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語文知識 > 説課稿

《鳳陽花鼓》説課稿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1.3W

《鳳陽花鼓》是一首來自中國安徽省的民歌,在明清時代很流行,此歌是一首民間小調,下面給大家分享《鳳陽花鼓》説課稿,歡迎借鑑!

《鳳陽花鼓》説課稿

《鳳陽花鼓》説課稿篇1

一、首先説教材

這部分內容我主要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等幾個方面進行陳述。

1.教材分析

《鳳陽花鼓》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級下冊音樂第四單元的第一節唱歌內容。本節是在學習了八音之樂之後編排的。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既可以對關東地區音樂的知識進一步鞏固和深化,又可以為後面繼續學習華夏音樂打下基礎,所以學習這部分有着廣泛的現實意義,是本章的重要內容。《鳳陽花鼓》是一首安徽民歌,旋律優美流暢,節奏鮮明生動,曲調抒情,富有濃郁的安徽花鼓的地方風格。

2.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的特點和七年級中學生的年齡特徵和心理特點,本課的教學目標我是這樣來設置的。

知識與技能:指導學生能夠用自然的聲音、準確的節奏和音調有表情地演唱歌曲《鳳陽花鼓》。

過程與方法:運用聆聽、模唱學習歌曲運用小組探究、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歌曲創編。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激發學生熱愛民族歌曲,熱愛祖國,珍惜現在,把握未來。

基於音樂新課程標準,在吃透教材的基礎上,我確定了以下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歌曲《鳳陽花鼓》中襯詞的演唱及運用。

難點:打擊樂器和節奏為歌曲伴奏。

為了講清教材的重難點,使學生能夠達到本課設定的教學目標,我再從第二方面説教法和第三方面説學法上面談談。

二、説教法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考慮到七年級學生的現狀,我主要運用創設情境、合作探究、創新實踐等方法,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利用其視聽結合,聲像一體,形象性強,信息量大等特點,為學生創設了一系列優美的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多聽、多唱、多想、多討論、多創新,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活躍學生的思維能力,加深對音樂作品的理解,真正體驗快樂音樂的宗旨。

三、説學法

我們常説:教會學生知識不如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因而,我在教學過程中特別重視學法的指導。音樂課應重視對學生的音樂實踐,所以我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所以我在選擇學法指導時,根據教材的內容和學生的音樂能力,讓學生嘗試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動靜結合,在輕鬆愉快的學習中達到教學目的。

四、説教學過程

本節課的教學過程我是這樣思考的,主要的設計思路分為五個環節:

律動表演導入音樂課堂——自主學唱歌曲——歌曲處理——創編活動——拓展延伸下面,我將分別來介紹這幾個環節:

(一)律動表演,導入音樂課堂(2分鐘)

欣賞民歌《編花籃》,介紹民歌有着悠久的歷史,每個民族、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民歌。鳳陽是安徽省的一個普普通通的縣,卻有樣東西很出名,那就是"鳳陽花鼓",通過這樣的一個設計引起學生對"鳳陽”及"鳳陽花鼓"的興趣,為下面學習歌曲提供了一個良好的開端。

(二)學唱歌曲(佔時15分鐘)

本環節,我採用了“先學後教,當堂訓練”,聽唱、教唱、設疑、討論等方法,練習6/8拍節奏,準確的換氣點和弱起的整齊,在引導學生的同時,放手讓同學們自主探究學習,改變以前教師提問,學生回答的固定模式,讓他們自己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並解決問題,把主動權完全交給學生,讓他們真正體會到作品的風格,感知歌曲的特點,並完成重難點的突破。

這是本節課的主要內容,這個環節我將運用聽唱法、教師示範和學生分句模唱等方法來引導學生學習新歌。

1、借用多媒體,播放歌曲《鳳陽花鼓》先請同學們聽一聽這首歌,在聽的時候思考兩個問題:這首歌是什麼情緒?給你留下什麼印象?學生作答:

2、教師完整地範唱歌曲,指導學生聽辨出歌曲中(切分節奏、休止符)的位置,感受歌曲(天真活潑)的情緒。

3、學生交流,初步熟悉歌曲

4、跟鋼琴演唱2—3遍,教師彈奏歌曲學生跟琴演唱。要求:

