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猜猜我是誰小班教案(精選7篇)

欄目: 教育隨筆 / 發佈於: / 人氣:6.49K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總歸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猜猜我是誰小班教案(精選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猜猜我是誰小班教案(精選7篇)

猜猜我是誰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樂於用語言表達自己的觀察和發現,理解部分與整體的關係。

2、嘗試用“這是誰呀?原來是……”的句式描述畫面中的部分與整體的圖片。

3、在猜想中獲得成功的體驗,產生對動物的興趣。

4、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5、培養幼兒敏鋭的觀察能力。

活動準備:

知識經驗:會玩語言遊戲《請你猜猜我是誰》;已經認識瓢蟲、蜜蜂、蚯蚓、螞蟻、蝸牛、毛毛蟲等動物。

物質準備:小鳥手偶一個,繪本《猜猜我是誰》。圖卡:柳樹、草地、白雲、太陽等。

活動過程:

一、以遊戲形式導入,激發幼兒興趣。

師將小鳥手偶藏在身後:今天有位小客人來到我們教室,大家一起來猜猜它是誰?師學小鳥叫,“嘰嘰喳喳,嘰嘰喳喳,請你猜猜我是誰?”

師出示小鳥:“今天小鳥還帶來了它的好朋友,都在這本書裏。”(出示繪本封面)“你們猜猜會有誰呢?”幼兒自由想象。

二、閲讀繪本,引導幼兒猜想並體驗部分與整體的關係。

1、師:“誰猜對了呢?我們一起來看書。”翻開繪本第一頁。師:“骨碌碌,骨碌碌,這是誰呀?”

請幼兒想象、討論想車輪一樣的三個黑黑的圓是誰?

師:“問問小鳥,大家猜對了嗎?小鳥搖頭了,都沒猜對。我們來問圖書吧。”

翻開第二頁,“這是誰呀?原來是瓢蟲呀!”引導幼兒一起説句式。

師:“剛才為什麼大家都沒猜對呢?因為那三個骨碌碌的圓是小瓢蟲身上的什麼呢?”。(點)“這三個黑圓只是小瓢蟲身上的一部分,小瓢蟲可比黑點大多了。”

2、師:“小瓢蟲是小鳥的好朋友呢。看看還有誰?”

翻開第三頁:“哎呀!是大老虎來了嗎?大老虎會是小鳥的好朋友嗎?”幼兒自由猜測。

翻開第四頁:“這是誰呀?原來是……小蜜蜂呀!”返回前頁,“這黃色和黑色的是蜜蜂的什麼?”(身上的花紋)“花紋也是小蜜蜂身體的一部分。”

3、翻開第五頁。

師:“黑咕隆咚的,這是誰呀?猜猜看。”幼兒猜想。

師:“這是誰呀?原來是小螞蟻呀!小螞蟻的身體黑黑的。”

4、繼續翻看以下頁面,讓幼兒邊看邊猜想,用“這是誰呀?原來是……”的句式説出蚯蚓、蝸牛、毛毛蟲等動物。

三、完整閲讀圖書,並一起講述。

師:“這些都是小鳥的好朋友。我們再來看一遍,這次我們要看到它們身上的一部分就能説出它們的名字。”

四、結束部分。

師:“今天小鳥帶來了這麼多好朋友,我們和它們一起到外面去玩一玩吧。”

活動延伸:

將繪本放在閲讀區中,供幼兒觀看。

活動反思

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説過:圖畫不單是文字的説明,且可拓展兒童的想象。讀懂她、愛上她讓幼兒用想象力描繪出眼睛無法看到的故事,真正學會閲讀。本次活動選用的繪本畫面簡單有趣,幼兒看完後總有恍然大悟的表情。畫面提供了每個動物身體的一部分讓幼兒推測、想象,讓幼兒逐步懂得了部分與整體的關係,學會由部分推及整體。圖與圖之間呈現獨特聯繫,表達繪本的整體內涵,預留給孩子最大的想象空間,帶給孩子閲讀的快樂感。

猜猜我是誰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能根據聲音或着裝猜出同伴的姓名。

2、增進教師、同伴間的感情,感受愉快情緒。

3、發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4、安靜傾聽同伴的講話,並感受大家一起談話的愉悦。

