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讀美文 > 哲理

生活哲理故事精選15篇

欄目: 哲理 / 發佈於: / 人氣:1.99W

生活哲理故事1

生活是豐富多彩的,關鍵看你對生活如何理解。

生活哲理故事精選15篇

每個人的生活道路都不盡相同。有的人生活之路是平坦的;有的人生活之路是坎坷曲折的。生活之路如果太平坦,那麼這樣的生活也不是完美的,因為它太過單調。

生活就像五味瓶,擁有酸、甜、苦、辣、澀。你只有真正體會生活,你的生活才會是完美的。有的人只想擁有甜的那一部分,甜美的生活雖然許多人都向往,但是這種生活太過平淡,不豐富,然而這樣的生活也是不完美的。有的人希望“五味”都能經歷,這種生活能鍛鍊自己,豐富生活經驗,增加生活色彩。只有這樣才能體會生活的真諦,知道什麼是真正的人生。

我喜歡轟轟烈烈的生活。這種生活能讓我豐富生活經驗,對生活了解更多,體驗真正的人生。

人生就像一艘小船,只有把它放在有風有浪的水中航行,經歷大風大浪,不管在什麼樣的水中,都能勇往直前。只有經歷過大風大浪的人,才會知道生活的真諦,才會擁有真正完美的人生。

完美的生活不是一帆風順、平淡無奇的,而是有滋有味、豐富多彩的。

生活哲理故事2

店小二寫“一”字

明朝萬曆年,關外強敵對中原大地虎視眈眈,時刻準備越過山海關進侵中原大地。而最讓萬曆皇帝憂心忡忡的是日久失修已經有些殘損的萬里長城。他深知長城的軍事重要性,於是決定重修長城。

萬曆皇帝一聲令下,重修長城的工作便如期開始。修復工作進展得非常順利,但在最後的收尾階段,難題卻出現了。原來山海關的城樓題匾“天下第一關”題字中的“一”字由於多年的風吹雨淋已經脱落,修城的工匠們嘗試着臨摹,本以為寫一個“一”字還是相當容易的,但工匠們砌磚和泥的手提起筆來卻毫無章法,跟真跡相差甚遠。怎麼辦呢?最後想到了上報朝廷。畢竟是 “天下第一關”,題字要有氣魄。萬曆皇帝決定在全國範圍內花重金舉行“一”字海選。

一則有皇帝親自下旨,二則有重金的誘惑,全國各地的書畫家們紛紛報名參賽。比賽當日,各地的名匠大師們紛紛揮毫,頃刻間,上千幅的“一”字閃亮登場。各書畫名家都信心滿滿。不料,經過嚴格的篩選,竟無一幅“一”字順利過關,理由是:“一”字寫得都很好,但卻沒有真跡的氣魄。結果一公佈,眾人一片譁然,有名家大師鳴不平:區區“一”字,何難之有?自己寫過的“一”少則上千多則上萬,為何沒有通過?

主審官對於結果更加失望,想我泱泱大國人才濟濟竟然無人能寫好“一”字,簡直是明王朝的奇恥大辱。正當主審官黯然神傷、憂心如焚不知如何稟報皇帝時,一位自稱是店小二的人從人羣中走出,稱自己可以寫得跟真跡一樣好。

人羣中又是一片譁然。想那些書畫名匠們都寫不好,何況你區區一個店小二呢?

店小二並未理會人羣的恥笑。説時遲,那時快,只見店小二捉起平時擦桌用的抹布,往大硯台一蘸,大手一揮,大喝一聲“一”,一幅絕妙的“一”便橫空出世般展現在人羣眼前。

【點評】

練習造就完美,熟練才能精通。那些在各行各業出類拔萃的頂尖人物,他們都有一個共同也是最基本的特點:熱忱、專注與精通。熱忱使他們投入強大的動力與能量,專注使他們心無旁騖勇往直前;正是因為熱忱與專注,才使他們進入專業與精通的境界。“一”字最易,卻也最難,只有十年如一日心無旁騖之態度,才是寫好“一”字的不二路徑。

生活哲理故事3

一個後生從家裏到一座禪院去,在路上他看到了一件有趣的事,他想以此考考禪院裏的老禪者。來到禪院,他與老禪者一邊品茗,一邊閒扯,冷不防他問了一句:“什麼是團團轉?”

