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好朋友小班教案15篇

欄目: 教案模板 / 發佈於: / 人氣:3.01W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麼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好朋友小班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好朋友小班教案15篇

好朋友小班教案1

一、回憶交流――説説我的好朋友

你有好朋友嗎?他是誰?

你和朋友在一起做過什麼開心的事?

小結:和好朋友一起玩耍,一起吃好吃的東西,還能夠互相幫忙,真開心,有朋友真好。

二、兒歌欣賞――理解兒歌內容

過渡:我們都有好朋友,那麼小鳥、小魚他們有好朋友嗎?

1.觀看課件,講講議議

提問:

小鳥和好朋友在一起做什麼?小魚呢?

小朋友和好朋友在一起做什麼?

鼓勵幼兒用動作來表演。

小結:小鳥、小魚、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好朋友,和朋友在一起真開心。

2.師完整的念兒歌兩遍,幼兒跟念。

三、圓圈遊戲――學念兒歌

過渡:接下來,我們一起來做一個遊戲吧!

1.介紹玩法

5-6個幼兒手拉手圍成圓圈,向前走一步,向後退一步,一起大聲念兒歌,説到最後一句時用動作表示友好,如握握手,抱一抱,親一親等。

2.幼兒遊戲

根據實際情況,幼兒反覆遊戲。可以引導幼兒分弟弟妹妹念兒歌,並注意要邊遊戲邊念兒歌。

小結:與朋友一起遊戲真開心,回去也可以和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一起玩這個遊戲哦!

好朋友小班教案2

設計思路:

如今的小班的孩子在家都是一個小孩對六個大人,與外界交往小,在家獨自玩耍,分享、合作、關心他人的意識薄弱。但隨着幼兒動作、語言、認知能力,社會交往範圍的擴大,班上的孩子開始願意與同伴一起玩,可由於缺少交往經驗與能力,在活動中常因不能滿足自己的需要,與同伴發生爭吵的現象,在主題活動《我愛幼兒園》之後,我們開展的主題《可愛的家》之中,不僅要讓幼兒瞭解幼兒園也是我們的家,還要讓幼兒懂得在幼兒園這個大家裏,小朋友都要相親相愛,大家都是好朋友。在幼兒喜歡小動物,願意模仿小動物,對音樂《找朋友》旋律熟悉的基礎上,通過這個活動,使幼兒更清楚地知道同伴之間要團結友愛,互相幫助,同時,也對他們的已有經驗和情感進行提升。

活動目標:

1、能積極主動的參與活動,大膽地表達自己快樂的情感。

2、在遊戲中體驗與同伴一起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已學過遊戲《我們都是好朋友》

2、歌曲《找朋友》

3、已與同伴一起做過遊戲。

難點:在活動中能積極主動的進行交往。

重點:體驗同伴間團結友愛、互相幫助快樂情感。

活動過程:

1、歌曲《找朋友》

師:讓我們跟着音樂一起唱起來,動起來,去找一找自己的好朋友。

放兩遍音樂。

2、遊戲《我們都是好朋友》

出示小鳥的頭飾

師:聽到你們都找到了好朋友,小鳥也飛來和你們一起做好朋友了。

(1)邊念兒歌,邊做遊戲。(2遍)

許多小鳥飛,許多小魚遊,小朋友,手拉手,一起向前走。拍着手,唱着歌,我們都是好朋友。

(2)讓幼兒在此基礎上進行創編。

師:除了小鳥,小魚,還有誰會來和我們做好朋友呢?

幼兒説出來之後,集體模仿小動物的動作,並做遊戲。

3、説説自己的好朋友

師:剛才我們都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那誰願意告訴老師,你的好朋友是誰呢?為什麼要找

他做你的好朋友呢?

(1)幼兒交流自己的好朋友。

説出來之後,和好朋友抱抱、親親。

(2)教師小結:你們的好朋友本領真大,有的有愛心,有的自己會穿衣服,還有的上課很愛動腦筋的。老師也願意和他們做好朋友。

(3)數朋友

師:老師有許多好朋友,你們有幾個呢?

幼兒將好朋友請到自己身邊,其他幼兒一起數朋友。

4、遊戲:《找朋友》

師:你們的朋友可真多,我們和好朋友一起來做遊戲吧!

(找,找,找朋友,找到幾個好朋友,找到幾個好朋友。)

幼兒拉着圓圈邊念兒歌,邊走,當説到幾個好朋友時,就幾個好朋友抱在一起。

延伸活動:

我們有好朋友,小動物也有好朋友,那我們去找找看,還有什麼東西有好朋友呢?

好朋友小班教案3

設計意圖:

為了使小班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相象力得到進一步發展,我在晨間桌遊時,為他們準備了許多卡片,讓他們説一説誰和誰是好朋友,孩子們已能説出簡單的常見的物品之間的關係。我就設計了《好朋友》的語言活動,這次活動藉助一個有趣的童話,以一問一答的方式賦予熟悉的物品以生命和友情,使幼兒學會辨別、觀察與體諒,在聽聽、説説、找找中既瞭解故事內容,又發展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目標:

1.在看看、聽聽、説説、找找中理解童話內容。

2.學習遷移生活經驗,豐富聯想,大膽講述。

3.喜愛大自然,樂於和鳥類做好朋友。

活動準備:

1.教學軟件;用於配對的實物、圖片若干;

2.在日常生活中幼兒觀察過豐富的生活用品及小鳥。

活動過程:

1.韻律活動《找朋友》,感受找到好朋友的愉快。

2.童話欣賞《好朋友》,在看、聽、説、找中理解童話內容。

(1)師:你有好朋友嗎?和好朋友在一起,心裏怎麼樣?

幼A:我和好朋友在一起很高興。

幼B:和好朋友在一起想跳舞、相親相愛不分手。

(2)展示教學軟件,引導幼兒大膽講述。

1)觀察講述:

師:小鳥的家裏有些什麼呢?

幼A:小鳥家裏有窗户、有門。

幼B:有雨鞋、桌子、鎖、鑰匙。

幼C:小鳥家有椅子、書、雨衣、書架。

幼D:有茶壺、小茶杯、小鳥、鳥籠。

2)配對講述:

師:誰和誰是好朋友?為什麼它們是好朋友呢?

幼A:茶壺和茶杯是好朋友,茶壺可以倒茶,茶杯可以裝茶。

師:還有哪些也是好朋友呢?

