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實用範文 > 論文

新型信息傳播媒體類型研究論文

欄目: 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8.12K

論文關鍵詞:新媒體;類型;特點;分析

新型信息傳播媒體類型研究論文

論文摘要:新媒體是一個很有彈性的相對性概念,不同時期對其的解釋並不相同.新媒體具有傳播上的無限性、時間上的即時性、溝通上的互動性、內容上的整合性等特點.互聯網技術、多媒體技術、通信技術和數字技術的迅猛發展,使各種類型的新型信息傳播媒體不斷推陳出新,但是總起來講,新媒體的類型主要是網絡媒體、新電視媒體、手機媒體三種類型.

1新媒體的界定

段鵬博士在其著作《傳播學基礎:歷史、框架與外延》中提出:“所謂傳播媒介,是指介於傳播者與受傳者之間,用以負載、傳遞、延伸、擴大特定符號的物質實體.”新聞傳播學中的媒介一般指狹義的媒介.“新”,一般用來描述與傳統的、舊的、落後的不同的、更先進的、新近出現的事物.童兵先生也曾在他的著作《理論新聞傳播學導論》中提出:“傳播媒介有時也稱媒體.”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所謂“新媒體”,就是指一定時期內,在傳統媒體基礎上,以最新的科學技術為背景和手段,隨着傳播新技術的發展和傳媒市場的進一步細化而產生出的一批新型的信息傳播媒體的統稱.新媒體出現於20世紀中後期,計算機的發明和網絡技術的應用是其獲得發展的科技基礎和最主要的標誌.

2新媒體的類型

新媒體,這一概念的提出可以追溯到近40年前.1967年,美國CBS哥倫比亞廣播電視網)技術研究所所長、NTSC電視制式的發明者P·戈爾德馬克(P·Goldmark)發表了一份關於開發EVR(電子錄像,ElectronicVideoRecording)商品的計劃,其中第一次提出了“新媒體”(NewMedia)一詞.新媒體是個綜合性的概念,它不是專指某一種特定的媒介,而是對為適應信息傳播的新需求而出現的一批媒介的統稱.這裏所説的“新媒體”,是在傳統媒體的基礎上,以最新的科學技術為背景和手段發展起來的新型媒介,主要包括以下幾大類:其一,光纖電纜通信網、電子計算機通信網、大型電腦數據庫通信系統、互聯網等網絡技術下的.網絡媒體;其二,都市型雙向傳播有線電視網、利用數字技術播放的廣播網、圖文電視、通信衞星和衞星直播系統、高清晰度電視、數字電視等電視技術下的新電視媒體(為了和傳統的電視媒體相區別,我們在這裏把這些新型的電視媒體稱為“新電視媒體”);其三,手機短信和多媒體信息的互動平台、WAP手機、手機電視等手機技術下的手機媒體.

2.1網絡媒體

計算機網絡在傳播新聞和信息方面具有媒體的性質,因而將其稱為“網絡媒體”.網絡媒體的發展是以目前全球最大最普及的計算機信息網絡—互聯網為基礎和載體的,有時,國內也將其稱為“互聯網媒體”.

互聯網又譯為“因特網”或“英特網”,其全名是“國際計算機互聯網網絡”,是目前最大的國際性互聯網絡.互聯網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網絡上的每一台計算機就是每一個節點,最大限度地實現了資源共享,這是人類傳播領域裏的實質性變革.

因特網起源於1969年美國為避免核戰時通信癱瘓而開發的計算機“ARPANET",這個網絡的使用者最初被嚴格控制為有關從事國防科研的科學家.1991年,歐洲粒子物理研究所科學家提姆·伯納斯·李(TimBernersLee)開發出了萬維網(WorldWideWeb),還開發了極其簡單的瀏覽軟件.此後,互聯網開始向社會大眾普及.1993年,伊利諾斯大學美國國家超級計算機應用中心學生馬克·安德里森(MarkAndreesen)等人開發出了真正的瀏覽器“MOSAIC".該軟件後來被作為NetNavigator推向市場.此後,互聯網才開始爆炸性普及.90年代中期,互聯網在全球迅猛發展起來.到1998年,互聯網已經通達180多個國家和地區,連接着超過947萬台的計算機主機,用户超過1億.

我國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後才開始和互聯網發生聯繫.1987年9月,在北京計算機應用技術研究所正式建成了我國第一個互聯網電子郵件節點,並於同月22日22點55分在北京通過互聯網向全世界發出了第一封電子郵件:“越過長城,通向世界”(OvertheGreatWall,WecanreacheachcornerontheWorld),而當時我國還沒有加人互聯網.1991年10月,在中美高能物理年會上,提出把中國納人互聯網絡的合作計劃.1994年4月,我國實現了和互聯網的TCP/IP連接,開通了互聯網的全功能服務,並在同年5月完成了我國最高域名CN的主服務器設置,這標誌着我國正式加人互聯網工程.1995年,張樹新創立了第一家互聯網服務供應商—壕海威公司,中國的普通百姓才開始使用互聯網.至今,互聯網進人普通家庭僅12年時間,但互聯網工程在我國已經取得了很大的發展和普及.2000年末,我國頒佈了《互聯網站從事登載新聞業務管理暫行規定》和《互聯網電子公告服務管理規定》.在國家政策的規範下,相信中國的互聯網媒體產業能夠走出一條富有特色的發展道路.

