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音樂教案設計

欄目: 教案模板 / 發佈於: / 人氣:8.73K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就有可能用到教案,藉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教案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音樂教案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音樂教案設計

音樂教案設計1

一、活動目標:

1、初步感受樂曲活潑、跳躍的性質,能聽辯出樂曲中的重音部分。

2、能通過各種形式表現自己對樂曲的感受。

3、享受遊戲的快樂,學習有控制地按規則遊戲。

二、活動準備:

圖形樂譜、大灰狼頭飾、cd帶、課件背景圖

三、活動過程:

1、聽音樂做律動進場。

師:今天老師帶小朋友到森林裏去玩,好嗎?

2、感受音樂的性質,引導幼兒通過各種形式表現自己對樂曲的感受。

(1)第一次欣賞音樂,感受音樂的活潑與跳躍。

提問:聽了這段音樂,你有什麼感覺?

(2)第二次欣賞音樂,讓幼兒用身體動作來感受音樂的活潑與跳躍。

師:現在我們和小動物跳個舞吧,你們準備學什麼小動物跳舞呀?

(3)第三次欣賞音樂,幼兒嘗試找音樂的強音。

師:現在小動物想考考你們,看你們能不能找出這段音樂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4)第四次欣賞音樂,用身體動作表示音樂的強音。

師:我們聽音樂拍腿,聽到有重音的地方,就拍手。

(5)出示圖譜。

師:剛才有小動物提醒我説,森林裏很黑很黑,路也很難走,不熟悉的人很容易迷路,所以它們特意送來了森林地圖。

(6)第五次欣賞音樂,看圖譜找重音。

師:小鳥給我地圖時,還特意關照我,要小心路上有危險。那危險的地方在哪兒呢?小鳥告訴我們只要聽音樂,就會發現哪裏有危險了。現在讓我們一起來聽,如果你聽出來了,就拍手來告訴我。

(7)第六次欣賞音樂,老師指揮集體練習。

師:小朋友,你們知道地圖上,有哪些地方有危險了嗎?現在我們來練習一下怎樣穿過森林,來到危險的地方,我們的嘴巴就模仿你喜歡的小動物的叫聲。

(8)、第七次欣賞音樂,用造型表示音樂的強音。

師:在我們正式到大森林之前,我們要像解放軍叔叔一樣進行演習。聽到有危險的地方,我們就要停下來,擺一個你喜歡的造型,好嗎?

3、遊戲:聰明孩子和笨老狼。

(1)介紹遊戲的玩法。

(2)第一次遊戲。老師扮笨老狼,幼兒扮聰明孩子。

(3)第二次遊戲。提醒幼兒在重音處可以把自己變成樹、石頭等,但不能動。

(4)第三次遊戲。由幼兒自己扮演老狼開展遊戲

師:這個遊戲好玩嗎?我們把這個遊戲就叫《聰明孩子和笨老狼》。

4、以遊戲情景結束活動。

告訴幼兒已穿過黑森林,趕快回家吧。

音樂教案:笨老狼篇二:大班音樂活動《聰明孩子笨老狼》教學反思

本節活動是藝術領域中的音樂

欣賞。我以遊戲的方式呈現,因為音樂遊戲是幼兒最喜歡的一項活動,幼兒參與興趣濃厚,幼兒能聽音樂,按規則做遊戲,體驗遊戲的趣味性。在活動中讓幼兒聽第一遍曲子是讓幼兒感知曲子,利用《聰明孩子和笨老狼》這個吸引人的故事做鋪墊,引起孩子們的興趣,孩子在欣賞音樂時更加投入了。他們都認真地傾聽着、感受着音樂,很快他們便找到了"笨老狼回頭"的音樂(樂曲中的重音出現的地方)。為了鞏固孩子對音樂重音出現規律的記憶,再次讓體驗找重音的成就感,我又增加一個環節:讓孩子在音樂重音出現處拍手、跺腳等。通過聽故事、看圖譜、拍重音,孩子對樂曲已經有了更深一層的瞭解。當我帶上大灰狼的頭飾後,孩子的遊戲慾望也被激發了,遊戲便開始……遊戲中孩子們非常投入,似乎他們就是那個聰明的孩子,而我也成了一隻笨老狼,我們都盡情、開心的遊戲。從本次活動的效果看,幼兒對音樂中重音出現的規律把握得很好,但我在策略上還存在一些不足,如:

幼兒在音樂欣賞活動中忽略了對樂曲的分析。音樂中有些細微的地方,比如短促的,舒緩的地方也應該讓幼兒瞭解,對於教材的重點沒能全面的抓好,而只注重於重音忽略了其他的方面。

在音樂欣賞方面我有一個特別深刻的體會就是無論聆聽什麼類型的音樂都要給幼兒留有一個想象和發展的空間。音樂有內容,但沒有固定的內容。因此,音樂實踐過程的每一個環節,都不可避免的帶有實踐者的個性特徵。所以我們在教學的時候一定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強加於孩子,而是要利用自己現有的知識去引導幼兒去主動的聆聽和欣賞。對於某一音樂作品如何理解,對於一首歌如何表現,我們都應鼓勵孩子有不同的感受結果,有更多的表現方法,只有這樣才能通過音樂教育使孩子的個性得到張揚和發展。

音樂教案設計2

教材分析

《夜曲》是俄羅斯民歌,採用二段體創作,學生接受起來相對容易些。此曲作為學生了解異域風情、其它民族文化有很好的奠基作用,是繼意大利民歌《桑塔露琪亞》之後的又一首優美的異域歌曲。通過學習要求學生能感受《夜曲》旋律的優美;能有感情地演唱此歌曲;能根據旋律及歌詞把握《夜曲》的主題;繼續複習鞏固“魚咬尾”這一音樂創作技巧;;讓學生能夠藉此瞭解世界多元文化,培養學生對世界民族精髓的熱愛。新課標強調“以審美為核心”,我在教學設計中力求從音樂語言中挖掘歌曲的審美因素,引導學生從全新的審美視角詮釋音樂。教學設計中堅持“以人為本”的宗旨,面對一個個活潑而智慧的學生個體,力求在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上求新:教學導入求新;挖掘教材求新;學生的創編活動求新,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及創新能力。

學情分析

1、學生對簡譜的掌握不夠好,音準難以把握;

2、學生對俄羅斯等外國民族文化的瞭解欠缺,還未曾有過熱愛異域文化的心理;

