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愛的故事》教案

欄目: 教案模板 / 發佈於: / 人氣:1.71W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我們應該怎麼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愛的故事》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愛的故事》教案

《愛的故事》教案1

設計意圖:

如今的孩子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在當今物質條件優越的時代,孩子們感受着來自家庭、社會等各方面的寵愛,成為了"家中的寶",多數幼兒形成了自我中心,只知獲取、不懂給予的眾人為我的心理傾向。具體表現為:習慣接受別人的關心愛護,而不知道積極主動地用愛心去對待別人,甚至驕橫跋扈。本次活動以身邊熟悉的"愛的故事"為支點,截取生活中常見的愛的不同表達方式,加深孩子對愛的理解,讓孩子知道自己的快樂生活離不開別人的幫助,我們都要擁有一顆愛心。

活動目標:

1、能大膽分享愛的故事,並嘗試用繪畫的方式,記錄自己最感激的人和事。

2、感受愛的不同表達方式,初步懂得人人都應有一顆愛心。

3、體驗關愛他人的快樂。

活動重點:

分享愛的故事,表達自己的感受與想法。

活動難點:

感受、理解愛的不同方式。

活動準備:

1、愛心卡片,音樂《讓愛傳出去》。

2、公益廣告"關愛他人";PPT課件。

3、心願卡、記號筆若干。

活動過程:

1、出示"愛心卡",導入活動。

"這是什麼?"(打開愛心卡,認讀"愛"字)"什麼是愛?猜猜華老師為什麼要送愛心卡給你們?"--愛就是喜歡。

2、感受、理解愛的不同表達方式。

"剛才小朋友講了很多的愛,我這裏還有一些愛心照片,我們來看看裏面都有哪些愛?"阿姨這個手勢表示什麼意思?(愛),模仿手語。

(逐一觀看愛心照片),這裏的愛心表示什麼意思?

(1)婚禮現場的愛心氣球---------愛是相親相愛。

(2)給災區愛心捐款、愛心車隊------愛是互相幫助。

(3)點燃蠟燭許願------------愛是一種祝福。

(4)醫院裏的愛心氣球----------愛是關愛生命。

(5)愛心書屋--------------愛是一起分享。

(6)奧運火炬愛心傳遞----------愛是傳遞。

(7)愛心小屋無償獻血----------愛是奉獻。

: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到處都能看到愛,每一顆愛心裏面都藏着一個愛的故事。

3、觀看公益廣告"關愛他人",分享生活中的愛心故事。

"在下面這段愛心廣告中也藏了許多愛的故事,讓我們一起來找找吧!"提問:你在廣告中看到了哪些愛心故事?(幼兒自由交流討論)(1)小朋友踢足球,差點砸到嬰兒車裏的寶寶,大哥哥及時用頭頂起了球。

(2)叔叔手裏的書太多,快要滑下來時,大哥哥幫忙扶了一把。

(3)老爺爺騎着裝滿東西的山輪車,爬不上橋,大哥哥在後面推了一把。

(4)看見倒在地上的自行車,馬上把車扶起來。

(5)姐姐的羽毛球掛到了樹枝上,大哥哥幫忙拿下來。

(6)大姐姐把可樂罐撿起來扔進垃圾箱。

:生活中有這麼多人給了我們愛和幫助,我們應該從心裏感謝他們。我們也要有一顆愛心。

4、體驗愛帶來的快樂。

(1)討論:有誰幫助過你?幫助你什麼事?想對他説些什麼?請你大聲的説出來,我想他們會聽到的。

(2)除了用語言來表示感謝,還可以用什麼方式來表達?

(3)剛才大家在感謝別人的時候,心情怎麼樣?

:原來被別人幫助是件開心的事,感謝別人同樣也是一件快樂的事!

