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佛門經文 > 金剛經

《金剛經》之美

欄目: 金剛經 / 發佈於: / 人氣:2.83W

千萬不要小看《金剛經》,它所在的地方就相當於有佛有塔,修行功夫高的人會看到它在暗中是放着金光的,而這金光中還有很多天龍護法在護持。下面是《金剛經》之美,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在無可奈何的煎熬裏,在油盡燈枯的哀傷裏,在小人幸災樂禍的微笑裏,在形影相弔的漫遊裏,邂逅這超拔苦難的偉大經典。

《金剛經》一展現便是活水潺潑乍冷乍熱的心田,神奇的語言平常而又自然。

《金剛經》不出售專利,它讓你自己去摸索,在探索的自由裏自由地探索。

《金剛經》説佛祖做學生一無所獲,才得授記,是鼓勵你自創新天地。

《金剛經》説佛祖沒有説法,所説的都不可取。是用徹底的自我否定澆灌你的智慧和無畏。

《金剛經》説佛祖沒有度眾生,是視萬物如虛幻,置永恆於剎那。是世間的熱腸,宇宙之外的冷眼。

《金剛經》説佛祖沒有具像,這是佛祖砸碎自己的塑像,將每一塊碎片都融化在生生不息的擴展和流動。

《金剛經》的時空觀是無限浩瀚和深邃的,有無數千萬佛所,有恆河沙那麼多恆河的沙那樣多的佛世界。沒有這樣廣大和多層次的想像的空間,就不可能生長這樣無可比擬的哲理

《金剛經》的辨證法是最精湛的,它使所有的哲學無光。法非法,非非法。它同時抓住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同時抓住三者的區別和同一。辨證法的翅膀掠過斤有的時空,帶你翱翔在無限的自由裏。

《金剛經》是平等的,對萬法都是如此。它消弭無數紛爭,構建着最和平、最寬容、最智慧的哲學和宗教。從最初的無味,到爾後的驚歎,到最後的靜觀。

《金剛經》伴隨我走過一天天的蒼老和一層層的滄桑。它的潛行在語詞之間和言語背後的妙處是説不完的,又是隻用一個字就可以説完的——“美”。

“美”是宇宙、生命、靈魂,創造的本色,是萬物透露自己奧祕的語言,是智慧,力量、拯救、自由的象徵。

“美”是《金剛經》的別名。

拓展閲讀:《金剛經》主要內容

1、全經綱領:

發度盡一切眾生之大心。在梵文中,佛陀是覺悟者的意思。小乘以自覺為終極,而大乘的菩薩不僅要自覺,更要“覺他”,故其終極目標定位在和一切眾生成就佛果的廣大境界。根據佛教的哲學基礎緣起論,凡因條件關係而形成的事物, 都不存在絕對不變的`實體(自性)。因此,要以空觀的智慧,破除在“我”、“眾生”、“佛”之間的人為分別。故要盡己所能廣度眾生,但不要執著於“我”在幫助眾生中具有多大的功德。唯心量大者,才有大格局,方能成就大事業。

2、觀照實相: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實相,是世界的真實,事物的本來面目。人在認識中念念不離對象,卻以為心的主觀構想即等同客觀實際,但其實已經背離了事物的真實。以般若觀照實相,即對此名相採取不住、不執、不取的如實態度。故《金剛經》説:“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一切法相,甚至連佛的形象、佛土,都是用文字和形象對實相的近似表達,皆非實相本身。《金剛經》卷末著名的四句偈文:“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堪稱一經之精髓。

3、實踐宗要: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如上所述,唯有不住相、不偏執,才能把握實相。所以,在實踐中應以空靈自在的心態應對一切法。《金剛經》中以佈施為例,討論瞭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做到“降伏其心”。佈施有三要件(三輪):能佈施的我,受佈施的人,所佈施的財物。一般人心中存在這三種人為的分別,施一錢物,即作一錢物功德想,於是施恩圖報,算計冥冥中所積累的功德。但實際上,應以“三輪”體空的精神去佈施。禪宗六祖惠能的得道偈:“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本來無一物”,就是《金剛經》離相無住、性空無所得的道理。

4、中道方法:

性空與幻有的辯證統一。“空”,是破除一切名相執著所呈現的真實,並非人們所誤解的虛無。般若思想不外説明“性空幻有”,也就是正確處理出世的真理與世間的真理的方法。“性空”,是説一切法都沒有實在的自性,故無相、無住,才能把握真諦。“幻有”,是憑藉條件關係而暫時存在的現象,故在空的基礎上隨緣生起一切法,這就是俗諦。如何把握真俗二諦的關係,《金剛經》是這樣説的:“佛説般若,即非般若,是名般若。”即,佛所説的般若等佛法,是出於廣度眾生的目的而在文字層面的權且施設,並非實相般若本身,眾生藉此文字般若入門,到徹底覺悟佛法時,則一切名相皆可捨棄。

《金剛經》説的是徹底解放心靈奴役的大智慧,對中國的歷史和文化產生了深遠影響。但由於該經文字艱澀、思想深奧,一般人很難全面透徹地理解其本來含義和價值指向。因此,歷史上佛教各派祖師多為此作注講解,流傳最為普及的就是禪宗惠能的《六祖壇經》。

Tags:金剛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