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如夢令》教學反思範文

欄目: 教學反思 / 發佈於: / 人氣:1.77W

一直淡淡地喜歡着李清照,對她沒有太多的研究,只是記住了她的幾句詞,“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是最先進入我靈魂深處的,但那時是不理解她“怎一個愁字了得”的心境的,後來漸漸知道了她少年時的快樂,新婚時的甜蜜,中年時的幽怨……所以情不自禁地喜歡上了李清照的《如夢令》。

《如夢令》教學反思範文

也許是過分喜歡吧,當學生無法確定“如夢令”詞牌名還是題目時,我就隨手在黑板上寫下了“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告訴他們這是李寫的另一首《如夢令》,學生咿咿呀呀地讀着,一臉的笑意説是詞牌名。我也不急,進入了課文的教學。

二、

由於預習,詞早就會背了,詞意也早就寫在書上了,孩子們都很得意,大有“你不教也沒關係”的感覺。於是我檢測了幾個重點字詞,逐句讓他們説説意思,可他們搬來的要麼是《課課通》上的,要麼是拓展閲讀上的,似乎也是一首首“清詞”,學習底子薄的同學就只有聽的份了,於是我直接進入了下一步教學:仔細觀察畫面,按照你的觀察順序用自己的畫描述畫面。嘰裏呱啦,全員參與,每每説到我的困惑處,我就説“是嗎?”請了三四個同學説過後,他們叫了起來:到是喝醉了“不知歸路”還是天晚了“不知歸路”?“興盡”到底是高興極了,還是興致未盡呢?其實這兩個問題的答案在我進教師前,依然不明確,網上關於此的爭論也很多,我似乎無法定奪。

於是他們再讀詩,靜心思考,原來在“溪”“亭”“夕陽”“藕花”的美景中,和知己出遊,是最幸福的事,所以“酒不醉人人自醉”,陶醉於美景,陶醉於濃情。在美景中和知己遊賞,心情愉悦到了極點,可是天色“晚”了,只能意猶未盡、戀戀不捨地回家了。這因為這份“愉悦至極”和“意猶未盡”“戀戀不捨”,詞人在事隔許久後依然“常記”。大家你一言,我一語,更多程度上説,是孩子們開闊了我的思維。我覺得只要進入情境,感悟合情合理就行了,似乎不需要什麼標準答案了!因為我覺得孩子的,合理的,就是標準的!

輕鬆學完,還剩十幾分鍾呢!於是趕緊拿出家作本,開始默寫,正確率較高,我也就放心了。時間多餘,我們在讀讀李的另外一首詞吧!學生開始想剛才那樣快樂地“昨夜雨疏風驟……”因為這幾天江南春天的.確是“昨夜雨疏風驟”學生對於理解詞意還是沒有太多障礙的。我問:為什麼你讀得那麼快樂?學生説春天景美呀,早晨醒來心情愉快,“海棠依舊”心情愉快……我問真的嗎?詞人也認為“海棠依舊”嗎?不如我們把兩首聯繫起來看看呢?“常記溪亭日暮”先寫沉醉,次寫晚歸,因人醉,天晚,才“誤入藕花深處”。誤入引起心亂爭渡,又引出鷗鷺驚飛,這首詞富有生活情趣,的確讓我們感受到詞人對生活的讚美和對大自然的熱愛,而“昨夜雨疏風驟”卻讓我們進入了淒冷的場景,似乎比較消極,如“濃”、“殘”、“卻”、“瘦”等,同樣是體現對大自然的熱愛,但面對的背景卻是“風雨交加的夜晚”,而非“流水潺潺的溪亭邊”,所以我們分明是傷感愁情甚濃。李清照出身於官宦之家,少有文才,深受父母寵愛,生活優裕,《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正是她那時的歡樂生活的真實寫照。她十八歲與趙明誠結婚,四十四歲南渡避難,四十六歲丈夫謝世,作者從此流離顛沛,生活無着,以寫“愁”稱著。這首“昨夜雨疏風驟”雖不知寫於何時,但“雨疏風驟”“綠肥紅瘦”的春景是令人傷感的,詞人不是還反問了:知否?知否?真的是“海棠依舊”嗎?我們再來讀讀這首詞吧,這次顯然是讀得傷感了。不敢多讀李清照,怕愁緒從中來,所以準時下了課。

回顧這堂課,覺得我和學生似乎一直在尋找着標準答案,有幾許累,有幾許樂,有幾許“牽”,有幾許“引”,重要的是我們走近了詞人,走進了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