幼A:鑰匙和鎖是好朋友,鑰匙可以開鎖。幼B:桌子和椅子是好朋友,可以坐着畫畫;雨衣和雨鞋是好朋友,下雨的時候能用。

幼C:書架和書是好朋友,書可以放在書架上。

(3)遷移生活經驗,豐富聯想,大膽講述。

1)師:我們生活中還有什麼東西可以成為好朋友,它們在一起快樂嗎?

幼A:小牀和被子是好朋友。

幼B:老師和我是好朋友。

幼C:肥皂和肥皂盒是好朋友,拖把和地板是好朋友等等。

2)引導幼兒小結:它們都是好朋友,好朋友在一起很快樂。

(4)深入探討,尋找小鳥的好朋友。

1)猜一猜:師:小鳥的朋友是誰呢?可以和小朋友説一説。

2)看一看:師:點擊畫面鳥籠對小鳥説:“我們是一對好朋

友.”小鳥説:“不對,不對,我的朋友是藍天、白雲、大森林、

和綠草地。”小鳥還説:“愛鳥的孩子也是我的好朋友。”

3)説一説: 師: 為什麼小鳥不願做鳥籠的朋友?它的好朋友

是誰?

幼A:小鳥在鳥籠裏不自由,所以它不願意與鳥籠做好朋友。

幼B:藍天、白雲是小鳥的朋友。

幼C:要保護小鳥,做它的好朋友。

3.遊戲“找朋友”,鞏固表述童話內容。

(1)師:請小朋友隨着音樂自由尋找實物,配對做朋友,找到了好朋友,就説……和……是好朋友。

(2)師總結:有了一個好朋友,還可以交更多的好朋友,朋友多了就更開心了。我們去找更多的好朋友,好嗎?

説課

一、背景分析:

〈〈好朋友〉〉是一篇內容簡單卻很有意義的童話,先是用整齊對稱的文字描述了四組關係密切的生活用品,通過孩子們簡單的推理,第五組鳥與鳥籠也應是一對好朋友,可此時作品筆鋒一轉,一貫熱愛自由、熱愛大自然的鮮明主題就此誕生。語言活動藉助一個有趣的童話,以一問一答的方式賦予熟悉的物品以生命和友情,是孩子學會辨別、觀察與體諒,在聽聽、説説、找找中既瞭解故事內容,又發展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二、活動目標:

1.在看看、聽聽、説説、找找中理解童話內容。

2.學習遷移生活經驗,豐富聯想,大膽講述。

3.喜愛大自然,樂於和鳥類做朋友。

三、過程介紹:

活動開始,我用韻律活動“找朋友”,讓幼兒感受找到好朋友的樂趣。

接下來引出童話欣賞〈〈找朋友〉〉,讓幼兒認真聽,讓幼兒想和好朋友在一起心裏怎麼樣。

展示教學軟件,引導幼兒講述。

1.先觀察小鳥的家裏有什麼:窗户、門、桌子、雨衣、椅子、茶壺、茶杯、小鳥等。

2.然後給它們進行配對,説説誰和誰是好朋友,為什麼?

遷移生活經驗,豐富聯想,大膽講述。

1.我們生活中還有什麼東西也能成為好朋友?

深入探討:尋找小鳥的朋友

1.有的認為鳥籠是小鳥的家,應該是好朋友。

2.有的認為小鳥不會願意和鳥籠做好朋友,因為小鳥關在籠裏,

不能飛,很可憐的。

説一説為什麼小鳥不願做鳥籠的朋友,它的好朋友到底是誰?

1.小鳥在鳥籠裏沒有自由,所以不是好朋友。

2.藍天、白雲是小鳥的好朋友。

3.要保護小鳥,做它的好朋友。

最後,我請小朋友來做遊戲,讓它們隨着音樂找老師為他們準

備的實物的好朋友。引導他們可以找更多的好朋友。

整個活動,孩子們表現十分投入,移動的畫面和尋找之後的滿足充分調動了孩子們參與的積極性。教師的提問給予孩子們很大的空間。

孩子們擁有敏鋭的觀察力,他們發現第一背景上書和書架也可以做朋友,但是,由於童話中沒有這一細節,因而教師未將其設計進去,為了不讓幼兒失望,教師立即用筆指圖片,向孩子們説:“老師來讓它們做好朋友把!”教師和幼兒一起説:“書架對書説:‘我們是一對好朋友!’書説:‘對!’”用靈活的應變來彌補前面的不足,隨機應變是教師必備的能力,這會讓孩子和老師都有所收穫,同時,使活動圓滿成功。

好朋友小班教案4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學習點數3以內物體的數量。

2、引導幼兒迅速地按數取物。

3、通過活動讓幼兒感受動手操作的樂趣。

活動重點:引導幼兒學習手口一致地點數3以內物體的數量。

活動難點:幼兒能迅速地按數取物

活動準備:

課件、標有“1、2、3”點點的袋子、糖果、裝好的糖果袋

活動過程:

一、導入“今天兔寶寶們要來咱們班做客,讓我們來數數今天你來了幾位白兔寶寶吧!”

1、教師開課件,課件顯示出一隻、兩隻、三隻兔寶寶,教師邊看邊念“一隻、兩隻、三隻,一共有三隻”

2、“我也為他們準備了幾盤好吃的胡蘿蔔,讓我們一起來數數,看看老師一共為他們準備了幾盤。(課件顯示一盤、兩盤、三盤)教師與幼兒邊看邊數念出“一盤、兩盤、三盤,一共有三盤”

二、教師進一步引導幼兒練習3以內的點數,鼓勵幼兒大膽點數,並學會説“一共有……”

1、兔寶寶們為了感謝咱們為他們準備的午餐,也給咱們小朋友送了三盒禮物(課件顯示一盒、兩盒、三盒)教師可以跟幼兒一起進行點數。

2、我們看看第一個盒子裏面有什麼?(第一個盒子跳一下,然後出來一塊蛋糕)與幼兒共同進行點數(一共有一塊)“原來兔寶寶們給我們送了一塊蛋糕”(屏幕顯示數字1)。

3、那麼第二個盒子裏面裏有什麼?我們來看看吧!(課件顯示2只大螃蟹)教師與幼兒共同進行點數(一隻、兩隻,一共有2只螃蟹)屏幕上顯示數字2。

4、還剩最後一個盒子了,我們看看,會有什麼呢?(顯示3根棒棒糖)教師共同與幼兒進行點數(一根、兩根、三根,一共有3根)屏幕上顯示數字3。

三、進行操作練習,進行按數取物的操作。

1、兔媽媽開了一個糖果店,需要小朋友們幫忙包裝糖果,包裝時,袋子上有幾個圓點,我們就要裝上與圓點一樣多的糖果。我們來開小火車一個一個告訴兔媽媽你的圓點數是幾?去拿跟你圓點數一樣多的糖果。包裝完可以跟旁邊的寶寶説説你裝了多少糖果。

2、小朋友們真棒,給我幫了很大的忙,我現在請小朋友們乘坐小火車去下面一個地方。

今天你們玩的開心嗎?我很高興與小朋友一起做遊戲,我們下次再見吧!

