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陋室銘教案(蘇教版八年級) 教案教學設計

欄目: 教育隨筆 / 發佈於: / 人氣:8.75K

 陋室銘教案

陋室銘教案(蘇教版八年級) 教案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以聲入情,因聲求義,以此感受作品思想內容和韻味情調

2、注意語言的音律節奏,反覆朗讀,直至能夠背誦,努力做到傳情達意

3、瞭解作者安貧樂道,潔身自好的品質

二、教學重點

通過品味富有韻律的語言瞭解文章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三、教學設計

(一)導入:有句俗話叫做“金屋,銀屋,不如自己的草屋。”自己的草屋儘管再破也是最好的。唐朝詩人劉禹錫也自稱他的屋子是陋室,那我們今天就來參觀一下--

(二)師範讀課文,並提醒學生注意讀音和停頓

(三)生朗讀課文

(四)介紹作者及銘(見課文)

(五)同桌間藉助工具書以及課後註釋翻譯課文,請同學説説課文意思,老師應進行必要的指導

在(在乎)                 名(著名)         靈(靈氣,神氣)

斯(這)                   惟(只)           德(品德)

馨(香氣,這裏指品德高尚) 鴻(大)           儒(有學問的人)

白丁(原意平民,這裏指沒有學問的人)          調(調弄)

之(取消句子獨立性,無意義)                   勞(使。。。。。。勞累)  

行(形體,身體)           雲(説)           何(什麼)  

倒裝句: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苔痕綠上階,草色青入簾

              何陋之有--有何陋    

(六)再次朗讀課文,並注意停頓

(七)背誦課文(可以以遊戲接龍的方式進行)

(八)作者開頭説自己的屋子是陋室,為什麼到最後又説何陋之有呢?這不是矛盾的.嗎?請大家一起來討論,到底是否矛盾?

(陋是針對房子本身的簡陋講的,而不陋是説主人的精神品質高尚的話就不覺得陋了。陋是指物質上的,而不陋是指精神上的。正如文章開頭第三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這正是文章的中心句,後面的文章都是圍繞這一句話展開的。)

1、請找出表現不陋的語句

(談笑有鴻儒,往來不白丁。可以調素琴,閲金經。作者從交往,愉悦,學習幾方面描寫出主人追求之不陋,鴻,素,金三字又可以突出主人精神生活的內涵豐富,與陋無緣)

(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行。突出作者不被榮華富貴,功名利祿所累,這不是他所追求的,可見他的志趣高雅)

2、除了這些語句表現了陋室的不陋,其他語句呢?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周圍景色雖然不是很美麗,但可見作者安貧樂道,恬然自適的生活情趣)

(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把陋室比作諸葛廬,子云亭意在自勉,希望自己也像他們那樣雖然居住的屋子簡陋,但品德受人景仰)

(孔子云:何陋之有?以孔子的話作結,再次表明自己安貧樂道,潔身自好的品質)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為全文奠定不陋基調。仙,龍是為山,水增色,他們才是最重要的,這裏暗指居室的主人。)

3、身居陋室,卻不以為陋是因為室主人有着高尚的品德,作者想借陋室表達他的什麼願望呢?表現了作者什麼樣的生活情趣?(保持高尚節操的願望和安貧樂道的生活情趣)(板書:安貧樂道)

4、作者在文中表現出來的“安貧樂道”的生活情趣在當時是值得稱道的,在當今有什麼意義嗎?

(學生討論,各抒已見,教師作正確引導)

(九)歸納藝術手法,課內外相結合

文章一開頭以山、水類比,引出陋室,接着描寫陋室,暗示陋室不陋的特點,最後引用孔子的話,畫龍點睛,總結全文,作者借寫陋室表達了安貧樂道的情趣,這種寫法叫什麼?(託物言志)

陋  室  銘

劉禹錫

物                                              志

陋室

德馨   自然環境幽雅:苔、草                 

不陋       交往人物不俗:有鴻儒、無白丁        何陋之有

                                (安貧樂道)

生活情趣高雅:可以調素琴、閲金經   

無……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