(1)速度不宜過快,學生用中速跟琴演唱。

(2)聲音自然統一氣息通暢,避免讓學生用喊叫的聲音演唱,注意保護嗓音。

5、難點的解決:歌曲中的附點節奏、小切分節奏型的把握。

解決方案:通過用手擊拍以及畫強弱箭頭圖的方法,解決附點節奏和小切分節奏音型。

(三)歌曲處理(佔時15分鐘)

在這個過程中,小組內交流探討,小組間交流互動,老師深入到各個小組中指導。經過前面的學習,學生會唱歌曲了,但是他們對音樂的理解和表現能力還不夠,所以在鞏固練習這一環節,通過設疑,討論,讓同學們再次欣賞歌曲,真正理解歌曲的風格和演唱情緒,最後老師伴奏,學生有感情的進行演唱,以達到教學效果。

有感情的歌聲,永遠是音樂教學工作者追求的最美境界。

a、請學生根據歌曲的情緒,試着將已經學過的切分節奏、連音線標註在合適的地方,嘗一嘗説説感覺如何。指導學生從力度、速度等方面,分組討論對歌曲的處理意見

b、採用領唱與齊唱的演唱形式,有感情、完整的演唱歌曲。

(四)創編活動(5分鐘)

在同學們能夠有感情、完整演唱歌曲的前提下,將全班同學分為兩個表演組,一個是合唱組一個是舞蹈組,每個組推薦一名組長。大家在組長的帶領下能夠很好的合作表演,在合作中培養同學們團結協作的精神。

(五)拓展延伸(3—5分鐘)

在這個環節,我通過播放各地特色的民歌視頻資料,讓學生拓展和積累課外的音樂知識,拓寬學生的文化視野,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

最後課堂總結佈置作業

五、説教學效果評價

本節課根據七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徵及其認知規律,採用直觀教學和活動探究的教學方法,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的教學方法,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索的學習,主動地參與到知識形成的整個思維過程,力求使學生在積極、愉快的課堂氣氛中提高自己的認識水平,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鳳陽花鼓》説課稿篇2

尊敬的評委老師:

大家上午(下午)好!(鞠躬)我是XX號考生,今天,我説課的題目是《鳳陽花鼓》,接下來我將從説教材、説學情、説教學目標、説教學重難點、説教學方法、説教學過程、説板書設計這幾個方面,簡單闡述我的教學思路。

一、説教材

首先,談談我對教材的理解,作為一名老師,我認為對於教材的瞭解是必不可少的。

《鳳陽花鼓》是花城版小學音樂三年級下冊第四課的一節唱歌課;作品為D大調,4/4拍,速度中速,節奏明快,旋律流暢的安徽民歌。全曲具有抒情敍事性,歌與舞相互結合,富有濃郁的民間風格。前四句構成一個起承轉合結構樂段,每句間採用“魚咬尾”式的呈遞發展法,後三句是從不同角度對前面的樂段進行補充,進而完善作品結構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學生可以學會切分節奏的強弱規律以及襯詞的表現方式,感受作品傳達的歡快的`情緒,從而獲得審美體驗,提升音樂欣賞及演唱技能。

二、説學情

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不但要對教材有所瞭解,還要對學生的情況有清晰明瞭的掌握,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這樣才能瞭解學生真正的學習需求,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3~6年級的學生隨着生活範圍和認知領域進一步擴展,學生的體驗感受與探索創造的活動能力增強。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注意引導學生對音樂的整體感受,豐富教學曲目的體裁、形式,增加合唱、樂器演奏及音樂創造活動的分量,以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和藝術魅力吸引學生。本學段5~6年級部分學生進入變聲期,應滲透變聲期嗓音保護知識。

三、説教學目標

通過對教材的分析以及學情的瞭解,我設計的三維目標如下:

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學習作品《鳳陽花鼓》,瞭解安徽民歌,對安徽民歌產生興趣。

過程與方法:通過對《鳳陽花鼓》的演唱,並配以討論、分析等方法,學生能夠提高音樂欣賞能力以及合作探究能力。

知識與技能:掌握襯詞的演唱及運用,並能夠完整的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四、説教學重難點

