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9的乘法口訣》數學教學反思

欄目: 教學反思 / 發佈於: / 人氣:1.76W

身為一名剛到崗的教師,我們都希望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對學到的教學技巧,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那麼問題來了,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9的乘法口訣》數學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9的乘法口訣》數學教學反思

《9的乘法口訣》數學教學反思1

《9的乘法口訣和用口訣求商》是二年級數學下冊49頁的內容,是乘法口訣教學的最後一部分內容。之前學生已經學習了1—8的乘法口訣,已多次經歷了編寫口訣的過程,有了一定的學習基礎。所以在教學時我注意激活學生的知識能力儲備,誘發學生思維的火花,給學生創設了自主探索的空間,讓學生的學習活動在老師的引領下自主完成。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利用學生的已有經驗,找準認知起點

學生的經驗,是學習的寶貴財富,如何利用好學生的已有經驗,是學習是否成功的關鍵。那如何找準把握學生的已有經驗,利用這些經驗實行認知的“正遷移”,是整節課的重要環節。考慮到學生已經學過通過1-8的乘法口訣,已經積累了一定的經驗。而對於9的乘法口訣,雖然是教學的新內容,但在學生與學生的交往中,或者學生與家長的交流中,或多或少會“知道”“瞭解”有關9的乘法口訣。根據這一學情,我在引導學生根據給出的已知條件,大膽放手讓學生自主編問題。學生利用知識的遷移很快編出了比較有教學價值的問題,而且解答正確率非常高。同樣的,在後面讓學生説説若突然忘記了其中一句九的乘法口訣的得數,如何來回憶時,學生想出了許多好方法,如利用前一句口訣和後一句口訣相差9這個規律來算得數;利用加法來算得數等等。學生説的頭頭是道,這都得益於前面1-8的乘法口訣的基礎。這裏老師並沒有花多大的力氣,學生通過平時積累的經驗能自主完成學習的任務。

二、關注學生的個別差異性,做到因材施教

因為9的乘法口訣比較特殊,有着許多規律,所以在記憶口訣時,允許學生運用適合自己的或者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記憶口訣,照顧學生的不同差異。特別是,老師後來介紹的“手指記憶法”,學生很感興趣。我先請一位同學上台邊背9的乘法口訣邊演示過程,其他學生仔細觀看,然後帶領學生一起伸出10個手指頭,自己邊動邊記憶,學生既動手又動腦,效果很好。提供多種巧記口訣的方法,可以讓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利用抽象的規律來記憶口訣,讓學習能力稍弱的學生用手指記憶口訣,讓不同層次的學習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記憶方法。

三、需要改進和商榷的地方

1、時間處理不夠合理。

我在如何巧計9的乘法口訣和探索特殊規律“幾個九比幾十少幾”這兩個環節花費大量的時間,所以導致後來的練習做得比較倉促,不夠到位。特別是“9元超市”買東西這道練習題,本應該讓每個學生和同桌説一説自己想買哪幾件物品,要付多少錢,可是由於時間原因,我只是讓個別學生回答,就匆匆進入下一個環節。實在是可惜。我發現自己平時上課也常常出現這樣的情況,要麼來時間不夠,要麼課上好了還沒下課。看來如何合理分配時間也是個大學問啊。日後需多學習,多研究。

2、學生參與面不廣。

本課的練習相對來説少了點,而且形式比較單一,學生參與面不廣。第一道練習題是讓學生根據一句乘法口訣説出兩道乘法算式和兩道除法算式。我只是指幾名學生回答,並沒有給與每個學生説的機會。我想這裏改成同桌互相説一説比較好,這樣每個學生都會有説的機會了。第二個搶答題更是聰明學生的天下了,一些後進生根本沒有回答的機會。這裏若改成學生獨立完成口算,再校對答案,實效性更高。第三個“9元超市”買東西也只是“點到為止”,沒有很好地將這

道題目與生活聯繫起來,沒有將這道題應有的價值體現出來。看來,以後設計練習題一定要多考慮全體學生,尤其是後進生,要做到讓每個學生都有獨立思考的時間,有開口説話的機會。

當然,我的課堂還存在許多問題。比如對教材的處理設計,對學生的引導等方面還存在着許多缺陷。在以後的教學之路上我一定會多思考,多研究,使自己的課堂逐漸走向有效!

