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陋室銘(人教版八年級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

欄目: 教案模板 / 發佈於: / 人氣:1.74W

 課題《陋室銘》

陋室銘(人教版八年級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掌握文言詞彙,瞭解“銘”的特點。 

2、技能目標:學習本文託物言志的寫法。 

3、情感目標:理解作者高潔傲岸的節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

4、能力目標:背誦。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在大唐的歷史上,有一位性格倔強的詩人,三十四歲那年,因為參加政治革新活動,正感到春風得意的他,一覺醒來卻被趕出了朝廷。十年後,召回長安後,因到玄都觀去賞桃花,寫了一首惹禍的詩,  這個人求異心理很強幹什麼都想與眾不同,不肯人亦云。悲秋,從來就是詩人的職業病,他卻偏要反其道而行之,認為天高氣爽的秋天使人心胸開闊,更有詩意。我們一起來背誦這位老先生的詩。 

《秋詞》。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他的另一篇美文《陋室銘》。

二、簡介作者及背景。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唐代詩人,哲學家。他生活在安史之亂以後的中唐時期,關心社會現實,憂國憂民。(多媒體顯示)

曾中進士,官至監察御史。他熱心贊助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反對宦官和藩鎮割據勢力。政治革新失敗後,被貶官降職多次。這篇《陋室銘》是他被貶為和州刺史時在任上寫的。 

三解題。簡介“座右銘”及“銘”。 

座右銘:本指古人寫出來放在座位的右邊的格言,後泛指人們激勵、警戒自己,作為行動指南的格言。 

銘: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者稱述功德的文字,叫做“銘”,後來就成為一種文體。這種文體一般都是用韻的。 

三、初讀課文。 

  1、欣賞課文錄音。注意停頓。 

  2、洪亮、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四、譯讀課文。 

1、對照註釋,理解文意。 

2、學生相互質疑、解答。 

3、提醒學生要注意的詞、句翻譯。 

4、翻譯全文。

5、重點詞語解釋

山不在高      有仙則名      苔痕上階綠    可以調素琴 

勞形          何陋之有

五、再讀課文。在理解課文意思的基礎上讀課文 

1、 要求:注意節奏、語調與感情,讀出韻味。 

2、 再請同學朗讀。 

3、注意句式特點(整齊、上口,駢句,結構相似,字數相同。對偶) 

4、找出韻腳。

六分析課文

1説説對“陋室”總的印象。(陋室不陋) 

2、陋室為何不陋?用文中的話回答。(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最關鍵的是哪兩個字?(德馨) 

4、文中是如何圍繞“德馨”來寫?

(1)、到這裏來的人多嗎?,從哪裏可以看出?(不多。“苔-----青”) 

(2)、到陋室來的都是些什麼人?(鴻儒) 

(3)、作者為什麼要寫自己的朋友是些什麼人呢?(寫自己的朋友是博學之士、高雅之人,以顯示自己的“德馨”) 

(4)、朋友走了之後他幹些什麼呢?(調素琴,閲金經) 

講述:這裏既有正面的描寫,又有反面的描寫;既有實寫,又有虛寫。正面描寫的句子是:調素琴,閲金經,這是寫實,表現了從容、恬淡的生活。反面描寫的句子是: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這是虛寫,表現了對世俗生活的厭棄。 

(5)、可以看出室主人的志趣如何?

高雅,即:環境幽雅;交往文雅;生活高雅。

(6)、作者明明在頌自己的陋室,為什麼又寫“諸葛廬”、“子云亭”? 

以“廬”、“亭”比“陋室”,以“諸葛”“子云”自比  。表明作者想從政治上和文學上都幹出一番事業。由此可以看出作者是個有遠大抱負的人。 

(7)、文章以孔子的話作結有什麼作用?照應了哪一句? 

再次證明陋室不陋,從而表明自己超凡脱俗的胸襟,同時又照應了“惟吾德馨”一句,以古代聖賢自比。(照應“惟吾德馨”)

七、寫作特色。

通過描寫客觀事物,寄託、傳達作者的某種感情、抱負和志趣的這種寫法叫什麼?(託物言志)(多媒體展示) 

小結:作者先運用比興手法,由“山”“水”引出“陋室”;由“仙”“龍”引出“德馨”,點出文章中心;再運用類比,將自己的陋室和諸葛廬、子云亭相比,其目的就是把自己和諸葛亮、楊雄相提並論,其意不言自明。 

 總結通過以上分析,可以悟出作者借這篇“銘”讚美簡陋的居室,要表達什麼? 

表達作者高潔傲岸的節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 。

八、拓展延伸:讀先生美文,寫我輩心聲。 

1、讀名人銘。

3、 收集名人銘。

4、 給自己一個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