教學重點、難點

遵守遊戲規則

活動準備

彩色布條、卡通面具若干。

活動過程

1、教師做猜者,與幼兒玩遊戲。

教師用彩色布條矇住眼睛,去摸幼兒的頭或手。被摸到的幼兒要大聲説:“猜猜我是誰?”猜對了,全體幼兒鼓掌表示;猜不對重新再猜一次。

2、鼓勵幼兒大膽玩遊戲。

全體幼兒閉上眼睛,請一名幼兒帶上卡通面具遮住臉,並學小動物的叫聲。幼兒睜開眼後,根據聲音和着裝猜出這個小朋友的名字。遊戲反覆進行。

活動延伸:

為讓幼兒儘快熟悉同伴,此遊戲可在飯前飯後進行。

教學反思

1、 上課時我會讓他們的發言權多一些,儘量讓他們多與老師小朋友開口説話,鍛鍊孩子的口語表達的能力。

2、大家在一起玩遊戲的時候,我會讓他們來觀察小朋友,讓他們與老師示範動作,讓他們感受到都是老師的好寶寶。孩子的教育不光是在幼兒園教育,家庭教育也非常重要。孩子和家裏人之間的親和力比較強,易溝通,放學的時候我會與家長溝通,讓家長與孩子交談,關於幼兒園的事情,詢問一下他們與其他小朋友的相處關係及其他們的點滴瑣事,讓他們喜歡説話善於交流。

3、幼兒之間的互動也逐漸頻繁了,要充分利用幼兒的互相幫助、互相學習的契機,引導幼兒樂於交往,會交往,促進幼兒社會性發展。

猜猜我是誰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l、 辨別並願意模仿幾種常見小動物的叫聲。

2、 樂意與同伴一起遊戲,體驗遊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各種動物頭飾。

活動過程:

模仿小動物叫聲――教師出示小各種動物頭飾。這是誰?它是怎麼叫的?

――請幼兒選擇自己想扮演的小動物,戴好相應的頭飾。

――告訴幼兒遊戲名稱,激發幼兒參與遊戲的興趣。

――講解遊戲規則,告訴幼兒遊戲玩法。

――請一名幼兒趴在教師膝蓋上,蒙上眼睛,作為猜的人。被猜的幼兒戴上動物頭飾,輕輕到猜的幼兒後面,拍拍他的肩,模仿自己所扮演的小動物的叫聲。如"嘰嘰嘰,猜猜我是誰?"請猜的 幼兒説出該小動物的名稱。

――猜對的幼兒作為猜的人繼續遊戲,猜錯的幼兒則成為被猜的人。

猜猜我是誰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 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與同伴共遊戲的快樂,樂意與同伴一起遊戲。

2、 辨別並願意模仿幾種常見小動物的姿態及叫聲。

3、 學習短句“一隻xx……,兩隻xx……,三隻xx……。”

4、 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 喜歡參與遊戲,體驗。

活動準備:

小動物圖片(幼兒和家長共同收集)、錄音機、音樂“小魚遊”

活動過程:

一、 引起興趣

1、 今天,有許多動物朋友來和我們一起做遊戲。

2、 猜猜它們是誰?

二、 請朋友

(一)天上飛的動物

1、 根據老師出示的動物手影,請幼兒猜。(小鳥)

2、 問:天上飛的動物有哪些?

3、 [展板]

4、 [學小鳥飛]示範兒歌“一隻小鳥飛飛飛,兩隻小鳥一起飛,三隻小鳥做遊戲。”

(二)地上跑的動物

1、 [小貓叫]誰來了?[老師念兒歌]

2、 [小雞叫]這是誰?小雞也想有一首好聽的兒歌,誰來幫它?

3、 小動物的叫聲不一樣,它們的動作也不一樣,看這是誰?小兔可以怎麼説?

4、 地上的動物有像小貓小雞這樣走的有像小兔這樣跳的還有跑的,誰跑得很快呀?誰來一邊表演一邊説。

5、 你們瞧,又來了這麼多的小動物,有誰? 他們都是在哪裏的?

6、 選一個你喜歡的小動物,一邊表演一邊説。

(三)水裏遊的動物

1、 出示魚尾巴,請幼兒猜。

2、 小魚會怎麼遊?

