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數學一年級:連加連減教學設計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2.54W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促進我們快速成長,使教學工作更加科學化。那要怎麼寫好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數學一年級:連加連減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數學一年級:連加連減教學設計

數學一年級:連加連減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通過實際情境建立連加、連減的數學模型,理解連加、連減的含義,掌握連加、連減的計算順序,會進行10以內連加連減的計算。

2、過程與方法目標:在具體的情境中提高獲取信息、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能在與他人合作交流的過程中形成團結協作意識。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在理解和掌握知識的同時,感受學數學、用數學的快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以舊引新。

師:上個星期天,一位叫芳芳的小朋友,和媽媽一起去鄉下的奶奶家玩了(出示圖片:芳芳)一大早,他們就一起乘上“口算號”公共汽車出發了。來,我們都看看有哪些口算,也來算一算吧!

學生看着屏幕口算:

4+1 5+2 5-2 8-2 3+4 10-4

5+3 7+1 3-1 6-2 7+3 6-6

師:不一會兒,他們便來到了奶奶家,奶奶正在院子裏餵雞呢,芳芳可是個懂事的孩子,連忙跑過去幫奶奶餵雞。引出例1。

設計意圖: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創設了小朋友去鄉下奶奶家遊玩和乘坐“口算號”公共汽車的情境,既複習了舊知,又為下面初步感知兩步計算與一步計算的關係打下了伏筆,更激起了學生學習的心理需求,進而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來。

二、結合情境,探究新知

1、探究連加

(1)課件演示,引導學生仔細觀察。

師:看,有幾隻小雞在吃米?(多媒體演示5只小雞在吃米)又來了幾隻?(多媒體演示來了2只)瞧,這隻小淘氣貪玩,來遲了吧?(演示又來了1只)

師:你能將餵雞的過程用自己的話説一説嗎?(如果學生説不清楚,可重複演示課件)

引導學生用數學語言表述。(原來。。。先。。。又。。。)

師:地上的小雞是由哪幾部分組成的?(屏幕出現“5”、“2”、“1”)

設計意圖:算法選擇及計算順序是和“動作、過程”緊密聯繫的,教師通過學生的看圖編故事,討論怎樣列算式、先算什麼、後算什麼等形式,讓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並進行積極的數學思考,使學生不僅能學得生動活潑,而且對所學知識理解得更加深刻,記憶得更牢。

師:嗯,口才不錯,你説得可真完整!

師:根據剛才的這些信息,哪位小朋友會提個問題考考大家?(引導學生提出求一共有幾隻小雞的問題)

(2)列式。

師:要求一共有幾隻小雞?小朋友們會列式計算嗎?

學情預設:學生欣賞的角度不同,列出的算式也可能不同。設想1:學生列的是分步算式。師:聽他説得多清楚呀,用我們學過的加法知識解決了生活中的數學問題,真了不起!設想2:學生列的是綜合算式。教師不要忘了舒時給予獎勵。

板書:①5+2=7 7+1=8 ②5+2+1=8或5+1+2=8······

(3)探究、理解含義。

①指名學生説説第一種方法兩個算式的意思。

② 師:結合圖,説説算式中的5、2、1、8各表示什麼意思呢?

指名説。

師:為什麼這裏要把他們加起來呢?用加法呢?

指名説。

師:老師看到小朋友們還列出了5+2+1=8和5+1+2=8這兩個算式,老師不明白是什麼意思,誰能來告訴老師?

師:(恍然大悟狀)哦,老師明白了,原來要求一共有幾隻小雞,還可以直接把5、2、1三個數加起來!

師:看這兩個算式與以前學過的加法算式有什麼不同。你來給這個算式來取個名字?

師:像這樣三個數或三個數以上的數加在一起叫做連加。(板書:連加)

師:你會讀這一道連加算式嗎?(指名學生讀)

(4)交流算法。

師:5+2+1=8,你是怎麼算出來的?(先討論,再彙報)

學情預設:學生可能説一個一個地教出來的。或是先算5+2=7,再算7+1=8······不管那種方法,只要説出理由,都給予肯定。

師:是呀,計算連加時我們一般先把前兩個相加,然後再把算出來的得數(強調是算出的得數)加上第三個數,這樣的計算,也就是説按從左往右的順序計算。(板書:從左往右)

學生齊説計算方法。

設計意圖:創設具體的生活情境,讓學生在輕鬆的氛圍中感受知識的存在。扶放有度,使學生直觀地理解連加的數學意義。

2.探究連減。

(1)情境演示。

師:芳芳正在忙的起勁的時候,表弟在一旁高興地大叫起來,看,那幾只小雞吃飽了!

