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唐代詩人 > 張九齡

張九齡是誰

欄目: 張九齡 / 發佈於: / 人氣:1.49W

張九齡,世稱“張曲江”或“文獻公”。唐玄宗開元年間尚書丞相,詩人。下面是張九齡的介紹,和小編一起來看一下吧。

張九齡,中國唐代著名的宰相和文學家,字子壽,韶州曲江人,死後諡號文獻,後世被人稱為“張曲江”和“文獻公”。其家族顯赫,祖上是西漢王朝的開國功臣留侯張良和西晉的武郡公張華。張九齡自小聰穎,七歲就能寫文章。在唐中宗景龍三年中進士,授予祕書省校書郎,步入仕途。在唐玄宗登基後,賞識張九齡的才識,升其為拾遺。開元六年,因其開大庾嶺有功,升左補闕。開元十四年,當時的宰相張説被罷免,因張九齡和張説關係比較親近,也受到牽連。十七年,張説又被重新啟用,但他時日無多,在死前,多次推薦張九齡拜相。

二十一年,張九齡升中書侍郎,當時安祿山反叛被平定後,張九齡上書稱安祿山狼子野心,日後將為害大唐,建議誅殺他。但皇帝沒有采納他的意見,放過了安祿山,為日後的“安史之亂”埋下了禍根。二十二年,張九齡升中書令,第二年又加封金紫光祿大夫。然而,此時李林甫入朝,他忌妒張九齡的才能,聯繫牛仙客等人向皇帝進讒言,最終在開元二十四年的時候,張九齡被罷相。張九齡在任期間,重視農桑,輕徭薄賦,政治清明,唯才是用。為“開元盛世”的延續作出了積極貢獻。開元二十八年,張九齡上書皇帝,請求回鄉掃墓,不想在途中得病去世,享年六十八歲。死後,皇帝追贈其荊州大都督,諡號文忠。他是“開元盛世”的最後一位賢相,在他之後,大唐王朝開始走向衰落,最終導致了“安史之亂”的爆發。

張九齡,子子壽,生於公元678年,卒於740年。唐代韶州曲江人,世稱其為“張曲江”。是西漢時期留侯張良的後人。他在任宰相期間,盡忠職守,選賢任用,不趨炎附勢,是開元盛世最後的一名賢相。據説張九齡年紀很小就很有名,他7歲就能寫文章,弱冠中了進士。在他的仕途中,宰相張説是他的命中貴人。而張説,也是開元盛世期間的一個名相。他看好張九齡不僅是因為兩個人都姓張,還因為張九齡文章寫得好,他常常對張九齡在政治、文學方面指導激勵,對張九齡的影響很大。開元四年,張九齡和當時的宰相姚崇發生矛盾,回家閒賦去了。在此期間,他修建了大庾嶺,為他家鄉的人民做出了切實的貢獻。開元六年,他因修建大庾嶺有功,重新入朝為官。幾年後,張説被李林甫、宇文融等人彈劾後罷相,張九齡也受到牽連。十七年,張説重新被啟用,張九齡被他多次推薦任用。開元二十一年,張九齡被拜為宰相(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開始了他的宰相歷程。在任期間,多與奸臣安祿山、李林甫等惡勢力鬥爭不止。開元二十四年,張九齡被周子諒牽連,被貶為荊州長史。開元二十八年,張九齡在家鄉病逝,葬於老家。唐玄宗賜諡號文獻,封荊州大都督。

張九齡的故居位於廣東始興縣隘子鎮石頭塘村,在這個默默無名的小山村裏,卻誕生了一位偉大的宰相,唐代開元名相張九齡。張九齡世稱“張曲江”,他的故鄉在韶州曲江。為何他的故居會在始興縣呢?據説,張九齡的母親孕滿十月尚未分娩。家人就覺得很奇怪,找來一位老先生看病。那人見過張九齡的母親後説:此兒非同小可,始興的地方太小了,容不下他。他換個大點的地方才能生下來。於是,他的父親就只好遷家到了韶州。但在始興縣的民間,仍流傳着許多關於張九齡的傳説和故事

張九齡的曾祖父是嶺南張氏的開山始祖。據説在嶺南,有成千上百的張氏宗祠,而張九齡故居的宗祠是在嶺南建得最早的一座。目前,張九齡故居遺蹟僅存張氏宗祠、張文獻公祠等遺蹟。宗祠內設有張九齡和他遷居祖宏愈公等人的牌位。而張文獻公是後人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宰相,在清康熙年間所建。據説初建於湖灣桂山崗左上方山麓,後遷到旗崗寨山麓。2010年,張九齡文化研究會和張九齡的後裔、張氏宗親等募資270餘萬對張九齡故居的宗祠進行修復工作。修復工作主要依據原建築風格和格局進行,歷時兩年完工,先佔地面積已達到2000多平米。張九齡有“嶺南第一相”的美譽,他在任期間不畏權貴,敢於惡勢力作鬥爭,而正是他的這種高尚品質,才會被人們紀念至今。而他的故居,在修葺後也如他的精神一般,將永遠屹立在中國南海。

