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陋室銘》教學設計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

欄目: 教案模板 / 發佈於: / 人氣:2.54W

【教學思想】

《新課程標準》對中學階段文言文學習提出了明確要求:“閲讀淺易文言文,能借助註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學會運用多種閲讀方法。能初步理解、鑑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薰陶。”又指出:“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陋室銘》是唐代文學家劉禹錫所寫的一篇散文。“千般教法讀為本”,文言文的學習要把握以下幾點:一是讀準,即讀準字音,讀準節奏,讀出抑揚頓挫。二是讀懂,即讀懂大意,也就是疏通文意,理清思路,把握文章內容。三是在讀準、讀懂的基礎上學習其結構、語言及寫法,體會文中作者所表達的情感。

【教學分析】

《陋室銘》是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一篇教讀課文。本單元集中學習文言文和古代詩詞,目的是讓學生在過去學習古代詩文的基礎上掌握鑑賞古代詩文的基本方法,背誦名篇佳作,積累語言材料,提高鑑賞能力和審美情趣。養成自覺誦讀的習慣,熟悉一定數量的常用文言詞語和文言句式,初步培養文言文的語感;讓學生自主地學習,用探究的方式由表及裏地理解文言文。《陋室銘》是我國古代散文中的精品。全文采用託物言志的寫法,借“陋室”抒發作者的情懷,以“惟吾德馨”的立意貫穿全篇,極力抒寫“陋室”不陋,表達了一種高潔傲岸的節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全文寥寥81字,短小精美,給人以雋永暢達,丰姿綽約的氣韻。本課教學,既要積累重要文言詞彙,理解內容,又要解讀“銘”的特點,掌握託物言志的寫法,從而更好的感悟作者高潔傲岸的節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

【學習目標】

1、積累文言詞句,熟讀成誦。

2、瞭解“銘”的特點;學習託物言志的寫法。

3、誦讀品味,理解文章內容及寫法。

4、感悟作者高潔傲岸的節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積累文言詞句,熟讀成誦。

教學難點:學習託物言志的寫法;體會作者的節操情趣。

【教學方法】

教法:點撥引導法、朗讀品味法;

學法:探究歸納法。

【教學準備】ppt課件。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教師描述陋室情景導入新課。

(設計理念:每一個文本的導入都有一定的藝術性,創設情境導入新課的學習,有利於學生快速進入文本之中,為更深入的學習打下基礎。)

二、初讀文本,感知陋室:

1、一讀:把課文讀通、讀順。

朱熹曾説:凡讀書,須要讀得字字響亮,不可誤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穿插生字讀音)按照朱熹的要求:①自由練讀課文兩遍;②指名一生朗讀,師評價;③全班齊讀課文。

2、二讀:讀出節奏

出示劃分節奏的文本,指導學生朗讀,注意停頓。

3、三讀:讀出韻味

解讀“銘”的特點,引導學生找到韻腳,根據駢文特點指導讀出語氣。

(設計理念:“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文言文的教學尤其要重視朗讀,通過反覆有層次的朗讀,讓學生獲得自己對文本的獨特情感體驗。)

三、賞讀文本,走進陋室:

1、由題目,問:文中直接出現“陋室”“陋”的地方有哪兩處?

斯是陋室    何陋之有?

2、引導學生思考辨析:這是陋室,可使人卻説不簡陋,這是為什麼呢?

結合具體詩句理解詩人眼中的陋室。

(1)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2)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3)可以調素琴,閲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3、歸納:陋室不陋的原因是:惟吾德馨,概括出作者安貧樂道的生活情趣。

(設計理念: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這是新課標新理念對師生關係的重新定位。而閲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架空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因此,應在教師的引領下讓學生去閲讀去品味。)

四、品讀文本,走進作者:

1、結合以下幾句體會作者的高潔: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引導學生明確作者以“仙”、“龍”自喻,表達高潔的追求。

2、結合以下幾句體會作者的傲岸:

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引導學生理解作者以“諸葛廬“子云亭””自比“陋室”,表達自己傲岸的節操。

3、出示作者背景,瞭解作者高潔傲岸的節操。

4、總結歸納託物言志的寫法。(課中微課)

(設計理念:《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通過對劉禹錫背景資料的導入,既有助於加深學生對文本內容的理解,又有助於學生更好的完成個人的獨特情感體驗。)

五、總結評價,背誦文本。

劉禹錫一生安貧樂道,保持着高潔傲岸的節操,不與世俗同流合污,其精神令世人敬仰。讓我們帶着敬仰之心齊誦課文。

【板書設計】

陋室銘

劉禹錫

惟  吾  德  馨

安             高

貧     陋?    潔

樂    不陋!   傲

道             岸

 

潘德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