3、學生對本歌曲主題的理解與把握是一個難點,平時學生只注重演唱能力的練習,不注重對歌曲情感和主題的挖掘。

教學目標

1、能力與評價:讓學生能夠進一步掌握“魚咬尾”這一音樂創作技巧;能有感情地演唱此歌曲;能根據旋律及歌詞把握《夜曲》的主題,並嘗試將音樂與美術結合體會音樂意境的方法;鼓勵學生自創音樂器材來體驗音樂帶來的快樂。

2、過程與方法:以分析,比較,體驗,合作的方式,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欣賞,瞭解掌握旋律,節拍,節奏等音樂要素對錶達歌曲思想情感的重要性,聯繫學生生活經驗通過創編環節的練習,培養音樂創新能力。

3、態度情感價值觀:讓學生能夠藉此瞭解世界多元文化,培養學生熱愛世界民族精髓的精神。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學生能夠有感情地演唱《夜曲》;能進一步熟悉“魚咬尾”這知識點。

教學難點:學生對《夜曲》主題的把握;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演繹《夜曲》;混合拍子的運用等。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師生共同做遊戲——詞語接龍、節奏接龍、旋律接龍。(目的是完成課後第一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同時導入新課——《夜曲》中也有這樣的‘接龍’即魚咬尾,請同學聽老師將旋律演奏兩遍並指出來。

二、新授:

(一)老師換用不同的樂器——鋼琴、小提琴、手風琴、口琴等演奏旋律,前兩遍請學生自學——隨琴輕聲哼唱旋律,可用鼻音或“啦”音模唱;後兩遍可以輕聲填詞,教師及時糾正音準及音高;

(二)學生分組討論:

1、歌曲《夜曲》的上下兩行旋律有何關係?

2、如何指揮4/4、5/4拍子?試着指揮《夜曲》;

3、結合課本插圖,想想《夜曲》的歌詞所藴含的情緒是怎樣的?

4、《夜曲》體現了什麼樣的主題?同桌互相説一説。

5、歌曲《夜曲》的旋律線是怎樣的,請用手畫出來。教師巡迴指導。

(三)課堂交流

三、課堂鞏固:

在老師的伴奏下,朗誦記憶歌詞,體會翻譯之詞的韻律美,要滲透自己的情感。

分自然組競唱《夜曲》,比一比哪組更優秀。(通過聲音響亮與否、有無正確的表達情感、歌詞是否記憶準確等來評價)

抽學生登台有感情地唱《夜曲》。教師及時評價。

四、課外延展:

聽一聽《如歌的行板》,比較其與 《夜曲》的不同。(或者説説《夜曲》與《如歌的行板》的關係。——前者是源泉,是母本,後者是改進,是創造。由此得出:優秀的作品來源於民間,優秀的作品都根植於“人民大眾”這塊土壤。所以我們要多多汲取民間藝術的精華。而此曲是鄰邦俄羅斯的民歌,故也要多吸收世界其他民族的藝術精華。

五、嘗試體驗:

1、教師口琴演奏《夜曲》;

2、教師用口哨吹出《夜曲》並讓學生模仿;

3、 再次播放《如歌的行板》片段,學生試着用一幅畫來展現《夜曲》內容,體會其意境。

六、課堂總結。

本堂課我們學習了俄羅斯民歌《夜曲》,同學們都能有感情地演唱它。而且知道民間大眾的藝術是創作的第一源泉。也明白了世界民族文化都有其精髓值得我們去發掘吸收。

七、下課。

音樂教案設計3

教學目的:

1、欣賞一組江蘇民歌,瞭解江蘇的地理位置,感受江蘇民歌的風格特點,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的感情。

2、進一步瞭解號子、山歌、小調 、的體裁特點,體會節奏、旋律在表達作品內容、情感方面的作用。

3、通過聽、看、唱、奏、説等多種形式的參與,通過對比、分析等多種方法,讓學生了解、感受江蘇民歌,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提高鑑賞音樂作品的能力。

教學重點: 感受江蘇民歌的風格特點

教學難點: 對比分析江蘇民歌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師生用親切的音樂語言互致問候,創設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

 二、導 入:投影展示中國地圖,讓學生找出江蘇的位置。並指出江蘇可以分為蘇南 和蘇北兩個部分。教師講述:我們江蘇山水秀麗、風光明媚,素有魚米之鄉的美稱,千百年來江蘇人民在這塊富庶的土地上耕作、生息,創造了燦爛的文化,孕育了豐富多彩的民間歌曲。今天,我們來欣賞一組江蘇民歌。

三、説説江蘇民歌:上節課我佈置同學們回去蒐集江蘇民歌,現在就請大家來説説你們所知道的江蘇民歌。(學生講述)

四、聽江蘇民歌,説出歌名。

1、《紫竹調》(教師用豎笛演奏)

2、《拔根蘆柴花》(聽錄音)

3、《月兒彎彎照九州》(教師演唱)

五、欣賞、分析一組江蘇民歌。(老師語言導入)

1、《打麥號子》

a、 聽錄音。

b、 啟發學生分析歌曲的情緒、作用、演唱形式等。

c、 教師領,學生合,念説白部分,體會歌曲鏗鏘的節奏和熾熱的感情。

2、《唱唱揚州三把刀》和《無錫景》

a、 聽兩首歌的錄音。

b、 帶領學生演唱或演奏這兩首歌的旋律。

c、 對比這兩首歌的相同之處與不同之處。

d、 學習用江淮方言唱《唱唱揚州三把刀》;用吳方言唱《無錫景》。

3、《搭涼棚》

a、 聽錄音。

b、 啟發學生分析這首歌曲的體裁特點、表現手法、歌詞風格等。

六、表演江蘇民歌選段。

1、分組準備(自選歌曲、自定形式)

2、各組彙報。

3、全體同學演唱《茉莉花》。

音樂教案設計4

一、活動目標:

1、在熟悉歌曲的基礎上,嘗試根據歌詞做動作。

2、在遊戲活動中,能在轉圈時不與他人發生碰撞。

3、在遊戲活動中,體驗與他人共同遊戲的快樂。

4、學習創編歌詞。

二、活動準備:

圖譜一份

三、活動過程:

1、導入:遊戲“請你跟我這樣做”。教師戴上貓媽媽的頭飾。

老師:寶寶們,你們好,知道我是誰呀?你們喜歡我嗎?願意和我一起玩遊戲嗎?今天我們一起來玩一個遊戲“請你跟我這樣做”。

遊戲動作:叉腰、轉圈、摸地、學小貓。

老師:寶貝們,遊戲好玩嗎?我們把這麼好玩的的動作唱出來好嗎?

