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語文知識 > 説課稿

【精選】説課稿彙總五篇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2.83W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可能需要進行説課稿編寫工作,説課稿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説課稿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説課稿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説課稿彙總五篇

説課稿 篇1

各位領導各位同行你們好!

今天我將要從五個方面説説《會動的剪影》這一課的教學。

1.説教材、

2.説教法、

3.説學法、

4.説説教學過程、

5.説説教學媒體在教育教學中的運用及預期的效果。

一、首先説説教材,

《會動的剪影》是六年級上冊的一節美術課,通過對皮影戲的欣賞讓學生感受皮影造型的形式美,讓學生練習製作影人,

創造有個性的人物形象,進一步學會操作剪影,利用小組合作進行表演,這樣才能體現美術在生活中的設計與應用。

1.學生想象力豐富並具備一定的繪畫基礎,本課內容非常適合六年級學生學習。

結合本單元的訓練重點和學生的年齡特點,我把學習目標定為:

(1)知識目標:瞭解皮影的基礎知識,體會皮影藝術的特點。

(2)能力目標:學習利用卡紙製作剪影人物,創造人物形象,並且學會操作影人,體驗皮影藝人的表演技能。

(3)情感目標:

通過影人的製作學習,增強對中國民間藝術的瞭解,弘揚民族文化,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

2.為了充分發揮本教材的優勢,教學重點我定為:

瞭解皮影戲的基本知識,學習剪影人物的製作過程。

3.教學難點為:學會影人的操作和展示皮影戲的表演。

二、説教法

新課標指出在設計應用的學習領域讓學生了解並利用媒材特性,進行創意和設計,形成初步的設計意識,是教師引導學生不斷學會自我構建過程。

美國教育家也説過 “教育不是一種告知與被告知的過程,而是一種主動性建設的過程”為此我主要採用了以下教法:創設情境激趣法、指導自學法、引導學生觀察法、想象與體驗法、表演法、運用媒體、教具作為輔助教法。

三、説學法

六年級學生想象力非常豐富具備一定的繪畫基礎和動手能力,我主要運用了以下學法:欣賞評述法、小組合作探究法、自主學習質疑解決問題法、想象創新動手製作法、親身體驗實踐表演法、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説説教學過程

為了讓教法學法充分的運用,實現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教學程序我從以下五個方面着手:

情景導入,誘發興趣。

討論交流,重在激勵。

指導方法,輕鬆運行。

互動合作,實踐創新。

操作表演,輪流展示。

(一)情景導入,誘發興趣。

皮影戲看着漂亮演着也精彩,我請出一位小演員模仿表演。藉助道具表演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學生會產生各種疑問,

例如他們是用什麼材料製作的?又是怎麼動起來的?讓學生領悟這是一種新的剪紙皮影藝術,引出課題——《會動的剪影》

(二)討論交流,重在激勵。

要想設計出漂亮的皮影剪紙,首先要對皮影造型有一定的瞭解,通過一段皮影戲的欣賞,

思考以下幾個問題

(學生分組討論解決問題)

1、什麼是皮影戲?

2、皮影造型中人物的頭部、身體、四肢有什麼特點?

3、皮影中的那些地方使用了陽刻法和陰刻法?

4、在皮影造型中可以使用那些裝飾圖案?

解決以上問題我主要採取引導法、讓學生觀察討論交流等手段。

使學生親身體會皮影藝術是用燈光照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戲劇由藝人一邊操作一邊演唱,並配以音樂,是我國曆史悠久,流傳很廣的一種民間的藝術。從而鼓勵學生應該盡力弘揚我國的民族文化。

(三)指導方法,輕鬆運行。

教師講解制作方法,利用媒體介紹以下製作步驟:

1、畫出人物造型,在關節處分解剪開。

2、用針線縫上手臂、腿等關節處。

3、裝上木棍。

4、操作表演。

(四)互動合作,實踐創新。

1、學生掌握這些基本的特點,並且靈活的運用剪紙設計,便可以輕鬆的設計出皮影剪紙的不同形象。

2、讓學生完成各種形象的設計製作,利用作品在小組內交流,探討模擬影人的表演。在組內進行自評和互評。

(五)操作表演,輪流展示。

在一片積極熱烈的演練過程中,各組選出優秀的作品上台展示。小觀眾針對作品和表演提出建議。為了讓學生更快的學會製作影人,板書設計上我力圖追尋簡潔、美觀、實用的原則,因此板書設計為:

