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積的乘方教學設計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1.17W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教育技術的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於運用系統方法設計教學過程,使之成為一種具有操作性的程序。優秀的教學設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積的乘方教學設計,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積的乘方教學設計

積的乘方教學設計1

課 題:積的乘方

教學課時:1課時

學習目標:1、經歷探索積的乘方性質的過程,提高學生推理能力和有條理的表達能力。

2、理解並掌握積的乘方運算性質,能靈活運用積的乘方運算性質進行整式的簡單混合運算。

教學重點:積的乘方的運算性質的推導和應用。

教學難點:靈活運用積的乘方運算性質進行整式混合運算。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方法:講練法、自學指導法。

教學過程設計:

教學流程

學生活動

教師活動

設計意圖

複習舊知

完成複習題,(學生演排)

展示覆習題:(ppt

計算:(a2)4..a-(a3)2.a3

通過此題,讓學生複習冪的乘方、同底數冪的乘法及整式加減的運算法則,為學習新知打下基礎。

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思考教師提出的問題,並回答。

1、展示問題(ppt)

已知一個正方體的稜長為2× 103cm ,你能計算出它的體積是多少嗎?

2、點學生列出算式

3、提問:(2×103)3 ,是冪的乘方形式嗎?(底數是2和103的乘積,雖然103是冪,但總體來看,它是積的乘方。)積的乘方如何運算呢?有前兩節課的探究經驗,請同學們自己探索,發現其中規律。

4、展示學習目標。

通過創設實際問題情景,得出積的乘方的計算問題,從而導入新課,並展示學習目標,使學生明確學習要求。

學生自主探究學習

1、自主學習,完成積的乘方運算性質的探究。

2、獨立完成嘗試練習題

展示自學提綱:(ppt)

1.填空,看看運算過程用到哪些運算律,從運算結果看能發現什麼規律?

(1)(ab)2=( )·( )=( )·( )=a( )b( )

(2)(ab)3=______=_______=a( )b( )

(3)(ab)n= =

=a( )b( ) (n為正整數)

2、請歸納出積的乘方的運算性質:

3、完成課本p98練習題

巡視學生完成自主學習情況

通過學生自主學習掌握積的乘方運算性質的推導和簡單運用,提升學生的自學能力和表達能力。

展示交流

1、交流自學提綱中的第1題,並説明每步的依據。

2、演排自學提綱中第3題,非演排學生思考查找評價演排學生的解題。

3、舉手交流發言。

1、評價學生的自主學習效果。

2、板書積的乘方運算性質。

3、根據學生演排交流情況,適時點撥,歸納總結解題方法及注意事項。

通過交流展示活動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總結提煉性質及運用方法。

鞏固訓練

完成訓練題

1、出示訓練題:

計算:(-a)6-(-3a3)2-(2a)2.a4

2、點學生演排

3、請學生評價,適時點撥。

通過鞏固訓練提升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

合作探究

1、獨立思考問題

2、小組合作交流

3、班級交流、討論

1、出示問題:

計算:42013.(-0.25)20xx

2、巡視學生合作學習情況,參與討論。

3、組織學生交流討論,適時點撥。

4、總結歸納。

通過合作探究學習拓展性質的運用,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

拓展提升訓練

完成訓練題

1、出示訓練題:

計算:(1)22013.42013.(-0.125)20xx

(2)(2/3)20xx.(-1.5)20xx

2、巡視學生完成情況

3、組織交流、討論,適時點撥總結。

通過提升訓練延伸知識的運用。

小結

回顧本節課所學知識,交流學習心得體會

1、提問: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學到了些什麼?

2、組織學生交流並適時總結。

通過小結活動加深知識的理解。

當堂檢測

獨立完成檢測題

1、出示檢測題(ppt)

計算:(1)(-2m3n2)3

(2)(-a2)2.(-2a3)2

(3)(-x2y)3+7(x2)2·(-x)2·(-y)3

(4) (0.125)7×88

2、請學生演排,訂正答案,統計學生完成情況

通過當堂檢測反饋課堂教學效果。

作業佈置

完成作業

佈置作業題:課本p104習題第2題

通過作業鞏固知識

板書設計:

積的乘方

積的乘方運算性質:(ab)n=anbn(n是正整數)

積的乘方,等於把每個因式分別乘方,再把所得的冪相乘。

積的乘方性質的逆用:anbn=(ab)n

同指數的冪相乘,底數相乘,指數不變。

積的乘方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經歷探索積的乘方的運算髮展推理能力和有條理的表達能力。學習積的乘方的運算法則,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進一步體會冪的意義。理解積的乘方運算法則,能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能力目標:能結合以往知識探究新知,熟練掌握積的乘方的運算法則。

情感目標: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發展推理思維,體會數學的應用價值,增強自信心。

【教學重點】

會用積的'乘方性質進行計算

【教學難點】

靈活應用公式。

【課前準備】

自學課本P143-144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課前閲讀。

自已閲讀課本P143-144,嘗試完成下列問題:

(1)(2a)3;

(2)(-5b)3;

(3)(xy)2;

(4)(-2x3)4

二、新課學習。

(一)引入:填空,看看運算過程用到哪些運算律?運算結果有什麼規律?

