圖形不是角。(題略)

[評析]

在這個環節中,教師沒有去急着幫學生糾正語言與動作,而是充分利用了學生認知過程中的“盲點”巧妙地引導學生自己發現錯誤,然後再讓學生通過觀察與探究去接觸知識,理解掌握知識。

3.做角。

師:剛才我們通過自己的觀察。初步認識了“角”這個朋友,那麼現在我們動手來做一個角。請同學們拿出這張紙,用折一折的辦法,折出一個角來。

學生自己做一個角,然後交流;並四個學生上講台展示,並説出所折的角的兩條邊和頂點在哪裏。

[評析]

在這個環節中,教師讓學生自己動手做一個角,問題的挑戰性激活了學生的思維,經過努力形成了形狀、大小不同的角,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

4.定義角的大小。

(1)教師演示活動角(兩條邊張開一些):你發現角怎麼樣了?怎麼會變大的?(兩條邊收攏一些):這個角怎麼樣,怎麼又會變小的?

(2)小結:角的大小就是與角兩條邊張開有程度有關,把兩條邊張開得越大,角就越大,把兩條邊張開得越小,角就越小。(師生一起,邊操作邊説)

5.比較角的大小。

(1)觀察法。老師拿出兩個相差比較大紙折的角,怎麼樣比較?(學生回答)

(2)重疊法。老師拿出差不多大的角,這兩個角誰大誰小?①引導學生觀察剛才兩個角,誰的大一些?②學生想辦法比較,指名上台演示,得出重疊法。一條邊要對齊,看另一邊張開的大小,再確定角的大小。③鞏固重疊法。同桌做兩個角,比一比,教師巡視,指名兩個學生演示一下。

6、畫角。

1、學生嘗試畫角,在小組內討論畫角的方法。

2、展示畫角:先畫一點,然後從這一點起用直尺向不同方向畫兩條線,就畫出了一個角。

[評析]觀察、敍述、操作,使學生儘快掌握畫角的技能。

三、鞏固拓展

1.數一數一個三角形和一個梯形裏各有幾個角。

四、欣賞生活中的角

[總評]

本節課的設計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出發,讓學生感覺到了數學於生活,培養了學生對數學的興趣。以學生的主動探索學習為基本的活動形式,充分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的主體地位。具體表現在:

1.教師在課堂上敢於放手。在課堂上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充足了時間與空間。整個教學過程,學生通過找角、指角、做角、定義角的大小以及比較角的大小,都是由學生親自動手操作完成的,讓學生在動手、動腦、動口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而獲取知識。

2.注意了知識的拓展。在最後一個環節中,增設了一個拓展訓練,別具匠心,在學生獲取知識的同時,培養了學生的拓展思維,使學生的思維從課內延伸到課外,有利於學生思維的培養。

《角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篇9

一、設計思路:

以學生為主體,順着學生的思路去思考,儘量讓學生去説,去做,老師在關鍵處啟發誘導,直觀教具的使用,提高學生感官上的效果,激發興趣,提高對數學的認識,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二、教材分析

1、授課內容:

新課標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上冊第三章課本第38~39頁。

2、教材分析:

角的初步認識這一教學內容是學生在已經初步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教材從引導學生觀察實物開始逐步抽象出所學幾何圖形,再通過學生實際操作活動,加深對角的認識和掌握角的基本特徵。教材中不要求掌握角的定義,只要求學生認識角的形狀,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會用直尺畫角,為以後進一步學習三角形、長方形和正方形等幾何圖形奠定了基礎,起着承前啟後的作用。

3、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編寫的特點以及學生的認知水平,制定教學目標:

(1)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學會用尺子畫角。

(2)通過讓學生觀察、操作分析,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發展學生獨立學習能力和創造意識。

(3)培養學生良好的合作精神。

4、教學重點、難點:

學生對於角的認識往往只是藉助於實物停留在感性認識階段,對角缺乏系統的認識,所以本課時的重點是讓學生形成角的正確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初步學會用直尺畫角。難點是引導學生畫角的方法。