《9的乘法口訣》數學教學反思2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在教學時以“外國小朋友 凱蒂”為話題,把孩子帶入學習情境,通過編兒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後通過編兒歌時遇到困難而產生學習的願望, 從而激發瞭解決問題的求知慾。這時通過演示藉助學具擺一擺、説一説的方式,再次激發學生探究兒歌的興趣,從而為學生利用學具自編兒歌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為下面學生編乘法口訣作了很好的鋪墊。在本課最後教師又迴歸到情境中去,利用所學乘法口訣解決情境中的實際問題,進一步體會用乘法口訣解決問題給計算帶來的簡便。

二、藉助學具體來幫助。

由於二年級兒童思維正處在由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階段,但仍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的階段。本課中注重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充分利用學具使學生進一步理解乘法的意義,教師在直觀的基礎上,不失時機地引導學生向抽象過渡,教會學生學習數學的思維方法,使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自主學習的能力有了不同程度的發展和提高。如:在理解“6個沙包幾塊布”時,教師首先是藉助學具擺一擺、説一説,具體形象地説兒歌,然後藉助課件變成文字形式整理兒歌,很自然的完成了從具體性思維過渡到抽象思維的轉化過程,這樣既有利於理解乘法的意義,又為編7的乘法口訣打下良好的基礎。

《9的乘法口訣》數學教學反思3

創設一個富有童話色彩,輕鬆活躍的數學課堂,一直以來都是我 們追求,總想讓學生在高高興興的活動中將數學知識掌握,在有計劃 的訓練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訓練學生的創新思維。用我的真誠贊 美與激勵語言推動學生不斷前進,愛上數學課,喜歡數學老師。體驗 數學科的無窮魅力。 在這堂課中, 以上的思想還是得到了較好的體現。

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也是新課改的要 求。在本節課中,我通過創設明天,會飛來幾隻小鳥呢?長頸鹿又 該如何給小鳥安排房間呢的情境讓學生充分展開想象, 使學生不僅 學得有趣,學得主動,而且學生也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人自己提 出問題師生互動解決。當學生提出飛來了 63 只小鳥,每間房 子住 6 人,需要幾間房子?的問題時,在計算時出現了難題,63 除以 6 等於多少呢?我不急於解決,而是給了學生思考的空間,讓學 生去思考、去討論,而後,學生想出了用估算的辦法來解決,60 除 以 6 等於 10,還有 3 只小鳥也要安排 1 間房子,所以要 11 間房子。 根據低年級學生學習數學煌年齡和心理特點,在鞏固練習階段, 我創設小組比賽的情境,調動學生練習的積極性。學生在積極的氣氛 中達到了較好的練習效果。

《9的乘法口訣》數學教學反思4

1、創設情景與激活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情境

據低年級的學生的年齡特點:好奇心強,易衝動,因此在學習新課前先進行開火車背乘法口訣的練習,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熱情,激起學習的慾望。將學生自然的引入了新課的學習。

2、問題來自於學生,變接受式學習為自主探索式學習。

本課的教學,我創設了“六一”節為老師佈置教室這樣一們數學的問題情境,通過引導學生提煉信息、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使學生再次感受了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繫,經歷了運用乘法口訣求商的計算方法的形成過程,培養了學生對知識的遷移能力。通過討論交流,引

導學生概括計算方法,不但有利於學生將新知同化到原有的知識結構之中,而且也培養了學生的歸納概括的能力。對於書上提出的三個除法問題,我這節課不是由教師直接提出、羅列出來,而是由學生自己根據故事情境的信息提出來的,問題來自於學生,這樣就變接受式學習為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自主探究式學習。