3、 我們小朋友帶來了很多水裏遊的動物,有哪些啊?

4、 我們幫小魚找到這麼多的好朋友它真高興,它要和我們一起做遊戲呢![“小魚遊”]

觀察與反思:

在主題活動的開展過程中,我們發現,小班的孩子對於小動物仍然有着高度的熱情,在活動中,孩子們會根據各種小動物的特徵如影子、叫聲、動作、或動物的局部,來猜測動物的名稱,當他們發現自己的猜測是正確的時候,他們那種興奮頓時躍然臉上。孩子們開心的模仿小動物的姿態和叫聲,在想想、猜猜、説説、唱唱、跳跳中,體驗着與同伴共同遊戲的快樂。從孩子們的言語中,可以看出他們的語言發展還是不錯的,教師應多點肯定和鼓勵,及時抓住孩子的亮點,讓其他小朋友學一學。可以將地上跑的動物放到第一環節,因為地上的動物幼兒更喜歡更熟悉。

看到孩子們對小動物的極度喜悦,我們將延續對動物的主題活動,讓孩子們能更加的接近他們的“所愛”。

設計思路:

各種可愛的小動物是小班幼兒的最愛,不管是在平時的遊戲還是活動中,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都會不時地把小動物的毛絨玩具抱在懷裏,或是和小動物説説悄悄話,或是和小動物一起開心的跳、高興的唱!為了讓孩子們對他們喜歡的這些動物寶寶有更進一步的認識、瞭解,我採用家園互動的形式,請家長幫助一起收集動物圖片,並結合主題開展活動“猜猜我是誰”,讓孩子們想想、猜猜,看看、説説,唱唱、跳跳,並學習短句,體驗其樂趣,在輕鬆、開心的氛圍中得到發展。

猜猜我是誰小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辨別並願意模仿幾種常見小動物的'叫聲。

2、學説簡單的句子:"喵喵喵/汪汪汪,請你猜猜我是誰?"師問:小狗/小貓/青蛙,怎麼叫?幼答:小狗/小貓/青蛙,汪汪汪/喵喵喵/呱呱呱/。

3、樂意與同伴一起遊戲,體驗遊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各種小動物的頭飾。

活動過程:

一、 猜測小動物的名字。

師:(模仿小動物的叫聲)今天,我們班來了好多的小動物,一起來聽聽看,有些誰呢?喵喵喵,誰來了?(小貓、小狗、青蛙、小豬、大公雞)個別、集體猜測。

二、學説以對話的形式練習學説簡單的句子。

師:這些小動物的聲音真好聽,你們想學它們的叫聲嗎?老師請一幼兒做示範,如:師問:小狗怎麼叫?幼答:小狗汪汪汪。明白了嗎?有個別的到集體的。

三、遊戲"猜猜我是誰"。

1、猜測小動物的名字。

哇,我們班來了這麼多的小動物,現在,老師來和寶寶們做遊戲了,想玩嗎?遊戲的名字叫"猜猜我是誰?"將猜的人蒙上眼睛,被猜的幼兒學叫動物的叫聲。我們寶寶學叫一種小動物的聲音,讓蒙上眼睛的寶寶猜猜是哪一種小動物。(教師有針對性的請幼兒。)

2、猜測小朋友的名字。

我們上幼兒園都這麼久了,一定認識了好多的新朋友,現在要請寶寶們來猜一猜新朋友叫什麼名字。方法同上:猜的人蒙上眼睛,被猜的幼兒説一句"請你猜猜我是誰。"

猜猜我是誰小班教案 篇6

活動領域:

語言。

活動目標:

1、感知動物的明顯特徵,能用較完整的語言表述。

2、通過聽聲音,體驗遊戲的快樂。

3、幫助幼兒體驗和理解故事內容,嘗試講清簡單的事情。

4、理解故事內容,大膽講述簡單的事情。

活動準備:

1、聲音:大象、老虎、豹子、公雞、小狗、小貓、長勁鹿

2、圖片:大象、老虎、豹子、公雞、小狗、小貓、長勁鹿

3、視頻:十二生肖體操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聽聲音,根據聲音猜動物——捉迷藏,根據局部特徵猜動物——演一演,猜測動物活動環節。

談話導入

提問:你們喜歡小動物嗎?喜歡什麼動物?(開火車説一説)小結: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動物。 幼兒根據自己的經驗來回答。

談話導入活動,回顧幼兒生活經驗,激發幼兒參加活動的興趣。

二、聽聲音,根據聲音猜動物師:聽!誰來了?