“皆因繩未斷。”老禪者隨口答道。

後生聽到老禪者這樣回答,頓時目瞪口呆。

老禪者見狀,問道:“什麼使你如此驚訝?”

“不,老師父,我驚訝的是,你怎麼知道的呢?”後生説,“我今天在來的路上,看到一頭牛被繩子穿了鼻子,拴在樹上,這頭牛想離開這棵樹,到草地上去吃草,誰知它轉過來轉過去都不得脱身。我以為師父既然沒看見,肯定答不出來,哪知師父出口就答對了。”老禪者微笑着説:“你問的是事,我答的是理,你問的是牛被繩縛而不得解脱,我答的是心被俗務糾纏而不得超脱,一理通百事啊。”

後生大悟!

一隻風箏,再怎麼飛,也飛不上萬裏高空,是因為被繩牽住;一匹壯碩的馬,再怎麼烈,也被馬鞍套上任由鞭抽,是因為被繩牽住。那麼,我們的人生,又常常被什麼牽住了呢?一塊圖章,常常讓我們坐想行思;一個職稱,常常讓我們輾轉反側;一回輸贏,常常讓我們殫精竭慮;一次得失,常常讓我們痛心疾首,一段情緣,常常讓我們愁腸百結;一份殘羹,常常讓我們蹙眉千度。為了錢,我們東西南北團團轉;為了權,我們上下左右轉團團;為了欲,我們上上下下奔竄;為了名,我們日夜竄奔。快樂哪去了?幸福哪去了?

因為一根繩子,風箏失去了天空;因為一根繩子,水牛失去了草原;因為一根繩子,大象失去了自由;因為一根繩子,駿馬失去了馳騁。

你看,曾經與鷹同一基因的雞,現在怎樣在雞塒邊打轉?你看,曾經遨遊江海的魚,現在怎麼上了釣鈎而擺上人家的餐桌?你看,曾經蹦蹦跳跳的少年,現在是怎樣的滿腸愁雲慘淡?你看,當年日記本上紅筆書寫的豪言壯語,現在又怎樣成了黑色的點點符號?

大象在木樁旁團團轉,水牛在樹底下轉團團;我們在一件事裏團團轉,我們在一種情緒裏轉團團,為什麼都掙不脱?為什麼都拔不出?

皆因繩未斷啊。

名是繩,利是繩,欲是繩,塵世的誘惑與牽掛都是繩。人生三千煩惱絲,你斬斷了多少根?老禪者説:“眾生就像那頭牛一樣,被許多煩惱痛苦的繩子纏縛着,生生死死不得解脱。”

真理亦須巧言

蘇丹夢見自己所有的牙齒都掉了。於是,一覺醒來,他召來智者為他解夢。

智者説:“陛下,你很不幸,每掉一顆牙齒,你就會失去一個親人。”

蘇丹大怒:“你這個大膽狂徒,竟敢胡言亂語,給我滾出去!”

蘇丹另外找來一位智者,向他述説自己的夢。智者聽完説:“高貴的陛下,你真幸福呀,這是一個吉祥的夢,意味着你比你的親人更長壽。”

蘇丹聽完後,命人獎賞這位智者100個金幣。

這位智者走出宮殿時,一位侍者走過來對他説:“真是不可想像,其實你同第一位説的都是一個意思,為什麼你會得到獎賞?”

智者語重心長地説:“很簡單,一切都是由表達方式決定的。”

在很多情況下,幸福與不幸,戰爭與和平都繫於一句話。在任何時候都要講真話,但講話需要選擇適當的方式。有時,表達不當也會引起嚴重的問題。

真理就像一塊寶石,如果拿起來扔在別人臉上,就會造成傷害。但是,如果加上精美的包裝,誠心誠意地奉上,對方必定會欣然接受。

生活哲理故事4

一位父親很為他的孩子苦惱。因為他的兒子已經十五歲了,可是一點男子氣概都沒有。於是,父親去拜訪一位禪師,請他訓練自己的孩子。3個月後,父親來接孩子。禪師安排孩子和一個空手道教練進行一場比賽,以展示這3個月來的訓練成果。教練一出手,孩子便應聲倒下。他站起來繼續迎接挑戰,但馬上又被打倒。他就又站起來就這樣來來回回一共16次。禪師問父親:

“你覺得你孩子的表現夠不夠男子氣概?”

