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角的初步認識》教案設計

欄目: 教案模板 / 發佈於: / 人氣:9.45K

作為一位傑出的老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麼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角的初步認識》教案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角的初步認識》教案設計

《角的初步認識》教案設計 篇1

教學內容:

蘇教版二下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操作,表達等課堂教學活動,使學生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

能正確指出物體表面的角。

2、通過觀察和操作認識角是有大小的。能夠區分角的大小。

3、通過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抽象能力,幫助學生建立角的空間觀念。同時通過活動使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教學重難點:

初步認識角,建立角的空間概念。

教學準備:

課件、圓形紙片、三角板、活動角。

一、 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師出示一個信封,裏面裝着學生已經學過的平面圖形,露出一部分,讓學生猜一猜。

師語:老師帶來了一些禮物,是我們以前學過的圖形,我露出這些圖形的一部分,你們來猜一猜。 (將圓形、三角形、長方形、五角星貼在黑板上。)

師問:這些圖形裏藏着一個新的圖形,誰知道?(板書:角的初步認識)

二、找角

誰能將這些藏着的角找出來?(讓學生上黑板找到角,適當引導正確指角。)

三、抽象出數學中的角

1、抽象出角的圖形

出示PPT,數學書、三角板和鬧鐘的圖片。

角啊,不僅在黑板上的這些圖形中,你能在老師出示的這些物體的表現上也找到角嗎?

讓學生指出角,隱去實物圖片,留下3個角的圖形,並出示文字(這些圖形都是角)

2、感受角的特點

請大家仔細觀察,並拿出你身邊的三角尺其中一個角摸一摸,你有什麼發現?

生:有尖尖的。(尖尖的在數學中,我們叫做角的頂點)

生:有兩條邊。(我們叫做角的邊)

師:一邊用手比劃出角的符號,一邊説:由1個頂點和2條邊組成的這樣的一個圖形就叫角。我們用這個弧形表示這一個角。

3、判斷題

因為邊彎彎的,引導出,角的邊是直的。

四、創造角

在桌子上,老師提供了幾種工具,請你用這些工具創造一個角

教師巡視:

1、展示畫的角;

2、展示折的角;

3、展示活動角。

找兩位做的不一樣大的角,問哪個角大?哪個角小?你怎麼知道的?

用重疊法驗證,講角的頂點和一邊重疊,看另一邊。

引導出:角的兩邊開口越大,角越大;角的兩邊開口越小,角越小。

4、紅藍角之爭;有兩個角啊,他們吵起來了,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們為什麼吵架、

引導出: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沒有關係。

5、習題:哪個角大哪個角小。

6、習題:數角的個數。

五、課堂總結

1、今天你有哪些收穫:

認識了角有1個頂點和2條直的邊,會數角的個數,角有大小,角兩邊張開的越大,角就越大,角兩邊張開的越小,角就越小,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無關。

2、回到黑板上:五角星中,有幾個角?

《角的初步認識》教案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動,使學生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知道角有大小,初步學會用尺畫角。

2、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

3、使學生知道生活中處處有角,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認識角

教學難點:

正確畫角、認識角的大小

教學準備:

課件、小棒、三角板、圓形紙、長方形紙、剪刀。

教學過程:

一、引入

(課前出示學校的圖片,讓學生欣賞。)

1、師:孩子們,剛才從屏幕上欣賞了咱們的校園,它美嗎?那你們平時喜歡到操場去玩嗎?最喜歡玩什麼?(學生自由回答)

(出示主題圖)這些小朋友在操場上玩得多開心呀!有的在有的在仔細看看,操場上還有許多我們學過的圖形呢,你們看見了嗎?(學生指出如: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球等)

2、師:這些圖形都是咱們的老朋友了,今天,老師要給大家介紹一個新的圖形朋友(出示園丁在剪草的圖)。你們看,園丁爺爺手裏拿着的剪刀,張開就形成了這樣的圖形,(出示角)做操的小朋友伸開兩臂,也形成這樣的圖形,這就角。(板書:角)孩子們,和角打聲招呼吧。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認識角。板書課題:《角的初步認識》

[分析:通過學生熟悉的校園生活情景喚起對已學圖形的回憶,並引出新知,初步感知角。]

二、新課

(一)在主題圖中找角。

1、師指圖:操場上很多物體的表面都有角,快找找吧!

