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實用範文 > 論文

獨家原創淺談高中歷史教學中的心理教育探討論文

欄目: 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1.14W

【摘要】學校德育即政治、思想與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學校德育的重要內容。要更好地實現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就必須將工作滲透到各科教學中去。中學歷史作為一門重要的思想教育課程,必然要承擔起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務。教育部最近頒佈的《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規定:“高中歷史課程,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一門基礎課程,通過學習,培養學生健康的人格。”因此,在中學歷史教學中滲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每位歷史教師不可推卸的責任。

獨家原創淺談高中歷史教學中的心理教育探討論文

【關鍵詞】歷史教學健康心理教育

歷史學科是一門人文科學,它博大精深;那上下五千年的中國悠久歷史和燦爛文明、近代以來中國人民反對外來侵略和本國反動統治者的鬥爭所體現出的不屈不撓的民族精神和革命英雄主義氣概,世界史那波瀾壯闊而又曲折坎坷的歷史過程等等,在陶冶學生情操,開發學生心理潛能,健全學生人格,幫助學生確立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堅強的意志和團結合作精神,增強學生承受挫折、適應社會、生活和學習等生存環境能力,預防和矯正各種異常的心理和行為,消除心理和行為障礙等方面有着無比巨大的優勢;説服力強,感染力大,立足點高,理性意藴深,是其他任何學科都無法相比的。歷史教材中那豐富的倫理價值內容,眾多名人偉人嘉言懿行對促成學生健康心理品質的形成,更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是中學歷史學科教學義不容辭的責任

(一)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勢下中學歷史學科教學多元化目標之一

(二)滲透心理健康教育體現了中學歷史學科教育功能的全面性、深入性和發展性

(三)中學歷史學科的特色決定了它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二、中學歷史學科教學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和方法

作為中學歷史老師,在教學中如何預防學生出現心理問題,培養學生健康心理品質呢?

(一)歷史教師要有健康的心理,這是培養學生心理健康的前提

現代教育要求教師是一個全面發展、和諧發展的高素質的人,一個有着健全個性、健康心理的人。人的健康,不僅是生理健康,還包括更高一層意義的心理健康,尤其對於教師來説,心理健康的價值更大,它直接影響着其他行為的優劣和教育的成敗。

(二)面向全體,因材施教;尊重個性,營造寬鬆和諧的課堂氛圍,這是杜絕產生心理不健康因素的根源

課堂教學是學校中的基本活動,也是一種獨特的社會交往方式。教學過程是師生雙方認知和情感的雙向交流過程。因此,努力在課堂這個特定的活動環境中營造和諧的心理氛圍,不僅是教學成功的`保證,也是學生形成積極學習態度、正確學習動機、愉悦的學習情緒的重要途徑,是實施學科心理教育的必要前提。

對歷史老師來説,營造良好的課堂心理氛圍,提高有限時間的教育教學效果尤為重要,我認為可以從引發學生興趣,尊重學生個性、人格、尊嚴、權利、興趣、求知願望,建立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三個方面着手。

三、積極深入挖掘中學歷史課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資源

中學歷史課程中藴含着極為豐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資源,但它不直接向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而是把心理健康教育因素藴含於歷史知識中。因此,要有效的實施中學歷史心理健康教育,就必須深入萬鉅額中學歷史課程中的教育資源。課程教育資源的挖掘,需要歷史教師有“透視”眼光,能看到歷史課程內容深層次暗含着的心理健康教育因《天方夜譚素,充分挖掘歷史課程中的“潛台詞”,把文章做足。通過多年的歷史教學,我認為可以從以下五個方面着手。

(一)從中學歷史課程理念現代化角度挖掘心理健康教育資源

近年來,世界範圍內的歷史課程改革提出了許多新穎的現代化理念。例如,認為歷史是史學家通過證據建構的知識,這種建構是可以改變的。歷史不僅是論述富人、名人和強人的知識,而是包括普通人在內的,與社會生活密切聯繫的知識等。如今的中學歷史課程注重基礎性,突出學術性和探究性,注重運用歷史學研究和考古發信啊的最新成果,體現了現代化的課程理論。因此,中學歷史教師實施心理教育要從課程理念現代化角度充分挖掘教材資源。