3、精心設計活動,符合學生年齡特點。

愛玩愛聽故事是小學生的天性,是他們的興趣所在。練習中,我沒有直接將課後練習題呆板、枯燥地羅列出來,而是將課後練習十一的三道題聯繫起來,設計成一個個小故事。如小猴子要上樹摘桃子,必須把梯子上的題算出來,才能上樹,讓學生幫一幫小猴子。這時學生學習的積極很高,都積極主動地去幫助小猴子。並教育學生幫助別人是一種快樂。然後幫助小鳥找家,因為它們去找東西吃時,迷路了,找不到家,它們身上都有一道算式,算式的得數和它們家的門牌號碼是一樣的。你們能幫它們找到家嗎?通過一個有連貫性的故事情節來激發孩子們的興趣和敢於向苦難挑戰的勇氣,並且培養了學生樂於幫助別人的精神,讓他們在快樂中完成了課後習題。

存在的不足:

在課堂的具體實施過程中,沒有很好的對待學生的生成問題,當學生把圖中的問題都提出來後我沒有一一解答。在爬梯子算題時,一名同學算的太慢,我讓女同學為她加油,這樣有可能分影響她的思維。在算題時,我總愛催學生快做。這些問題,需要我在今後的教學中要注意。

總之,教學情境的創設,教學過程的安排,教學活動的體驗,都是堅持以學生的發展為本。

這樣的教學理念是新課標所倡導的,也是我們在教學中要努力遵循的原則。

《9的乘法口訣》數學教學反思5

在教學《9的乘法口訣》這一課中,我首先注重了情境的創設。展示西遊記的圖片,西遊記中唐僧師徒歷經九九八十一難才取得真經。其中一句乘法口訣九九八十一是9的乘法口訣直接引入課題。在結合龍舟情境圖的展示,找數學信息,寫乘法算式,編寫乘法口訣,引領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探究發現編制乘法口訣的方法。

本節課我注重學習方法的滲透,引導學生有條理地思考問題。如在教學環節找一找乘法算式的積有什麼規律和特點,積的十位數和個位數加起來都是9,口訣的積十位和個位上的數有交換的現象,如18和81,27和72,36和63,45和54,還有積是9,比10少1,積是18,比20少2……這些特點都是不同於其他乘法口訣的地方。這些積的特點都可以幫助學生更快記憶乘法口訣。之後介紹其實還藉助雙手幫助記憶口訣,聯想法,如七七四十九天,不管三七二十一,三十六計走為上策,孫悟空有七十二變。這些記憶方法的介紹重在讓學生能夠快速記住這些乘法口訣。

從學生熟悉的生活實際出發,使生活材料數學化,數學教學生活化,設計了一系列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性的學習內容,引導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在數數、算算、編編、理理、説説的過程中,發現編制口訣的方法,記憶口訣的方法,經歷了有條理的數學思考的過程。

教學中雖然注重了情感的陶冶和習慣的培養,可是仍顯得不夠,尤其是在教學語言表達、環節過渡銜接方面等等,都還存在很多欠缺的地方,仍需思考提高。

《9的乘法口訣》數學教學反思6

每次上完一節課,都會感覺有得有失,《9的乘法口訣和口訣求商》亦是如此。下面我就談談對於這節課的一些感受和想法。

一、新課程倡導課堂的開放性,那麼,我們就要解決“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問題。我認為,在新課程中,“教”教材不符合新課改的理念,作為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實際靈活運用教材。因此,我就根據我們班學生的實際特點和本節課的知識點,將例題和想想做做的第1題有效的結合起來。例題中首先呈現的是一個10×9的方格圖,每行的10個格中都有9顆星,根據題意完成“幾個9”的連加的計算,再利用列表計算的過程和編制乘法口訣的經驗,填出9的乘法口訣。在例題中,方格圖是沒什麼大作用的,它的主要作用是“想想做做”的第1題中組織學生觀察例題圖並藉助表探索並發現上訴規律,啟發學生利用這個規律幫助記憶9的乘法口訣,因此我考慮將例題和想想做做的第1題完美地結合起來,將其互相滲透,課後感覺效果不錯,學生既完整地編出了乘法口訣,又利用起方格圖的規律很好地掌握了背誦口訣的方法。

二、英國教育家斯賓塞曾説過:“應該引導兒童進行探討、自己去推論,給他們講的應該儘量少些,而引導他們發現的應該儘量多些。”因此在教學口訣時,我先利用知識的遷移類推性,讓學生運用已經學過的總結1—8的乘法口訣的方法,自己編寫總結9的乘法口訣,9的乘法口訣有其獨特的特點和規律,編出後該怎樣記住呢?我沒有讓學生死記硬背,而是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去發現隱藏的規律,尋找記憶口訣的途徑,充分發揮學生動口、動手、動腦的能力,有利於理解和掌握9的乘法口訣。