好朋友小班教案5

課前教材分析:

新學期開始了,作為一名小班教師,如何穩定新入園幼兒的情緒,如何讓孩子們愛上幼兒園、愛老師、愛同伴?這是我們必須首要思考和解決的問題。

在與幼兒相處的這段日子裏,我反覆思考一個問題:為什麼有的孩子還會苦惱不止呢?在觀察和思考中,我找到了答案:主要原因是陌生環境沒有同伴,離開親人失去安全感,於是焦慮情緒油然而生,哭鬧成了最好的發泄方式。這節《魚兒好朋友》活動,節奏朗朗上口,歌詞簡單易學,活動中讓孩子們進行簡單的動作模仿學習,在音樂活動中體驗與同伴遊戲的快樂。

活動目標:

1、能夠積極地參與遊戲,願意與同伴遊戲,體驗與同伴共同遊戲的快樂;

2、感受歌曲中一條魚的孤單和三條小魚的快樂的情緒;

3、能隨音樂做模仿動作(小魚擺尾游水動作)

活動準備:

1、《魚兒好朋友》磁帶,錄音機,鋼琴;

2、魚兒好朋友的視頻課件;

3.小魚頭飾若干

活動過程實錄:

一、幼兒隨教師學小魚遊

教師做小魚遊的動作引出歌曲。教師扮演小魚,一邊做魚遊動作,一邊用緩慢的速度讀出“一條魚,水裏遊,孤孤單單在發愁”,並伴隨孤獨、苦惱的表情。

實錄:

老師以小魚的身份:小朋友們好,我是一條小魚,你們好!

幼兒:小魚你好!

老師:我在水裏游泳,遊啊遊。

教師蹲下做發愁的動作與表情説:

“我開心嗎?”

幼兒:不開心、難過的。

教師:對呀,我一個人孤孤單單在發愁,沒有人和我做朋友。

分析:剛入園的小班孩子,在傾聽習慣能力方面與回答問題的完整性都不夠好,所以需要老師,反覆的講述,通過提問與強調,讓孩子們學會其中的詞句,通過動作與表情,讓他們明白其中詞彙的含義。

二、聽音樂,引導幼兒一起邊唱邊做遊戲

(1)教師一邊做小魚遊的動作,一邊用緩慢的速度唱出“一條魚,水裏遊,孤孤單單在發愁”,並伴隨孤獨、苦惱的表情。

教師:小朋友們,你能幫幫我,讓我變的開心啊?(自由回答)

(2)和小魚做朋友。

教師:這裏也有一條魚,和我一樣孤孤單單的,在發愁;

(放第一段課件)

教師:咦,來了一條小魚,它們碰在一起做了些什麼呀?教師示範做出相應動作;

教師:誰願意和我做朋友啊?

(放第二段課件)

教師和一個幼兒一邊做魚遊的動作,一邊用中速讀出“兩條魚,水裏遊,搖搖尾巴點點頭”,並伴隨高興的表情。

教師:我們一起來學學兩條小魚在一起是怎麼樣做的?(搖搖尾巴,點點頭)

教師:做的真不錯,這時候又來了一條魚,也游來和他們做朋友了。三條小魚碰在一起會怎樣呢?(大膽想象發言)

(放第三段課件)

教師再請一名幼兒邊作魚遊動作,並唱出“三條魚,水裏遊,快快樂樂做朋友”,伴隨愉快的表情。

三、聽音樂,引導幼兒一起邊唱邊做遊戲。

1、教師:小朋友們,想和我們一起做朋友麼?

2、在音樂聲中,教師帶領幼兒一邊唱歌,一邊做動作,感受共同遊戲的快樂。

大家一起跟着音樂做動作

這次音樂活動,孩子們的興趣比較高昂,在説説、做做、唱唱的過程中,孩子們體驗到了與同伴共同遊戲的快樂。但在活動中,少數孩子們對詞句的傾聽不夠,表達不清,有的甚至眈眈地看着老師,不知要做什麼,所以在這次活動中,我的教學重點放在願意與同伴一起遊戲,讓幼兒大膽參與遊戲中來,與同伴共同遊戲想,通過各種教學手段讓孩子們普遍達到了目的。

教學反思

我針對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實際水平作了更變,我加了小魚的頭飾,配合歌曲清唱,將幼兒的情緒帶入到歌曲中,並且深受感染,情不自禁地跟着我一起唱着曲調。在幼兒聽了以後,一下子便能感受到小魚在單獨一人和與朋友在一起是不一樣的情緒體驗,有了朋友便很快樂。在表演的時候,幼兒由於經驗不豐富,我便讓幼兒模仿學習小魚的動作、表情。在此基礎上,還鼓勵幼兒自己大膽做動作,用肢體語言感受到音樂的情緒和節奏。活動中孩子們的興趣比較高昂,在説説、做做、唱唱的過程中,孩子們體驗到了與同伴共同遊戲的快樂。

好朋友小班教案6

設計意圖:

樂意學習語言,為幼兒創設情境或準備木偶雞、鴨若干,讓幼兒在遊戲中練習説禮貌用語,體會有好朋友的樂趣。在日常活動中常和父母、老師、同伴互相問好,使幼兒在不知不覺中學會禮貌用語。

活動目標:

1、通過招手、拍手、握手、擺手等與詞相符的動作,使幼兒知道交友中最簡單的禮貌用語和行為。

2、激發幼兒學習兒歌的興趣。

3、瞭解兒歌的含義。

4、體驗兒歌遊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木偶小雞、小鴨各一個。

活動過程:

1、創設情景,感知和理解兒歌的內容,學習禮貌用語。

(1)幼兒看木偶表演,熟悉兒歌內容。

①(出示木偶小雞)“嘰!嘰!嘰!我是誰?我的名字叫什麼?”並與幼兒問早。

(木偶小鴨上場)“我一個人玩真沒勁,我要找個好朋友。”

②小雞,哎,前面來了小鴨子,讓我向它問個好:你好,你好!(招招手)。

③小鴨:小雞,你好,你好!(招招手)。

④小雞:小鴨,小鴨,我做你的朋友好嗎?小鴨説:歡迎,歡迎(拍拍手)。小雞聽了真高興。

⑤小鴨:我請你吃蟲。小雞看到小鴨請它吃蟲,有禮貌地説:謝謝,謝謝!(握握手)。

⑥小雞和小鴨一起做遊戲,他們成了好朋友。

⑦它們要回家了,會怎麼説?