(多媒體出示小雞跑走圖)

(2)合作探究。

師:小朋友,看了這幅圖,你會編個數學問題來考考大家嗎?(學生先同桌交流,再回答。)引導學生用數學語言表述。(原來。。。先。。。又。。。)

師:要求還剩多少隻小雞,你會列式嗎?(板書:8-2-2)

師:結合圖,説説算式中的5、2、1、8各表示什麼意思呢?

指名説。

師:為什麼這裏要用減法呢?要-2再-1呢?

指名説。

師:你能給這個算式起個名字嗎?(學生回答,教師板書“連減”)真不錯,這就是我們今天學習的知識“連減”。

師:你會讀這一道連減算式嗎?(指名學生讀)

學生一起完整地讀出課題“連加 連減”。

師:請小朋友們開動腦筋想一想,這道題我們應該先算什麼,再算什麼?

師:請同桌之間相互説一説,如果他説對了,請你誇誇他,如果他説錯得不夠好,請你幫幫他。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的教學,教師要適時把問題交給學生自己處理、解決,只做適度的引導,讓學生在探究中學會合作、學會學習,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

(3)全班交流,小結連減得計算方法:計算連減題時,先把前兩個數相減,再用得到的結果減去第三個數。

3.初步小結:喂完小雞,芳芳也認識了今天的兩個新朋友,它們是誰?都是按怎麼樣的順序進行計算的?(板書:從左往右)

設計意圖:及時地鞏固知識、梳理剛剛學習的內容,使學生學到手的知識切實成為自己的本領。照顧全體學生,讓每一個學生都對這一知識形成正確的認識。

三、聯繫情境,應用拓展

闖關遊戲。

師:夕陽西下,芳芳跟着奶奶依依不捨地離開了奶奶家,小朋友們跟着他們也一起學會了很多的新知識。現在,芳芳的媽媽還想考考我們小朋友知識學得怎麼樣呢。小朋友們,我們來接受挑戰吧。

第一關:各顯神通

1.師:學了一節課,有些同學已經有點急不可耐地要展示自己的本領了,那就請同學們拿出自己的學具,在小組中進行一個活動吧!(老師可以示範一組)用你的學具擺一擺,考一考你的同學,我們可要進行小組間的評比,看哪個小組活動得最好哦!

師:剛才小朋友擺出了很多連加連減的算式,怎麼樣在紙上畫出連加和連減的過程呢?

學生説。

老師示範:連加幾個部分加起來,我們可以分開畫,連減需要減去幾個部分,我們可以用圈去和劃去的方法。

2.師:明白這個意思了嗎?我們一起來試一試吧。打開書本72頁,完成做一做。

反饋:為什麼要4+3+2=9?它表示的是什麼意思?4、3、2、9各表示的是什麼意思?

(10-3-5=2同前)

設計意圖:一年級學生非常愛動,你光讓他聽,他還真坐不住。因此,安排了動手擺小棒的環節。讓學生在合作中擺出小棒,教師可以同時考查學生對連加、連減這一知識掌握得如何。

3. 師:請小朋友想一想,生活中有沒有能用連加連減來計算的例子?

生1:家裏原來有3只蘋果,媽媽先買來了2只,又買來了4只,現在一共有幾隻?可以用 3 + 2 + 4 = 10 來計算。

生2:我原來有9本書,送給弟弟3本,又送給妹妹4本,還剩多少本?可以用 9 - 3 - 4 = 2來計算。

設計意圖:讓學生自己舉例,一方面是想將數學與身邊的生活實際緊密相連,進而體驗連加連減的含義,另一方面使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第二關:火眼金睛

(1) 多媒體演示開始時的一組題。

師:今天我們又掌握了兩種本領,仔細觀察上課時我們做過的這組題,你發現了什麼祕密?

(2) 口算連加連減。

師:是的,我們發現原來這兩個算式都能拼成連加、連減的算式,而且計算順序也相同,那下面這些口算題,你能很快算出來嗎?

