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實用範文 > 論文

網絡新媒體傳播論文

欄目: 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8.7K

進入21世紀以來,傳播技術的革命大大改變了媒介環境和傳播生態,使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等新興媒體的發展日新月異,那關於網絡新媒體傳播的論文怎麼寫呢?接下來小編為大家推薦的是網絡新媒體傳播論文,僅供參考。

網絡新媒體傳播論文

 【摘要】近年來隨着科學技術的發展,新媒體發展勢頭迅猛,以互聯網為代表的網絡新媒體以自己獨特的優勢迅速贏得市場,獲得受眾的青睞,逐漸從邊緣走向主流。網絡新媒體的傳播具有凸顯受眾主體地位、互動性強、信息發佈及時、信息獲取方便等特點。它對社會的發展具有積極和消極雙重影響。

 【關鍵詞】互聯網 網絡新媒體 信息傳播

一、網絡新媒體發展:從邊緣走向主流

中國互聯網絡從1994年開始進入基礎設施建設,到現在已經走過了17個年頭。在這17年裏,網絡媒體的發展經歷了摸索、完善到壯大的過程。目前我國網絡技術、網絡基礎設施、網絡資源、電信技術、數字技術等呈持續高速發展態勢,社會逐漸實現網絡化。99.1%的鄉鎮和92%的行政村接通了互聯網,95.6%的鄉鎮接通了寬帶,3G網絡已基本覆蓋全國。①整個社會就像一張蜘蛛網,世界變成了一個“地球村”,跨越了時空阻隔。

與此同時,重大新聞事件報道讓網絡媒體優勢得到充分顯現。在2003年“非典”事件中,網絡媒體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提供的互動平台讓受眾及時獲取信息。在孫志剛事件中,網絡媒體為在其中起到了巨大作用,最終導致一個實施了21年的不合理制度――《城市流浪乞討人員收容遣送辦法》的終止。更為重要的是,政府部門逐漸意識到網絡媒體巨大的發展前景。目前新聞網站已經成為傳統媒體的延伸,變成了主流媒體。我國新聞網絡媒體主要包括三類:綜合類新聞網站、入門網站的新聞頻道和傳統媒體的網絡版。2009年中央重點新聞網站日均頁面訪問量已經達到5.2億,與2002年相比增長了近4倍。②在網絡媒體蓬勃發展情形下,傳統媒體向網絡媒體伸出了橄欖枝,以積極主動的方式參與到網絡新媒體的.發展中來。

二、網絡媒體的傳播特點

作為科學技術高度發展的產物,網絡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相比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首先,網絡媒體凸顯受眾的主體地位,打破單向傳播局面。自網絡新媒體快速發展以來,受眾主體地位得到了充分凸顯,受眾不僅是信息產品的消費者,而且是信息的發佈者。在新媒體時代,人人都是傳播者,博客、播客、微博以及論壇社區的誕生讓每個人都擁有了信息發佈的權力。如果在QQ空間或網頁上讀到一篇很好的文章或者是看到一段精彩的視頻,我們可以通過轉發的方式讓很多人都來分享。我們也可以在博客上發表自己的文章或者製作網絡視頻,如果作品夠精彩、有特色,可能會在一夜之間變成網絡紅人,這樣的事例已不勝枚舉。

其次,網絡媒體具有很強的互動性。以往傳統媒體主要以單向傳播為主,受眾只是被動地接受信息,即使有互動,也是延遲的。隨着Web2.0技術的興起,網絡新媒體互動性得到了充分體現。論壇和社區、QQ、MSN、博客、微博等等都是受眾進行交流互動的場所,許多新聞網站也提供了互動平台,受眾可以隨時發表自己的觀點,作者會及時進行回覆。2006年《時代》雜誌將“年度人物”頒給全球數以億計的互聯網使用者,《時代》週刊對此解釋説,社會正從機構向個人過度,個人正在成為“新數字時代民主社會”的公民。③基於普通人之間信息互動的Web 2.0技術,讓人人都成為傳播者。

第三,網絡媒體信息發佈及時,傳播速度快。基於寬帶網絡的連接,信息傳遞迅速,尤其遇到突發事件,及時性就充分顯現出來。現在的3G手機已具備多種功能,輕便易攜帶易使用,可以迅速將事件發生的情景記錄下來,只要與網絡進行連接,信息立刻就會在網絡上載播開來,讓人們第一時間獲取消息。由於網絡信息發佈門檻比較低,任何人都可以在網絡上發佈信息。2011年3月11日發生日本地震的消息也是最先通過網絡獲得,而有關日本地震的消息第二天才見諸各大報紙的頭條,然後才是一系列的追蹤報道。

第四,網絡媒體讓信息獲取更加方便快捷。互聯網擁有海量信息,藉助搜索引擎準確定位,人們可迅速找到所需信息。使用者在搜索引擎窗口鍵入關鍵詞,按下回車鍵,幾秒鐘的時間內就會出現大量相關信息。入門網站新聞更新及時,突發事件滾動報道,讓人們能及時獲得最新消息。通過設置超鏈接功能還能讓人們通過閲讀一系列相關專題報道,對事件有一個清晰全面地瞭解。網絡上有大量免費的視頻、音樂、學習資料等等資源供人們欣賞使用、下載保存。各種數據庫的建立,電子出版業的發展,讓學術資料的獲取更加容易,有利於開展各項研究。