2、學念整首兒歌。

(1)教師完整示範朗誦。

(2)幼兒學念兒歌。鼓勵幼兒聲音要響亮,邊念邊做動作。根據幼兒實際情況,教師可輕聲提示。

(3)幼兒與木偶小雞、小鴨完整表演兒歌。

附兒歌:

好朋友我有一雙小小手,要拉許多好朋友。

“你好,你好”招招手,“歡迎,歡迎”拍拍手。

“謝謝,謝謝”握握手,“再見,再見”擺擺手。

教學反思:

活動一開始,我讓幼兒感受《好朋友》這首簡短的兒歌,從兒歌中瞭解誰和誰是離不開,最匹配的,它們是好朋友。兒歌雖然非常地簡短,但小朋友的興趣比較高。在這個環節中,我讓幼兒帶着問題去欣賞,並注重引導幼兒用完整的話來講述“誰和誰是好朋友”,初步感知匹配。緊接着再拿出實物,引導幼兒觀察,找出相匹配的物體,讓幼兒瞭解了只有有關聯的物體才能匹配在一起,才是好朋友,進一步感知了匹配的概念。隨後通過實物匹配操作加深鞏固,要求他們將兩個有關聯的物品放在一起。在這一環節中,有的孩子能正確配對,懂得了匹配,操作正確,找到和自己實物相匹配的物品,有效達到教學目標。但有的孩子顯得比較盲目,不知道如何去找出與之匹配的實物。

好朋友小班教案7

一.活動目標:

1.創設遊戲情景,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體驗關愛小動物的愉快情感。

2.學説完整句,“-----我們是好朋友。”“-----我餵你吃----”。

3.能積極參加遊戲活動,並學會自我保護。

4.讓幼兒能在集體面前大膽表演、表現自己。

二.活動準備:

1. 動物玩具(兔 貓 狗)人手一份。

2. 動物食品(魚 肉骨頭 蘿蔔)

三.活動過程:

1. 情景導入:

師:今天天氣真好,小朋友,我們一塊兒去公園吧。(幼兒跟老師一起進入公園)哇!公園真美呀,有大樹、紅花-------- 靜一下,聽,什麼聲音?(喵喵喵、汪汪汪)誰呀?

幼:是小花貓、小花狗。

師:我們快去把小動物找出來吧。注意每個小朋友找一個,找到後跟他打打招呼。幼兒分頭去找。

師個別詢問幼兒“你找到了誰呀?”跟他打打招呼。

2. 在與小動物交往的遊戲中,學説完整句“我們做好朋友吧。”

剛才,老師也找到了一隻小狗,“小狗,你好!(親一親)我們做好朋友吧。”誰也想和老師一樣,和小動物們做好朋友,還要對他説“------你好我們做好朋友吧。”

幼兒抱一抱 、親一親小動物,學説完整句。

3. 幼兒實踐操作喂喂小動物,學説“----我給你吃-----”

師“小狗,你怎麼了?”“我還沒遲早飯,肚子很餓很餓。”呀,這些小動物肚子很餓很餓,我們得找點吃的。小狗愛吃什麼?(肉骨頭)小貓愛吃什麼?(魚)小兔子愛吃什麼(蘿蔔)我們去找一找,有沒有他們愛吃的。記住,拿一樣。

“啊!這裏有!每人拿一樣小動物愛吃的。”

師“小狗,我餵你吃肉骨頭。”誰也來喂喂你的小動物?幾名幼兒示範,幼兒各自喂小動物。

4. 集體遊戲。

師:小朋友,摸摸小動物的肚子,“他們呀吃的飽飽的了。”來,抱着小動物們,一起在公園裏玩一玩吧。

小百科:朋友(友情),是指在任意條件下,雙方的認知在一定層面上關聯在一起,不分年齡、性別、地域、種族、社會角色和宗教信仰,符合雙方的心理認知、可以在對方需要的時候給予幫助。朋友之間可喻為雨中的傘、指路的燈。雙方心理契合更為深度時,可稱之為知己。

好朋友小班教案8

設計意圖:

不同形狀的麪包對幼兒很有誘惑,它是促進幼兒發展的很有價值的教育資源。利用這一資源來開展活動,不是讓幼兒僅僅徘徊在有趣、喜歡的層面上,也不是把麪包當作知識傳授和技能訓練的工具。更不是以權威者的姿態來講解、示範,讓幼兒機械地重複記憶而是設定問題情景與幼兒共同開展有意義的,互動的對話,促進幼兒的建構式學習。讓幼兒初步認識圓形、三角形、正方形,能對三種形狀進行區分配對,體驗集體遊戲的快樂,激發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目標:

1、初步認識圓形、三角形、正方形,能對三種形狀進行區分配對。

2、體驗集體遊戲的快樂,激發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正方形、圓形、三角形的形狀若干。

2、正方形、圓形、三角形的麪包若干。

3、果醬、毛巾、碗、勺子若干。

活動過程:

一、遊戲“找朋友”。

播放找朋友音樂,幼兒自己自由找好朋友抱一抱。

二、圖形寶寶找朋友。

1、出示圓形,請幼兒觀察並説説圓形的形狀特徵。(依次出示三角形、正方形)。

2、請幼兒找到圖形寶寶,並説一説自己是什麼圖形。

3、請相同圖形的幼兒上來,大家一起和圖形寶寶打招呼。

4、遊戲:圖形寶寶找朋友。

三、麪包好朋友。

1、教師示範。

2、幼兒分組操作。

3、分享活動。

課後反思:

“麪包好朋友”是一個小班的科學活動。旨在通過麪包的不同形狀,獲得對圖形的初步感受,並能自制夾心麪包,體會與朋友互贈禮物並一同品嚐的樂趣。

在活動第一環節,我請小朋友們一起玩找朋友遊戲,找到好朋友一起抱一抱,激發幼兒興趣,引出圖形。

於是,順利過渡到第二環節,讓孩子們初步認識圓形、正方形、三角形,並在找朋友的基礎上,讓加深難度,讓幼兒幫圖形找朋友。大部分幼兒都能找到和自己一樣圖形的做好朋友,只有個別幼兒,在我的幫助下找到了朋友。

第三部分讓孩子們自己來動手操作。畢竟通過自己動手得到的經驗會比聽來的知識經驗要牢固。由於我事先的物質準備和知識經驗的鋪墊做得較好,在孩子們動手環節中,發現已經完全不需要我的幫忙了,孩子們一個個先拿好一塊麪包,然後塗上自己喜歡的果醬,再找到麪包好朋友,而且一個個都對得很整齊,連最難對整齊的三角形也對整齊了。

在贈送環節中,孩子們知道送給別人東西要兩隻手一起拿才是最有禮貌,於是一個個都能做到兩隻手送好朋友夾心餅乾呢!哈哈,小朋友們都是有禮貌的好寶寶,不過,還有個別小朋友是自己做自己吃,還有待再加引導。

通過這個活動的開展,小朋友們都能初步認識了方形、圓形、三角形,而且通過操作都能成功製作麪包好朋友,達成了本次活動的目標!其實,只要我們做個有心人,將活動的物質準備和知識準備做好,可能發生的情況做好預計,對班裏孩子的最近發展區做好了解和關注,以 幼兒為本,我想,這將會既尊重每個幼兒的獨特體驗,又促使各種感受而達成多層面的提高!

好朋友小班教案9

活動目標

1.喜歡朗誦兒歌。

2.樂意和小朋友一起玩遊戲。

3.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4.引導幼兒在兒歌中學習,感悟生活。

5.鼓勵幼兒敢於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活動準備

1.手偶。

2.動畫片

活動過程

1.觀看動畫片

2.教師出示猴哥哥和猴弟弟的手偶,講故事,幫助幼兒理解“好朋友”的概念。

師:小哥哥和小弟弟是一對好朋友,他們每天一起上學、一起遊戲,有好東西一起吃,猴 哥哥搬不動小桌子,猴弟弟就會一起來抬,猴弟弟不會繫鞋帶,猴哥哥會幫他繫鞋帶他們真 是一對好朋友。

3. 教師用這兩個布袋木偶表演了兒歌的內容。

4.學習兒歌。

(1)教師朗誦兒歌2遍。

(2)教師帶領幼兒學習朗誦兒歌。

(3)邊做動作邊朗誦兒歌。

5.遊戲:你是我的好朋友。

幼兒自由結伴,邊念兒歌邊做動作,教師引導幼兒改編第四句內容。

6.教師小結。

活動反思

這節活動《你是我的好朋友》是小班《上幼兒園》中的一個重要教學內容。而對於入學不久,才剛剛接觸集體生活的小朋友來説,他們對“好朋友”的理解是淺層次的、模糊的,甚至是可笑的。我在課前向一些幼兒問起這個話題時,他們的反映各不相同。有個平時很善於言辭的小朋友他的答案居然是其爸爸的名字。父與子成為好朋友,它所體現的是現代社會家長與孩子之間的親密無間、平等與理解,是如今十分提倡的一種家庭教育模式,如果話從一個十八歲的青少年口中説出,是令人稱讚,令人羨慕的,但對於只有五歲的孩子來説,我感到他並沒有真正理解“好朋友”的概念。在我的提醒下,他説出了一個小朋友的名字,也是他的鄰居。而其他小朋友似乎更是一頭霧水,不知從何説起。因此,我針對現有的情況,修改了原來的教案。原設計的導入是説説好朋友的名字,但我個人認為這樣的導入比較呆板,而且小朋友之間的名字也不熟悉,很有可能説不出來。因此我改為以兩個布袋木偶的形象出現,這樣更能吸引孩子的眼球,而且也能幫助孩子理解“好朋友”的概念。於是我通過讓觀看小故事:猴哥哥和猴弟弟是一對好朋友,他們每天一起上學、一起遊戲,有好東西一起吃,猴哥哥搬不動小桌子,猴弟弟就會一起來抬,猴弟弟不會繫鞋帶,猴哥哥會幫他繫鞋帶他們真是一對好朋友。在第二環節,我就以這兩個布袋木偶表演了兒歌的內容,整個活動以布袋木偶貫穿始終,比較順利地完成了預設的教學目標。在實施教學過程中,孩子們興趣濃厚,同時也對“好朋友”這一概念有了一個粗淺的認識。 雖然孩子們會用秩嫩的口氣較連貫地表演兒歌“你是我的好朋友”了,但我想,這只是一個表層的反映,“好朋友”的概念不僅僅是一種關係,更是一種深厚的感情。因此,如何培養這種社會情感更具有現實意義。認真學習幼兒教師《指南》,幼兒的社會態度和社會情感的培養尤應滲透在多種活動和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之中,要創設一個能使幼兒感受到接納、關愛和支持的良好環境,避免單一呆板的言語説教。它的意義是顯見的,它所提倡的是賦予幼兒一個良好的“社會的界定”,給他們一個積極的“他人眼中的自我”。孩子們渴望愛,渴望對他人的歸屬感,“好朋友”正是這種渴望的外在體現。因此我們應該多為他們提供人際間相互交往和共同活動的機會和條件,並且加以指導。“千里難尋是朋友”,真心希望每個孩子都有許多真誠的朋友。

好朋友小班教案10

活動目標:

1、願意與同伴交往,會以碰碰頭、親親臉等各種動作表示友好。

2、學習短句:嘿,嘿,我們都是好朋友。

3、體驗與好朋友一起做遊戲的快樂。

4、讓幼兒知道朋友之間應該互相幫助,以及瞭解相關與人相處的方法。

5、激發幼兒喜歡與他人交往的美好情感。

活動準備:

動物、娃娃等玩偶、幼兒生活照片

活動過程:

(一)遊戲導入以遊戲引起幼兒興趣,學説:嘿,嘿,我們都是好朋友!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1、教師:今天,我們班請來了許多的小客人,可是他們都很害羞,要小朋友説一句好聽的話才肯出來。

2、教師示範:聽老師是怎麼説的?(嘿,嘿,我們都是好朋友!)誰出來了?老師剛才是怎麼説的?找到朋友我們可以和他碰碰頭,親親臉!(教師拿毛絨玩具與自己做親密動作)

3、還有許多小客人都躲起來了,小朋友和老師一起把小客人請出來吧。(一起學説短句)(教師拿毛絨玩具與幼兒做親密動作)

4、請個別幼兒請小客人。

(二)友好示意

1、教師:我們班來了那麼多好朋友,小朋友會用一些友好動作來歡迎好朋友嗎?