2+2+2= 9-2-3= 10-4-1= 3+2+4=

8-1-5= 4+3+1= 5+1+3= 10-2-5=

人教版數學一年級上冊《連加連減》公開課教案

第三關:精打細算

師:學校打算組織一次秋遊,可以帶一些乾糧。如果媽媽給你10元錢,有這麼一些食物,你打算怎麼買?用算式來表示。

食品

火腿腸

果凍

麪包

蛋糕

飲料

薯片

單價

2元

4元

1元

3元

3元

5元

師:好好看看、算算,怎麼樣才能買到自己喜歡又實惠的食品,相信自己,你一定能行!

設計意圖:數學來源於生活,又服務於生活,為此在數學教學中,我創設運用數學知識的條件給學生以實際活動的機會,使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加深對新學知識的鞏固。本節課上聯繫課外的情境,增強了學生對連加連減的認識,並能為自己的學習生活服務,如春遊時媽媽給你10元錢你自己如何安排等。課堂上學生是帶着問題來的,而這些問題的解決是體現課堂效果的標準之一,因此讓學生對自己有個總結“我的問題解決了”很重要。

四、全課總結,延伸課外

師:愉快的一天結束了。芳芳説:這一天的收穫可大了,小朋友,你想不想和芳芳比一比誰的收穫大呢?讓我們來説一説吧。

師:是的,今天我們學習了連加連減的計算順序是從左到右,還學會用連加連減來解決簡單的數學問題,課後還可以找找生活中哪些問題可以用連加連減來解決的,比比誰找得多!

設計意圖:趁着學生意猶未盡。讓學生自己尋找生活中的連加和連減故事,讓學生體驗到數學知識的實際價值,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數學一年級:連加連減教學設計2

教學內容:

教學目標:

1、在具體情境中,讓學生體會加減法的意義,感受計算與生活的聯繫

2、探索並掌握連加及加減混混合運算的知識,體會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化

3、培養學生提出、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教學重難點:

探索並掌握連加及加減混混合運算的知識,體會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化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同學們,我們前面已經參觀了各種展覽和館區,媽媽決定帶領小紅去買幾種紀念品帶回家,他們出現了一點小問題,我們一起來幫幫她們好嗎?

二、講授新課

1、觀察信息

(出示信息窗口5)我們先一起看看都有那幾種標本?

學生回答,引導學生説出每種標本的價錢。

2、提出問題

小組合作。回答下面問題;

媽媽想買什麼標本?

拿多少錢去買?

大約還剩多少元錢呢?估計一下,

還剩多少元應該怎樣計算的?

3、全班交流

師:哪個組員一説一説你們是怎樣解答的?

以小組為單位,討論一下,怎樣進行解決

學生可能出現:

50-13=37(元)

37-17=20(元)

13+17=30(元)

50-30=20(元)

引導學生説一説每一步求得是什麼?為什麼要先算?能否將你們的.兩個算式組成一個算式,

小組再次合作

全班交流

先板書算式

師:這些算式你覺得熟悉嗎?

有連減,加減混合算式

師:這些算式中先算什麼?怎樣列豎式?

引導學生比較一下兩種不同的算式,哪一種更好,為什麼?對於第二種方法,則重點引導學生是用50元減去13和17的和,因此要先算13和17的和,先算需要怎麼辦?怎樣列豎式解答?

4、如果給你50元錢,你想要買哪些物品?還剩多少元錢?

學生提問,集體解答,解答時引導學生説一説是怎樣想的,要先算什麼,再算什麼?

5、舉例連加算式要先算什麼,再算什麼。

三、鞏固練習

1、先請學生説一説每個月各有多少天,

然後解答自主練習第一題

2、比一比,誰最棒!

解答自主練習第二題

3、看看誰有一雙孫悟空一樣的火眼金睛。

解答自主練習第二題

四、小結

這一節課,你有什麼收穫?

數學一年級:連加連減教學設計3

教學內容:人教版數學一年級上冊P72頁和P73、74部分習題。

教學目標:

1、通過情境圖,引導學生結合已有的生活經驗參與研究,體驗連加連減的含義,掌握連加連減的算理,能正確計算10以內數的連加連減。

2、經歷觀察比較的過程,鼓勵學生提出數學問題,培養學生初步的解決簡單數學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3、在學習活動中滲透用數學的意識,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重點難點:體驗連加連減的含義,掌握連加連減的算理。

教具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進入情境。

師:今天,老師帶大家去一個地方,(課件展示:停車場)

哪裏?

那我們一起來看看停車場裏有什麼數學問題。

二、深入情景,展開新課。

1、車子停放,理解連加。

課件展示汽車停放

1〉師:你看到了什麼?