幼兒跟着老師學唱歌詞“轉一圈,摸摸地”。

貓媽媽呀不僅想聽到寶貝們好聽的聲音,還要看到你可愛的動作,可以嗎?幼兒一邊唱歌詞一邊表演動作。

2、學唱歌曲教師演唱歌曲一遍

(1)一邊出示圖譜,老師一邊按圖譜清唱一遍。老師講解圖譜所表示的意思,用歌詞説明。圓圈表示什麼?泥土表示什麼?小貓的頭飾該怎麼唱?“喵”又該怎樣唱。

(2)老師帶領幼兒共同演唱2遍。

(3)加上動作集體表演唱2遍。

(4)找朋友演唱2遍。

3、創編歌詞老師:

小朋友,我們轉一圈除了摸摸地,還可以摸哪裏?把幼兒創編的歌詞進行表演唱。

老師:我們除了學小貓叫,還可以學什麼叫呢?把幼兒創編的歌詞進行表演唱。

目標:

知道歌詞內容,學習隨着音樂邊唱歌邊做相應的動作。

2.學會用其他肢體動作替換動作“摸摸地”。

3.初步體驗不斷變化的歌表演活動帶來的快樂。

準備:

配套音樂磁帶。

2.幼兒以學會歌曲“轉一圈,摸摸地”

3.幼兒圍坐成圓形。

過程:

理解歌詞內容。

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一個有趣的遊戲。先仔細看看老師是怎麼做的。然後和老師一起做。

(1)教師兩手叉腰轉一圈後,輕輕用指尖摸兩下地,再做“小貓叫”。

(2)教師帶領幼兒邊念歌詞邊模仿動作:轉一圈摸摸地、轉一圈摸摸地、轉一圈摸摸地再摔個跟頭,喵!

2、回憶歌曲“轉一圈摸摸地”師:下面我們一邊唱一邊做動作教師和幼兒共同演唱“轉一圈摸摸地”,並伴着音樂做動作(2遍)活動時注意讓孩子動靜交替,教師及時鼓勵與肯定幼兒。

3、替換“摸摸地動作”,創編歌詞。

(1)討論轉一圈後還能做什麼動作。

(2)把新歌詞溶入到音樂中,並伴隨動作

(3)集體練習新動作

(4)邊唱邊表演

4、結束活動:

替換歌曲末尾模仿動物的叫聲。

一、説設計意圖

小班幼兒已經具有了初步的關於音樂要素和音樂經驗的積累,他們更加喜歡音樂中的遊戲活動,活動的自主性、主動性和積極性明顯增強了,而且也具備了一定的遊戲規則意識,為了更好地提高他們這些能力,提高幼兒用肢體展示音樂的興趣,所以我選擇了本次教學活動--音樂遊戲《轉個圈,摸摸地》。

這個音樂遊戲通過主動探索遊戲玩法,建立良好的規則意識,在遊戲過程中體現幼兒學習的主動性,創編與各系想對應的動作,幫助幼兒總結學習方法。而且該內容活潑生動,易學易唱,容易被幼兒接受和理解。

二、説活動目標

根據《新綱要》中指出:以幼兒為主體,制定相適宜的活動目標,結合音樂活動的`特點及自身的思考,我制定了以下的三大目標:

1、在教師的引導下,隨音樂邊唱歌邊做動作。

2、嘗試用動作表現歌曲演唱的內容。

3、在音樂遊戲中,感受與同伴一起隨音樂邊唱邊遊戲的温馨與快樂。

三、説活動準備

為了讓幼兒更好地理解歌詞,記憶歌詞,我準備了一張比較淺顯易懂的圖譜,讓幼兒看着圖譜,學唱歌,同時給創編動作做準備。

四、説重點、難點

此節活動的重點是:嘗試用動作表現歌曲演唱的內容。之所以把這個作為重點,是因為用肢體語言表現歌曲對於幼兒來説,還是一個有待於加強的過程,還需多多培養。難點是:在教師的引導下,隨音樂邊唱歌邊做動作。

五、説教法

《新綱要》中指出:教師應成為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玩中應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幼互動。因此本節活動教師除了以親切、飽滿的情緒影響孩子外,還採用了適宜的方法組織教學,在當中使用的教學方法有:遊戲法、演示法、交流討論法、啟發聯想法、情緒體驗法、奧爾夫教學法等。每種方法它在教學活動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它也有主次之分。其中本節活動最主要的方法是奧爾夫教學法和遊戲法,本次活動主要是奧爾夫音樂活動,所有重在要讓孩子在輕鬆、自然的環境下用他們特有的方式展示內心深處對音樂的理解和喜愛。

六、説教學程序

根據音樂遊戲的一個過程以及循序漸進的原則,我設計了以下的幾個環節:

1完整欣賞一遍歌曲音樂,聽之前提要求。

提問:你聽到了什麼?這一環節主要是讓幼兒對歌曲有個初步的印象,能説出其中印象較為深刻的歌詞,並加以理解。

2教師出示圖譜,請幼兒看看圖譜上有什麼圖案,它們分別代表了什麼含義

①邊看圖譜,邊欣賞歌曲第二遍。

②逐句分析歌詞,並鼓勵幼兒嘗試用動作表現歌詞。

③説説圖譜上的小橫線,代表了前奏和間奏。

這個環節,再次欣賞歌曲,而且是邊看圖譜邊欣賞,加深幼兒對歌曲的理解,並逐步熟悉歌曲,從而能嘗試用身體動作逐句展示歌詞,為下一環節的展開做準備。其中的前奏和間奏一筆帶過,讓幼兒有個大致的印象即可。

3整首學唱歌曲。教師彈琴,幼兒學唱三遍。

①第一遍集體唱;②第二遍一半幼兒唱,一半幼兒做動作;③交換幼兒的任務。這個環節是教學的一個重點,在理解歌詞的基礎上,能學唱歌曲。這個環節中僅要求幼兒只唱歌或者只做動作,為下一個環節做準備。

4教師示範,幼兒集體學做音樂遊戲。

①教師與一名幼兒示範。②幼兒兩人一組做音樂遊戲。③幼兒三人一組做音樂遊戲。這個環節是教學的難點,前面一系列的步驟都在為這個環節做準備,所以這個環節也是檢驗幼兒在之前的各個環節中參與、掌握的情況如何。而且,幼兒集體進行的兩組遊戲在逐漸地增加幼兒間合作的難度,也加強幼兒的合作能力。在此環節中,教師引導幼兒感受與同伴一起隨音樂邊唱邊遊戲的温馨與快樂。

5創編:

除了摸摸地,還可以做什麼動作?第一段:第一句、第二句、第三句第二段:第一二三句。最後一句。請幼兒開動腦筋想一想,轉一圈之後除了歌詞説到的動作,還可以做什麼?逐句仿編,並嘗試邊唱邊做動作。

6教師總結遊戲的玩法。

師:這則音樂遊戲可以兩個人玩、三個人玩,還可以仿編很多其它動作來表演,下次我們再來玩。該活動之後,幼兒意猶未竟,教師給幼兒繼續創編的動力,讓幼兒對下一次奧爾夫音樂活動充滿期待。

音樂教案設計5

活動目標

1、學習用自然的聲音邊演唱歌曲邊表演動作,感受並表現以四分音符為一拍的均勻節奏。

2、藉助對秋天果實的認知經驗,嘗試用工整替換的方式創編歌詞。發展小班幼兒初步創造能力。

3、樂意參與集體摘果子和演唱活動,體驗秋天水果豐收給自己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幼兒已學會手提籃子做摘果子動作。

2、座位排成半圓。

3、畫有蘋果樹的圖片1張,梨子、香蕉、櫻桃等水果(或當地幼兒常見的水果)卡片各1張(大小以幼兒能看清楚為宜)。

4、音樂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1、複習律動“拍手點頭”。

·幼兒聽音樂完整做拍手、點頭的動作,教師提醒幼兒合拍地做動作。·教師啟發幼兒創編其他身體動作(如拍膝蓋、拍肩、拍腿等),並引導幼兒將兩個動作組合起來做,如拍拍小手踏踏腳、拍拍小手拍拍肩等。

2、引導幼兒欣賞教師演唱歌曲《蘋果》,理解歌詞內容。

·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圖片上的蘋果樹,激發幼兒傾聽教師演唱的慾望。

教師:這是什麼樹?蘋果樹上有多少蘋果?(引導幼兒説出樹上有許多紅蘋果)蘋果成熟了怎麼辦呢?怎麼摘蘋果呢?請大家聽聽歌裏是怎麼唱的。·讓幼兒聽教師演唱歌曲,初步熟悉歌曲的旋律和內容。

·教師組織幼兒圍繞歌詞內容做簡短談話,逐步引導幼兒用歌詞來回答,幫助幼兒理解歌詞的內容。

教師:樹上有許多紅蘋果,怎麼摘下來?(引導幼兒説出一個一個摘下來)誰喜歡吃蘋果?多吃蘋果怎麼樣?

·教師再次用慢速範唱歌曲,並用身體動作的晃動誇張地表現均勻節奏,鼓勵幼兒跟隨教師有節奏地做相應動作,幫助幼兒感受均勻節奏的特點。·讓幼兒在摘果子的情景中逐句創編、練習表演動作,並學習演唱。

教師:蘋果樹在哪裏?一個一個摘下來怎麼做?誰喜歡吃蘋果,可以怎麼做?“多吃蘋果身體好”怎麼做?

·教師帶領幼兒用慢速邊唱歌邊做歌表演動作。

·幼兒跟隨琴聲完整地邊唱歌邊做歌表演動作。

3、教師引導幼兒用工整替換的方法進行歌詞創編活動。

·教師調動幼兒對水果的認知經驗創編歌詞。

教師:你還吃過什麼水果?是什麼顏色的?(教師將幼兒説出的水果卡片粘貼在黑板上並進行替換演唱)。

·教師帶領幼兒根據創編的歌詞內容進行演唱。

4、讓幼兒表演歌曲。

·幼兒左手手腕放在腰間,假裝手提籃子到果園,邊唱歌邊表演動作,教師提示幼兒按節奏做動作。

5、讓幼兒自由舞蹈,體驗水果豐收給自己帶來的喜悦。

·讓幼兒裝有“蘋果”的“籃子”放下,到“果園”找空地站好。

·放一段歡快的舞蹈曲音樂,讓幼兒自由舞蹈。教師用眼神、表情、體態動作鼓勵幼兒參與到自由舞蹈中。

活動反思

音樂教案設計6

活動目標:

理解歌曲內容,並能隨音樂演唱歌曲。

活動準備:

音樂、圖片、小豬手偶一個

活動過程:

一、導入:出示手偶小豬,引起幼兒興趣。

師:在我們的客人裏有一個新朋友,我把它請出來,看看它是誰?我給小朋友們介紹一下,這是我的新朋友小豬瑞比,來跟它打個招呼。瑞比是一隻非常可愛的小豬,它睡覺的時候會發出一種有趣的打呼嚕的聲音,你們仔細聽一聽,它是怎樣打呼嚕的?(教師説呼嚕嚕嚕嚕)

提問:剛才瑞比是怎樣打呼嚕的?

誰來學一學?(請個別幼兒學説)

我們一起來學一學。

師:小朋友學的可真像,瑞比睡得很香很香的時候,還會發出另外一種不一樣的聲音,你們聽。(教師説呼嚕、呼嚕、呼嚕、呼嚕)

誰來學一學?

大家一起學一學。

提問:和我們剛才聽到的呼嚕聲一樣嗎?

我們一起再來學一學這兩種聲音。

二、學説歌詞,理解歌曲內容。

師:瑞比今天還給我們帶來了一個好聽的兒歌,兒歌裏就藏着它打呼嚕的聲音,我們一起來找一找。

教師説一遍歌詞。

問:你們聽見打呼嚕的聲音了嗎?

兒歌裏是怎麼説的?我們再來聽一次。(幫助幼兒熟悉歌詞)

我想請小朋友跟我一起來説這個兒歌。(師生共同説幾遍歌詞,記住歌詞。)

三、熟悉歌曲旋律,學唱歌曲。

師:這首兒歌配上好聽的音樂就變成了一首好聽的歌曲,我先來唱一次,小朋友認真聽。

1、教師有感情地清唱一遍。

提問:剛才小朋友從歌裏都聽到了什麼?

2、出水圖片,幼兒説什麼,就出示什麼圖片。(指着圖片逐一説一次)

3、告訴幼兒歌曲名字。

師:這首歌有個好聽的名字,叫《小豬睡覺》,大聲告訴我叫什麼?

4、師:我來考考小朋友,我們這首歌裏唱的是誰的故事?

小豬吃飽了會幹嗎?

它是怎樣睡覺的?

大耳朵在幹嗎?

小尾巴在幹嗎?

5、再聽一次歌曲,並學習隨音樂演唱歌曲。

6、看着圖片再唱一次。

7、幼兒分男女兩組再唱一次。

四、學習表演。

師:這首歌曲還可以用我們的身體動作來表演,想一想,小豬吃飽了會怎樣走路?誰來學一學?