2、若小朋友不理解,老師可以示範和好朋友握握手等動作。

3、鼓勵幼兒想出不同的動作來表示對好朋友的友好。

4、請幼兒之間相互學一學友好的動作。

(三)音樂遊戲

1、音樂遊戲:碰一碰

2、教師:現在我們要將這些友好的動作放到遊戲中去,和好朋友們一起玩一玩好嗎?現在請小朋友,找一個好朋友,我們聽着音樂一起玩碰一碰的遊戲吧。

3、遊戲2-3次。

(四)總結活動

1、教師:和好朋友在一起玩開心嗎?想一想,好朋友在一起還可以做什麼事情呢?

2、教師播放幼兒在幼兒生活的照片,有一起滑滑梯的,有打架的…(幼兒判斷是不是好朋友做的事情)

3、教師總結:好朋友在一起可以做很多事情,可以一起玩遊戲,玩積木,滑滑梯等等,好朋友之間要和睦相處,不能為小事吵架,更不能打架。因為我們都是好朋友。

教學反思:

活動形式符合幼兒好奇、好動的心理特徵。給幼兒提供豐富的物質環境,刺激幼兒去感受美和表現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幼兒心理髮展的特點是好動,對一切事物充滿了好奇心,求知慾望強烈。及時表揚幼兒的點滴進步,肯定和鼓勵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索舉止,樹立自信心,挖掘幼兒的創造潛能。

好朋友小班教案11

背景描述:

隨着園本課程的深入實施,每個學期教研組一個原創主題似乎已經成了慣例,但是,我們卻總覺得這樣以組為單位的主題實施方法存在很多弊端,最主要的.是忽視了各班孩子的特點和能力差異,而孩子的差異對課程實施的效果影響是很大的。分析三個小班幼兒現狀,差異更是明顯:小一班經過一年的託班教育,各方面的能力都比兩個新小班強,如果選擇同一主題,在內容的選擇上很難體現一致性和針對性,而如果以班級為單位,由兩位老師根據自己班孩子的發展與需要選擇主題,似乎更能體現探究性課程的精神,也更有利於不同能力的孩子的發展。於是,我們就開始了自己班級的原創主題的實施。

一、主題的產生:

我們班的孩子雖然從表面上看已經適應了幼兒園生活,來園時不哭了,吃飯、睡覺都很正常,但是,通過平時與一些家長的交流發現,其實有很多孩子並沒有完全進入狀態,他們還沒有把自己溶入到集體中,自己真實的個性都沒有充分表露出來,有的甚至還刻意的壓抑自己。從幼兒心理特點分析,出現這樣的現象是很正常的:畢竟他們入園時間不長,孩子間比較陌生,對同伴及集體還缺少信任感,因此也造成了相互間交往很少的現象。我想,這就是問題的關鍵了,3——4歲的孩子已經有了強烈的交往慾望,在與同伴的交往中他們才會把自己真實的個性表露出來,通過不斷的交往取得同伴間的信任。於是,“交往”成了擺在老師和孩子面前共同的需要:孩子,需要在與同伴交往中獲取相互間信任,從而大膽的展放自我;老師,需要創設機會激發幼兒交往的慾望。在我們的分析與思考中產生了主題——《好朋友》,主要目的是激發與同伴交往的願望,體驗與同伴遊戲的快樂。我們把情感體驗作為這次主題實施的主要目標。

二、主題內容及實施。

由於小班幼兒知識經驗少,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我們在選擇內容時以趣味性、淺顯性、操作性為原則,儘量選擇一些幼兒感興趣的,易於理解的,又能具體操作的內容進行實施。經過一翻梳理,我們整理出從兩條線索開始實施主題。第一條線索:從故事《四個好朋友》入手,讓幼兒瞭解好朋友的含義,知道有好朋友是很開心的,並用表演、繪畫的形式鼓勵幼兒大膽的表達表現好朋友。第二條線索:以玩具為媒介,為幼兒提供交往的機會,體驗交往的快樂。玩具是最熟悉和喜愛的東西,也是幼兒共同的愛好,在玩具的吸引下,幼兒間必然能主動的交往,而在玩玩具、分享玩具的過程中,體驗了與同伴一起遊戲的快樂,幼兒之間的陌生感逐漸消失了,對同伴更加熟悉與喜愛,交往的願望就更加強烈起來了。因此,我們讓每個孩子帶來了兩件自己最喜愛的玩具,設置了玩具角,除了在集體活動中組織《玩具分類》《玩具分享日》等活動外,還利用自由活動的時間鼓勵幼兒去和同伴一起玩玩具。主題結束後,我們發現孩子對玩具的興趣仍舊很濃厚,在一起玩玩具的孩子從自己組的擴展到其他組的,於是我們決定繼續保留玩具角。讓他們在感興趣的玩玩具中與更多的孩子交往,體驗有好朋友一起玩的快樂,進一步提高交往的技能。

三、主題結果:

活動只經歷了短短一週,從實施主題到現在,我們都明顯感受到了孩子的進步:整體發展來看,由於同伴間的交往增多,幼兒普遍表現積極主動,集體活動中思維活躍,自由活動時活動能力增強,以前經常看到有孩子呆呆的坐在椅子上沒精打采,現在幾乎沒有了,個體發展而言,一些孩子的個性開始表露出來了,比如張家維、從從等幾個孩子,現在經常能看到她們主動的在和小朋友説笑。顯然,交往使幼兒獲得了對同伴與集體的信任,從而願意在集體中大膽的展現自我了。

反思及體會:嘗試之後總會有收穫,經過對整個實施過程的分析與思考,我逐漸獲得了一些關於小班主題實施的體會:

1、關於小班主題的來源

小班的孩子大都缺乏生活經驗,探究的願望也不是很強烈,如果説要生成一些有價值的內容有一定的難度,而小班孩子興趣持久時間很短,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就算有生成的契機,老師可能也很難把握住。所以我覺得小班的主題,大都應該由老師預設。