師:你能根據的信息提一個數學問題嗎?

指名2名學生後課件出示問題請學生一起讀。

一共有多少輛車?

師:把這個問題一起讀一讀。

2〉師:你能解決嗎?怎麼列算式?指名説2名。

生:2+3+4 板書算式

3〉師:怎麼算?指名一生説(板書5)後追問2是什麼? 3是什麼?4是什麼?5是什麼?

師:聽明白了嗎?誰再來説説。結合課件説算理

2+3=5 算了什麼?

師:説得真好

和你的同桌輕輕地説一説。

4〉師:會了嗎?

停車場裏有數學問題,公園裏也有數學問題,你看:公園裏的大樹上停着幾隻小鳥?(學生答)草地上的小鳥也想飛到大樹上來,誰願意上來幫幫忙?

誰看清楚了?你看到了什麼信息?

現在你能解決什麼問題了?

師:你能不能出一道這樣的算式呢?

老師這裏的大樹上有3只小鳥,想一想,怎麼樣能來編一題這樣的題目?

指名一生上台演示:

看懂了嗎?提個數學問題,(一共有幾隻鳥?)

請你列算式解答。交流説算理。指2名生説,教師並配以演示合起來的 動作。

師:還有其他的嗎?指名一生演示

可以提什麼問題?

請你自己解答。和你的同桌説一説你是怎麼算的。

2、汽車開走,理解連減。

1〉師:我們回到停車場?課件演示

看到了什麼?提個數學問題。

指名2名學生後課件出示問題請學生一起讀。

停車場還剩多少輛車?

師:把這個問題一起讀一讀。

2〉師:你能解決嗎?怎麼列算式?指名説2名。

生:9—2—3 板書算式

3〉師:怎麼算?指名一生説(板書5)後追問9是什麼? 2是什麼?3是什麼?7是什麼?

師:聽明白了嗎?誰再來説説。結合課件説算理

9—2=7 算了什麼?

師:説得真好

和你的同桌輕輕地説一説。

4〉師:會了嗎?

現在,有些小鳥想飛到另外的地方去抓害蟲了,誰願意上來幫幫忙?

師:你能不能出一道這樣的算式呢?

老師這裏的大樹上有的小鳥,想一想,怎麼樣能來編一題這樣的題目?

指名一生上台演示:

看懂了嗎?提個數學問題,(樹上還剩幾隻鳥?)

請你列算式解答。交流説算理。指2名生説,教師並配以演示合起來的 動作。虛線和劃斜線,指名生説説虛線和劃線的意思。

師:還有其他的嗎?指名一生演示

可以提什麼問題?

請你自己解答。和你的同桌説一説你是怎麼算的。

3、小結新知,揭示課題。

師:請你仔細觀察,黑板上的這些算式和我們以前學的一樣嗎?不一樣在哪裏?

像這樣有兩個加號或兩個以上的加號的,我們數學上有個名稱是:連加(板書),三個數連加就是把三個部分合起來。(結合板書講解)像這樣的算式我們説是連加算式。同樣像這樣有兩個減號或兩個以上的減號的,我們數學上有個名稱是:連減(板書),連減就是從一個數中連續去掉2個數(結合板書講解) 。像這樣的算式我們説是連減算式。這就是今天我們學習的新內容:一起讀課題:連加連減

三、練習提高,拓展思維。

1、基礎練習,鞏固新知。

師:你會了嗎?考考你。

第一關、看圖列式計算。數學書P72的做一做。

説一説圖的意思,交流反饋,説算理。

你們很能幹。那不看圖,你這樣的算式會算嗎?

第二關、計算,看誰算得又對又快。數學書P73的3和P74的6的左邊3題。

師:我們一起來校對。自己當小老師批作業,請 報得數。

師:對的獎勵自己2顆五角星,錯的訂正。

把數學書放在旁邊。

恭喜你們都過關了!

2、拓展練習,發展思維。

師:老師真高興,獎勵你們去遊樂場玩。看到了什麼?獲取信息。

你想玩什麼?

假如你有10元錢,你想玩什麼?

把你的玩法用算式表示出來

交流反饋:1〉玩1種的 還剩多少元?

2〉玩2種的

師:有沒有玩3種的?

有一個小朋友很聰明的,他玩了四種最便宜但不一樣的項目,正好花了10元,你知道他玩了什麼?

 四、全課總結

師:今天這節課你學得開心嗎?有什麼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