(4)記錄愛的故事。

"華老師給你們帶來了許多愛心卡,你們可以把最想感謝的人畫下來,還可以畫一畫你們之間愛的故事,感謝的話不會寫可以請客人老師幫忙,畫完後可以送出你的愛心卡。"活動延伸:

1、送愛心卡,共同分享愛的故事,體驗愛的快樂。

2、小小發佈會--愛的故事。利用晨間談話十分鐘,講講愛的故事。

3、家園配合。請家長和孩子講要感謝的人或事;關注身邊發生、媒體報道的愛的故事;帶孩子一起用行動對周圍的人或事表示感謝。

提示:此教案有配套的課件

《愛的故事》教案2

活動目標:

1、通過真實的“愛的故事”的分享交流,體驗爸爸、媽媽對孩子的愛,幫助幼兒正確理解爸爸、媽媽對孩子表達愛的方式。

2、理解故事內容,能認真傾聽,有良好的傾聽習慣。

3、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領會故事藴含的寓意和哲理

5、引導幼兒在故事和遊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聽爸爸、媽媽講小寶寶的故事;

物質準備:創設分享交流的環境,提供幼兒表證的實物及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一、情境討論

1.邊聽邊回憶小朋友想念陳老師時,錄下的感人的話。

提問:這些話是誰説的?為什麼要説這些話?

2.教師講述《陳老師愛寶寶》的故事。

插問:

(1)寶寶這麼小,為什麼就説他“做夜班?”

(2)陳老師和寶寶的爸爸到底愛不愛寶寶?你們是怎麼着出來的?

3.小結:陳老師和寶寶的爸爸都是愛寶寶的,愛的方式是不同的,是各種各樣的。

二、交流體驗

1.啟發幼兒自述故事

剛才你們都説陳老師和寶寶的爸爸是很愛寶寶的,你們的眼睛也很亮,你們也有許多爸爸、媽媽愛你們的事情,你們可以講給大家聽聽嗎?

2.在師生共同的交流中,幫助幼兒理解父母不同的愛的方式

(1)夏一帆的故事—“腳腫了,媽媽哭了”

插問:

①帆帆有脱鞋子的壞習慣,猜猜媽媽是怎麼做的?為什麼?

②媽媽為什麼會哭?

③夏一帆的媽媽愛不愛他?(幼兒小結)

(2)倪品故事—“我的肚臍”

提問:你從哪裏看出來媽媽是很愛他的'?

(3)沈佳依的故事—“我一直喜歡到鐵軌上去兜一圈”

插問:

①爸爸是怎麼做的?

②為什麼爸爸不帶她去公園、超市玩,而帶她去看鐵軌呢?

③説明沈佳依的爸爸是個怎樣的人?(師生共同小結)

(4)朱健寧的故事—“杯子寶寶,我再也不扔你了”

插問:

①爸爸、媽媽罵你,打你時,心裏怎麼想?

②爸爸、媽媽心急了,是不是就不愛孩子了?為什麼?(幼兒結合自身經驗重點討論)

③現在寧寧扔杯子的壞習慣有沒有改掉呢?是怎麼會改掉的?

④寧寧應該感謝誰?為什麼?(幼兒小結)

3.總結歸納

老師聽了你們的故事,真感動。你們的爸爸、媽媽確實是很愛你們的,而且不同的爸爸、媽媽,用了不同的愛孩子的方法。你們的眼睛也真亮,爸爸、媽媽的愛都被你們發現了,以後老師還跟小朋友一起學學怎麼樣來愛爸爸、媽媽,好嗎?

三、師生互動(激發愛的願望)

你們看誰來了?(音樂響起)

1.陳老師以愛的神態抱着寶寶步人孩子們中間,讓幼兒感受母親愛孩子的情感。

2.師生交流:

(1)小朋友你們想我嗎?我的寶寶可愛嗎?

(2)老師,這麼小的寶寶你是怎麼愛他的?

(3)你們來抱抱他,如果你是爸爸、媽媽你會怎麼愛他

《愛的故事》教案3

設計意圖:

結合平日對小班幼兒的觀察不難發現,他們在説話時,不太會控制音量,有時很大聲,常常會影響到別人。而故事《愛唱歌的小麻雀》圍繞"愛唱歌的小麻雀卻不能唱歌"為主線,以小小的懸念吸引着孩子,通過簡單重複的對話,使孩子慢慢獲得一份情感的愉悦,從而延伸為內化的行為,所以我選擇這節《愛唱歌的小麻雀》,想讓孩子通過學習理解這個充滿關愛之情的温馨小故事,讓幼兒在活動中理解要關心別人,個人的行為不要影響別人,培養幼兒初步的關心意識。

在故事中我還抓住小動物從上到下的空間方位,利用掛曆巧妙的製作大樹,讓孩子感受到故事中動物的上下空間方位,通過移動動物教具讓孩子進一步感知故事中動物的上下空間方位。同時在活動中採用"一問一答"的形式也是更好的體現出小班幼兒語言的年齡特點,為幼兒學説故事中對話以及語言的發展、注意傾聽打下更好的基礎。《愛唱歌的小麻雀》是一篇充滿關愛之情的小故事,希望通過此活動讓孩子們體會關愛別人的美好情感,幫助別人的真正快樂。

教案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學説故事中的對話。

2、知道在生活中不隨意打擾別人,感受故事中小動物之間互相關愛的情感。

教案准備:

PPT。

教案過程:

一、圖片導入。

1、春天到了,樹林裏可真美呀,我們一起去看一看吧!(打開課件)

2、你看到了什麼?