2、關於主題的選擇

主題的適宜性將直接影響孩子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和活動效果。因此,要想使主題的開展真正促進孩子的發展,預設的主題對老師提出了更加高的要求。雖然主題是老師預設的,但是不能離開孩子,需要老師對孩子的發展情況有深入的瞭解,尋找孩子的興趣點,發現孩子需要,以“最近發展區”理論為原則選擇適合小班孩子探究的、有價值的主題。

3、關於主題的目標

小班孩子年齡小,參與、探索、實踐的能力相對較弱,因此在主題目標的確定上,以發展情感為重點,通過主題的開展,使他們形成一種良好的情緒情感,激發他們主動探索的願望,為中大班的自主探索打大好基礎。

4、關於內容的選擇

主題目標確定後,我們往往會整合個各領域的內容進行實施。根據小班幼兒的認知特點,我們在選擇具體內容時,除了考慮領域間的平衡,還應該把握好內容淺顯性、趣味性、情境性,儘量選擇幼兒熟悉的與生活相關的內容,為幼兒創設一個愉快的活動情境,才能吸引孩子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活動中。

5、關於主題實施的時間

小班孩子興趣持久性比較短,因此,一個主題如果安排幾個星期,到最後孩子的興趣會消失,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因此,如果主題內容應該儘量安排緊湊些,主題時間也可以短一些。

總之,在這次嘗試過程中,我徹底改變了以往認為小班探究性主題實施效果不大的看法,通過實踐與思考,也積攢出了一些有益的經驗,樹立了自己的一點觀點,為更好的實施園本課程提供了理論上的支持。

好朋友小班教案12

一、設計意圖

小班幼兒的思維還處於直覺行動向具體形象過渡的階段,他們對事物的理解往往要通過自己的親身活動來實現,因此,整個活動必須以幼兒的操作擺弄為主。同時由於小班幼兒的認知能力還比較弱、他們很難自覺發現水能溶解糖和鹽等東西。所以活動中要藉助某些材料設法使水的這一特性顯露出來,使幼兒親眼目睹這一現象,這樣幼兒才容易理解。因此我以遊戲的形式貫徹整個活動,進一步激發幼兒的興趣。

二、活動目標

1. 喜歡玩水,讓幼兒在玩的過程中懂得水能溶解糖和鹽等東西。

2. 培養幼兒的操作能力,觀察能力以及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3. 樂意用語言表達所看到的現象。

三、材料及環境創設

1. 糖、開水、杯子、勺子人手一份。

2. 顏料、石子、油、醬油、水、廣口瓶若干。

3. 麥乳精、鹽等。

4. 錄音機、錄有《找朋友》的音樂磁帶。

四、重點與難點

1.重點:理解水能溶解的特性。

2.難點:用語言表達看到的現象。

五、活動過程

1. 音樂遊戲《找朋友》,感受找到好朋友的愉快,激發活動的興趣。

師:我們一起來做個《找朋友》的遊戲,好嗎?(聽音樂做遊戲,感受找朋友的快樂)。你們都找到了好朋友,心裏真高興啊!

2.引導幼兒通過觀察感知水會溶解的特性。

(1)師:水寶寶來了,它也想要好朋友。你們知道,誰是它的好朋友?

(2)(出示糖)糖寶寶來了,它能成為水的好朋友嗎?請你們仔細看。(教師操作,引導幼兒觀察糖被水溶解的現象)呀,糖寶寶跳到水裏一攪拌,就分不清哪個是水,哪個是糖了,水寶寶説:“糖是我的好朋友!”

3、幼兒操作,找出溶於水的東西。

(1) 師:小朋友,你們也來幫助水寶寶找好朋友,好嗎?桌上有很多東西,放入水攪拌一下,看看誰是水的好朋友。

(2)幼兒操作。教師引導幼兒觀察,並把發現説給好朋友聽。

(3)師:你幫水寶寶找到了哪些好朋友?(鼓勵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講述,並進行操作驗證)

小結:麥乳精、鹽等放入水一攪拌就不見了、溶解了,它們都是水的好朋友。

4、遊戲:送朋友。

師:我們把水的好朋友找到了,把它們送到水寶寶這兒來吧!(在音樂聲中結束活動)。

好朋友小班教案13

設計意圖:

石頭是豐富的自然資源,以孩子們喜歡玩耍的石頭作為科學活動的探索對象,能使幼兒產生濃厚的興趣,求知的慾望。幼兒在教師的科學引導下,通過自身的活動,對石頭進行觀察、感知、講述、尋求答案的探索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幼兒可以獲取廣泛的科學方法,並在玩中發展智力,體驗接觸大自然的樂趣。

活動目標:

1、通過幼兒觀察、感知,瞭解石頭的基本特性。

2、通過“講述自己的好朋友”環節,發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3、通過有趣的實驗活動,使幼兒發現許多有趣的現象,從而激發幼兒對周圍事物探索的興趣。

4、培養幼兒管理與自我管理的能力,加深安全知識,增強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準備:

教室內活動環境佈置:各種各樣的石頭作品若干

教室內活動材料準備:雞蛋、棉籤、顏料、紙杯、抹布若干

教室外活動準備:大小、顏色不一的石頭若干

活動流程:

遊戲情景導入→多種感官感知、多向交流、體驗特性→設疑、探索操作→操作活動

活動過程:

一、 遊戲情景導入----找石頭朋友

今天教室外有許多大小、顏色不一樣的石頭,我們到外面去找一塊自己最喜歡的石頭做自己的好朋友吧!

重點:以遊戲形式引導幼兒初步觀察石頭

二、 多種感官感知、多向交流、體驗特性

1、看石頭朋友,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石頭朋友的形狀、色彩、花紋、大小等。

2、聽石頭朋友説話,引導幼兒仔細傾聽,瞭解石頭是否會發聲。

3、聞聞我的石頭朋友,引導幼兒聞一聞,看看它是否有味道。

4、摸石頭朋友,引導幼兒摸摸石頭朋友的臉,再摸摸自己的臉,比比誰的臉硬,認識石頭硬的特性。

5、和石頭朋友做遊戲,引導幼兒玩石頭,用石頭敲打地面聽響聲。

“石頭朋友玩累了,讓它坐在你的腿上休息一會兒吧。”

6、講講我的石頭朋友,引導幼兒向老師、向小朋友介紹自己的石頭朋友,説説自己朋友的顏色、形狀等,同時比較石頭朋友的不同。

重點:通過多種感官感知石頭朋友,認識石頭的各種各樣的、不發聲的、無味道的、堅硬的特徵。

三、 設疑、探索操作-----石頭朋友與雞蛋誰硬?