 三、網絡媒體對社會發展的影響

網絡媒體的誕生給社會各個方面都帶來了很大的影響,可以説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和交往方式乃至整個社會的結構。

(一)網絡媒體的積極影響

1、豐富精神生活,給日常生活帶來便利。心理學家馬斯洛曾經將人的需求分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的需求五個層次,認為在人的低層次需求得到滿足之後,就將有更高層次的需求出現。隨着我國經濟快速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得到了極大滿足,有了更多閒暇時間,對精神文化的需求逐漸增加。網絡資源的豐富性在很大程度上滿足了人們更高層次的需求。

2、形成傳播新格局,推動傳媒產業發展。新媒體的出現,讓傳媒市場發生了巨大變化,新媒體以其獨特優勢迅速佔領市場。在眼球經濟時代,傳統媒體也在改變策略,一方面對大眾化的市場進行細分,另一方面通過與新媒體合作,尋求更大的發展空間,以期實現互利共贏,共同將傳媒這塊蛋糕做大做強。1994-2010年16年間,中國信息產業年均增長超過26.6%,發展速度快,經濟規模躍居全國工業之首,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性和先導性的產業。④

3、提供言論發佈平台。民意需要得到充分表達。如今作為信息發佈平台“新秀”──微博的興起和壯大發展,為受眾提供了一個更加方便快捷的言論發表渠道。2010年中國微博市場註冊用户數量將達到7500萬,增長速度創下中國互聯網應用發展之最。⑤它成為公眾參政議政,表達心聲的有效途徑。在2011年3月舉行的全國政協十一屆四次會議中,至少數十名政協委員首次同時用微博直播會議。截至2011年3月3日,共有兩會的代表、委員331人開通了新浪微博。⑥這可以説是推動民主政治的又一大舉措。

4、提供輿論監督新途徑。網絡新媒體為人們更好的行使信息表達權、知情權和輿論監督權提供了更新的平台,觀點的自由表達形成一股強大的輿論力量,從而對事件發展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這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重大意義。前一段時間網絡上流行官員及相關部門“曬賬簿”,這就是公眾輿論監督的產物,它有效促使相關部門的工作能在更加清晰透明的環境中進行。

(二)網絡媒體的負面影響

新媒介是把“雙刃劍”,它開闊了人類交往的新天地,推動了信息時代的向前發展,但同時也帶來了負面影響。

1、網絡監管難度加大。在互聯網時代,人人都是傳播者,網絡信息平台並不像傳統媒體具有嚴格的審查把關制度,很多信息發佈者也不是專業新聞從業者,不能充分認識真實性原則,有些信息沒有經過核實就進行了發佈,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2011年3月全國各地發生鹽荒事件,一些人在網絡上散播謠言,加之商家炒作,在全國範圍內產生一股搶鹽熱,由於相關部門及時出來闢謠,才逐漸平息了這股風波。由於網民身份隱蔽性特徵,也很難對他們進行處置,這給網絡管理帶來很大不便。

2、塑造“媒介人”,影響現實人。截至2010年底我國網民規模達到4.57億人,較2009年底增加7330萬人,互聯網普及率攀升至34.3%,較2009年提高了5.4個百分點。⑦對於很多人來説,上網已成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內容。但是網絡畢竟不是現實社會,它的虛擬性使很多人上當受騙。網絡信息良莠不齊,容易誤導受眾,特別是對未成年人,因他們辨別是非的能力還很有限。現在很多人都患有“媒介依存症”,他們寧願在網絡中尋找自己的價值,也不願意回到現實中來。

3、衝擊我國文化的影響力。互聯網讓我們跨越國界,超越時空阻隔,交流溝通更加便利,它是我們瞭解世界的一個“窗口”。通過網絡,我們與外界的接觸越來越頻繁,對異域文化的瞭解日益增多,殊不知其他文化正在對我們產生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改變着我們的各種觀念。也許是由於求新,人們總覺得別國的東西就是好的,這會降低本土文化的影響力,使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觀受到很大沖擊。

總之,網絡新媒體在人們的社會生活中發揮着越來越大的作用,也改變着整個社會的面貌,在給社會帶來積極影響的同時,也帶來了很多負面影響。我們要趨利避害,充分發揮網絡新媒體的積極作用,消除負面影響,構建和諧穩定的社會。

參考文獻

①②謝利,《從草根走向主流 新媒體改變傳媒格局》[EB/OL].

③《互聯網使用者當選〈時代週刊〉年度人物》[EB/OL].

④《中國網絡媒體角色嬗變 從“草根”走向“主流”》[EB/OL].

⑤李智,《內容為王終端多元――2010中國新媒體市場回顧》[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