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兩位數乘一位數教學反思

欄目: 教學反思 / 發佈於: / 人氣:2.64W

身為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我們都希望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我們可以把教學過程中的感悟記錄在教學反思中,如何把教學反思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兩位數乘一位數教學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兩位數乘一位數教學反思

兩位數乘一位數教學反思1

本節課是在學生掌握了兩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方法之後的拓展。:“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在教學設計中我注意體現這一理念,讓學生在主動的、互相啟發的學習活動中初步感受數學的思想方法,受到數學思維的訓練,獲得知識,發展能力。在教學設計中我還重視創設問題情景,使學生深刻地體會多位數乘一位數連續進位的應用,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並組織學生進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從而啟發學生探索多樣的計算方法,讓學生對計算方法有深刻的體驗、思考。筆算的方法對學生來説不是難點,關鍵是讓學生在掌握方法的基礎上正確地進行計算。小學數學課程標準較注重對學生估算意識的培養,同時使估算與筆算相輔相成,因此本節課設計時有意地要將估算滲透其中,利用估算促使學生的觀察能力,計算能力得到提高,這是其一;其二,計算教學較為枯燥,屬於“純數學”的內容,如何讓這部分的知識“活”起來,變為學生自身的需要,體會數學的價值,使我對這節課的結構動了一番腦筋;其三,本學期進行的是“低年級小學生數學問題意識的培養”的課題研究,如何在計算教學中滲透對學生進行數學問題意識的培養,是我要做的一個嘗試。

1、在情境創設上,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聯繫他們將要舉行的冬季長跑比賽,出示問題情境,提出,你讀懂了什麼,使他們感受到“問題”就存在於生活中,就存在身邊,每時每刻都會產生,而解決問題又是我們的需要,拉近了數學問題與學生情感的距離。

2、我進一步強調了乘法計算中的注意事項:進位的數寫在橫線上,記在心上,不能把它遺忘。哪一位上滿十就向前一位進一,滿幾十就向前一位進幾,不可以直接寫在那一位上佔位。算好以後,把得數和估算的積進行比較,進一步確認筆算的結果是否合理?在筆算前讓學生先估一估是培養學生估算意識的重要資源和手段,估算還能幫助檢查筆算的結果是否合理。我在學生筆算之前,總要讓學生先估一估,學生的乘法估算能力提高的同時,也鞏固了乘法口算。進位乘法的算理和不進位的相同,學生通過知識遷移,獨立探究完成,在交流中注意進位的處理。尤其在第2步計算,總有進位的,如若學生口算有困難的就存在進位寫法的問題,有的寫在豎式中,顯然找不到合適的位置,所以我就引導學生記錄在豎式旁邊。

在提出問題上,放手讓學生提出。創設情境之後,問:根據圖中的信息,誰能提出數學問題?從學生的口中迸出了一個個問題,其中有價值的就有好幾個個。這使我感受到學生的問題意識是有的,關鍵是教師的語言要貼近學生的生活,從他們的角度去考慮,去創設空間,那麼學生為自己創設的空間才會更大。

3、在解決問題上,自主探索。學生提出的有價值的問題。當學生提出問題時,我隨手板書了出來:然後根據本節課的教學任務,讓學生自己動手,動腦就第2個問題中隱含的兩個問題進行探索,交流。兩位數乘一位數的計算方法是本節課的重點,讓學生大膽嘗試,自主探索計算方法。這樣處理留給學生的思維空間很大,很多問題讓學生去發現,去解決。對於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大有好處,因為課堂上學生的表現給了我較肯定的迴應。同時較大的空間也為學生提供了自由選擇的空間,體現了不同的學生學不同的數學的思想。