(1)(ab)2=(ab)÷(ab)=(a÷a)÷(b÷b)=a()b();

(2)(ab)3_______=_______=a()b()。

(3)(ab)n=______=_______=a()b()

(二)閲讀效果交流。

1、運用乘方的意義進行運算。

【教師點撥】關於第(2)、(3)運算,底數是ab,把它看成一個整體進行運算。用乘法交換律和結合律最後用同底數冪的乘法進行運算。

2、在觀察運算規律的時候,從底數和指數兩方面考慮。

【學生總結】我們可以得到的規律是:

符號表示:一般地,我們有(ab)n=anbn(n為正整數)

語言敍述:積的乘方,等於把積的每一個因式分別乘方,再把所得的冪相乘。

(三)閲讀中學習。

1、例1、(1)(-5bc)3;(2)(xy2)2;(3)(-2xy3)4.

閲讀後分析:本題是否是公式的直接應用?能否沿用公式的形式?

閲讀後講解:注意係數也要乘方,注意符號。公式拓展:(abc)n=anbncn

【教師點撥】在初學階段,按照公式逐步運算。可與課前閲讀題目相比較,考察題目間的聯繫和區別,運算的時候要注意符號。

2、例2、2(x3)2÷x3-(3x3)3+(5x)2÷x7

①閲讀後分析:從形式上看,是公式的擴展,包含了多種公式的應用。幷包含了多種運算。

②閲讀後講解:學會舉一反三用聯繫的觀點看問題。運算順序要遵循先算乘方,後算乘除,最後算加減。

解:原式=2x6÷x3-27x9+25x2÷x7

=2x9-27x9+25x9=0

③閲讀後反思:A、形式上包含積的乘方,也用到同底數冪的乘法。

B、“積”的形式,可以是幾個多項式相乘。

C、用到整體思想。

【教師點撥】公式的拓展應用,上述例題易錯點有係數忘記乘方、負數的乘方所得結果的符號。運算時注意運算順序。

3、對應練習

(-2x3)3÷(x2)2+x13

①閲讀後分析:本題既有用到積的乘方,又考察了同底數冪的乘法。按照運算法則運算即可,注意係數和符號。

②閲讀後講解:一般的運算順序是先算乘除後算加減,有乘方的先算乘方。

③閲讀後反思:本題是公式的靈活應用,要求同學首先知道運算順序,其次選對公式。

【教師點撥】運算要認真仔細、熟記運算法則。

三、課堂拓展練習。

1、閲讀下列材料,完成後面練習

an÷bn=(ab)n(n為正整數)

an÷bn=──冪的意義

=──乘法交換律、結合律

=(ab)n──乘方的意義

【教師點撥】積的乘方法則可以進行逆運算。即an÷bn=(ab)n(n為正整數)。

2、對應練習:

例1、(0.125)7×88

閲讀後分析:仿照閲讀材料,可做適當變形逆用公式。

閲讀後解答:

解:原式=(0.125)7×87×8

=(0.125×8)7×8

=1×8

=8

對應練習(0.25)8×4102m×4m×()m

【教師點撥】活用公式、逆用公式是本章的一個重點。

例2、已知2m=3,2n=5,求23m+2n的值。

閲讀後分析:按照公式的逆用,求23m+2n的值,由已知條件不能求出m,n的值,因此可以想到將2m,2n整體代入,這就需要逆用同底數冪乘法的運算性質和冪的乘方的運算性質。

閲讀後講解:學生黑板演示,學生糾錯。

2、綜合題

探討如何簡便運算:(0.04)20xx×[(-5)20xx]2

解法一:(0.04)20xx×[(-5)20xx]2解法二:(0.04)20xx×[(-5)20xx]2

=(0.22)20xx×54008=(0.04)20xx×[(-5)2]20xx

=(0.2)4008×54008=(0.04)20xx×(25)20xx

=(0.2×5)4008=(0.04×25)20xx

=14008=12004

=1=1

【教師點撥】逆用積的乘方法則anbn=(ab)n可以化簡一些複雜的計算。

【解題後反思】:這些練習用到了哪些知識點,體現了哪些數學思想和方法?

四、學習後小結。

重新瀏覽教材,説一説你有什麼收穫。

學生總結,教師強調三點:

1、積的乘方法則:積的乘方等於每一個因式乘方的積。即(ab)n=an÷bn(n為正整數)。

2、三個或三個以上的因式的積的乘方也具有這一性質。如(abc)n=an÷bn÷cn(n為正整數)。

3、積的乘方法則也可以逆用。即an÷bn=(ab)n,an÷bn÷cn=(abc)n,(n為正整數)。

【教師點撥】

1、總結積的乘方法則,理解它的真正含義。

2、冪的三條運算法則的綜合運用

五、課後作業。

詳見配套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