小豬要睡覺了它會怎樣?

大耳朵扇扇怎樣做?

小尾巴呢?

打呼嚕怎樣做?

師:小朋友做的真好,我們一起表演一次吧。

五、結束。

音樂教案設計7

教學總思路:

本冊是以《音樂課程標準》中的新教學理念為導向,以審美為核心,以興趣、愛好為動力,既面對了全體學生,又關注了個性發展;既提倡了學科綜合,又鼓勵了音樂創造;既弘揚了民族文化,又理解了多元文化;即重視了音樂實踐,又完善了評價機制,是創新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的有效途徑和方法之一。新理念、新方式帶來了音樂課堂的新變化,首先是學生學習興趣大增,教學手段、評價都發生了變化,音樂學習課堂充滿生機。學生音樂、藝術綜合實踐能力、創新、創造能力充分展現。知識、技能與音樂實踐活動有機結合,學以致用。學生的聽覺、視覺、動覺(形體)語言通過小組式、開放式、探究式學習能力得到充分發揮。為學生有效學習,教師能力充分施展提供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廣闊天地。

教學總內容:欣賞曲:22首;歌曲:21首;豎笛曲4首;表演、創作、採集與分享等教學內容。

教學重點:

音樂學科與其他學科的融合和溝通;有效地體現審美、情感、創造的價值觀;有效地體現教師的組織、主導,學生的主動參與、主體作用;有效地體現文化素養,體現“人文價值”主題,發展學生的健全人格、高尚情操、開拓創新、合作精神,使教學寓教於樂,學生知情達理。

第一單元《四季放歌》

教學內容:

聽:“曉風之舞”“新疆之春”“戰颱風”

唱:“四季童趣”“西風的話”“童心是小鳥”

笛:“春天來了”

第一課《四季童趣》

教學目標:大自然的四季變化給音樂創作帶來了無限生機,本課的幾首作品反映了少年們在四季的各個階段的童趣生活,表達他們對生活的情趣與熱愛。讓我們熱情地歌唱這豐富多彩的生活吧!

教學重點:通過表演歌曲,理解音樂的風格情趣。

教學過程:

一、師生互相問好

二、欣賞:“曉風之舞”

請你們用三種不同的圖形,按旋律的順序排列

三、激趣導入

1.同學們,你們知道現在是什麼季節嗎?冬季

2.請同學們各抒己見説一説你喜歡的季節,為什麼?

a.喜歡冬季可以堆雪人,打雪仗

b.喜歡夏季游泳,穿漂亮的花裙子。放暑假旅遊。

c.喜歡春季萬物復甦,小樹發芽了,草綠了,花開了。

d.喜歡秋季秋季是豐收的季節,各種蔬菜、水果大豐收,金色的秋天很美。

四、學習歌曲

1.聆聽錄音範唱。

2.請同學們説一説歌曲是怎樣描繪四季的?

春天→放風箏

夏天→小河灣,抓螃蟹

秋天→長竹杆,打棗摘蘋果

冬天→雪撬板去滑雪

3.再次聆聽錄音範唱,並説出歌曲的演唱速度和情緒。

4.學唱歌曲

(1)用聽唱法學習。

(2)逐句聆聽教師的範唱,記住歌詞,體會情緒。

(3)跟着教師的範唱完整的演唱歌曲。

(4)學生自主的完整的演唱全曲。

(5)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5.利用書上的插圖做輔助,引導學生們用不同的情緒演唱不同的四個季節,並唱好此首歌曲。

五、為歌曲編創表演

1.教師在黑板上貼出“春、夏、秋、冬”描繪不同季節的四幅圖。

2.請同學們分組討論,怎樣用自己的形體動作,肢體語言來描繪這四個不同的季節。

3.分組展示他們創編的動作。

4.找出四組(按季節)表演貼切的組,隨着音樂表演。

5.教師組織學生合作表演:

(1)四組同學表演四個不同的季節。

(2)教師和其它的同學們演唱歌曲。

(3)以《四季童趣》為主題A,組成迴旋曲式。

A→春→A→夏→A→秋→A→冬

6.請同學之間相互評價,取長補短。

六:總結本節課的收穫

1.更深的瞭解了四季不同的特點。

2.學會了一首活潑,歡快情緒的歌曲《四季童趣》。

3.初步瞭解了迴旋曲式,而且是在大家共同合作中學會的。

第二課《西風的話》

教學內容:

1、歌曲:《西風的話》歌曲處理。

2、欣賞:《新疆之春》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用連貫、優美的聲音歌唱秋色的美景;在歌唱實踐中學習氣息的控制,在不同聲區中保持聲音位置的統一。教育他們熱愛生活,珍惜時間。

2、通過欣賞,感受音樂家黃自通過歌曲所表現的愛國主義感情。

教學重點:用連貫、優美的聲音歌唱秋色的美景。

教學難點:在歌唱實踐中學習氣息的控制,在不同聲區中保持聲音位置的統一。

教學過程:

一、欣賞《新疆之春》

1、律動:《新疆之春》請你們跟我這樣做。

2、問:你聽到的是一段怎樣的音樂?音樂給我們帶來了什麼感受?

3、復聽音樂。引:讓我們帶着不同的感受再次聆聽音樂吧!

二、主動探究,學唱歌曲

1、引入:時間像一位神奇的魔法事,春、夏、秋、冬在不停地循環交替。你從“西風的話”中體會到怎樣的季節變化?

2、老師範唱。

3、師生接龍哼唱。

4、學生獨立哼唱。鼓勵學生採用自己的方式,如吹口哨或用“lu”、“la”哼唱、視唱等。

5、集體視唱《西風的話》的曲譜。

6、學唱歌曲

三、歌曲學唱、處理:

1、同學們,今天我們的老朋友來了,我們上節課對出了他的暗號。這節課,他有話要對我們講,讓我們一起來聽聽。

2、聽錄音範唱。(是誰呀?他的話講了什麼?從他的話你知道了是那麼?)

請同學説説這首歌曲有什麼特點?聽了以後有什麼感受?

3、有感情的讀詞。集體跟琴練唱。

4、秋天的到來你有什麼感受?你認為應該怎樣去演唱來體現歌曲中的秋意呢?(練唱)

四、小結

音樂教案設計8

活動目標:

1.培養寶寶的聽力,強化寶寶的音樂反應能力,鍛鍊寶寶音樂節奏感

2.利用音樂形式讓寶寶感知快樂,體驗快樂,喜歡傾聽音樂,喜歡參加音樂活動,願意與同伴抱一抱

3.體驗集體音樂活動引發積極向上的情緒情感

4.鍛鍊寶寶蹲、起、走、跑、跳的動作

活動準備:音樂 紗巾

活動過程:

一.入場集體問好,引發寶寶興趣,集中寶寶精力

“寶寶們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盧老師的音樂課堂,讓我們來一起拍拍小手,歡迎寶寶們吧!”