1、出示雞蛋,提出問題:石頭朋友與雞蛋誰硬?

2、幼兒實驗活動,用石頭與雞蛋相碰,得出結論:石頭朋友堅硬。

提出問題:我們應該怎樣和石頭朋友玩?

引導幼兒想出小朋友玩石頭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能亂扔防止打傷人的道理。

活動延伸:我為朋友換新衣

1、情景語導入:小朋友們,你們穿着漂亮的衣服,可是你的石頭朋友都沒有,讓我們為它們換件漂亮的衣服吧。

2、幼兒用棉籤作畫。用棉籤蘸上顏料在石頭上畫出自己喜歡的顏色,晾乾後由老師幫忙刷上清漆,以延長保存期。

生成相關的活動主題:

石頭朋友哪裏來的?

有的幼兒説:石頭媽媽生的

有的幼兒説:石頭長大了,發芽了就生了石頭寶寶

……

科學試驗一:石頭媽媽生寶寶嗎?

將一塊大石頭、一個母雞放在飼養角里。

一星期後,雞媽媽生了小雞,沒有出現小石頭,得出石頭不能生育的道理。

科學試驗二:石頭會發芽嗎?

將石頭、綠豆、黃豆分別種植在種植角或有水的不同紙杯裏。

4天后,種植的綠豆、黃豆有小芽冒出,石頭沒有任何變化,得出結論:綠豆、黃豆先發芽。

一個月後,種植的綠豆、黃豆分別長出近20釐米左右的小苗,石頭仍無變化,得出石頭不會發芽,不能生長的道理。

好朋友小班教案14

目標

1.感知餅乾的不同形狀,獲得對圖形的初步概念。

2.自制夾心餅乾,體會與朋友互贈禮物並一同品嚐的樂趣。

3.知道人體需要各種不同的營養。

4.引導孩子樂於接受治療。鼓勵、培養小朋友不怕打針的勇敢精神。

準備

1.事先告訴幼兒要製作餅乾送給好朋友,請幼兒帶兩塊一樣的餅乾來園。

2.果醬、煉乳、花生醬等容易按顏色辨認的醬料,一次性餐布、小勺、淺盤。

過程

1.觀察餅乾。

——你們的餅乾真多呀,它們一樣嗎?

——你的餅乾像什麼?(像太陽、像屋頂、像本小書等)

——請幼兒聞一聞餅乾的氣味。

——教師出示兩塊一樣的餅乾。餅乾也有它的好朋友,它們臉貼着臉,中間夾上一層甜蜜蜜的醬料,最後輕輕地合攏,就成為“好朋友夾心餅乾”了。

2.製作好朋友夾心餅乾。

——認識各種醬料,教師示範:用小勺舀出醬料均勻地塗在一塊餅乾上,然後與另一塊餅乾合攏。

——配合念兒歌:“中間夾層甜甜醬,頭碰頭,臉貼臉,輕輕合攏真開心!好朋友餅乾做成了!”

——幼兒選擇喜歡的醬料進行製作。

3.分享活動。

——將自制的“好朋友夾心餅乾”和好朋友互贈品嚐。

——好吃嗎?哪個好朋友送給你的?

建議

1.餅乾的外形是幼兒能直接感知的,他們在配對、比較的過程中獲得了有關圖形的初步認識。與朋友互贈餅乾體現了社會性要求。

2.可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提供材料,甜麪醬、花生醬、芝麻醬等較容易準備,有條件的可提供色彩豐富的色拉醬、果醬等,以增加幼兒的製作興趣。醬料不宜太稀,要宜於塗抹。

3.如果幼兒人數較多,建議醬料分多盒盛裝,避免幼兒操作時擁擠。

教學反思:

設計比較合理,進行也比較順利。活動中,幼兒都能積極參與,活動預設的目標基本達成。讓幼兒充分感受與好朋友交換、分享的快樂。體會與朋友互贈禮物並一同品嚐的樂趣。

不足之處:

餅乾與醬料的品種如果能再豐富一些,這樣,活動一定會更加吸引幼兒。

好朋友小班教案15

教案目標:

1、感知理解書中兩兩相關物品之間的朋友關係,初步感知文字與畫面的關係。

2、嘗試進行簡單的仿編活動,發展創造想象力。

2、感知體驗熱愛自由、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形成良好的閲讀習慣。

教案准備:

圖片及漢字,幼兒用書人手一冊,錄音機,磁帶

教案過程:

一、實物匹配

1、出示圖片:黑板上有什麼呀?

2、它們誰和誰是一對好朋友?為什麼説它們是一對好朋友?(幼兒討論)

3、個別幼兒回答,並將相關的圖片放在一起。

4、鳥和鳥籠是一對好朋友嗎?小鳥喜歡在鳥籠裏嗎?小鳥喜歡在哪裏,它的好朋友會是誰呢?

二、漢字與實物匹配

1、這兒還有一些漢字寶寶呢,它們的實物朋友是誰呢?

2、幼兒匹配

三、幼兒欣賞第一遍

1、有一首好聽的童話就是講了它們之間找朋友的事,你們想聽嗎?的名字叫好朋友

2、幼兒聽錄音。

3、提問:的名字叫什麼?

裏説了誰和誰是一對好朋友?

水壺對水杯説了什麼?水杯説了什麼?

桌子對椅子説了什麼?椅子説了什麼?

鎖對鑰匙説了什麼?鑰匙説了什麼?

雨傘對雨靴説了什麼?雨靴説了什麼?

鳥和鳥籠是一對好朋友嗎?

四、幼兒聽第二遍

1、鳥籠對小鳥説了什麼?小鳥説了什麼?小鳥的好朋友是誰呢?請小朋友再來聽一遍

2、提問:鳥籠對小鳥説了什麼?小鳥説了什麼?小鳥的好朋友是誰呢?小鳥為什麼説藍天、白雲、大自然是它的好朋友?

五、幼兒閲讀圖書

請孩子和家長一起讀

六、個別幼兒閲讀。

七、創編活動

除了書上的幾對好朋友外,你還知道誰和誰也是好朋友?鼓勵幼兒大膽想象。

Tags:小班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