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兩、三位數乘一位數》教學反思

欄目: 教學反思 / 發佈於: / 人氣:2.83W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寫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學反思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兩、三位數乘一位數》教學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兩、三位數乘一位數》教學反思

《兩、三位數乘一位數》教學反思1

本課是要掌握兩、三位數乘一位數(連續進位)的豎式計算方法,並能正確地進行豎式計算。也就是要做到以下三點:

1、相同數位要對齊。

2、從個位開始算起。

3、滿幾十要向前一位進幾。

其中特別要強調的是滿幾十向前一位進幾後,前一位要加上進上來的數。

隨着進位次數的增加和計算難度的加大,學生開始出現了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比如有出現進位忘記加的,有出現個位相加,後幾位相乘的,個別出現進位進錯位置的。這時,應該多增加訂正題目的練習,而非是單純的列豎式計算,有意識地引導那些經常出現錯誤的孩子仔細觀察練習,從中找出錯誤的原因並加以訂正,這樣他們在以後的練習裏也會更加註意,降低了犯錯的概率。

在解決豎式計算上,相同數位要對齊和從個位開始算起這些,學生已經掌握得很好。本課學生最容易出錯的是:滿幾十向前一位進幾,學生忘了進位。前一位要加上進上來的數,學生也忘了要加上進上來的數。分析主要原因是學生在計算過程中,對進位和加上進位,腦子裏要同時計算還要記住進上來的數,學生對這個有很大的因難,因此要求學生把進上來的數把它寫在豎式的橫線上。並且要求能把計算過程説出來,如:72×5,能講出先用5乘個位上的2,等於10,在個位上寫“0”向前一位進一(在橫線上寫上很小的“1”),再用5乘十位上的7等於35,加上進上來的1等於36,在十位上寫6,百位上寫3。合起來是360。這樣學生就對豎式計算的每一步都很清楚,減少了學生出錯的概率。

《兩、三位數乘一位數》教學反思2

本節課的內容是兩、三位數乘一位數(連續進位)的筆算,通過這節課學生要理解連續進位的筆算算理,掌握兩、三位數乘一位數(連續進位)的筆算算方法,並能正確地進行豎式計算。

新課前,我先進行一組例如”4*6 8=”類型的口算訓練,一方面訓練、提高學生的口算能力,另一方面為學生後面的連續進位做好鋪墊。接着學生練習了一道上節課學習的兩、三位數乘一位數(不連續進位)的乘法筆算,目的在於喚醒學生的記憶,並引導學生説説兩、三位數乘一位數的一般筆算方法。在次基礎上,引入新課的教學。

例題的教學中,我採用學生自主探究的方法,讓學生帶着問題去思考、討論、試做,教師在此基礎上精講點撥,最後總結方法,再配以多種形式的練習,使學生在鞏固所學知識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本課學生在我的引導下,用已有的知識和技能作有效的遷移,獲得解決新問題的方法。計算的過程是對以往知識遷移的過程,學生已有兩位數乘一位數的學習積累,但連續進位過程中需要對進上來的數進行相加,這是課上出現問題的地方,所以在教學時我注重學生對算理的理解,多追問“為什麼”“你是怎樣想的”;同時注重學生對算法的掌握,多讓學生説説筆算過程,形式有:指名説、同桌説、集體説等。並通過練習中多種形式的訓練,使學生切實掌握算法,提高計算能力。

連續進位對孩子們來説,是一個重點,更是教學的難點。在這個難點的突破上,感謝如今便捷的網絡,通過查找、借鑑。我把它變成了孩子們樂於接受的兒歌:乘法堅式請注意,相同數位對整齊,個位乘完乘十位,一位一位乘下去,滿了幾十前進幾,進幾切記要想加,這個口訣請牢記!

當然本節課也有諸多不足。首先,教學節奏掌握的不夠好,三年級的孩子剛剛從二年級升上來,計算、書寫速度都較慢,練習中的拓展因時間因素沒及時完成;其次,對於估算能力的培養,課堂上滲透不夠,沒能很好的培養孩子的估算意識,並把它與筆算結合起來。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會深入鑽研教材、教參,多注意從學生的角度去把握課堂,使學生在知識、技能上都有所發展。

