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乘加乘減》教學設計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1.7W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加有效地進行。你知道什麼樣的教學設計才能切實有效地幫助到我們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乘加乘減》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乘加乘減》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義教課程標準(人教版)數學二年級上冊56頁

教材分析:

本課內容編排的目的是幫助學生加深對乘法意義的理解。也就是當若干分中有一份與其他份的數量不同時,可以先用乘法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再加上不同的數也可以假設每份都相同,用乘法算,再減去所多部分。通過解決問題的過程,使學生體會到由於觀察、思考的角度不同,解決問題的方法也是不一樣的。讓他們在經歷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過程中感受解決問題的不同方法,體驗策略的多樣化。本課的主題圖是十分不錯的教學資源。把它稍作修改,做一個動態課件,小熊從4x4個玉米中掰走一個。這樣不但能讓學生想到用乘加的方法來列式,更能讓學生容易想到乘減的方法來列式。

學情分析:

此時學生已初步認識了乘法,學習了2—5的乘法口訣,感受了乘法運算的意義,並初步具有了用乘法來計算的意識。這樣從學生已有的認知起點出發,以學生熟悉的、感興趣的事物作為教學切入點,為學生提供了可觀察、思考的素材,易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教學目標:

1、學生能在具體情境自主解決乘加、乘減問題,建構乘加、乘減問題的模型,形成基本的解決問題的策略,掌握乘加、乘減的計算方法和算理,能正確地計算。

2、學生能初步瞭解同一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方法,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

3、在感受、體驗、探索的過程中,體會“乘加、乘減”這一問題模型與生活的密切聯繫,能聯繫生活經驗解釋連乘的模型,增強探索的意識,體驗成功的快樂。

教學重點:

建立乘加、乘減的模型,掌握乘加、乘減問題的基本結構和數量關係。

教學難點:

乘加、乘減問題的建模過程及模型內化和解釋。

教具準備:

課件、書籤、○片。

教學策略:

新課程提出要“改變課程過於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它主張用產生於真實背景中的問題啟動學生的思維,主張在知識內容與對一般策略的需要都很豐富的情境中啟動思維的教學。人教版第三冊“乘加、乘減”一課安排在乘法學習這一單元的中間部分,是方便學生根據前後口訣間的關係進行乘法的正確計算,如果教學目標僅僅停留在會“正確計算”這一層次,可以説不用老師多講,學生一聽就會,變成類似於練習課。但如此一來,學生學得索然無味,思維能力、情感態度等反面得不到絲毫髮展。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通過説、擺、練等多種形式發展學生特長,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乘加和乘減的教學,主要是讓學生觀察圖畫,理解圖畫的基礎上讓學生列出算式。要想學生能理解運算順序,培養學生熟練的計算的能力。並掌握計算的順序。

這節課我主要注重從以下做起。

1、我這節課的`重點是引導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並解答問題,並不是計算教學。

2、注重學生的理解,讓學生充分的發表各自的意見,互相提問、互相答辯,增強學生的分辨理解能力。

3、課堂上以鼓勵,賞識,你能形的激勵語言,給學生學習的信心。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1、師:(畫面錄音,加背景音樂)同學們,俗話講得好,一日之計在於晨,一年之計在於春。(動畫演示)春天,勤勞的小熊整理好了土地,種下了一些玉米。小熊經過日復一日的辛勤勞作,到了秋天,小熊種的玉米豐收了。

2、師:請大家仔細看圖,從圖上你發現了那些數學信息?

生:有4棵玉米樹,每棵有3個玉米棒。

師:你能提出一個數學問題嗎?

生:一共有幾個玉米棒子?(貼出)

3、師:你會解決這個問題嗎?

生:3×4=12(説出口訣) 或 4×3=12 或 3+3+3+3=12

4、師:我用圖示表示出來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師:有一天,小熊來到了玉米地,看到自己種的玉米成熟了,高興極了。(出示主題圖)

2、師:現在你發現了哪些數學信息,能根據這幅圖的意思,再提出一個數學問題嗎?

生1:小熊掰走了一個,還有幾個?

生2:有4可玉米,每棵樹上有3個玉米棒,小熊掰走了1個,還剩下幾個玉米棒?

(板書:還剩幾個玉米棒子?)

3、師:這個問題怎樣解決呢?小精靈來了。如果你是小精靈,你會怎麼提醒大家?