1.通過射擊學習板塊和學習主題等形式,自覺運用大歷史觀,重組學習內容體系,刪繁就簡,淘汰艱澀難懂的內容,加重與社會生活相關內容的份量,照應學生的生活基礎和興趣點;

2.開發、設計專門的“探究活動”模塊,入“尋找歷史”、“破解彩陶之謎”、“我走絲綢之路”等,讓學生在模塊中自主挖掘心理健康教育素材,開展探究活動;

3.不斷了解史學研究的新成果,適當的將其引入歷史課堂,因為這些成果本身就是激發學生歷史學習興趣和培養學生批判性、創造性歷史思維的好素材。

(二)從中學歷史課程內容綜合化角度挖掘心理健康教育資源

中學歷史課程內容綜合化的趨勢帶來了心理健康教育資源綜合化的傾向。為此,歷史教師在教學中要整體把握課程的結構和內容,強調歷史和其他人文社會科學甚至是自然科學的融合與聯繫,特別注意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選擇學生感興趣的且能體現多學科整合的主題開展歷史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使學生在多學科的背景下,對社會現象和歷史問題進行質疑和反思,從不同的視角探究事物發生的原因、影響和聯繫,發展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創新思維,培養學生的社會實踐興趣和團隊精神。利用教材內容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意識,歷史教材中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內容極其豐富。

(三)從中學歷史課程內容生活化角度挖掘心理健康教育資源

歷史教材中可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是極其豐富的,只要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做個有心人,善於發掘這方面的因素,並在教學過程中滲透,就能更好地發揮歷史學科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

(四)從中學歷史課程設計生動化角度挖掘心理健康教育資源

歷史教師應充分利用圖文並茂、生動活潑的教材培養學生歷史學習的樂趣。精美的圖片,藴含着豐富的人文關懷;生動化的設計,無形之中拉近了學生與歷史、歷史與現實的距離,使學生產生濃厚的閲讀興趣。

(五)從學生學習方式個性化角度挖掘心理健康教育資源

挖掘中學歷史課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資源必須有利於學生學習方式的個性化發展。歷史教學做到“三個有利於”,即:

1.有利於為每個學生提供足夠的思維和表現的空間,以適應不同學生的興趣,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2.有利於培養學生蒐集信息和分析處理信息的能力,最大限度地提高的學生創造精神和羣體協作精神;

3.有利於引導學生進一步拓展學習渠道,根據自己的需要和興趣選擇學習材料,最大限度地提供學生選擇學習內容的機會。

四、小結

根據歷史學科的特點,營造一切有利條件適時地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促進學生身心全面和諧發展和素質全面提高,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合格人才,是我們歷史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

【參考文獻】

[1]餘小明;史家主體意識及其與史學繁榮和發展的關係[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03年07期

[2]焦培民,李莎;什麼是歷史人口學——與葛劍雄教授商榷[J];人口研究;2005年06期

[3]周祥森;1997—1999年史學評論狀況評析[J];史學月刊;2001年02期

[4]周祥森;客觀世界與文本世界的交鋒——對新理論形態的馬克思主義歷史觀評論的評論[J];史學月刊;2004年03期

[5]江湄;“實證”觀念與當代中國史學[J];史學月刊;2001年04期

[6]高希中;近50年曆史人物評價標準問題述評[J];山東社會科學;2007年05期

[7]鄧京力;事實與價值的糾葛——試析歷史認知與歷史評價的關係問題[J];求是學刊;2004年01期

[8]張劍平;範文瀾關於歷史研究方法的論述及其啟示[J];史學月刊;2002年05期

[9]劉克輝;論歷史人物評價中的“蓋棺定論”問題[J];史學月刊;2005年11期

[10]李振宏;20世紀中國的史學方法論研究(續)[J];史學月刊;2002年12期

[11]高豔霞;高中歷史教學中注重人文精神培養的思考與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