《兩、三位數乘一位數》教學反思3

本節課是三年級數學上冊第62頁的內容,兩三位數乘一位數連續進位的筆算乘法是在學生已經熟練地掌握表內乘法,整十、整百數乘一位數口算;以及兩、三位數乘一位數的估算、不進位和不連續進位的筆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是以後學習多位數乘兩位數基礎。本節課我我設計了四個教學環節,第一個環節是複習舊知,激趣導入,讓學生練習了兩道筆算題,不進位的和一次進位的,在此基礎上引出本節課課題,這樣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第二個教學環節自主參與,探究新知,通過學生獨立嘗試,小組合作交流等教學活動得出多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方法;第三個環節,應用新知解決問題,為了讓計算練習不枯燥,我運用森林裏的小動物引出本節課的練習,有當小醫生(判斷),為動物當評委筆算比賽,幫動物搭小橋,和解決問題,以及拓展題,學生在愉悦輕鬆的環境中完成練習;第四個環節,總結全課,能力提升,讓學生總結本節課的收穫,達到對所學知識整理鞏固的目的。這四個環節,環環相扣,相輔相成,學生在課堂上表現積極主動,很好的完成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兩、三位數乘一位數》教學反思4

我在課堂開始就從校運會入手,再現了學生熟悉的情景,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後再讓學生收集主題圖中的數學信息,並提出用乘法計算的問題:每箱24瓶,9箱一共多少瓶。引出了“24×9”的式子。

新課標明確提出要“加強口算、重視估算”,所以當學生列出表示9箱礦泉水的瓶數24×9後,我不急着讓學生馬上算出準確值來,而是先讓學生估一估9箱礦泉水大約有多少瓶,學生通過估算,知道9箱礦泉水的準確值應該是在180瓶至240瓶之間,得到一個大概範圍。

在學生估算後,我放手讓學生用自己已有的知識經驗去計算,學生有了口算的基礎,筆算一次進位的基礎,很快地就能和小組合作交流得出了連續進位的方法。從學生運用已有知識解決問題,到相互交流探索筆算方法,學生始終處於學習的主體地位,在活動中學生經歷了筆算乘法的計算方法,體會了計算的用處,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人。這一過程是學生自己的成果,而不是老師強加給他們的,學生樂於接受,易於接受。

不足之處:沒有留給學生足夠的獨立思考的'空間。當問題一拋出我總希望馬上有學生能回答,生怕冷場,所以也就造成了一些中差生沒有時間思考,學習的步伐是被拖着的。

啟示:課上要留給學生足夠的獨立思考的空間,讓每一位學生包括基礎薄弱的學生都能在自己學習的基礎上參與合作探究。

《兩、三位數乘一位數》教學反思5

兩週的時間我們學習的都是乘法的筆算,反思這兩週的教學我認為《兩三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乘法,主要是解決筆算過程中從哪一位乘起、怎麼進位。

這部分內容是學生學習筆算乘法的開始,是在學生會做表內乘法,整十、整百的數乘一位數的口算、乘加兩步混合運算和萬以內數的組成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比如學習例題時,我讓學生先預習,預習要求是這樣提的:

1、先讀課本,要求從上往下,從左往右認真閲讀。

2、尋找圖中的信息,並根據有關的信息提出相關的問題。

3、怎樣解決這個問題?

4、怎樣計算?如果有問題可以請教家長。

課堂中我利用兩分鐘的時間,讓孩子回憶昨晚的預習情況,並做好彙報工作。然後讓學生把自己的算法板書到黑板上,並讓他們進行講解。對學生講解出現不明白的地方老師及時點明,重點講明算理,讓所有的學生知道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是的,兩、三位數乘一位數、個位、十位和百位的乘積都要進位、十位和百位的乘積加進上來的數又要進位,也就是連續兩次(或三次)進位的題目。在進位乘法中,進位疊加的乘法難度最大,學生既要記住進上來的數,又要做兩位數加一位數的進位加法,稍有疏忽,就會產生錯誤。為了解決這個難點,我在課中安排了口算,在板演題中又要求學生説説計算過程,(先算個位……再算十位……)並且逐步完善板書過程,讓學生了解到筆算乘法其實可以拆分成一個表內乘法算式和一到兩個乘加算式來進行計算,再通過口答進行強化,化難為易,一步步進行突破。從學生的當堂作業上來看,效果還是比較好的,學生都能熟練説出算理,筆算正確率也較高。

《兩、三位數乘一位數》教學反思6

首先從生活實際導入,創設了問題情景。新課標提出:“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景中學習數學”,而教材提供的情景圖很好,因此我充分的利用教材,在課堂開始就從書店銷售情況入手,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把計算設置在學生熟悉的具體情境之中,激活了學生原有的知識與經驗,使學生願意主動探索。