二.手指謠

《一對好朋友》鍛鍊寶寶小手的靈活性,體驗模仿的快樂

三.音樂遊戲《抱一抱》

1.引導幼兒找一找自己的好朋友,面對面做好,提示寶寶 看到好朋友 要打招呼,可以握握手 拍拍肩,抱一抱,感受與朋友在一起的快樂。

2.播放音樂聽音樂做動作 聽到火車鳴笛的時候要馬上和自己的好朋友抱起來訓練寶寶的音樂反應能力

3.遊走動作

(1) 站起來好朋友拉手 隨音樂自由走動 聽老師音樂做動作 聽到火車鳴笛的時候抱起來,體驗擁 抱的快樂。

(2)圍成圓圈自由走動 聽老師口令做動作,聽到火車鳴笛的時候可以抱一抱,蹲一蹲,跑一跑等。

四.搖籃曲 鍛鍊寶寶傾聽音樂的能力 讓寶寶喜歡傾聽音樂

五.音樂《快與慢》鍛鍊寶寶節奏感

播放音樂 隨音樂節奏走動 走到老師這裏來領漂亮的紗巾

六.結束活動

幼兒人手一塊漂亮的紗巾和自己的好朋友一起玩做迷藏的遊戲 揮動紗巾和老師説再見

音樂教案設計9

教學內容

學唱歌曲《化蝶》。

教學目標:

1.能夠用自然流暢的聲音準確地演唱歌曲。

2.能夠以歌唱的方式準確的表達梁山伯與祝英台的真摯情感。

3.能夠在體驗與探究的過程中,分析音樂要素對歌曲情感的表現作用。

教學重難點

分析音樂要素對歌曲情感的表現作用,用自然流暢的聲音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教學過程:

一、導入:(多媒體播放蝴蝶動畫,引導學生從中發生聯想)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這些翩翩起舞的蝴蝶嗎?(喜歡)老師也特別喜歡這種美麗的小精靈,古往今來,人們賦予了他們無窮無盡的想象,也有很多動人的傳説。你們有誰知道有關蝴蝶的故事嗎?誰能夠來簡單地講述一下?

生:答

師:這個故事家喻户曉、浪漫、感人,被藝術家改編成了很多形式,如歌曲、戲曲、器樂曲等等,它就是《梁山伯與祝英台》。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個故事中一首優美動聽的經典歌曲:《化蝶》。

二、學唱歌曲

1.出示譜例,播放歌曲《化蝶》請同學們邊聽邊觀察歌曲的音樂構成要素如調號、主音、節拍、速度、樂句、樂段等,感受歌曲的音樂情緒,並分析歌曲的節奏、旋律進行特點。

(設計意圖:初步感受歌曲的情緒,瞭解歌曲旋律的構成要素。)

2.節奏訓練

(1)跟隨老師打節拍,念以下兩條節奏。要求:節拍穩定,節奏準確。

X—||

4/4XXXXXXXX?XX|X?XXXXXXX||

(2)演唱兩條發聲練習。要求:緩吸緩呼,發音柔和連貫。

1=C2/4

14|15|16|17|11|1—||

U

1=F4/4

5672616535615|5672616535615||

UU

(設計意圖:針對歌曲中的大跳音程以及一字多音的音準進行基本訓練,為之後學唱歌曲做鋪墊。)

(3)歌曲學唱

①初聽歌曲,思考:每段歌詞陳述了什麼內容?音色和情緒上有何變化?

②復聽歌曲,隨音樂哼唱。

③隨琴聲劃拍視唱曲譜,注意音準,再填詞演唱。

④難點學唱

(設計意圖:通過自主學唱,隨琴跟唱等方式,感受、體驗歌曲的旋律特點以及歌詞的含義。)

⑤藝術處理歌曲:嘗試變換演唱速度、演唱音色、演唱方式、演唱力度進行演唱,感受最恰當的處理。

(設計意圖:進一步運用音樂要素分析歌曲的特點,學生可按照自己設計的不同形式來演唱,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表現力與創造力。)

(4)難點部分重點突破,用多種方式反覆加強練習。

5.有感情的完整演唱歌曲。

三、總結

人間最可貴的就是真情,可是社會是現實的,所以同學們應該好好把握你們現在的學習時光,重心都放在建設未來上,這樣你們以後的愛情也會更幸福!

音樂教案設計10

目標

學唱歌曲《三隻鴨子》,並能隨着音樂即興擊鼓,從中體驗音樂活動的樂趣。

準備

一面大鼓、四面腰鼓、鼓棒、錄音帶一盒。

過程:

1、欣賞歌曲《三隻鴨子》,熟悉歌曲旋律。

(出示鴨子媽媽)師:呷呷呷,誰來了?鴨媽媽叫的那麼着急,發生了什麼事呀?我這裏有一首歌,講的就是這件事。

2、欣賞後提問:

(1)鴨媽媽家發生了什麼事情?

(2)鴨媽媽有幾隻小鴨子?

(3)後來又怎麼了?

3、再次欣賞歌曲,教師藉助十指動作將歌曲內容表現出來。

4、學唱歌曲《三隻小鴨子》

(1)幼兒完整跟唱一遍。

(2)幼兒加上手指動作完整學唱兩遍。

5、在學唱歌曲的基礎上,鼓勵幼兒通過即興擊鼓的方式,表現幼兒對三隻鴨子最後跟媽媽回家行為表示讚揚之情。

師:“三隻小鴨子最後都跟鴨媽媽回家了,我們來表揚表揚小鴨子。你用什麼方式來表揚呢?(拍手、笑……)小鼓也跳起舞來表揚小鴨子了。”

6、教師示範即興擊鼓,隨着音樂在五面鼓上自由敲擊。

7、引導與激勵幼兒自願來擊鼓。

師:“每個人都不會敲,上去玩玩鼓,讓每一面鼓都跳起舞來表揚小鴨子。”

8、幼兒六人一組,每人敲一句音樂。

延伸活動:

幼兒可以在區角活動繼續敲擊五面鼓,在嘗試探索中增強樂趣。

音樂教案設計11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參與音樂活動中能獲得積極、愉悦的體驗。

2、在聽、唱、演等音樂活動中培養學生的音樂記憶能力,並能記憶《小夜曲》的主題旋律。

3、能聽歌曲《小夜曲》畫旋律線。

教學重、難點:

讓學生通過參與音樂活動能聽辨主題旋律。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師生問好:《問候歌》。

二、師講故事,激趣導入《小夜曲》。

師:孩子們,你們看,這是一個多美的夜晚啊!彎彎的月亮已經掛在漆黑的夜空當中,星星眨着小眼睛,美麗的小天鵝在湖邊梳粧打扮,小草和小花在微風中起舞。我們一起來感受一下這個美麗的夜晚。

(播放主題音樂a,師表演。)

師:你們覺得這段音樂帶給你們什麼樣的感受?

