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實用範文 > 論文

淺談高中數學教學研討論文

欄目: 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1.01W

數學文化作為國際數學教育現代化研究的一個熱點,已引起人們的普遍重視。把數學看成是一種新態度和一種新思維,把數學作為一種文化的研究行為,表現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探索精神與創新精神。

淺談高中數學教學研討論文

但“數學難學”仍是高中學生普遍反映的問題。許多學生花了功夫卻沒有多大的效果,一些在初中數學較好的學生,甚至在中考中數學還取得優秀成績的學生,在高中學了一陣之後,數學成績卻有下降的趨勢。這不得不引起我們高中數學老師的思考,問題究竟出在哪兒?該如何改變?下面是筆者的點點心得體會,或許能解決讀者的困惑。

一、情感教育,引起共鳴

老師在生活中、教學中應關注學生的情感。要讓學生喜歡數學,首先應讓學生喜歡我們數學老師這個人。如果我們老師有一顆關愛學生的心靈,得體的外在形相,文雅的言談舉止,廣博的知識視野,詼諧幽默的語言優勢,靈活生動的授課藝術,那麼肯定能打動學生。另外,我們要耍點心眼,“暗示”學生具有某些方面的天賦,不吝嗇表揚。心理學家認為,鼓勵和表揚是引導學生行為習慣發展最有效的手段,當學生從自己學習中體驗成功得到成功時,就會產生滿足感,增強自信心,從而深化情感,將此轉化為成功的動力,形成良性循環。讓學生與老師一起遨遊在數學王國裏,體驗數學帶來的樂趣,促進學生渴望繼續學習數學。

二、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經過研究,當數學和學生的現實生活密切結合時,數學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才能激發學生學習和解決數學問題的興趣。因此,通過巧妙的設問來引導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展現與現實世界生活相關的各種問題,引導學生進入問題情境,激發提問熱情,孕育創造精神,通過觀察、思考、探索、合作等活動,提出恰當的對學生數學思維有適度啟發的問題,引導學生理性思維。

如在講線性迴歸方程一節時,可設置這樣的一個問題情境。問:

(1)天氣熱或冷對熱茶的銷量有影響嗎?有什麼樣的影響?

(2)試着在平面直角座標內作出杯數與温度間的散點圖,觀察它們的分佈情況,你發現了什麼規律?(這些點近似地分佈在一條直線上)

(3)這條直線滿足什麼樣的關係式?

(4)你能根據有人隨機統計並製作的某6天賣出的熱茶的杯數與當天氣温的對照表

給出某天的氣温是-5oC時指導性杯數嗎?

這樣的設計來源於生活,大大地激發學生解決問題的慾望以顯出自己技高一籌。同時在現實問題的解決中表現數學知識,掌握數學方法,形成數學思想,更能促進在以後遇到相關問題時自覺地動用有關數學經驗去思考,解決問題。

三、重視概念,嚴密思維

清晰的概念是正確思維的前提,是判斷、推理、證明等思維形式的基礎。學生的'思維都是藉助於概念進行的。一個活的概念體系可以誘發學生的思維,而一個僵化的概念則會抑制學生的思維。比如數學“指數函數”的概念,不但要讓學生了解指數函數的生活來源,明白什麼是指數函數(形如y=ax的(a>0,a≠1)的函數),更要讓學生體會括號裏規定條件的原因。若a=1則ax恆為1,無研究價值。若a=0,ax或為0或無意義。若a<0,則ax或有意義或無意義。

四、定理再現,激發原則

在課堂上多采用問題式教學,給學生留有思考的餘地。而不應該把現成的結論或某一性質定理的證明直接告訴學生,而是先讓學生知道沒這個定理產生的背景,探索其成立的原因,探索其推導方法,弄清知識的來龍去脈,才能真正理解數學知識,充分認識到數學學習的價值。如“平面向量基本定理”教學可採用如下方式進行,設計“遞進式”的問題情境:

(1)某人拖物體A前進需要力F,現改成同方向兩人合拉,這兩人拖力大小是否唯一?(為基底不共線鋪墊)

(2)將力F分解成不同方向上的兩個分力F1、F2,分解的結果是否唯一?(為基底不唯一鋪墊)

(3)將力F分解成給定方向上的兩個分力F1、F2,分解的結果是否唯一?(為存在唯一的一組基鋪墊)

(4)平面內任一向量,按給定的不共線向量和方向分解,分解的結果是否唯一?作圖證明(強化數學表述與圖形表達的一致性)

(5)若和平面直角座標系類比,給定的不共線共起點向量將平面也分成四個“象限”不同“象限”的向量被分解後其係數符號如何?(體現了類比的數學思想)

另外,還要注意對學生學習方法上的指導,幫助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教育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平時的教學中適時適地適度地滲透數學思想,數學方法如轉化、類比、分析、歸納、分類、數形結合、特殊——一般——特殊等等。在課堂教學中,要提高學生在課堂45分鐘的學習效率,要提高教學質量,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我們應多想辦法,提高自身的教學機智,發揮自身的主導作用。我堅信只要老師的教學方法得當,學生的學習態度端正,學好數學並不是一件難事,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