父親説:“我簡直羞愧死了!想不到我送他來這裏受訓了3個月,看到的結果是他這樣不經打,被人一打就倒。”

禪師説:“我很遺憾,你只看到表面的勝負。你有沒有看到你兒子倒下去立刻又站起來的勇氣和毅力呢?這才是真正男子氣概啊!”

只要站起來比倒下去多一次,就是成功!

生活哲理故事5

所長無用

有個魯國人擅長編草鞋,他妻子擅長織白絹。他想遷到越國去。友人對他説:“你到越國去,一定會貧窮的。”“為什麼?”“草鞋,是用來穿着走路的,但越國人習慣於赤足走路;白絹,是用來做帽子的,但越國人習慣於披頭散髮。憑着你的長處,到用不到你的地方去,這樣,要使自己不貧窮,難道可能嗎?”

生活哲理故事6

有人説,經歷高考後你就長大了。我曾對這種説法嗤之以鼻,我覺得,人在什麼時候都能成長,為什麼一定要在高考後呢?後來才發現,一定要親身經歷,才能感受到此言不虛。

從經歷挫折到重新振作,每個人所需要的時間或長或短,但不管怎樣,最後還是要走出來的。這就像一個天氣變化的過程:不管雨下多久,最終一定能守得雲開。

6月21日

晚上7點,閨蜜打來電話,告訴我高考成績已經出來了。“你考得怎麼樣?”“太差了,不想説……”閨蜜疲憊的聲音讓我的心沉了下去。這時,網絡早已癱瘓了。我拿起手機準備查詢成績時,發現電池快沒電了。我問媽媽要手機,不動聲色地對她説:“你要做好心理準備,我同學説她考得很糟,但她的成績一向比我好。”如果沒有閨蜜那通電話,我想我應該在悠閒地看中央電視台社會與法頻道的《法律講堂》欄目。

我回到房間,找出成績查詢密碼,翻出紙和筆,安靜地聽完電話那頭的電腦語音。掛斷電話後,我看了兩眼紙上的數字,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像往常一樣走出房間,平靜地向爸媽彙報了那比一本線高不了多少的分數。我從沒想過,我會考得如此差。

那天晚上,我不停地回覆手機上的信息,屋子裏靜得有些過了頭。我跟朋友發短信瞎聊,這樣我就不用去想分數了。我以為自己的心理承受力已經足夠強大了,可是一覺醒來之後發現,很多事並非是自己不去想就不會發生的。

6月22日

這一天,我幾乎是在半夢半醒的狀態中度過的。我在想,是不是因為我表現得太過堅強了,所以都沒有人來安慰我。其實,我挺討厭那些懦弱的經不起風浪的人,也討厭聽到那些安慰的話,因為那隻會讓我更傷心。

我想起有一次化學課上,老師在講評試卷。我看着卷面上六十幾分的分數,突然覺得很委屈,覺得自己這麼久的辛苦和努力全都白費了……想着想着,眼淚就掉了下來。我急忙用手遮住了眼睛,假裝在做眼保健操。那節課,除了我,沒有人知道我哭過。

我還想起小學二年級時,老師教我們認鐘錶上的時間,我怎麼也學不會。老師把我叫到辦公室批評了我幾句,雖然不是什麼重話,但我覺得很委屈。回到教室後,就放聲哭了出來,誰勸也止不住。後來上課了,老師照常講課,同學們照常聽課,我一個人趴在桌子上哭得精疲力竭。很久以後突然覺得沒有意思,就自己擦乾眼淚,繼續聽課。

直到現在,我都覺得自己可以獨自承擔所有的苦樂悲歡。所以,在這次高考失利後,我沒有哭,只是有點恍惚。

6月23日

我已經宅了兩天。在這兩天裏,我感覺像過了一個世紀那麼久,但是又似乎什麼也沒有改變,每個人照常做自己的事情,生活還是按照它原來的軌跡繼續。原來,就算失敗了,天也不會塌下來。