接着從學生已有知識經驗出發,給學生創設了思考與交流的空間。新課標提出“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在探索筆算乘法的過程中,我先讓學生討論交流感知一題多解的解題思路。接着,放手讓學生用自己已有的知識經驗去計算去練習鞏固。學生積極地投入到交流討論當中,不少同學的口算能力很強,用口算的方法算出了結果,在交流中學生充分的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悦。再由此引出課題,讓學生自己去發現筆算三位數乘一位數與以前所學的兩位數乘一位數的相同與不同點,從而概括總結出計算法則。

另外,我還讓學生自己通過計算對比發現三位數乘一位數,所得的積是幾位數,並要求學生在不計算的情況下能判斷出積的大致範圍,培養了學生估算的能力。從學生運用已有知識解決問題,到相互交流探索筆算方法,學生始終處於學習的主體地位,在活動中學生經歷了筆算乘法的計算方法的得出過程,體會了計算的用處,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人。

《兩、三位數乘一位數》教學反思7

一、注意創設和諧的學習氛圍。

小學生,尤其低年級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一定程度上取決於他們對學習素材的感受與興趣,現實的、有趣的問題情境,容易激活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數學知識,激發學習願望。這節課上,教師在課前請學生欣賞優美的錄像,引出幫漁民伯伯解決問題,又引出幫助小動物解決一系列的問題,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了課堂氣氛。

二、經歷探究豎式計算方法的過程

一般情況下,要求學生解決的問題應有適當的難度,問題處於班內大多數學生的最近發展區,效果會比較好。教學中,教師讓學生從已有知識基礎出發,自主探索和體驗,更好地理解了計算方法,學生在探究中,教師不是看客,而是參與者和引導者。

三、計算教學與問題解決的有效結合

我們知道,計算是由於解決實際問題的需要而產生的,它是解決問題的一部分。本節課中,教師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這節課所獲得的知識來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促使學生自主獲得信息、處理信息,為解決問題服務,又使問題解決與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結合起來。課一開始,教師由一個生活問題引入到數學問題,當學生掌握了乘法豎式的計算方法後,並沒有馬上讓學生將所學的知識用於實際生活,而是讓學生先練一練,以此來強化所學的知識,然後再把所學到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生活的實際中去。這樣做,使學生感受到現實生活中藴涵的數學信息,既體會到計算的價值,又發展學生的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

《兩、三位數乘一位數》教學反思8

本單元以富饒的大海為主要情境,聯繫實際生活,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瞭解,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遇到的問題。使學生熟練掌握整十數、整百數乘一位數口算;學習兩、三位數乘一位數進位和不進位乘法的豎式計算,理解算理並能運用簡便寫法熟練計算。學習連乘和代小括號乘法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正確進行運算。加強學生的估算意識,通過操作學具加深對算式算理的理解,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能對問題做出正確分析,對同一類題目做出總結和概括,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操作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合作意識,口頭語言表達能力,通過學習感受大海的富饒,熱愛大海,增強保護大海的意識本節課我從解決問題入手,引入計算。重點研究整十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我組織學生利用學具進行操作,在操作中明白口算的道理,並找到自己喜歡的口算方法。應該説這節課的內容是很容易的,學生學起來得心應手,而且積極性非常高。因此我在教學中讓學生積極主動探索,生動活潑地發展,使羣體性主體參與率高,創新思維活躍,讓學生真正體會到自主學習的成功樂趣,促進學生主動發展。整個過程注重了學生的動手能力以及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的培養。同時滲透了數形結合的思想。課堂上我注重張揚學生的個性,鼓勵學生以自己的思考方式和習慣解決問題。

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讓學生優化自己的思維方式,實現問題解決與知識、技能和情感、態度的同步發展。在課堂氣氛方面,我感覺我們現在很多數學課,教師在課堂上創設的情境不可謂不豐富,氣氛不可謂不活躍,媒體不可謂不多樣,應該説該用的都用上了,該做得都做了,唯獨教師在教學整個過程中眼中沒有學生,思路以教案為中心,教學內容以教材為核心,方法以自我為中心。其結果,不論什麼學生,他都從一個自認為的知識起點來展開教學。所上的這節課沒有給學生帶更多的驚喜與關注,學生的學習情緒往往是外熱而內冷。我想今後的教學要注意課堂教學應根植於學生已有的經驗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