生:安靜、優美。

師:説得非常好,下面請你們豎起小耳朵,聽聽在這段旋律裏,有什麼樂器參與了演奏?(播放主題音樂a。)

生:小提琴!

三、講解“絃樂四重奏”。

1、看絃樂四重奏視頻。

師:很好,聽到有小提琴的音色,除了小提琴,還有沒有別的樂器啊?接下來,我們來看看下面這個視頻。

(欣賞絃樂四重奏視頻,主題旋律a。)

師:你們來看這裏面有哪些樂器參與了演奏?

生: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

2、講解“絃樂四重奏”。

師:細心的同學有沒有觀察到,小提琴有幾把?很好,是有兩把,那這種由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這四種絃樂器一起合奏的一種演奏形式叫做絃樂四重奏。師:老師想請同學來説説他們演奏時的位置是怎樣的?

生:扇形的,位置依次是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

四、瞭解《小夜曲》的演奏形式。

師:在這首樂曲裏,除了聽到(哼唱一小句)由第一小提琴演奏的主旋律以外,還有沒有聽到別的聲音?

生:“蹦蹦蹦蹦”的聲音。

師:太棒了,你們聽辨音色的能力越來越強了,這就是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和大提琴用撥絃的方法來伴奏的聲音。

引導學生聆聽主題旋律以外的聲音,培養專注聆聽的好習慣。

五、用LU模唱主題旋律。

1、師:多優美的旋律啊!想不想跟老師學唱一下這段主題旋律啊?請你們跟着老師的琴聲,在心裏默唱,用手指着旋律譜。

2、師:請你們用LU來模唱這段優美的旋律,老師要看看哪個同學的腰桿坐得最直的。師彈一句,生唱一句。

3、師:讓我們完整地來一遍吧。手指不能偷懶哦,要邊唱畫着旋律線,注意聲音要更輕柔些。

學生用LU模唱主題旋律,更進一步熟悉主題旋律,為後面總體表現,做好鋪墊。

六、分段聽旋律,並做律動,再總體表現。

師:一個個小天鵝表演得真出色!我最喜歡這個小天鵝了,跳得特別地投入!剛才小天鵝們在湖面上熱身了一下,見到了很多很久沒見的老朋友,熱情地來個大大的擁抱!當你們聽到音樂時而出現一個大距離的跳躍的時候,就是音樂一下子高了,請舉起你的手,老師看看哪個同學的反應最靈敏!(播放主題旋律b。)

生:當聽到大跳時,舉手。

師:老師發現這位同學對音高的辨別能力特別強,有着小小音樂家的潛質,繼續加油哦!主題音樂裏出現了3次大跳,那小天鵝跟它的好朋友也擁抱了3次!

師:我們的樂曲出現了大跳之後,情緒更加活潑了,因為小天鵝見到老朋友了,邀請他盡情地舞蹈着。現在用你們的手來代替小天鵝的腳,你們的腿就是那寧靜的湖面,在上面盡情地舞蹈!

師:小天鵝們跳得累了,都停下來跟着老朋友在説説悄悄話,流暢的歌唱性旋律響起來了。請同學們跟着老師一起來!

師:現在我們跟着音樂,把這三個情景的動作,連起來跳一跳。(播放主題旋律b音樂,跟師做動作。)

師:真是好樣的,你們的表演真是太精彩了。現在請小天鵝們把你們站在湖面上的精彩表演再表現一次吧,就是從之前的動作開始。(播放A段音樂,小天鵝在湖面上舞蹈。)

師:真了不起,老師為我們班有這麼棒的小天鵝而感到驕傲!在月光的照耀下,岸上的景色更美,小天鵝們踏上了岸邊,走到花草叢裏,在小花小草的包圍中,繼續舞蹈起來!我們剛才的音樂再重複一遍,小天鵝就從湖面到岸上跳着一樣的舞蹈。(播放全曲,完整表演。)

七、講解“小夜曲”。

師:在200多年前,奧地利人們也喜歡在夜晚來演唱歌曲或演奏器樂曲,這類的音樂稱為“小夜曲”。剛才我們學習的這首就是著名的奧地利音樂家海頓創作的《小夜曲》。

八、小結。

這節課我們欣賞了絃樂四重奏《小夜曲》。你們可以在晚上,伴着這美麗的月光,輕輕地哼唱這些美妙的旋律,再次感受月夜的美麗!

音樂教案設計12

活動目標:

願意在情景中聽聽、做做、唱唱,感受歌曲旋律,初步學唱歌曲,體驗活潑、歡快的情緒。

活動準備:

物質環境準備:歌曲flash、小烏龜毛絨玩具。

幼兒經驗準備:幼兒在養殖角觀察小烏龜。

活動過程:

一、複習歌曲

1、師:動物王國裏的朋友真多,我們跟着鋼琴一起唱一唱好聽的《找朋友》吧。

2、邊唱歌邊表演。

二、感受旋律

1、(播放歌曲的音樂)你們的歌聲真好聽,有一個好朋友要來和你們做遊戲了,看一看它是誰呀?

2、(再次播放音樂,師用“嗨”的聲音範唱)我們來和小烏龜打個招呼吧。

3、提問:小烏龜在幹什麼呀?(播放flash,完整欣賞歌曲)

4、師:原來小烏龜在爬山坡。它是怎樣爬山坡的?我們來學一學它的樣子吧。(教師範念歌詞)

5、師:小烏龜爬山坡真勇敢,我們一起拍拍手,給它加油好麼? (更換肢體動作)

6、師:小烏龜一邊爬山坡,一邊還用歌聲給自己加油呢,你們聽小烏龜唱了什麼給自己加油呢?我們也用“嗨嗨呦”給小烏龜加油好不好?(跟音樂有節奏的念歌詞的“嗨嗨呦”部分 )

7、小烏龜:謝謝你們為我加油,想不想和我一起來爬山坡呀?