生1説:“同學們,不要慌,要仔細想一想再做!”你們先自己動腦筋想一

生2説:“同學們,藉助圖形擺一擺、畫一畫吧。”

師:同學們,先畫圖形表達圖的意思,再列出算式,在小組內互相説説。(學生進行小組討論。)找幾個同學到黑板上展示。

4、並説出你的想法並解答其他小組提問:(教師板書)

3+3+3+2=11 3×3+2=11

生1:前3棵玉米上,每棵都有3個玉米棒,最後一棵上有2個,所以列式為

師生:(在3×3下面畫一條橫線)3×3在圖中求的是什麼?

生1:前面3棵玉米,一共有多少個玉米棒。

3+3+3+3-1=11 4×3-1=11

生2:小熊沒有掰玉米時,4棵玉米都有3個玉米棒,小熊掰走了1個,所以列式為4×3-1=11。

師生:(在4×3下面畫一條橫線)4×3在圖中求的是什麼?

生2:原來的4棵玉米樹上,一共有多少個玉米棒。

師生:為什麼要減1?

生2:小熊掰走了一個,所以減去1。

5、師:請同學們認真地觀察列出的算式,想想右邊一列算式有什麼特點,跟左邊的算式有什麼不同?

生:左邊的一列算式裏只有加法和只有減法,沒有乘法。

生:右邊的算式中,有乘法,也有加法和減法。

師:我們以前學過了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的算式,那今天這種有乘有加或有乘有減的算式,就叫乘加乘減。今天我們就學習乘加乘減。(板書課題。)

6、師:剛才,同學們真棒,自己根據圖意列出了乘加乘減的算式,並算出了結果。誰來説自己是怎樣算的?

師:一個算式裏有乘,又有加或減,應該先算什麼呢?

生1:先算加減法。

生2:先算乘法。

師:請同學們在小組裏交流,看哪個小組的同學發現得最快,最準確。(學生小組討論。)

師:哪個小組的同學來彙報?

生1:有乘有加的時候,先算乘,後算加。我們是以3×3+2為例算的:先算3×3=9,再算9+2=11。

生2:有乘有減的時候,先算乘,後算減。比如:4×3-1,先算4×3=12,再算12-1=11。

師:講得真好!那你們心中有結論了嗎?遇到乘加乘減這樣的算式,應該先算什麼?

生(齊答):先算乘,後算加減。(貼出)

三、活動體驗,應用新知

(一)幫助小青蛙。

1、放課件:(動畫顯示,同時教師説明:小熊扛着1個玉米棒,邁着輕快的步伐,高興地往回走。咦,前面來了個好朋友小青蛙,小青蛙看到小熊種的玉米結實又好吃,希望小熊能送給自己。小熊想了想,説:“你要是能答對我的問題,我就把玉米棒送給你。”小熊:又摘下了一個玉米棒問:地理還剩下幾個玉米棒?同學們,你能幫助小青蛙嗎?)

師:現在還剩幾個玉米棒呢?誰能用乘加或乘減的算式幫小青蛙算一算嗎?

生1:小熊共掰走了2個玉米棒,應列式為:3×3+1=10。

2、師:你是怎麼計算的?

生1:先算乘法:3×3=9,再算加法:9+1=10。

師:你真棒!送給你一個小禮物。

生2:我是這樣列式的:3×4-2=10,先算3×4=12,再算12-2=10。

師:能説説為什麼減2嗎?

生2:原來是4棵玉米,每棵上面都有3個玉米棒子,小熊掰走了2個,所以要減2。

師:説得真好!也送你一個小書籤。

(二)豐收慶祝會

師:小熊為了慶祝豐收,在家開慶祝會,看!它們不光帶來了水果,還為大家帶來了問題。

1、 書本56頁做一做第1題(學生先獨立完成,教師再提問)

師:你是怎樣列式的?

生1:3×4+2

師:你們有什麼問題要問他(生1)嗎?(學生紛紛舉手)

生2:你是怎樣想的?

生3:3×4求出的是什麼?

生4:你會用乘減的方法來計算嗎?……

(三) 書本58頁第4題。

課件展示(學生先獨立完成後彙報。)

(四)做遊戲。

師:下面我們做遊戲。遊戲的規則是一生擺圖形,提出問題;另一生列出算式並計算出結果。擺的圖形必須用乘加乘減計算。然後交換。

看誰最棒?(學生開始做)。

四、課堂總結,分享收穫。

師:你們喜歡今天這節課嗎?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下課後,請你找到自己的好朋友,跟你的好朋友分享一下這節課的收穫好嗎?下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