同學叫我把《招生計劃》給她送過去,她會在車站等我。我本不想出門,但最後還是出去了。幹完所謂的正事之後,我們倆一起去逛街。從早上10點逛到下午1點多,我們毫無目的地滿大街閒逛。我們一邊忍受着從腳底傳來的疲憊感,就像在忍受此刻心裏的疲憊一樣,一邊感歎“真是宅久了,路都走不動了”。到最後實在想不出可以到哪裏玩,就各自回家了。言在此,而意在彼,大家心裏都牽掛着一些東西。但誰都不説,因為那是我們心底不可觸摸的痛和沒有癒合的傷。

6月24日

我看了看前一天發的日誌——譚洪崗《評〈妙筆生花〉》一文中的片段。他説:

生活中,你會做出很多選擇,帶着這個選擇活下去,才是最難的部分。

當事已至此、無法重來時,怨天尤人、自怨自艾都於事無補,也沒有意義。那隻能表明你還不願意面對現實,還沒有勇氣説出:“當初我是那樣選擇的,我會承擔那個選擇帶來的後果。”

人的成熟包括生活上的獨立,也包括接受自己的侷限。

記得一位詩人説過:

生命原是要不斷地受傷和不斷地復原,

世界仍是一個,

温柔地等待着我成熟的果園,

天這樣藍,

樹這樣綠,

生活原來可以這樣安寧和美麗。

重讀這段文字,我若有所思。其實,以前抄它的時候,只是覺得它富有哲理,沒想到,在不久後的今天,我被它救贖了。你看,人生就是這麼富有戲劇性。沒有人可以始終活在歡樂之中,有些苦難我們必須承受,然後慢慢成長。

所以我想,我會慢慢走出來……一個人走出來。

6月25日

就在高考前,我和同學拿着一本介紹大學的書,嘻嘻哈哈地討論着今後要去的地方。她合起書,很認真地問我:“你想去哪兒?”我曾經很霸氣地説:“我要去清華,旅遊!”現在我也可以很霸氣地説:“我要去清華,旅遊!”只是心境大不一樣。就這樣吧,似乎又還有些不甘心。我是一個喜歡滿世界跑的女孩,《哥斯拉不説話》裏的小糖也是,我們都不甘心只在一個地方出生、成長、生活、老去……“那樣多沒意思”。我們也曾説過要走得越遠越好。我遠遠地望着窗外,我還要滿世界地跑,我還要去西藏、去敦煌、去哈爾濱、去不丹、去墨西哥、去紐約……我還特別想去三毛與荷西結緣的地方——撒哈拉沙漠。我還要去追狼、去騎馬……我還有這麼多事沒做,怎麼可以就停在這裏?

所以啊所以,我終將像鳥兒一樣,在世界上空自由地飛翔。

生活哲理故事7

右手握左手

桌上流行一首順口溜:握着老婆的手,好像右手握左手。

每當有人念出:熟悉的或不熟悉的一桌子人便會意地放聲笑起來,氣氛立刻就輕鬆了。當然,這是基於人家對該順口溜的一致理解--感覺準確,描述到位。

有一天在餐桌上有人又念起這段順口溜,男人們照例笑得起勁。後來發現餐桌上的一位女人沒笑。男人們忙説鬧着玩別當真。沒想到女人認真地説:最妙的就是這“右手握左手”。第一,左手是最可以被右手信賴的;第二,左手和右手彼此都是自己的;第三,別的手任怎麼叫你愉悦興奮魂飛魄散,過後都是可以甩手的,只有左手,甩開了你就殘缺了,是不是?一桌子男人都佩服,稱讚女人的理解深刻而獨到,婦人淡淡地説:有什麼深刻而獨到,不妨回去念給你們各自的老婆聽聽,看她們説些什麼。

男人當中有膽子大的果然回去試探老婆,果然老婆們的理解均與餐桌上的女士相同。

她們都是左手,男人們當然要以左手計。

而他們都是右手,他們當然作右手想

生活哲理故事8

1、引誘

英國紳士與法國女人同乘一個包廂;女人想引誘這個英國人,她脱衣躺下後就抱怨身上發冷。先生把自己的被子給了她,她還是不停地説冷。

“我還能怎麼幫助你呢?”先生沮喪地問道。

“我小時候媽媽總是用自己的身體給我取暖。”

“小姐,這我就愛莫能助了。我總不能跳下火車去找你的媽媽吧?”