8、師:剛才我發現有幾隻小烏龜很厲害,能邊唱歌邊爬山坡,我們也像她們一樣好嗎?

9、師:山頂好高呀,我們要跟小烏龜一起加油哦。(幼再次演唱2遍後小烏龜爬到一半)

三、理解歌詞

1、師:咦?小小烏龜爬到一半怎麼不爬了?

2、幼兒交流討論。

3、我們來一起問問小烏龜好不好?小烏龜,你怎麼了?

4、小烏龜:我肚子好餓,爬不動啦。

5、肚子餓了,怎麼辦呀?

6、師:聽一聽,小烏龜帶了什麼好吃的東西?(小烏龜演唱)

*師用歌唱的形式補充幼兒的回答。

7、師:看一看,這次小烏龜有沒有爬到山坡上呢。(小烏龜演唱)

8、師:我們跟着小烏龜,一起帶着麪包和牛奶去爬山坡吧。(幼兒演唱)

9、師:我看到有一隻小烏龜本領真大,它是唱着歌告訴我帶了麪包和牛奶的,我們也學學它好麼?

10、師:小烏龜你為什麼沒爬到山坡上呢?(小烏龜:你們帶了什麼我沒聽到呀,當然爬不動咯)原來是這樣啊,那這一次,我們我們要加油了哦。

四、結束部分

小烏龜爬到山頂上,玩的很累了,我們爬下山回家休息吧!

音樂教案設計13

歌曲:蘋果

活動目標:

1.初步掌握歌詞,熟悉曲調,會聽前奏並整齊地開始唱。

2.用各種水果替換原歌詞,能按歌詞內容做相應的動作。活動準備:已認識蘋果,知道其特徵。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

師:小朋友們我們每天午點都會吃蘋果?小朋友們喜歡吃蘋果嗎?

2.出示蘋果圖片,讓幼兒在歌曲音樂的伴奏下做摘蘋果的動作。

師:今天李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顆蘋果樹,上面有好多蘋果呀,我們一起摘一摘吧!(在音樂伴奏下,老師邊朗誦歌詞,邊做摘蘋果的動作。)

師:李老師剛才邊説歌詞邊摘蘋果,摘了好多呀!你們也來試試吧!

師:現在這些歌詞要變成一首好聽的歌了,小朋友們注意聽哦!師:這首歌好聽嗎?裏面唱的是我們剛才唸的歌詞嗎?我們一起學一學吧!

3.放聲唱與默唱交替。

師:我們邊唱歌邊拍手。

師:現在我們嘴巴休息,不唱歌曲,在鋼琴的伴奏下拍手。師:我們換一個唱法,唱一句,拍手一句。

4.創編新歌詞。

師:我們除了見過蘋果,還見過哪些水果?它是什麼顏色?什麼形狀呢?還有其他特徵嗎?

師:我們把你們説的水果,帶到歌裏唱一唱吧!

5.即興歌表演。

師:剛才老師發現有小朋友邊做動作邊唱歌,唱得非常好聽,我們請他上來表演一下。

師:現在小朋友去找你的好朋友一起邊唱邊表演吧!

6.小結。

蘋果樹上許多紅蘋果,一個一個摘下來。我們喜歡吃蘋果,身體健康多快樂。

音樂教案設計14

教學目標:

一、感受關於大自然的音樂,能以歌聲表達熱愛生活的情趣,知道同學之間團結友愛。

二、動腦為歌曲編創歌詞、動作。

三、主動評價自己和他人的歌唱與表演的優、缺點。

重點難點:感受關於大自然的音樂,能以歌聲表達熱愛生活的情趣,知道同學之間團結友愛。

課前準備:鋼琴,錄音機,教學磁帶等。

一、聆聽《森林水車》

1、教師不加任何引導,讓學生注意聽音樂。聆聽後回答:音樂讓你想到了什麼?你彷彿看到了什麼?心情是什麼樣的?

2、教師結合圖片、幻燈片介紹歐洲古老的水車,讓學生有直觀的感受。

3、復聽音樂,用彩色筆塗顏色或線條表現自己聽到的水車聲、流水聲、鳥叫聲、太陽升起的感覺。教師不要限制學生,讓學生自由想像,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音樂的感受,再談一談為什麼。

二、編創與活動

這是一段歌謠。可以按課本上的節奏讀,可以編創歌謠的節奏,還可以加入打擊樂伴奏、表情、動作。教師可引導學生分組編創,然後各組表演自己編創的不同節奏的歌謠。歌謠可以處理成漸強、漸弱,表現孩子們走近又走遠。

教學反思:

通過聆聽樂曲,讓學生自由想像,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音樂的感受。並用彩色筆塗顏色或線條表現自己聽到的水車聲、流水聲、鳥叫聲、太陽升起的感覺。

音樂教案設計15

教學目標:

1、通過學唱歌曲,讓學生感受藏族風格歌曲的特點。

2、學生能運用恰當的速度、力度、音色有感情地演唱。

3、體驗帶裝飾用演唱的音樂特點及演唱方式,感受樂曲兩個樂段不同的情緒對比。

重難點:

1、學唱歌曲並瞭解歌曲所要表現的內容和音樂風格。

2、能運用恰當的速度、力度、音色有感情地演唱。

教學過程:

一、課前練習

1、音階練習

2、發聲練習

二、導入

1、中華民族……………..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首藏族歌曲《天路》

2、請學生描述一下青藏高原的地貌特徵(青藏高原是我國四大高原之一,它被稱為“世界屋脊”,“遠看是山,近看成川”是青藏高原地表形態的真實寫照。

三、新歌教學

1、播放《天路》音樂,整體把握藏族民歌的音樂風格特點。

2、介紹歌曲背景資料。

3、跟隨音樂哼唱,並分析該歌曲的曲式結構。

4、訓練歌曲節奏,加強節奏練習。

5、學唱曲譜,教師鋼琴伴奏,學生熟悉歌曲旋律。

6、讀歌詞,學唱歌詞,教師伴奏。

7、欣賞韓紅演唱《天路》,讓學生分析比較,你更喜歡哪種形式的演唱,為什麼?

8、視情況分小組練習或採取其它方式進行演唱練習。

四、拓展學習

五聲調式:我國古代將1(do)、2(re)、3(mi)、5(sol)、6(la)叫做“宮、商、角(jue)、徴(zhi)、羽。”分別以這五個音為主音構成的五種調式。(詳見P53)

五、教師總結

太陽和月亮同有一個母親,那就是光明。藏族和漢族同有一個母親,那就是中國。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個兄弟姐妹是一家。最後,學生在歌曲《愛我中華》的歌聲中離開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