讓學生找一找乘法算式積的規律時,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一次又一次在找到規律後體會到成功的喜悦。目的在於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引導學生探索數學的奧祕。用新課程的理念指導課堂教學,變重知識傳授為主動探索,變重結果為重過程,變重死記硬背為靈活記憶。同時,我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和心理特點,介紹了手指記憶法,通過示範介紹、模仿嘗試、互相交流等方式,讓學生對枯燥的口訣記憶產生了內在的自覺的需求,獲得了認知層面與情感層面的“雙贏”。

這樣的課堂給了學生一個寬廣的發散思維的空間,注意引導學生在觀察9的乘法口訣的基礎上,通過探索和交流,從不同的角度去發現隱藏的規律,尋找記憶口訣的途徑,從而發現每一句口訣的含義,進一步探尋9的乘法口訣的規律。知識的獲得完全依靠學生,主體地位比較突出,同時也注意到學生的觀察和學習方法的培養,實現課堂教學的科學化、自主化。讓學生在課堂中自主學習,使課堂成為煥發生命的場所。

三、數學來源於生活,讓學生學習生活中的數學是新課標的重要理念。我在教學中凸現了學科特性,充分發掘生活中的數學素材,如運用我們古代預知天氣的《九九歌》,是將數學知識與學生生活實際緊密聯繫起來,使學習活動更加貼近生活,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與生活密不可分,使得學習效果得以最佳彰顯。數學來源於生活,更重要的是為了服務於生活,在課的最後我創設了一個9元超市,在學生學會了9的乘法口訣後,我並不是讓學生僅僅停留在會背的基礎上,而是進一步引導學生懂得運用乘法口訣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讓學生更好的理解乘法口訣。通過解決諸多此類的實際問題,使數學問題生活化、趣味化,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的作用,明確學好數學的必要性,更重要的是促進對知識的領會與掌握。

整堂課也出現了許多不盡人意的地方,如對於口訣的強化練習中,由於沒有做到細緻的考慮,在課堂中出現了一些顧此失彼的問題。雖然學生的積極性很高,可是在反饋中很難涉及到每一個人。還有,很多補充的知識如《九九歌》,在教學的時候講的比較淺,如果能夠深入進去就更好了,另外整堂課的氣氛沒我想象中的那麼活躍等。

《9的乘法口訣》數學教學反思7

在這節課中,我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出發,採用了讓學生聯繫新舊知識,自主探究編9的口訣的方式。從學生彙報交流9的乘法口訣的過程來看,學生不僅能順利地歸納出9的乘法口訣,而且對於每句口訣以及算式的意義表述也非常清楚。我想是因為學生在以前的學習時有了一定的經驗,會自主探究,自己編口訣。同時他們在編口訣過程中,也會產生一種成就感。學生真正成為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則成為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

9的乘法口訣有其獨特的特點和規律,編出後該怎樣記住呢?我沒有讓學生死記硬背,而是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去發現隱藏的規律,尋找記憶口訣的途徑。讓學生找一找乘法算式積的規律時,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一次又一次在找到規律後體會到成功的喜悦。目的在於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引導學生探索數學的奧祕。用新課程的理念指導課堂教學,變重知識傳授為主動探索,變重結果為重過程,變重死記硬背為靈活記憶。在課堂上,真正做到了“授之以漁,而不是授之以魚”。

不足之處:在全班交流、討論所編寫的口訣時,因為疏忽,忘記了一個重要環節:討論袋鼠圖上的數軸。數軸圖實際上是乘法意義的所在,正是因為小袋鼠一跳9,再一跳9,9個9個地加起來,所以才有了乘法的產生。我在學生獨立完成時,還進行個別指導,讓他們9個9個地加起來算。但在全班交流時,卻疏忽了這個環節。潛意識裏,也有對學生的高估。因為1——8的口訣都是先幾個幾個累加,再引出乘法算式的,以為學生有相當的基礎,就完全放手了。結果部分後進學生編口訣感到吃力,因為他們在前面的學習中,完全靠老師、同伴的指點,方法還未掌握,不先填寫數軸圖,直接編口訣;也有的學生偷懶,靠課前背出的口訣來填寫數軸。這種不恰當的方法,如果當時我放慢節奏,好好討論一下,就可以更好地指導學生理解乘法口訣了。

