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佛門經文 > 易經

易經與氣象學

欄目: 易經 / 發佈於: / 人氣:3.35W

古人曾言:“不讀易不可為將相”。在皇家“永樂大典”、“四庫全書”的編列中,《易經》均居首位,將易學視作何等重要。

易經與氣象學

一、《易經》是中華文化的總源頭

《易經》被稱為羣經之首,宇宙代數學,智慧中的智慧,包括了科學、哲學、宗教,一切都函蓄了。對中國的哲學、史學、文學、藝術、倫理、宗教以及天文、歷史、數學、醫學、氣功等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在中國和世界文化史上享有極高地位。《易經》説的是宇宙社會、人事最高的道理,變是最普通最平凡的道理,歷史上人們一直用它來指導安邦治國齊家修身。只是由於文字艱深,過於精練,在芸芸眾生中學易者就不多,“百姓日用而不知”了。我在此將對如何學習易學、運用易學、指導人生和事業,談談自己治學的經驗和體會,把大家帶上通神之路。

二、易經派別

有的人吧易經分為幾個派別,分別是蓋天派、卜筮派 、象數派、義理派、訓詁派、圖書派、匯通派。蓋天派説的是在很早的時候,是人站在地平線上觀測天象。由此產生了古氣象學,從四時八節,二十四節氣推測氣候的寒熱温涼及風寒暑濕燥火六氣的變化。後來產生了十天干紀天、十二地支紀地(渾天派將天干地支並用,用六十甲子輪轉。與此不同)。在蓋天派天文觀測的基礎上產生了易學。

三、伏羲創造八卦圖對氣象學的詮釋

《易經》的英文翻譯是《BOOKS OF CHANGE》,當今的氣象學不僅僅利用了夜觀天象之類的手段,更是利用到了先進的科學技術來對天氣進行實時的監控,以便收集更精確地天氣狀況以及預測未來的'天氣走勢。可是早在華夏遠古7500年之前,中國就誕生了一位偉大的氣象學家,他就是伏羲。 遠古先民常需要通過狩獵獲取食物,有時,人們出去狩獵,常常遇到壞天氣以致空手而歸,甚至喪命。但是,有個部落裏卻有這樣一位智者――伏羲氏,他擁有判斷氣象的能力。於是很多人出門前都會請教伏羲,伏羲都會告訴他對天氣的預報。久而久之,伏羲氣象預報的能力被越來越多的人知曉,越來越多的人來請教伏羲,他實在忙不過來了,就開始總結自己的氣象知識,以便人們查看。那時候沒有文字,伏羲會用什麼來總結呢?那便是用圖案表示的卦象。從而也就誕生了我們今天所看到的八卦圖。

“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這句話簡單詮釋了八卦圖的形成。所謂的太極也就是天地尚且為混沌的時候,而兩儀則是陰陽,也就是我們所認識到的陰爻和陽爻;接着分辨從陰爻和陽爻裏衍生出了老陰少陽和少陰老陽,最後才衍生出了我們的八個卦象,分別代表着天地雷風水火山澤。從八卦圖的衍生過程,我們不妨研究其在代表上述八種自然物質之前是由什麼構成的。首先我們的兩儀陰陽,我們很自然就會聯想到黑夜和白天,因為在古時候的概念裏,日就代表着陽,而月則代表着陰。既然兩儀分別代表晝夜,那由其衍生而出的四象自然也應該和一天當中的時間有關,果不其然,“老陰”是夜晚時的温度,上空和地面都冷;天慢慢亮了,到了白天,因為太陽光的作用,上空開始熱起來,而地面仍舊很寒冷,這便是“少陰”;到了正午,上空和地面都熱起來,這便是“老陽”了;到了傍晚,夕陽西下,地面還是熱的,上空已經開始冷起來,這是“少陽”。從老陰―少陰―老陽―少陽的變化集中體現了晝夜的輪換以及氣温的變化。

四、易經與氣象學

殷商時期有關天氣和物候現象的記錄大量出現,揭示了我國大陸上古今氣候的變化情況。二千多年前的物候現象比現今要早一週以上,黃河流域當時生長着很多竹子、桑樹,種植水稻,還有大象,表明那時期黃河流域氣候比現在温暖濕潤。古代氣象史料可以用來為現代許多研究項目做參考,因而正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

在觀象授時階段,為了利用物候現象來判斷季節時令,經常注意觀察氣象變化,促進了對氣象規律的認識。《夏小正》中按月列出的物候現象,也附有氣象情況,如“正月……魚陡負冰,……時有後風,寒日滌凍塗”,“三月,……越有小旱”,“四月,越有大旱”,“七月,時有霖雨”等等,《小雅・漸漸之石》還記有:“月離於畢,滂沱矣!”説是看見滿月進入畢宿,就到了孟秋多雨的季節,秋雨綿綿,這是一種長期預報。《古微書》中記錄的“月離於箕風揚沙’,也是類似的意思,指滿月進入箕宿就進入多風的春季,塵土飛揚。《小雅・信南山》的“上天同(彤)雲,雨雪霧霧”,表示彤雲密佈,大雪就要來臨。對氣象規律的認識使人們對神的主宰產生懷疑,並進而思考風雲雷雨的成因和本質。《莊子・天運》對風由神的呼吸而產生之説發出疑問,“風起北方,一西一東,有上彷徨,孰噓吸是?孰居無事而披拂是?”指出風迴旋不定,東西任吹,有誰閒着沒事去披拂它呢?宋玉《風賦》説:“夫風者,天地之氣,溥暢而至”,《關尹子・二柱》篇説:“氣之所自生者,如搖簾得風,彼非搖時,非風之氣”,提出風即氣,氣流生風,不流無風,仍是氣。《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説:“清陽為天,濁陰為地,地氣上為雲,天氣下為雨,雨出地氣,雲出天氣。”這裏借陰陽和相互轉化的概念辯證地敍述了雨和雲的關係。從現象來看,雨從天降,雲從地升,而雨又是雲形成的,故實質上雨還是出自地。地下有輕陽之氣上升,天上有濁陰之氣下降,互相轉化而成雲雨。《莊子》認為“陰陽交爭為雷”,《春秋・元命苞》説:“陰陽激為電”,都認為雷電是一種陰陽衝突所生成的現象。《大戴禮記・曾子天圓》有一段總括性的話:“陰陽之氣,各從其所,則靜矣。偏則風,俱則雷,交則電,亂則霧,和則雨。陽氣勝,則散為雨露,陰氣勝,則凝為霜雪。陽之專氣為雹,陰之專氣為霰,雹霰者,一氣之化也。”在春秋戰國百家爭鳴的學術氣氛中,這些記述力圖從自然界本身去説明天氣現象,具有唯物主義傾向。

Tags:易經 氣象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