【哲理】

善解風情的男人是好男人,不解風情的男人更是好男人。

2、傷心故事

有三個人到紐約度假。他們在一座高層賓館的第45層訂了一個套房。

一天晚上,大樓電梯出現故障,服務員安排他們在大廳過夜。

他們商量後,決定徒步走回房間,並約定輪流説笑話、唱歌和講故事,以減輕登樓的勞累。

笑話講了,歌也唱了,好不容易爬到第34層,大家都感覺精疲力竭。

“好吧,彼德,你來講個幽默故事吧。”

彼德説:“故事不長,卻令人傷心至極:我把房間的鑰匙忘在大廳了。”

【哲理】

我們痛苦,所以幽默;我們幽默,所以快樂。

3、調羹

麥克走進餐館,點了一份湯,服務員馬上給他端了上來。

服務員剛走開,麥克就嚷嚷起來:“對不起,這湯我沒法喝。”

服務員重新給他上了一個湯,他還是説:“對不起,這湯我沒法喝。”

服務員只好叫來經理。

經理畢恭畢敬地朝麥克點點頭,説:“先生,這道菜是本店最拿手的,深受顧客歡迎,難道您……”

“我是説,調羹在哪裏呢?”

【哲理】

有錯就改,當然是件好事。但我們常常卻改掉正確的,留下錯誤的,結果是錯上加錯,學會思考才是當務之急。

4、回電

一個蘇格蘭人去倫敦,想順便探望一位老朋友,但卻忘了他的住址,於是給家父發了一份電報:“您知道托馬的住址嗎?速告!

當天,他就收到一份加急回電:“知道。”

【哲理】

當我們終於找到最正確的答案時,卻發現它是最無用的。

生活哲理故事9

要“債”的母親

人們一想到母親,心頭都會盪漾起温暖的漣漪,可他一想到母親,就感到非常頭疼,因為母親總是向他要錢,只要他有一個月沒有寄錢回家,母親就打電話對他破口大罵,像討債一樣。而且他越是出名,母親要錢就要得越兇。他對母親有些耿耿於懷。

母親去世的日子裏,他趕回故鄉奔喪。一進家門,想到自己多年在外,沒能好好照顧母親,他不由得悲從中來。他想,母親雖然總是要錢,可養育之恩畢竟比海還要深,於是,他對母親的不滿早被他拋到九霄雲外。

辦完喪事,他要離開家的`時候,他的大哥把一個包裹遞給了他,並對他説:“媽媽交代我一定要交給你。”北原武傷心地打開小包裹,看到了一本銀行存摺和一封信,信中寫道:“你收到這封信的時候,媽媽已經不能在你身邊了。你們幾個兄弟姐妹當中,媽媽最不放心的是你。你從小不愛念書,又愛亂花錢,對朋友太過慷慨,不懂理財。當你説要去東京打拼,我每天都很擔心你。有時半夜驚醒,向神明為你祈福,怕你在東京變成一個落魄的流浪漢,因此我每月向你要錢。一方面希望可以刺激你去賺更多的錢,另一方面也為了儲蓄。我知道,為了這些錢,你討厭我了,不經常回來看我,我多麼痛心……你過去給我的錢,我現在要還給你……兒子啊,我多麼希望能夠親手給你這些錢啊!”

他叫北原武,是日本著名嘲諷劇明星兼導演。

【點評】

在常人的心目中,母親是毫無保留地付出而從不索取的代名詞,母愛是最沒有功利色彩、最無私的。故事中的那個像債主一樣經常向兒子“要錢”的母親,確實讓人心裏疙疙瘩瘩的,感覺很不舒服,可是,當我們知道了這位母親“要錢”之後的一片苦心時,我們能不對這位偉大的母親、這份深沉的母愛肅然起敬嗎?在現實生活中,母親只要孩子能過得好,就算再苦和受再多的誤解,她也不會退縮;縱然孩子不常回來看她,縱然母親的心很苦,可是她依然在堅持,總是希望對孩子們有所幫助。因此,我們做兒女的無論工作多忙,都要常回家看看,向母親敞開自己的內心,同時靜心傾聽母親的心聲。