《9的乘法口訣》數學教學反思8

“9的乘法口訣”是乘法口訣教學的最後一部分內容。通過前面1—8的乘法口訣的教學,學生的認知水平已經到了一定的程度了,而且也有了編口訣的經驗了。所以,在教學9的乘法口訣時,情境教學對學生也沒什麼期待了,因此在教學時直接開門見山:

“今天我們要學習9的乘法口訣,猜猜看9的乘法口訣有幾句?誰能來介紹一下?”這樣課一開始就讓學生明白本節課的教學任務,讓學生自己來介紹9的口訣是哪幾句,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

之後,讓學生自主編寫9的乘法口訣。現在編寫口訣對於學生們來説已經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了,所以全班檢查下來只有幾個學生還有些小錯誤,其他學生都能夠很正確的填寫礎的乘法口訣了。在交流時,我比較注重的是讓學生説一説是怎樣編寫出9的乘法口訣的。

這樣做能讓學生加深對9的乘法口訣的.理解。

編寫出口訣後,最重要也是最難的就是記憶9的乘法口訣,如何指導學生記住口訣呢?本節課在讓學生理解了9的乘法口訣每一句的意義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去尋找9的乘法口訣的規律。學生們能發現很多的規律,如相鄰的每兩個積都相差9;積的個位上的數字和十位上的數字相加為9;除第一句外,其他上下兩句十位上的數字和個位上的數字相反……,在學生説了很多規律後,我引導學生理解另一條規律:幾個9就比幾十少幾。這樣一方面培養學生觀察、推理概括的能力,另一方面又為記憶9的乘法口訣作鋪墊。

《9的乘法口訣》數學教學反思9

首先,教師提出了袋鼠跳一下是9,兩下是18,那麼後面的幾跳分別是多少呢?

生1:9、18、27、36、45、54、63、72、81.

師:怎麼來的呢?

生:相差9,一個是9,兩個是18,三個是27……

生齊讀一個9是9,兩個9是18,三個9是27……

【評析:這個數軸是在7和8的乘法口訣中方法的延續,學生在學習7和8的乘法口訣的時候,已經掌握了這樣的加法向乘法口訣的過度的經驗,這節課這個環節的教學就是經驗的鞏固和應用。不僅僅是計算出結果,而且要知道幾個9相加如何向乘法轉換等等。】

其次,根據數軸上9的加法,自己編一下9的口訣。

三名學生上黑板板演。兩個寫乘法算式,一個寫乘法口訣。

生1:1×9=9

2×9=18

3×9=27

4×9=36

5×9=40

6×9=48

7×9=56

【評析:很多老師認為學習了7和8的乘法口訣,9的口訣很容易了,特別是9的數軸上,一個9,兩個9,一直到九個9相加結果出來之後,學生對9的口訣就迎刃而解了,結果依舊會出錯。另外一點,學生學習乘法口訣肯定是乘法算式和口訣在一起學習的,而這節課老師讓學生把算式和口訣割裂開,學生對乘法算式成了死記硬背,不是參照或者對比去理解記憶,所以學生錯把8的口訣加在了9的算式上,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第三,觀察下面的算式,你發現了什麼規律?

1×9=9

2×9=18

3×9=27

4×9=36

5×9=45

6×9=54

7×9=63

8×9=72

9×9=81

生1:得數翻了一下18、81,27、72,36、63,45、54.。

生2:得數一個和一個都是相差9。

生3:從上往下,每個都多9,從下往上,每個少9.。

生4:十位上每個比前一個都多1,個位上每一個比前一個少1.

師:除了這個,你還發現了什麼?

生5:個位加十位的和是9.