教師播放動物聲音,幼兒説出動物名稱。

迴應1:耳朵真靈,一聽就能猜出來。

迴應2:仔細聽,想一想,會是誰?

教師小結:每種小動物都有自己獨特的聲音,我們通過聽、仔細聽能猜出小動物。

根據動物的聲音的特徵來猜測小動物。

三、捉迷藏,根據局部特徵猜動物

1、出示大象和長頸鹿的部分圖片,根據明顯的局部特徵猜測。

師:小動物要和小朋友玩捉迷藏的遊戲,猜猜看,誰藏起來了?

師:你是怎麼知道的?

教師小結:大象有長鼻子、長頸鹿有長脖子,我們看一看就猜出來了。

2、出示豹子、老虎的皮毛,根據相似的局部特徵猜測師:這些動物是誰?你是怎樣看出來的?

迴應1:(追問)你是怎麼看出來的?比一比也是小科學家觀察的一種方法。

迴應2:誰能看出來?説説你的好辦法。

迴應3:比一比,想想你以前見到的動物。

教師小結:仔細比一比也能找到動物。

長頸鹿、大象很容易猜出;完整表述方面猜測豹子、老虎存在差異資源。

根據動物的局部特徵來猜測小動物。

四、演一演,猜測動物

1、師表演,請幼兒猜測。

師:猜猜,這是什麼動物?為什麼?

小結:哦,演一演的時候可以是動作、可以是聲音,要把最明顯的地方表演出來。

2、個別幼兒表演,集體猜測。

迴應1:根據幼兒表演的特徵進行迴應。

迴應2:請表演者介紹自己表演的動物並説出理由。

迴應3:想一想,我們身邊有哪些你喜歡的小動物。(或者提示幼兒十二生肖體操)

3、兩兩結隊,互相表演猜測。

師:兩個小朋友一起來玩這個你演我猜的遊戲,一個小朋友演一演,另一個小朋友猜一猜。猜對了以後兩人再交換。

根據自己的已有經驗進行表演。

師幼互動、幼幼互動猜測小動物。

教學反思:

利用多種感觀讓幼兒去認知事物是我們常用的教學方法。在活動中,我發現幼兒們的態度積極,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創造力也得到發揮。

猜猜我是誰小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學習簡單而完整的合成句:猜猜我是誰?

2、聽懂並理解遊戲規則。

3、體驗猜謎遊戲的樂趣,並通過猜謎遊戲幫助孩子理解事物的外部特徵。

教學重點、難點

幼兒根據提示,動作或者叫聲能猜出他的名字。

活動準備

鴨子圖片,大象圖片,貓頭鷹圖片等。

活動過程

1、教師請幼兒圍成圓圈狀,並告訴幼兒將進行猜謎遊戲。教師用豐富的肢體動作,協助幼兒猜出答案。提問:嘴像小鏟子,腳像小扇子,走路左右搖,張嘴嘎嘎叫。猜猜我是誰?(鴨子)

2、教師請幼兒描述鴨子的特徵,適時補充相關材料。

3、教師繼續進行猜謎遊戲,用豐富的肢體動作,協助幼兒猜出答案。提問:耳朵像蒲扇,身子像小山,鼻子粗又長,事事都能幹。猜猜我是誰?(大象)

4、教師請幼兒描述大象的圖正,適時補充材料。

5、教師繼續進行猜謎遊戲,用豐富的肢體動作,協助幼兒猜出答案。提問:遠看像只貓,近看是隻鳥,晚上捉田鼠,白天睡大覺。猜猜我是誰?(貓頭鷹)

6、教師請幼兒描述貓頭鷹的特徵,適時補充材料。

7、教師小結。教師與幼兒以輕鬆的心情猜謎語,進一步分析幾種動物的其他特徵。

8、引導幼兒大膽説謎語讓其他小朋友猜。激發幼兒猜謎的興趣並嘗試大膽想象創作謎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