設計造型——分解剪開——縫製組裝——裝上木棍——操作表演——分解剪開——縫製組裝——裝上木棍——

五、最後説説教學媒體在教育教學中的運用及預期的效果。

根據本課的特點,我主要採用視頻、圖片、道具等媒體讓學生學得快,快樂的學,真實的體會皮影藝術的特點,通過動手製作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及時發現學生的創作激情,給與鼓勵和啟示。深切的感悟無論是皮影還是剪紙,都是我國民間藝術中寶貴的財富,作為中國人,

我們應該為擁有如此燦爛的民族文化而自豪,更應該為保護和發展這些文化而盡一份力量。

説課稿 篇2

一、 説教材

1.教材分析。

《搭配的規律》是蘇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第50頁到第51頁的教學內容。

本單元主要安排學生學習簡單的搭配及簡單的排列數與組合數的問題。教學內容主要分為兩個部分。(1)讓學生通過對例題的學習,認識生活中的搭配現象,探索並尋找兩種物品的搭配方法,這兩種物品的搭配如何才能做到有序,探索這些現象中的一些簡單的數學規律,在獲得規律認識的基礎上,再引導學生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2)經歷規律的再認識,解決稍微複雜的實際問題,感受規律的應用,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了學生全面有序地思考問題的意識。

本節課的教學是第一階段的內容,重點在有序的“找”規律。

2.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對幾個事物進行搭配的過程,按一定的順序有條理地進行思考,並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示出對幾個事物進行搭配的所有方案,探索搭配的規律。

(2)讓學生通過觀察、操作、驗證、歸納,並主動與他人開展交流,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和逐步優化的過程,發展符號感。

(3)結合具體情境,讓學生經歷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進一步體會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

(4)讓學生在探索規律的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和信心;在他人的幫助下,能及時調整自己的探索策略。

3.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觀察,合作探究,探索兩種物品的搭配如何才能做到有序,找到這些現象中的一些簡單的數學規律。

二、説學情

四年級的小學生已經有一定的生活經驗、觀察能力,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慾望。《搭配的規律》這堂課是從常見的生活現象中找隱含的規律,發現這個規律並不難,關鍵是讓學生知道這些現實生活的現象要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抽象概括。所以在教學中體現以學生為中心,通過教師的組織和引導,用多媒體課件和遊戲活動,在一定的情境激發他們的慾望,從中發現這個規律。

三、説教法、學法

根據本節課的特點,從生活中發現和探索兩種物品的搭配如何才能做到有序,找到這些現象中的一些簡單的數學規律。因此,在教學中將主要採用談話、小組合作、遊戲等教學方法。先用談話導入,激發他們的興趣和好奇心。在探索規律時,採用多媒體課件創設幫助學生自主探索的情境,學生初步發現這個規律後,採用小組合作學習法,找規律,對規律的認識得到提高將做到教學思想上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只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

四、説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以教師買花為例,3束花1個花瓶,詢問學生有幾種搭配,並讓學生上台演示自己的搭配方式。於是從花與花瓶的搭配中引出課題——搭配的規律。

(通過花與花瓶的搭配,讓學生初步感知搭配現象)

(二)新課教學

1.出示課本情境圖:2頂帽子和3個布娃娃。

2.小組合作完成搭配。

3.學生反饋並演示。

首先指名一個小組到講台前演示搭配過程,説出結論。

再指名另一個小組到講台前演示不同的搭配過程,説出結論。

(讓學生親自操作,親身體會搭配。)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小結:

如果選帽子,有2種選法,每一種選法又有3種配布娃娃的方法,因此選搭配方法共有2個3種,共6種。(板書: 2個3種)

如果選布娃娃,有3種選法,每一種選法又有2種配帽子的方法,因此選搭配的方法共有3個2種,共6種。(板書: 3個2種)

(這裏為學生創設了現實的問題情境,突出了學生的主題探索活動,在學生合作的基礎上,將引導學生有序地進行觀察,發現,交流,使每一位學生都經歷不同的探索過程,增強他們探索,研究問題的興趣和能力。)