師:一九得九,比10少1,

二九十八,比20少2,

三九二十七,比30少3,

九九八十一,比90少9

【評析:這裏主要是引導學生觀察,發現了什麼?9的口訣中,規律是最多的,教師在這個環節裏,不僅僅注意引導學生説出來發現了什麼?更要注意引導學生如何發現,發現了之間的關係。這些不是割裂開,而要整合,讓學生學會舉一反三,積累基本經驗,把知識內化,形成一種數學能力和數學素養。】

片段四:

1、九的口訣的手指操

2一個鐘錶,報時時候鐘響一次是9秒鐘,11點的時候響多長時間?

《9的乘法口訣》數學教學反思10

反思整節課,可以説學生是在快樂中度過的,有課前的龍舟賽視頻,課中的袋鼠跳格、手指記憶視頻,課後的乘法口訣兒歌視頻,學生始終沉浸在歡樂之中。

課前比較擔心的是教學內容是否真正得到了落實,學生是否記住了口訣等問題,也通過課堂上的對口令遊戲得到了答案。為什麼學生如此之快就能掌握9的乘法口訣呢?這不僅要歸功於推導的詳盡,更要取決於對口訣規律的巧尋。

為了加強學生的記憶,本節課鼓勵學生大膽尋找9的乘法口訣的規律,認真查找每個數的特點以及數與數之間的關係,學生的思維都很活躍,小組內討論都很熱烈。由於在課上給孩子們留出了充分的觀察、探究的時間,並放手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尋找數與數之間的規律,從而加深了記憶。之後又通過手指記憶法,口訣兒歌等,進一步提高了學生記憶的興趣。從練習反饋來看,孩子們用口訣,計算的正確率都有明顯的提高,從而説明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基本都能達到了,也能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9的乘法口訣》數學教學反思11

一、本節課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冊教材中表內乘法是學習多位數乘法的基礎。因為任何一個多位數乘法,在計算時都要分成若干個一位數和一位數相乘。因此,表內乘法是小學數學的重要基礎知識,是小學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必須達到計算正確、迅速。同時表內乘法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解決問題時經常用到的數學知識與技能。因此,在本節課《9的乘法口訣》教學中,注重了運用這些知識解決問題的教學,使計算教學與解決問題教學有機的結合在一起。這不僅有助於學生了解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的聯繫,也有助於培養學生應用所學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本節課的設計説明與反思

表內乘法是第一學段的學生需要掌握和形成的最基礎的知識與技能。本冊教材裏集中進行表內乘法的教學,“表內乘法(一)”教學乘法的意義和2~6的乘法口訣;“表內乘法(二)”,教學7~9的乘法口訣和“倍”的概念。本節課力求讓學生在理解乘法含義的基礎上掌握9的乘法口訣。

本節課教學9的乘法口訣時,將所有相關的乘法算式排列在口訣表的兩邊,目的在便於學生理解一句口訣可以用於計算兩個乘法算式,也自然地滲透了乘法的交換律。同時,進行形式多樣、生動有趣的記憶口訣的活動和練習。如“對口令”等,使學生通過這些富有童趣的活動,心情愉快的記憶乘法口訣。

本節課還注重了把用乘法解決問題的教學滲透於掌握9的乘法口訣的教學過程中,學習乘法計算的目的是用它解決問題。教學中注重了讓學生通過活動探索,理解乘法計算的含義和方法滲透用乘法解決問題的教學。例如本節課中要求學生根據賽龍舟情景圖提出用乘法計算的問題並進行解決問題,使乘法計算教學與用乘法解決問題教學有機結合,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乘法含義的理解,有更多的機會練習乘法計算,更重要的是可以使學生了解到所學習的知識有什麼用處,如何用,從而逐步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發展解決問題的能力

《9的乘法口訣》數學教學反思12

本節課我是在充分了解學生知識起點的基礎上,緊緊圍繞傳統的教學要點,大膽地進行創新,讓學生在自主探究、生生互動、師生互動中紮實有效地完成教學任務。具體體現在以下幾點。

一、變情境創設為直奔主題。

9的乘法口訣是乘法口訣教學的最後階段,學生已有了1-8的口訣的理解和編制經驗,許多學生對9的乘法口訣也已經有了一定的瞭解,因此這節課我先和學生對口令檢查1-8的口訣。接着通過情景的創設讓大家猜猜我們今天要學習什麼呢?這樣課一開始就讓學生明白本節課的教學任務,讓學生自己來探索9的口訣是哪幾句,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