基於以上對教材、學情的分析以及教學目標的設立,我確定本節課的重難點:

重點是能夠完整的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難點是襯詞的演唱及運用。

五、説教法、學法

為了更好的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本堂課我主要採用的教學方法分以下兩點。

教法:講授法、直觀演示法。

學法:模唱法、小組合作探究法。

六、説教學過程

接下來説説我的教學過程,也是本次説課的中心部分;在這一環節主要分成五個環節,分別是新課導入、初步感知、學唱歌曲、拓展延伸、小結作業。下面,我將分別來介紹這五個環節:

第一環節是新課導入環節

好的導入是成功的一半,為了培養學生的興趣、營造濃郁的音樂課堂氛圍,上課伊始,我會用多媒體播放江蘇民歌《茉莉花》,並提問:歌曲的名字是什麼?是什麼地方的民歌?學生自由回答後教師進行總結:這是江蘇民歌《茉莉花》,每個地區都有自己的民歌,今天我們來學習一首安徽地區的民歌,順勢揭示課題《鳳陽花鼓》。

這樣設計,是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習興趣,學生能更好的參與到課堂活動中。

第二環節是初步感知環節

感知音樂是課堂展開的基礎,為了幫助學生對作品有一個整體的把握,在新課的第一環節,我會先用多媒體播放歌曲《鳳陽花鼓》,並提問歌曲的旋律是怎樣的?學生自由回答後教師進行總結:歌曲旋律非常歡快活潑;其次,我會再次播放歌曲,並提問歌曲的速度是怎樣的?學生會回答歌曲速度是中速的;最後教師進行總結。

通過這樣直觀感知的方式,同學能夠捕捉到最表面一層的音樂信息,充分發揮學生的音樂感知能力,為接下來的學唱歌曲做了良好的準備。

第三環節是學唱歌曲環節

細緻、精準對於作品的分析及學習,是學生了解作品特點的主要途徑,為了引導學生了解重點,突破難點,循序漸進的瞭解作品,在這一環節,我會先進行發聲練習;其次,我會播放音頻,學生進行跟唱,感受歌曲的旋律變化;然後,我會為學生講解切分節奏的強弱規律;在學生對旋律有一定了解之後,有感情的朗誦歌詞,並思考:“得兒鈴鐺飄一飄”是襯詞部分,怎樣才能把它唱出歡快的感覺?學生小組討論後教師總結並講解:“得兒鈴鐺”是模仿鑼鼓的聲音,“飄一飄”是模仿跳舞時的景象,唱這一部分的時候要進行強弱處理;最後,學生完整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通過這樣的設計,學生可以更加清晰地理清學習思路,更地掌握新知,同時學生還可以主動地投入到教學過程中來,從而能夠更快速地學唱歌曲。

第四環節是拓展延伸環節

為了更好地鞏固已經掌握的新知,對音樂作品有更的把握和體會,我會引導學生分組,利用三角鐵、手鼓以及鈴鐺等樂器進行節奏創編活動。

這樣做既能夠對新學習的音樂作品進行鞏固,同時學生又可以充分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對音樂的體驗與感受有所加深,也提高了音樂欣賞、表現、創造以及藝術審美的能力。

第五環節是小結作業環節

好的結尾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在課堂小結時我會和同學們一同探討本節課有哪些收穫,總結音樂作品所傳達的精神內涵。

為了更好的結束課堂,並在課下引發學生的思考,對於作業的設計,我會請學生蒐集其他地區的民族音樂作品,課後與其他同學進行交流。

這樣既可以重新為學生總結本節課所學,起到加深記憶的作用,同時又可以將課堂延伸到課下,充分發揮音樂的作用。

七、説板書設計

最後,是我的板書設計環節,着重的體現了本節課的重難點,情緒、情感等內容,學生可以通過板書直觀的瞭解本節課的核心內容。

《鳳陽花鼓》説課稿篇3

一、説教材

《鳳陽花鼓》是音樂課本中六年級下冊的一首安徽民歌,它旋律優美流暢,節奏鮮明生動,曲調抒情具有敍事性,歌舞相結合,富有濃郁的安徽花鼓的地方風格。

1、導入新課過程:教師清唱《茉莉花》和《太陽出來喜洋洋》請同學們回答出這兩首歌曲分別是哪裏的民歌?由此一步步展開新課,介紹這首民歌產生的時代背景與當地的風土人情。