兩位數乘一位數教學反思2

本課時是在學生已經熟練掌握了表內乘法,能夠正確口算100以內加、減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這是一堂計算教學課,在教學過程中,我通過口算進行導入,最後出示一道進位口算,以此設疑。學生通過用以前學過的口算的方法説一説計算過程,再通過擺小棒的方式一起來探究進位的過程,因為之前已經學習過加減法豎式的書寫,所以直接放手讓學生自己嘗試將豎式寫到演草本上。在此環節中,本來預設學生能夠通過口算的方法寫出豎式的基本形式,但是可能是預習的原因,學生都直接寫出了乘法豎式的簡寫格式。於是我順勢請學生將計算過程直接説出,我做適當的引導,讓學生説出簡練的計算過程,然後將板書寫在黑板上,重點講述進位的由來和寫法,再次強調寫豎式要注意的事項和豎式格式的要求。練習部分,我注意到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先由基礎練習開始,完成基本的三道練習,學生和老師共同總結兩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乘法的計算方法,接下來逐步提升難度,進行改錯練習,更高層次的練習,最後出示拓展練習,做到分層練習。

不足之處:在使用小棒探究進位時,可以讓學生都帶小棒來,增加每個學生的參與度,也加深對進位的認識。計算課比較枯燥,為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可以加入一些遊戲性質的環節,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處理基礎練習時,速度可以加快一些,多加入一些其他類型的練習,計算課練習的多樣化,能更好的幫助學生充分理解。

兩位數乘一位數教學反思3

兩位數乘一位數的口算,進位的與不進位的口算方法相同。學生在掌握了兩位數乘一位數不進位的口算方法後,應用這一已有知識探索出進位的口算方法對學生而言已不再是難事。我認為在新課的展開時,應注重的是學生的思維過程,因此,我鼓勵學生自己去探索口算的方法。在學生探究過程中,一些學生已經能用在腦子中列豎式的方法來口算,一些學生能用前一節所學的方法即兩位數乘一位數口算時,可把兩位數分成幾個十和幾個一,然後分別乘一位數,再把乘得的積加起來。應該説,除個別學生外,其他學生都掌握了方法並能正確地進行口算。但是在課堂上,我沒有反思這些學生為什麼會錯,一些學生當然是因為粗心做錯,而有些學生對於算理還是有些模糊。在全班反饋中我沒有抓住學生的錯誤進一步反問其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錯誤,而只是一味地讓別的同學來幫助他正確解決。然後在課後單獨輔導過程中也沒有進一步詢問其錯誤的原因。

我看到過這樣一段文字:記得有個社會心理學家曾指出:“我們甚至‘期望’學生犯錯誤”,“因為從錯誤中吸取教訓,便可爭取明天的成功”。學生探索新知的過程往往不是筆直的,會產生這樣或那樣的錯誤。如果把學生的錯誤“隱藏”起來使教學顯得一帆風順、嚴絲合縫,這樣的'課未必是好課。“剝奪學生犯錯的權力就等於限制他們自由選擇的意願”。所以,數學教學在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同時,還要給學生嘗試錯誤的權利,讓學生在嘗試錯誤的過程中錘鍊自我,培養他們敢於克服困難的堅毅性格,進而形成良好的學習品格。

所以,我想,在讓學生掌握正確的方法的同時,要讓他們充分認識到原有的錯誤為什麼是錯的,要讓學生學會觀察,學會分析,讓學生自己去評價、分析錯誤使全班學生都能關注這種錯誤,從而真正理解算理。

兩位數乘一位數教學反思4

本節課的內容主要包括整十數乘一位數的口算,以及不進位的兩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主要是讓學生經歷探索整十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和不進位的兩位數乘一位數筆算方法的過程,理解並掌握相關的計算方法,能正確地進行相關的口算和筆算。

在教學時,出示教材情境圖,先找信息、提出問題,然後解決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我充分放手,讓學生自己探索兩位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小組交流討論,經歷了探索多種算法和與他人交流的過程。在教學中,我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進行表述,而不是強求統一的語言進行操練,只要能夠算出結果都給予肯定。

在多種算法中,我讓學生選擇一種你認為算的快的方法,注重方法的優化。如:由2×3=6,得20×3=60。將方法進行優化。通過比較、搶答、等形式進行練習鞏固。

在出示14×2的豎式計算時應該重點強調豎式計算:“先用2乘個位上的4得8寫在個位上,再用2乘十位上的1得2個十寫在十位上。”通過説算理板書書上的分佈計算的過程,再引導學生簡化計算的中間環節,得出兩位數乘一位數豎式的一般寫法。重點讓學生説説,豎式一般寫法。

這是學生第一次接觸兩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但學生們掌握的非常好,整節課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