二、變教師的講解為學生探索和交流。

只有真正理解了9的乘法口訣的意義,背口訣,記口訣才會有方法。雖然在沒有教之前學生都知道9的乘法口訣是哪幾句,但仍有部分學生沒有真正明白每句口訣所表示的意義,因此我着重引導學生説説口訣的意義,放手讓學生用自己的方法表達口訣的意義。當學生把口訣編完以後,就提出如下要求:這句口訣表示什麼意思?你能説一説嗎?學生討論交流。學生通過動腦、動口等多種感觀參與學習活動,不但掌握學習數學的方法,而且能加深理解,學以致用。

三、變機械記憶為有意義學習。

如何指導學生記住9的口訣呢?本節課在讓學生理解了9的乘法口訣每一句的意義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去尋找9的乘法口訣的規律。欣喜的是我的學生都能發現各條規律,如相鄰的每兩個積都相差9;幾個9就比幾十少幾:積的個位上的數字和十位上的數字相加為9;除第一句外,其他上下兩句十位上的數字和個位上的數字相反,學生説了很多規律,他們比我預想中好很多。在學生們找到這些規律後,我讓他們小組兩個對口令,當我走到他們中間去看他們記的如何時卻發現,還是有相當一部分的學生會找規律,但是用上規律記口訣卻還是有些反應慢。我告訴他們老師還有一個記住9的口訣的好方法,你們想不想學呢?學生們很好奇我還能有什麼更好的方法呢?我給他們演示了手指記憶口訣。指導學生如何用手指來記9的口訣,學生們都很喜歡這種方法。

《9的乘法口訣》數學教學反思13

在學本課前學生已經掌握了1—8的乘法口訣。學生學習了這些知識後,編制乘法口訣的方法已經基本掌握,這對學習節課的知識是一個良好的基礎,但9的乘法口訣和前面的內容有所不同,口訣句數多、數字大、容易混淆,而且學生基礎狀況參差不齊。可能有的學生早就熟記了口訣表的所有內容,上課時不願意參與編制口訣的過程,而是急於表現自己;可能有些學生一節課下來也不能熟記口訣。

9的口訣較之前的口訣有更多的記憶方法。在如何得出得數時,一個是比之前多了9,我把幾個9就比幾十少幾穿插在得出的得數可以怎樣算出來中,並結合圖説説為什麼。既讓學生很自然地發現這個規律,又節省了時間。發現了這個規律後,再來填寫表格鞏固。然後,玩一個小遊戲,師説前面幾個9,學生回答,比幾十少幾,等於幾。這樣再次鞏固。接着,你想用哪個規律記口訣,就用哪個。

總體情況:底下總有小聲音,課堂紀律不是很好,習慣還未養成,需要多加培養。開頭提問的方向不明確,以致於學生回答偏離了主題。教學設計不夠靈活,在編口訣時,大部分的學生已經有了基礎,在請學生編口訣時,並不認真聽講。這裏可以改變一下,在學生自己在底下編寫口訣時,先在黑板板書口訣,讓他們當小老師,來説一説口訣是什麼意思,怎麼來的,這樣,學生會更有興趣。

《9的乘法口訣》數學教學反思14

全課流程:

複習-背口訣-簡單運用(各種形式的練習)-較複雜應用(應用題編題、分析、畫圖、解答)

本課的計劃展示亮點:

常規做法,不是一節課可以生成的。

1、常規聽算,這是最近一個月每節課必進行的常規,聽算結束會將全對的名單反饋給家長,昨天到場39人,全對的32人,完全準確率82%;

2、學生背口訣的各種形式,這是在學習1-8的口訣的過程中形成的,還學習了鄰班的一些做法;

3、學生的編題訓練雖然不是二年級教材要求的,線段圖也只是教材規定要學生認識而非要求學生掌握的,這個可以説是我從嘗試讓學生編題開始,自己想出來的訓練方式,它是指向更高年級的學習的,而不是為二年級的應試而設的,這是一種新的嘗試,我最想探討的是這個問題,也是我上這節課的目的。我假借了9的口訣的名義,讓學生展示他們的編題和分析能力,籍以研討。編題作業,即堂完成並給老師批改的有29人,24人全對,後補的8本全部正確,1人當天病假,2人未交,實到39人,上交37本,暫時32人全對,準確率82%。