2、(抽生説)學生説到一個,課件演示一個,師跟着複述一遍,並及時表揚。

[分析:讓學生從觀察實物中抽象出角,使學生經歷數學知識抽象的過程,感受到數學知識的現實性,學會從數學的角度去觀察現實問題,從而激發學生探索數學的興趣。]

(二)教學例1

1、從實物中抽象出角。

師:小朋友一下子找到了這麼多的角,真了不起。(把剪刀、吸管、水管放大,背景逐漸褪下去)那這些生活中的角在數學上該怎樣表示呢?你們看,角就是這樣兒的:(課件中三個角從實物中移下來。)

師:這三個圖形都是角。閉上眼睛想一想,角是什麼樣兒的?再用手比劃比劃角的模樣。

師:仔細觀察這三個角,它們有什麼相同的地方?

生1:都是尖尖的。

生2:都有兩條直直的邊。

2、認識角各部分的名稱及其特徵。

(1)師在黑板上畫出一個角:你們覺得尖尖的這是角的頂點,這是角的兩條邊,角的兩條邊都是(生:直直的)。這個頂點和這兩條邊就組成了這一個角。

(2)師再指課件上第二、三個角:誰來指出這個角的頂點和兩條邊。(分別抽兩生)反問:一個角有幾個頂點,幾條邊?

[分析:從生活中抽象出數學知識,使學生初步體會角是從物體表面抽象出來的幾何圖形,是一種簡單而美麗的圖形,並瞭解了角的各部分名稱。此課之前,學生對角的認識是在日常生活中積累的,是模糊的、非數學意義的。教師在學生找主題圖的角的基礎上設計了閉眼想、用手比劃,觀看課件動態演示等活動,幫助學生建立角的正確表象。它們有什麼相同的地方?讓學生運用形象思維,調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通過比較,實現了對角的正確認識。]

3、判斷角。

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些圖形客人,孩子們,想看看嗎?有我們的新朋友角嗎?用手勢表示你們的判斷。學生判斷再抽生説理由。(課件出示書第42頁的第1題。)

4、再回到主題圖中講評學生前面判斷角出現的錯。

5、師:你們看,下面兩個圖形裏也有角,左面的三角形有哪幾個角?右面的圖形又有哪幾個角?(書第42頁第2題,指給同桌看看,再抽生上來指。)

6、找生活中的角

(1)師:孩子們,其實,不光在這些圖形中有角,我們的身邊,我們的教室裏,也都有好多角陪伴着我們。下面,就請大家在教室裏找一找,看看哪些物體的表面上有角。聽清教師的要求,兩個孩子一起,要指出角的頂點和兩條邊。(學生活動,師參與。)

(2)請學生説説找到的角,並指出頂點和兩條邊。

師:小小的教室裏有這麼多的角,那我們的生活中的角就(更多了,可以説是數不勝數,不計其數。)

[分析:讓學生經歷從生活中感知角認識數學上的角回到生活中用學過的知識更理性地找角,這樣的學習過程,正所謂從生活中來,又回到生活中去,真切地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角。培養了學生用數學的眼光觀察周圍世界的意識與能力]

(二)操作,認識角的大小

1、折角

(1)師出示一張圓形的紙:這張紙上有角嗎?開動小腦筋,動手摺一個角,試試吧。如果你有了答案,悄悄地和同桌説一説,還不知道的孩子輕輕地打開書P39,看看書上的小朋友是怎樣折角的。

(2)學生折角,師巡視指導

(3)展示最快的學生做的角。(讓生拿上來)這是一個角嗎?它的頂點和邊都在哪兒?讓摺好的同學把你折的角指給同桌看看,頂點在哪,兩條邊在哪兒?

[分析:皮亞傑曾經指出:動作性的活動對於兒童理解空間觀念具有無比巨大的'重要性。通過操作活動讓學生思考怎樣將無角的東西變出有角來,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用學生喜愛的方式外化他們剛剛建立的對角的數學層面的認識,以多樣表現單一,鞏固了對角有一個頂點、兩條邊的認識。]

2、做活動角。

(1)師拿出一個活動角:老師這兒有一個角,(師扳動角的兩邊),你們看,這是一個活動角,小朋友想不想做一個我這樣兒的活動角?用上老師發給你們的兩根小棍。試試吧!(生做)

(2)展示兩生做成的角(大小明顯的):這兩個角有什麼不同?