2.2新電視媒體

1884年,德國科學家保羅·尼普科夫(P"Nipkow)發明了一種機械式的圓盤掃描盤,並申報了專利.這項發明為現代電視的誕生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20世紀初,電子電視的研製工作正式開始.1926被稱為“電視之父”的英國科學家約翰·洛克·貝爾德(J"L"Baird)利用尼普科夫發明的機械掃描盤成功地完成了畫面傳送和接收的完整組合試驗.1962年7月,電視圖像首次越過大西洋.

麥克盧漢在《理解媒介》一書中首創了“地球村”(TheGlobalVillage)一詞.他認為,傳播革命改變了人們的感官尺度,電子媒介的高速傳播壓縮了廣漠的空間,消除了人類視覺和聽覺上的珍域,使世界逐步變小,最終成為一個村莊.麥克盧漢認為,電子媒介尤其是電視的普及,把遙遠的世界拉近了,整個世界成了一個“地球村”,任何國家和社會都是這個村莊的一部分. 電視在中國出現於1958年.那年5月1日中國中央電視台(初名“北京電視台”,1978年5月1日改為現名)開始試驗播送節目,同年9月20日開始正式播送節目.

“電視”,在今天應該是屬於傳統媒體的,但是隨着都市型雙向傳播有線電視網、圖文電視、通信衞星和衞星直播、數字信號處理的等技術的發展和應用,“電視”這一傳統媒體衍生出了屬於新媒體的數字電視、高清晰度電視、車載移動電視等新型的傳播形式.

數字電視是21世紀廣電領域中引領人們享受現代數字化生活的一項新的技術革命.在電視節目的製作、傳輸和接受中,使用模擬方式的叫模擬電視;而在電視信號的獲取、產生、處理、傳輸、接受和存貯的過程中均使用數字方式的電視叫數字電視.一般而言,數字電視系統是將活動圖像、聲音和數據,通過數字技術進行壓縮、編碼、傳輸、存儲、實時發送或者經過紀錄媒體傳播的視聽系統.有線電視是通過電纜或光纜組成傳輸線路,將電視節目直接傳送給用户接受機的一種區域性電視廣播方式.1999年,中國國務院作出決定,組織我國高清晰度(數字)電視產業的研究和發展,並把數字電視產業化項目列人國家“十五”計劃的十二項重點項目中.電視產業數字化發展的趨勢不可阻擋.中國國家廣電總局更是提出了發展數字電視的“三步走”戰略,到2015年全面實現數字電視的播出.

數字電視的發展在中國具有深遠的意義.它不僅會改變人們的日常收視習慣,也給傳統的廣播電視產業帶來了巨大的革新和激烈的競爭.今後幾年,數字電視在中國將會得到更大程度的發展.

“移動電視”作為新電視媒體的一種,其發展之迅速,依然讓人始料不及.移動電視具有覆蓋面廣、反應迅速、移動性強等特點.移動電視首先在新加坡得到應用.我國內地已經有北京、上海、廣州等十多個大城市開始在公交車上播放移動電視.上海文廣集團在我國率先開展了移動電視業務.一箇中型城市公交車達2000至5000輛,2003年我國私人轎車數量突破1000萬輛,2003年全國列車年運載量達13億、2007年將達17.6億、2020年更有望達40億.面對如此龐大的移動受眾羣,廣播得到了很好的發展,國家廣電總局將2003年定為“中國廣播發展年”並大舉醖釀中國廣播業的第二次復興.然而,移動電視的出現,註定了我國廣播業的繁榮只是曇花一現,也註定了廣播業將很難再有如此巨大的輝煌,這份輝煌將屬於移動電視.

2.3手機媒體

傳播學大師麥克盧漢曾説:“媒介是人體的延伸.”用這句話形容今天的手機再合適不過了.手機是手中的交際圈、是移動的生活藝術.如今,手機已經不只是普通的通訊工具了,科技的發展使人們對手機的要求越來越高,那些功能多樣化、設計個性化的時尚手機更是倍受年輕消費者的青睞.

現代移動通信技術在20世紀得到了飛速的發展.20世紀20年代至40年代,美國在短波幾個頻段上開發出專用移動通信系統,這是現代移動通信的起步階段.移動通信技術的發展為手機的出現鋪平了道路,固定電話技術的成熟也為手機的發展奠定了基礎手機,本是簡單的點對點語音通訊工具,但是隨着微處理器技術、數字信號處理技術、多媒體技術的發展和應用,手機的功能得到了飛速的發展和擴充,手機的發展為信息傳播帶來了全新的途徑.1992年世界上第一條手機短信在英國沃達豐的網絡上通過電腦向手機成功發送,這標誌着短信時代的到來.

1999年,諾基亞推出了首款WAP手機,用户使用支持WAP的網上通系列手機就可以隨時通過無線蜂窩網絡登錄互聯網.而後,2000年5月,中國移動通信有限責任公司正式開通了短信(SMS)服務,發出了中國的第一條短信.接着,2001年4月底開始,新浪、搜狐、網易等站率先推出手機新聞短信服務,提供重大時事和熱點新聞.另外,2002年諾基亞推出了第一款內置攝像頭手機,這讓手機的功能更是達到了登峯造極的程度.2005年江西發生地震後,九江市政府在第一時間向全體市民發出了:“九江市附近發生5.7級地震,但不會給九江市民造成很大影響”的公共短信,在最短的時間裏對緩解市民的恐慌心理、穩定社會的正常秩序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手機已經不再僅僅是通訊工具了,它已經儼然成了影響人們生活方式的新型信息傳播媒體.手機作為產品消費平台和付費平台,被視為是未來一段時間信息和娛樂消費的個人終端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