小結:春天到了,樹林里長滿了許許多多的大樹。

3、(播放音樂)你聽到了什麼?是誰在唱歌呢?

小結:原來在高高的樹頂上,住着一隻愛唱歌的小鳥,她的歌聲可好聽了,小動物們都喜歡聽。

二、分段理解。

1、理解第一段

(1)有一天,小鳥又站在高高的樹頂上,大聲地唱起了歌,突然從下面傳來了一個聲音。(點擊貓頭鷹按鈕)

(2)你聽到了什麼?

(3)這時小鳥心裏會怎麼想呢?心情怎麼樣?

小結:小鳥心裏有點難過,想是我唱的不好嗎,為什麼不要我唱,我得下去問明白。

2、理解第二段

(1)小鳥往下飛,看見了誰?聽!頑皮孩兒本領大,筋斗翻得頂呱呱,愛吃桃子和香蕉,聰明伶俐人人誇,這是誰呀?(小猴子)

(2)我們聽一聽她是怎麼問小猴子的?小猴子又是怎麼回答的呢?(點擊小猴按鈕,播放聲音)剛才小鳥是怎麼問小猴子的,小猴子是怎麼説的,誰來説説看。

(3)是小猴子叫小鳥不要唱歌的嗎?

過渡:原來不是小猴子不要小鳥唱歌的呀,所以小鳥只好又往下飛,小鳥又會遇見誰呢?

3、理解第三段

(1)我們來看一看,小鳥又看見了誰?

(2)小鳥會怎麼問小蝴蝶呢?(點擊小蝴蝶按鈕)

(3)小蝴蝶會怎麼回答呢?小蝴蝶有沒有這樣説呢,我們聽一聽。

小結:小蝴蝶説是的,是她叫小鳥不要唱的,小鳥很奇怪地問為什麼,小蝴蝶説你飛下去看看就知道了。

5、理解第四段

(1)小鳥飛到了哪裏?看見了誰?(小花狗)

(2)小花狗在幹什麼?(睡覺)小鳥看見小花狗在睡覺它是怎麼做的?(點擊返回按鈕)

(3)小鳥不唱歌了,輕輕的飛回樹頂,安靜地等着等着,它想,等小花狗醒來了,我要為她唱一支最好聽的歌。

(4)那現在你們知道為什麼小動物不要小鳥唱歌了嗎?

小結:原來是小花狗在樹底下睡覺,所以小動物們叫小鳥不要唱歌。

三、完整欣賞。

1、這真是隻愛唱歌的小鳥呀!這個故事的題目就叫《愛唱歌的小鳥》。

2、下面我們一起來説一説這個故事,在高高的樹頂上,住着一隻愛唱歌的小鳥,它的歌聲可好聽了,小動物們都喜歡聽。有一天,小鳥又站在高高的樹頂上,大聲地唱起了歌。突然,從下面傳來一個聲音:"上面的小鳥,請你不要唱了。"小鳥想:"是我唱得不好嗎?為什麼不要我唱?我得下去問明白。"我們來看一看小鳥一開始往下飛,看見了誰?它是怎麼説的?(點擊連線按鈕)

四、情感昇華。

1、你們喜歡故事中的小動物嗎?為什麼?

小結:故事中的小動物都能相互關心,為了不吵醒在睡覺的小花狗,大家都相互提醒。

2、故事中的小動物都知道小狗睡覺時不吵醒它,那中午小朋友們睡覺時,有的小朋友睡着了,你還沒有睡着,你會怎麼做?

總結:是呀,我們不能講話,不能去打擾別的小朋友睡覺,我們也應該學習故事中的小動物,學習他們一樣朋友之間相互關愛,做個懂事的好孩子。

Tags: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