有2個3或3個2,共6種。

4.小結:搭配原則:有順序、不重複、不遺漏。

(三)繼續探究

1.課件出示用符號代表的帽子和布娃娃。

2.要求學生用連線的方法搭配。

3.學生展示不同的連線方法。

(四)討論歸納,總結搭配規律。

1.學生舉例生活中的問題並解決。

2.總結計算方法:搭配種數=布娃娃個數×帽子頂數

(這裏用計算來解決搭配規律問題,找規律最後找到什麼規律,就是找到了事物中藴含的數量關係,就是對於數量關係比較隱蔽的生活中的問題,找到了用數學方法解決的具體方法)

(五)運用規律,解決實際問題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題。

2.聯繫生活,進行菜譜搭配。

五種蔬菜和三種肉的搭配。

(用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讓學生進一步感知搭配規律,感受其在生活中的應用,加深學生對規律的理解。)

3.猜一猜。

老師買了一些上衣和褲子,搭配方法一共有12種。問:老師買了幾件上衣幾條褲子?

學生根據搭配種數的求法逆向思考上衣和褲子的件數。(共6個答案)

(安排一道逆向思維的題目,由果找因,逆向思維,學生對規律有了更深的瞭解。)

(六)小結

看法:整節課氣氛活躍,教師把學生積極性調動得很高,教師也很注意師生的互動,並通過遊戲的法讓學生在遊戲中獲得新知。教學環節銜接自然,過渡語也較為自然,重點突出。教學引入以教師要買花的實例,讓學生演示搭配方法,一可以讓學生形象地瞭解什麼是事物的搭配,從而明白事理,為探索規律打下基礎;二是明確研究的課題,使學生學有目標,也調動了學習積極性。教師重視讓學生找搭配規律的過程,然後通過小組合作與交流,讓學生經歷了實物到圖形,從具體到抽象的幾個過程,引導學生構建數學模型課堂,並培養了學生合作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説課稿 篇3

設計理念

人教版新課標第八冊教材第六組第22課《牧場之國》,是一篇描寫荷蘭田園美景的文章,全文圍繞“牧場之國的荷蘭”來寫:碧綠的草原,黑白花牛,乳白色的綿羊,黑色的豬羣,金色的晚霞,默默擠奶的人,寧靜安謐的夜晚,閃爍的燈......美麗富饒的荷蘭就像一幅幅田園畫展現在我們面前,從文章的字裏行間,我們能體會和感受到荷蘭田園那詩情畫意的美,以及作者內心深處溢發的對荷蘭田園風光的讚美和嚮往之情。因此,我根據文本特點,在本課的教學中實施審美教育,可以有效的引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豐富其想象力,激發其靈感與頓悟,使學生實現創造能力的突變與飛躍。

設計思路

依據四年級兒童特點和教材特色,本着“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這一精神。我把《牧場之國》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知識與能力目標:

1、自學課文,體會荷蘭優美恬靜而又充滿生命氣息的田園風光。

2、體會作者擬人手法的巧妙運用,感悟文章語言的生動,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

過程與方法目標:

1、通過多種形式的讀,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2、體會文中重點語句,感受荷蘭牧場的田園風光。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通過有感情地朗讀,體會草原、動物與人、與環境的和諧統一的美好意境。

教學重點:

1。學生了解荷蘭牧場特點,感受異國的田園風光。

2。體悟課文語言的生動,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理解課文為什麼四次講到“這就是真正的荷蘭”。

設計教法

在《鄉下人家》這篇課文教學之後再來教這篇課文,完全可以放手讓學生自主閲讀、體會。教師的責任重在組織學生開展好活動,激勵學生讀好課文。本着更好地完成本課教學任務,提高學生各方面能力的目的,我準備採用多種教學方法。

1、採用“學——導——讀——悟”的教學模式。教為學服務,這是當前把應試教育轉變為素質教育的教育思想。《牧場之國》是一篇略讀課文,在其教學過程中應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充分發揚教學民主,充分發揮教師的潛能。因此採用“學——導——讀——悟”的教學模式。

2、朗讀法。正是因為本文滿蘸着作者欣喜與熱愛之情,描畫了荷蘭優美恬靜又充滿生命氣息的田園風光。文字優美,情感濃烈,充滿了詩情畫意,從多方面給人以美的享受。因此,教學中,在學生理解想象的基礎上加強朗讀,引導他們把課文讀通,讀懂,讀深,進而達到“讀書百遍,其義自見”的目的。並通過有感情的朗讀感受景色美,語言文字的美,從而受到美的薰陶,美的感染,陶冶學生的情操。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感情朗讀的技巧。