2、學唱歌曲過程:通過集體發生練習,新舊歌曲的對比,有感情的朗讀歌詞,難點的教唱講解,老師範唱,學生輕聲跟唱,集體齊唱,個別獨唱等步驟有效地使學生掌握新歌。

3、表現協作過程:讓熟悉這首歌曲的學生各自拿着民族打擊樂器為旋律伴奏,其餘學生用手拍打節奏並演唱着歌曲。即演唱組和節奏組進行互動創作。

4、深入小結階段:總結本課內容,激發學生熱愛民族歌曲,熱愛祖國,珍惜現在,把握未來。

5、下課禮儀:學生在《鳳陽花鼓》的音樂聲中走出教室。

二、説教法

通過唱歌教學和欣賞教學,引導學生深刻理解安徽民歌的特點,結合節奏,歌詞,打擊樂器的創編伴奏既豐富了課堂教學內容又符合少年活潑,富有民族的特點。不僅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與參與意識,還培養了學生的協作精神。通過欣賞教學,使學生增進學習音樂的興趣,增強參與音樂活動的意識,提高學生對音樂的感受,鑑賞,表現,創造,想像能力。

三、説學法

全面貫徹和落實新課標的指示精神,充分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提升課堂教學效果,使學生在輕鬆愉快的學習氣氛中體驗到音樂的美,提高學生的興趣和愛好。充分利用音樂藝術的集體表現形式和實踐過程,培養學生良好的合作意識和在羣體中的協調能力。

四、説教學目標:

1、通過學唱歌曲《鳳陽花鼓》,讓學生了解安徽民歌的風格;

2、通過簡單節奏伴奏,使學生能用鼓、鑼為歌曲《鳳陽花鼓》伴奏;

3、通過新舊鳳陽花鼓音樂的對比,使體會到幸福生活來之不易,要珍惜好時光。

五、説教學重難點:

1、感受新舊鳳陽花鼓音樂的不同之處;

2、歌曲《鳳陽花鼓》中稱詞的演唱。

六、説教學程序:

開始我便請同學們欣賞民歌———同學們,剛才大家進教室的時候聽到的民歌它們的名字是什麼,是什麼地方的民歌?

《太陽出來喜洋洋》(四川民歌)

《茉莉花》(江蘇民歌)

這樣的一個開頭設計能夠激發學生學習民歌的興趣。

接下來我又設計了一個介紹的環節:鳳陽是安徽省的一個普普通通的縣,卻有樣東西很出名,那就是"鳳陽花鼓",鳳陽花鼓又叫雙條鼓,最初表現為兩個人,一人擊鼓,一人口唱小調。歌詞都是較為悲切的內容,舊時鳳陽旱澇災荒不斷,許多人唱着花鼓,乞討為生,鳳陽花鼓成了討飯的象徵。下面大家就來聽聽這首舊時的《鳳陽花鼓》。聽聽它在訴説什麼?

通過這樣的一個設計引起學生對"鳳陽”及"鳳陽花鼓"的興趣,為下面學習歌曲提供了一個良好的開端。

在學習歌曲的過程中我又設計了音樂對比、顏色對比、圖片對比等教學環節,讓學生深切地感受到鳳陽的變化及今天的鳳陽花鼓成了喜慶的象徵。

學完歌曲以後,我又設計了一個創編的環節,讓學生為歌曲創編節奏,這樣極大的發揮了學生的創造能力。

節奏與演唱的結合,全班同學分成演唱組和節奏組,進行唱奏表演。運用不同的伴奏並改變速度,力度等來表現歌曲。

小結本課:

今天我們學習了《鳳陽花鼓》這首歌曲。也對祖國美麗的安徽有了一些瞭解,我們要熱愛我們的民族,喜愛我們的民歌,因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繼承和發揚具有我們民族特色的文化。中華民族才能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下課禮儀:

學生在《鳳陽花鼓》的音樂聲中走出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