據史書記載,張九齡的祖上是西漢鼎鼎大名的謀士、留侯張良和西晉武郡公張華,而張九齡本人,也名載青史,成為中國歷史上有名的賢相。先來説一説張九齡的三十世祖上張良。張氏一門原是戰國時期韓國的貴族。張良的父親張平,爺爺張開地,都是韓國的宰相。隨着秦國的壯大和六國的衰落,韓國也不能倖免被秦國滅亡。張良揹負國仇家恨,僱了個大力士,等秦王巡遊的馬車經過,想用一把大錘子把秦王砸死。結果秦王沒砸死,他自己反而成了通緝犯。張良在逃亡的過程中,意外學得了《太公兵法》,並投效在劉邦帳下效力,為劉邦建立西漢王朝立下了汗馬功勞。最後還幫助呂后扶持漢惠帝劉盈登上皇位。在功成名就之後,雲遊四海去了。再説説他的第十六世祖張華。張華自小便多才多藝,在曹魏時期當官。後來西晉王朝建立,決定南下討伐東吳,一統中原。張華在此次戰爭中是出任度支尚書。在統一後,他在幽州出任了一段時間,晉惠帝時期重新入朝參政,被皇后賈南風委以重任。然後西晉王朝在賈南風的窮奢極欲下,導致了“八王之亂”的.爆發,趙王司馬倫發動政變,張華被殺。

到了張九齡這一代,張氏已經遷居到曲江。張九齡和他祖上一樣,少有才名。據説他七歲就能寫文章,才華橫溢。唐玄宗時期任宰相。重視農桑。興修水利。延續了“開元盛世”的輝煌。然而被李林甫等人誣陷,在權力鬥爭中落敗被罷相。成為了開元盛世的最後一名賢相。其風度、其遠見卓識,被唐玄宗大加賞識。之後唐玄宗再任命宰相,總要拿張九齡和他們比較一番。而當安史之亂爆發後,唐玄宗再逃亡的路上,想起自己當初沒有采納張九齡的建議而誅殺安祿山,後悔不迭,特地派人到張九齡的墳墓前紀念。

唐朝賢相張九齡:用下棋比喻國家大事智諫唐玄宗

《唐詩三百首》的開篇是張九齡的《感遇》。“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這首五言超然灑脱,清新淡遠,被清朝蘅塘退士選為開篇,千古傳承。

其實,張九齡還是著名的賢相。

一次,唐玄宗喜歡上了下棋,當他知道張九齡是下棋高手時,便常找他下棋。玄宗當然不是張九齡的對手,卻總是不服輸,天天都要他陪自己下棋,非要分出個子醜寅卯來。張九齡見皇帝痴迷下棋卻不理國事,心裏十分焦急。

一日,兩人廝殺正酣時,張九齡忍不住地對玄宗説:“陛下,天天下棋不好。”

“沒事。”玄宗一面回答,一面提了“車”來捉張九齡的“馬”。

“陛下,老這樣下棋,朝廷大事你怎顧得了啊?”張九齡又説。

“沒事。”玄宗將對方的“馬”吃掉了。

“現在內則官吏腐化,外則異族侵境,如不富國強兵,國有難,百姓就難安居。”

“沒事,朝廷有文武百官料理,你快下棋吧。”玄宗仍擺弄棋子。

張九齡見狀,一邊下棋,一邊想法讓唐明皇把“車”騰了出來。玄宗以為時機正好,就拿起“車”連掃几子後,又開始“將軍”。

誰知張九齡卻沒有起“仕”保“帥”,只是推一步“卒”。

玄宗便提醒九齡。

“沒事。”張九齡十分平靜。

“你不顧‘將軍’,你就輸了。”

九齡此時才説:“陛下,下棋好比管理國家大事,如帥一動不動,與各子不齊心,各子也不保護他,這局棋當然輸囉。下棋是娛樂,國事才要緊。”

説得玄宗點點頭。

734年,唐玄宗寵信李林甫,讓他與張九齡並列為相。不過,李林甫在政治上會弄權術,卻不學無術,偏要賣弄風雅

一次,李林甫在小舅子喜添貴子的酒宴上,要寫幾個字助興。小舅子立即筆墨伺候,只見李林甫大筆一揮“弄獐之慶”。原來古代生男孩叫弄璋,生女孩稱為弄瓦。李林甫把“璋”誤寫成“獐”,美玉變小動物,小舅子心中叫苦連天,眾賓客表面叫好,暗地裏卻偷笑。此後,李林甫成了“弄獐宰相”。

“受傷”後的李林甫,內心最痛恨那些有學問的人,張九齡首當其衝。為了打壓張九齡的粉絲,李林甫有意將與張親近的官員都調離或者貶黜京城,殺雞儆猴。

張九齡將李林甫的所作所為向唐玄宗報告,玄宗卻指着舞池中正在排練《霓裳羽衣舞》的女孩説:張愛卿你看李相選的舞女姿色如何?

次日上朝,李林甫問張九齡:“皇上不是讓你給個意見嗎?”

張九齡乾脆給李林甫送去一首《海燕》:“海燕何微眇,乘春亦暫來。世知泥滓濺,只見玉堂開。繡户時雙入,華軒日幾回。無心與物競,鷹隼莫相猜。”意思是豎子不足與謀,老子不幹了。

Tags:張九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