3、情境教學法。在教學中,我還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利用多媒體播放荷蘭牧場的田園風光,輔助畫面,再現課文內容。這種以圖畫展現情境,以音樂渲染情境,以語言描繪情境的方法,深深地撼動了學生的心靈,極大程度地激發了他們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在領略課文語言美的基礎上,真正領略到荷蘭牧場的美麗,既是美的享受,又輕鬆了課堂。

設計學法

因為教為學服務,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不越俎代庖,根據我採用的教學方法,以及新課標對四年級學生的閲讀要求: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動的形象和優美的語言,與他人交流自己的閲讀感受。讓學生運用以前訓練過的讀文章想畫面的學習方法,感知課文的主要內容。通過小組討論,自學完成質疑問題,從而突破教學難點。

教學過程

一、情景激趣,交流美:

導入:請學生欣賞多媒體展示的荷蘭牧場之國美麗的畫面,給予學生感官的體驗,能激發學生學習的內在需求。為下面學習奠定了情感基礎。

二、個體自學,感知美。

本課屬於略讀課文,我重點採用自學,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的方法,讓學生感受荷蘭牧場的美。

三、交流感悟、欣賞美。

蘇霍姆林斯基説:“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跟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兒童的精神世界裏,這種需要特別強烈。”因此,在這一環節中,我充分尊重每個學生的個性基礎,給予了他們獨立思考的空間,保護了學生獨特的理解和感受。

1、默讀課文,邊讀邊想象作者描寫的畫面。讓學生在感知文字美的同時,發揮自己的想象,感悟荷蘭牧場的美。

2、抓住“這就是真正的荷蘭”啟發學生説説自己感受到了作者怎樣的感情?這裏啟發學生從整體上回顧課文內容,更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也為下一個環節作好了準備。

3、有感情朗讀你最喜歡的語句。這一環節,不僅促進了其審美的情趣,同時也為今後習作積累了素材。

四、拓展延伸,延續美。

通過閲讀課文,我們瞭解到荷蘭的田園風光是那樣的迷人、令人神往。其實,荷蘭還有更多的美麗之處,所以我在此出示了有關荷蘭更多的圖片,激發學生的探究慾望,同時也豐富了他們的感性積累。

板書設計

板書是課堂的靈魂,既是洞察課文的窗口,又是教與學思路的體現。為了符合語文教學的規律,符合小學生的身心特點,我對本課的板書進行了如下設計。這樣有利於學生的概括能力和激發學習的興趣。

説課稿 篇4

一、説教材

1.教材所處的地位和作用。今天我説課的題目是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錯例分析。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華東師大版七年級數學下學期第六章第二節的內容,在初中數學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是一項基本技能,他對方程組、一元一次不等式以及一元二次方程的求解都將產生深遠的影響。

近幾天我們複習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但從學生交回來的作業看,老師上課強調了多遍的問題,學生還是屢屢出錯,那麼怎樣才能避免這些錯誤呢?那就是及時發現錯誤,並從錯誤當中不斷總結,不犯同樣的錯誤。進行錯題分析,利用好錯題可以查找學生學習的薄弱環節,解決學生中普遍存在的一聽就懂,一做就錯,一靠就糟的現象。把這些同類錯題放在一起進行對比分析,把一題多解進行整理歸納,避免一錯再錯的現象。通過本節課,讓學生有目的,有步驟地求一元一次方程的解,並達到靈活運用的目的,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教學目標、、重難點:

教學目標:通過分析一元一次方程的錯例,使學生靈活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培養學生求解方程的計算能力。

重點:熟練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難點:靈活地運用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步驟,計算簡化而準確。

本節課是在教授了一元一次方程一般解法之後安排的。鞏固複習了每個步驟及其應注意的問題,同時着力培養學生積極思維的優良品格,逐步形成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哲學思想,養成正確思考,善於思考的良好習慣,從而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説教法