第一個想順道探討的問題是常規作業。近來一直堅持每天10道題的堂聽,即時改,每天發全對名單給家長表揚,現在基本保持每次2933人全對;背口訣的形式,從一年級的學加減法開始,很多讀背的形式就在使用,學生比較習慣用不同的方式來強記或巧記;學生平常除了完成優化作業,還設有堂上練習本和1號練習本、2號練習本。1、2號練習本是必改的練習,它們是教會學生一些必要的格式的,讓孩子們不僅僅知道作業要準確,完成起來還要有規範,堂上練習本是聽算或做嘗試性的練習(比如練習格式)用的,也常常批改。此前,我們班就用堂練本練習過筆頭編題,然後,用一號本編題,我每題必細批。學畫線段圖,也經歷了三階段要求,9次練習,到這回在堂上編題,孩子們已經是第10次編倍數應用題了。以前教高年級的數學,也沒讓學生練這麼多,常常放過了每天的口算練習,這種專題的訓練也幾乎沒有過,後來,自己的孩子讀書了,並且我教的比她低一個年級,很多教過的感悟和女兒身上的失誤結合起來,不斷地驅使我去思慮一種細密的教法。或許我的做法對二年級的孩子來説過於苛刻,但是,我認為,對他們終是有用的,於是實踐之。做我們班的家長不容易,因為我總是每天羣發全對的表揚名單1-3次(每本作業本一次),家長是壓力不小的;做我們班的學生不容易,小小的年紀,總是不斷地編題,寫字,我發現,他們極少用拼音代替,二十來字的應用題,總是一個個字寫出來的,作業的書寫也越來越好,因為我除了表揚作業全對外,還不時表揚又對又工整的。

這個魔鬼老師的魔爪,不知道家長和孩子是否渴望早日脱離?好讓大家都透口氣?吳詠是開放式的學習,回家基本不用做作業的,而我,每天都有常規作業,基礎訓練必不可少。或者我應該尋求一條中間的線路,也解放我的孩子和家長們,但是,我認為,學習本身就是一件苦差事,不用功,怎麼會有好成績?要讓孩子們學會用苦功,至少在一二年級,一二年級的計算基礎打好了,才有資格談中高年級的更高級思維的發展。這是我拋出來的第二個順道探討的問題低年級學生應該輕鬆還是要學會受苦?

《9的乘法口訣》數學教學反思15

學生自學9的乘法口訣能夠準確地填寫算式和口訣,掌握了初步的編制口訣的方法,可見學生雖然年齡小但是一樣可以對其進行自學能力的培養,但這必須有一個先決條件,即所講內容適合自學的情況下。

這節課的教學也存在一些遺憾:學生介紹口訣時個別後進生的表達力較差,對教師的要求聽不明白,讓其回答問題時浪費的時間較多。教學之後感到有得有失,正是由於讓學生自學及回答問題時佔用時間較多,所以課尾安排的只是拓展環節沒有時間了,只有忍痛割愛 ,沒有向學生介紹只有放到自習課上了,象我意料的一樣,學生對這樣的知識很感興趣。

另外,在介紹課後練習中的一道瞭解規律的題目時,由於時間關係,學生觀察的並不是很細緻,如果有時間,聰明的學生會在老師的引導下自己找到規律,其實這樣的規律並不是要求學生掌握運用,而是通過教師的引導,能夠讓學生對數學有一個瞭解,將數學的方法進行滲透,培養學生對數學的思考能力,從而使學生感受到數學的有趣,進而想學習數學。

課後我想如果課堂上學生自學的能力再強些,回答問題在順利些,或許這節課上的會比這精彩,但是課堂上發生的情況有時是不在我們的預設範圍之內的,所以,只有利用好課堂中隨時出現的問題,把教學效果爭取做到最好,這也是我的教學中一直追求的目的,一直想達到的最佳境界,我會一直努力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