三、學情分析

學生對三角形有初步的表象,對生活中的角有一定的感受,對初步認識角有表象基礎。

四、教法、學法

角對於二年級學生來説比較抽象,學生接受起來較為困難,因此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角,整個課時將觀察、操作、演示、實驗、自學討論等方法有機地貫穿於教學各環節中,引導學生感知的基礎上加以抽象概括,充分遵循 (從)感知→(經)表象→(到)概念這一認知規律,採取找一找、看一看、摸一摸、折一折、畫一畫、想一想、説一説等教學手段,讓學生在大量的實踐活動中掌握知識形成能力。發揮多媒體的優勢,通過形象生動的教學手段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在動手中思維、在觀察中分析,把外在可見和內在不可見的角印在大腦裏,從而進一步調動他們的學習興趣,使全體學生都能參與探索新知的過程。

五、課前準備

一張長方形的紙

六、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課題

1、師:老師給大家帶來了數學王國圖形家族成員中的幾個成員,大家還認識它們嗎?(學生回答)今天我們來認識圖形家族中的一個新成員:角,引入課題“角的初步認識”。

2、貼圖片。圖片中有紅線勾畫出的角。

(二)、聯繫實際,引導探究

1、師:同學們對角一定都非常熟悉,那麼請你找找教室裏、想想生活中曾注意到那些物體上有角?比一比誰有一雙會發現的眼睛。

(學生一一回答)

2、師:同學們真了不起,找到了這麼多角。

3、師:那麼,這幾個物體上有角嗎?(出示實物,請學生來指一指。)

4、(預設:學生可能指對,直接進入環節5。亦可能指錯進入本環節)

師:剛才有同學指的是這樣一個圖形(教師在黑板上畫一個點),這是什麼?(生答)對,這是一個點。想一想怎樣才能將你看到的角完整地指出來。(學生重新指角)

5、師:這一次,大家指角的時候,不單指出了一個點,還指出了兩條直直的線,也就是這樣的圖形(師示範畫出來)。

6、師:它們就是我們數學王國圖形家族中的角成員。剛才大家指的這個點與兩條直直的線就是角身體的各個部位,它們還有一個好聽的名字!想知道嗎?(教師邊説邊板書,一起口述一遍)

7、仔細觀察,一個角有幾個頂點,幾條邊組成?(生答)由一個頂點和兩條邊組成。我們在表示角的時候,不能就這麼點一下。看老師是怎麼表示角的。(教師動作演示:一個頂點,兩條邊,再用手畫弧)拿起你的小手,我們一起來指一指。(學生書空)現在,誰用這種方法來指一指這把尺上的角?(還有其他的角嗎?)

8、(練習)師:我們這裏來了一些小客人,都説自己是角,請同學們打開書(42頁第1題)先仔細觀察一下,哪些是角。

9、折角。

師:剛才大家已經認識了角,下面能否用老師給大家提供的紙折個角呢?小組合作。

(交流展示,指出這個角的頂點和邊各在哪裏?)

10、師:剛才我們已經認識了角,自己也動手摺了角,現在我們要把角的樣子畫下來,想一想看,角可以怎麼畫?要注意什麼?(學生回答)先畫一個點,從這點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畫兩條線就成了一個角。請同學們照這個方法畫一個,試試。把你畫的角的頂點與邊指給同桌看。(一生板演,反饋時指出頂點和邊即可。)

11、師:再畫一個和剛才大小不一樣的角。請你為自己畫的角打分。

(三)、鞏固拓展,課外延伸

1、師:剛才畫了一個角,老師在這裏再添一條線,現在這裏有幾個角了?(學生指,教師畫弧。)

2、師:我這裏還有一個長方形的圖形,如果剪去一個角,請你猜猜還剩幾個角?

3、師:你能告訴同伴們,今天你有哪些收穫嗎?

七、板書

頂點 邊 邊

Tags: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