本節課在教學過程中的不同階段採用了不同的教學方法,以適應教學需要。

(1)為完成第一個教學目標,我採用了自學輔導法,通過教師精心設計的一組錯題,讓學生在已有的基礎上去自己解決問題,同時,為完善知識結構,教師再作點拔、精講。

(2)為完成第二個教學目標,我採用了引導探索法,同樣通過精心審題,引導學生去觀察、思考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與此同時還進行多次有較強針對性的練習、探索,對學生分層訓練,化解難點,通過學生自己的努力嘗試,使學生體會到嘗試成功的喜悦,增強自信心。

三、説學法:

本節課是在學生學習完一次一元方程的一般解法之後安排的從學生平時的作業來看,對五個步驟中易犯的錯誤出現較多,這會嚴重影響後面的多元方程、不等式及一元一次方程應用的學習,所以必須及時糾正,通過複習來加深學生的理解,培養髮散思維能力,激發學生學習內在動力。

四、説教學程序

由於學生對一般解法已有初步認識,我精選了一組能反映學生作業情況的“錯題”讓學生思考,分析錯因,並且改正。

通過五個典型錯題,目的是讓學生複習以前學過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並及時從學生的作業中發現須要解決的問題,採用的方式是學生思考判斷,然後搶答,又一次加深了學生的正確認識,之後,老師“畫龍點睛”的點拔與精講,又讓學生對此知識“根深蒂固”。

中考鏈接,這組題的設計目的是“趁熱打鐵”,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加深所學知識的印象。讓學生通過觀察,大膽表達,努力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增加學生“成就感”。

當堂訓練,通過四個練習題,我是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出發,然後一步一步地引導學生去觀察和思考,讓學生不但能用一般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而且還會選擇靈活的方法去解。

總之,本節課自始至終我都是有意識培養學生動眼、動口、動手、動腦,使學生始終處於一種積極心態下去完成學習任務。

説課稿 篇5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

今天我説課的課文是人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的課文《她是我的朋友》。下面我將從教材的特點,教學目標的確定,教法學法的選擇和教學程序的預設四個方面作簡單的説明。

一、説教材

《她是我的朋友》是一篇敍事寫人的文章,全文共11個自然段。主要敍述了在戰爭時期,孤兒院的孤兒阮恆,為了救助受傷的同伴,毅然獻出自己的鮮血,挽救了同伴的生命。事後,別人問他為什麼這麼做時,他只是簡單的説了句“她是我的朋友”。課文通過對阮恆鮮血時神情、動作的真實描述,生動得展現了他為救朋友而無私奉獻的品質。這是一篇適合對小學生進行情感教育,培養正確人生觀、價值觀的好教材。

二、説教學目標

三年級的學生已經初步形成了獨立識字的能力,閲讀水平也在不斷提高,能初步養成與他人交流閲讀感受的能力。基於對教材的理解和學情的分析,我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考慮,制定了以下三個教學目標:

1.會讀會認會寫輸、睫、否、恆等生字,理解並積累迫在眉睫、擦拭、啜泣等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把握文章大意

3.能揣摩阮恆鮮血時神情、動作的描寫,瞭解他當時複雜的心情,體會阮恆捨己救人的品質

本課的教學重點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把握大意,體會阮恆鮮血時神情、動作描寫的語句,瞭解他當時複雜的心情

本課的.教學難點是通過對重點語句的理解來體會阮恆捨己救人的品質

三、説教法學法

語文一門是培養學生聽、説、讀、寫的能力的科學,並在此基礎上形成理解和運用祖國文字的能力。《語文課程標準》也指出,閲讀是教師,學生,文本之間對話的關係,閲讀的重點是培養學生理解,觀察,欣賞,評價的能力。結合學生的知識結構和認知水平,我主要採用以下的教法和學法。

在教法上,我會創設一定的情境,以朗讀感悟情境,聲音渲染情境,使學生入境動情。尤其對於一篇情感教育的教材,我會充分運用教師的語言,課文中的插圖,多媒體課件等等,使學生身臨其境,如見其人,受到情緒的感染,引起感情上的共鳴。

在學法上,我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引導學生以讀促悟,注重學生討論、交流、合作、體會,以此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合作精神,促進學生的發展。

四、説教學過程

1、創設情境,揭示課題

在上課前,我可以這樣説:同學們,我們中國有句古話,叫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就是説,有朋友從遠方過來,難道不是一件令人高興的事嗎?今天我們學習的就是一篇關於朋友之間的故事。揭示課題《她是我的朋友》。讀了這個課題,你有什麼想問的嗎?這個“她”是誰呢。“我”又是誰呢,到底講了我跟她之間的什麼事情呢?

