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閲讀答案

短文閲讀《流浪人,你若到斯巴》附答案

欄目: 閲讀答案 / 發佈於: / 人氣:1.2W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

短文閲讀《流浪人,你若到斯巴》附答案

現在,我聽見外面重炮在轟鳴。要沒有炮聲,周圍幾乎一片沉寂;只聽見偶爾傳來大火的吞噬聲,以及黑暗中什麼地方山牆倒坍的巨響。炮聲均勻而有節奏。①我在想:多出色的炮隊啊!我知道,炮聲通常都是這樣的,但我還是這麼想。我的上帝,多麼令人寬慰,令人愜意的炮聲,深沉而又粗獷,如同柔和而近於優雅的管風琴聲。它無論如何也是高雅的。我覺得大炮即使在轟鳴時,也是高雅的。炮聲聽起來也是那麼高雅,確實是圖畫書裏打仗的模樣……接着我想到,假如再有一座陣亡將士紀念碑落成,碑頂豎着更大的金色鐵十字,並裝飾着更大的月桂花環石雕,那麼又該有多少人的名字要刻上去啊!我突然想到:倘若我果真是在母校,那麼我的名字也將刻到石碑上去;在校史上,我的名字後面將寫着:“由學校上戰場,為……而陣亡。”

可是我還不知道為什麼,也不知道是否當真回到了母校。我現在無論如何要把這—點弄清楚。陣亡將士紀念碑並無特色,也毫不引人注目,到處都一樣,都是按一種格式成批生產的,是的.,需要時,隨便從哪個中心點都可以領到……

……

當我被抬過這扇門,來到燈光耀眼的木板後面時,就在這短短的一秒鐘內,我突然回憶起了這一切。

我躺在手術枱上,看見自己的身影清晰地映照在上面那隻燈泡的透明玻璃上,但是變得很小,縮成一丁點兒的白團團,就像一個土色紗布襁褓,好似一個格外嫩弱的早產兒。這就是我在玻璃燈泡上的模樣。

醫生轉過身去,背朝着我站在桌旁,在手術器械中翻來翻去。身材高大而蒼老的消防隊員站在木板前,他向我微笑着,疲倦而憂傷地微笑着,那張長滿鬍子茬的骯髒的臉,像是睡着了似的。我的目光掃過他的肩膀投向木板上了油漆的背面。就在這上面我看見了什麼,自我來到這個停屍間之後,它第一次觸動了我的心靈,震撼了我內心某個隱祕的角落,使我驚駭萬狀,我的心開始劇烈地跳動:黑板上有我的筆跡。在上端第一行。我認出了我的筆跡,這比照鏡子還要清晰,還要令人不安,我不用再懷疑了,這是我自己的手跡!其餘的一切全都不足為憑,不論是美狄亞還是尼采,也不論是迪那裏山地人的側面照片,或是多哥的香蕉,連門上的十字印痕也不能算數。這些在別的學校裏也都是一模一樣的,但是我決不相信在別的學校有誰能用我的筆跡在黑板上寫字。②僅僅在三個月以前,就在那絕望的日子裏,我們都必須寫下這段銘文。現在這段銘文還依舊赫然在目:“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哦,我現在想起來了,那時因為黑板太短,美術教師還罵過我,説我沒有安排好,字體寫得太大了。他搖着頭,自己卻也用同樣大的字在下面寫了:“流浪人,你若到斯巴……”③這裏留着我用六種字體寫的筆跡:拉丁印刷體、德意志印刷體、斜體、羅馬體、意大利體和圓體。清楚而工整地寫了六遍:“流浪人,你若到斯巴……”

1. 在劃線句①中,描寫主人公聽到炮聲的感受,有什麼作用?(4分)

2.小説始終在描寫學校的環境,你覺得這樣寫有什麼好處?(4分)

3.古代希臘士兵為保衞祖國而英勇抗敵,曾刻下銘文:“流浪人,你若到斯巴達,請報告那裏的公民們,我們陣亡此地,至死猶恪守他們的命令。”作者只截取了前半句,反覆出現在小説的結尾部分(見劃線句②③),並把它作為題目,有什麼深刻含義?(6分)

答案

1.可見法西斯軍國主義教育毒害了德國的青年一代,軍國主義教育使他們積極參與戰爭,欣賞戰爭;(2分)其實他們並不能分辨戰爭的性質,更不能認清侵略戰爭的本質。(2分)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2.學校和傷兵醫院本來是兩個毫不相干的地方,可是戰爭使傳播人類文明的地方成了充滿血腥的傷兵醫院和“停屍間”;(2分)這一切都深刻揭示了侵略戰爭對文明的摧殘,(1分)渲染了戰爭給人帶來的是無盡的痛苦和哀傷。(1分)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3.這本來是一段紀念希臘士兵英勇抗敵的銘文,反覆出現的卻只有“流浪人,你若到斯巴……”,這是美術教師命令學生將此寫在黑板上的,原來的史實被無情掩蓋了。(2分)由此可見,德國的軍國主義教育為了蠱惑人心,手段十分卑劣。(2分)作者把它作為小説題目,凸現了批判軍國主義教育、控訴法西斯罪行的主題。(2分)言之成理即可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