生:一個大,一個小。

師:對,角是有大小的。(再展示兩個大小差不多的角)能一眼看出哪個角大,哪個角小嗎?那有什麼辦法知道?

生:可以把這兩個角重在一起。

師:你來試試。

生把兩個角放到展示台上比:把它們疊在一起,把這兩個角的頂點重合,一條邊重合,看,上面這個角的另一條邊在下面這個角的裏面,這説明上面的角比下面的角小一些。

師:這個辦法真好!同桌的孩子也像這樣把活動角比一比,頂點重合,一條邊重合,看看誰的大,誰的小,比出結果了嗎?

[分析:角的大小比較,順承學生對角的大小有所認識之後安排,以學生組裝的活動角為學具,組織學生討論、探究,羣體互動與教師引導有效整合,並相機指導學生用重疊的方法比較角的大小,強化了對角的認識。]

(3)認識角的大小與邊叉開的程度的關係。

您現在正在閲讀的《角的初步認識》教學實錄及評析文章內容由收集!《角的初步認識》教學實錄及評析師:咱們再做一個變變變的遊戲,把你們的活動角拿在手上,(師也拿在手上)請變出一個比你們手上的角要大的角。再變大點?你是怎麼做的?(請一生示範,把邊叉開一點,角就可以變大點)再請全班做。咱們繼續變,把你們手上的角變小點,再變小點,又是怎麼做的?(把邊合攏一點。)

(4)那角的大小跟什麼有關係呢?跟邊的什麼有關係?分四人小組討論。

(5)抽一組生説。

(6)師小結:角是有大小的,角的大小跟兩條邊叉開的大小有關。角的兩條邊叉開得越大,角就越大,兩條邊叉開得越小,角就越小。

分析:使學生對角的大小有一些直觀的認識,初步感知比較角的大小的方法。並通過實踐操作、體驗、思考、交流等活動,使學生體會到角的大小與兩邊叉開的大小有關。

(三)教學例3:畫角

(1)師:你們看,角多神奇呀,你們喜不喜歡它?那我們把它畫下來,好嗎?怎樣畫角呢?(抽一生説)

(2)師:我們來看看究竟該怎樣畫角。(課件演示角的畫法)師:這是第一步,接着看第二步,角畫好了。

(3)師:應該怎樣畫角呢?抽生説説。同時師再演示一遍,並小結:先確定角的頂點,從這點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畫兩條線,就畫成了一個角。

(4)你們會畫角了嗎?試試看。生畫,師巡視。並展示學生畫的角。

分析:觀察、敍述、操作,使學生儘快掌握畫角的技能。

(四)拓展與延伸

(出示一個角)師:如果在這個角里添上一條線,這時變成幾個角了?再添上一條線呢?

三、全課總結

孩子們,你們今天和角交了朋友,都有些什麼收穫呢?其實,角的知識還有很多很多,在以後的學習中還會一一學習的。

評析:

《數學課程標準》中指出:空間與圖形在教學中,應注重所學知識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應注重使學生在觀察、操作等活動中,獲得對簡單幾何體和平面圖形的直觀經驗。這兩點要求在本課教學中均有體現:

首先,注重所學知識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體現了新課標的理念數學來源於生活、結合生活認識角。本課中,讓學生觀察校園情景圖,從中找出角,抽象出數學問題,當學生初識角之後,我又不失時機地讓學生尋找生活中的角。培養了學生從數學的角度去觀察和解釋生活,感受數學知識的現實性,激發起學生探索數學的興趣。

其次,角的初步認識內容雖然簡單,但由於學生年齡小、生活經驗不足,要讓他們建立正確的表象並不容易。我按課標要求注重學生在觀察、操作等活動中獲得對簡單幾何體和平面圖形的直觀經驗,因此,在教學中設計了找一找、認一認、折一折、做一做、畫一畫等實踐活動,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感悟其中的道理,建立角的表象、豐富了對角的認識,發展了學生的空間觀念,體現了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的過程這一基本理念。

Tags:教案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