在這一板塊中,我創設情境,把學生帶入了特定的情景,使學生產生好奇心,求知慾,自然引出下一環節的教學。

2、初讀課文,學習字詞,整體感知

在上一教學的版塊中,學生已經對教師的問題產生了一定的興趣,所以我很自然的要求學生帶着這些問題自由朗讀整篇課文,並且完成兩個任務。學習本文的生字詞以及把握文章的大意。三年級的字詞教學其實也是比較重要的,我安排的是讀——講——讀——默這樣的方式。先指名學生站起來讀新的生字詞,再叫個別同學講講難寫的字或者難讀的字,再全班齊讀,然後將難寫的字在邊上寫一寫,默一默。至於文章主要講了什麼事情這樣的問題,我相信三年級的同學能夠在朗讀課文的基礎上,在教師不斷點拔的過程中,大部分同學都能用自己的話講出來

3、細讀課文,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在這一部分當中,更多的是對課文的品讀,體會人物的情感。我首先會點出文章當中的關鍵詞“迫在眉睫”,質疑學生,為什麼獻血迫在眉睫。學生自然會帶着這個問題瀏覽課文,尋找答案,從而瞭解了事情的起因和所面臨的嚴峻情況,明白給小姑娘輸血是救命的關鍵,刻不容緩。

接着我會以課後問題二為例,質疑學生,阮恆鮮血時的心情是怎樣的呢?對於三年級的學生來講,一下子回答這樣的問題,是有點難度的。我試着引導學生,找出阮恆鮮血時小手的動作,也就課文的第五自然段。 “一陣沉默之後,一隻小手顫抖地舉起來。忽然又放下去,然後又舉起來”。這裏我會讓自己自己原來演一演,帶着感情來讀一讀。比如説,沉默可以讀的緩慢、輕聲,顫抖可以帶點顫音來朗讀,舉放舉,要讀出語速的變化,特別是最後一個“舉起來”,語氣要堅定。學生通過自己的朗讀,通過自己的表演,能夠明白阮恆在獻與不獻的過程當中,心理是十分矛盾的,鬥爭是十分激烈的,因為他一直認為,獻血就以為着要付出自己的生命啊!但為了救小姑娘,最後還是下定決心舉起手來,以自己的死來換他人的生。

接着我以同樣的方法,讓學生找出描寫阮恆獻血時神情、動作的句子,也就是課文的第九第十自然段。比如單單描寫“哭”這個字,就有“啜泣,嗚咽,哭泣”三個詞語,我會引導學生比較它們的不同。再讓學生劃出,為了掩蓋自己的痛苦,阮恆又有哪些動作?如一動不動,用手捂住臉,眼鏡緊閉着,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頭等等一系列動作。為了讓學生感同身受,我會讓學生聯繫課文插圖來朗讀。插圖與文章相輔相成,向學生展現直觀的形象,讓學生體會阮恆的情感變化,明白他以頑強的意志戰勝害怕和恐懼,再大的痛苦也改變不了他救人的決心啊!

最後我會聯繫課後問題三,醫生用輕柔的聲音安慰阮恆,阮恆立即停止了哭泣。這是為什麼,醫生會對他説寫什麼呢?讓學生明白,原來輸血並不會死,只不過是虛驚一場啊!阮恆原本以為輸血就意味着失去性命,可是他還是義無反顧的去挽救他人,原因很簡單,因為“她是我的朋友”。此時阮恆的心靈美自然而然的滲入到學生的心田,他那純潔無暇,願為朋友獻出一切的美好心靈也放射出奪目的光彩。

4、拓展練習,總結全文

在拓展練習這個版塊中,我會課件出示情境:如果現在阮恆站在你面前,你想對他説什麼呢?經過同學激烈的討論和交流,,阮恆那捨己救人的品質更會深深刻在學生的心裏,對阮恆的崇拜之情也油然而生。我趁勢對本文做總結:同學們,我們應該學習阮恆那種捨己為人的精神啊,當別人、當朋友有困難時,我們應當給與真誠的幫助,獻上一份愛心

我的説課完畢,謝謝各位評委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