生活哲理故事10

我心裏始終裝着一個“活命哲學”:

沒心沒肺,能活百歲;

問心無愧,活着不累;

心底一汪清水,

沒有過夜的愁,

不生過夜的氣,

也就沒有過夜的病。

人活一生不容易,當然壞人活得更不容易,人得給自己找樂子。我家養着幾隻小貓小狗,我給這些漂亮、聰明、洋氣的小貓小狗起了一個個又土又俗的名字:一隻波斯貓叫張秀英,兩隻小狗叫劉富貴和二鍋頭,還有一隻西施叫金大瘤子。客人聽了沒有一個不樂呵的。人就得這麼活。

“文革”中,我被押在看守所裏,用半截筷子在破了又補、補了又破的褲子上作畫。“槓子隊”一次次踩碾我的手,甚至用刀挑斷我的手筋,可那時候我依然非常熱愛生活。

看守所裏什麼都沒有,頭頂上只有幾個蜘蛛,我每天看着它們織網,看着它們逮小蟲子,看着它們長大,挺有趣。

我進去的時候,大牆上只露出三片柳樹葉,出來時,小樹已長成一棵大樹;

進去時,樹上拴着一頭小牛,我出來時,小牛生的小牛正在叫。

出獄後,我覺得什麼都可愛,連賣冰棍的都讓我感到可親。

小動物喜人,小狐狸不狡猾,小老虎不咬人,虎頭虎腦不虎心。

出獄後如果見什麼煩什麼,那我恐怕就一事無成了。

生活哲理故事11

火 柴 棒

的 威 力 一根火柴棒價值不到一毛錢.一棟房子價值數百萬元.. 但是一根火柴棒卻可以摧毀一棟房子. 可見微不足道的潛在破壞力, 一旦發作起來, 其攻堅滅頂的力量,無物能御. 要疊一百萬張骨牌,需費時一個月, 但倒骨牌卻只消十幾秒鐘. 要累積成功的實業,需耗時數十載, 但要倒閉,卻只需一個錯誤決策. 要修養被尊敬的人格, 需經過長時間的被信任, 但要人格破產卻只需要做錯一件事. 一根火柴棒,是什麼東西呢?

它就是下列四項: 無法自我控制的情緒. 不經理智判斷的決策. 頑固不冥的個性. 狹隘無情的心胸. 檢查看看,我們隨身攜帶幾根火柴棒? 鬧 鍾 的 啟 示 我常常不知道自己該做些什麼。幼時的夢想越走越遠,風霜的磨礪和肩上的重擔時時讓我不知所措,我不知道接下來該怎麼辦。 有一個3只鐘的故事總在這時候給我啟迪。 一隻新組裝好的小鐘放在了兩隻舊鐘當中。兩隻舊鐘“滴答”、“滴答”一分一秒地走着。 其中一隻舊鐘對小鐘説:“來吧,你也該工作了。可是我有點擔心,你走完三千二百萬3次以後,恐怕便吃不消了。” “天哪!三千二百萬次。”小鐘吃驚不已。“要我做這麼大的事?辦不到,辦不到。”

另一隻舊鐘説:“別聽他胡説八道。不用害怕,你只要每秒滴答擺一下就行了。” “天下哪有這樣簡單的事情。”小鐘將信將疑。“如果這樣,我就試試吧。” 小鐘很輕鬆地每秒鐘“滴答”擺一下,不知不覺中,一年過去了,它擺了三千二百萬次。 每個人都希望夢想成真,成功卻似乎遠在天邊遙不可及,倦怠和不自信讓我們懷疑自己的能力,放棄努力。其實,我們不必想以後的事,一年、甚至一月之後的事,只要想着今天我要作些什麼,明天我該作些什麼,然後努力去完成,就象那隻鍾一樣,每秒“滴答”擺一下,成功的喜悦就會慢慢浸潤我們的生命。 消 氣 古時有一個婦人,特別喜歡為一些瑣碎的小事生氣。她也知道自己這樣不好,便去求一位高僧為自己談禪説道,開闊心胸。 高僧聽了她的講述,一言不發地把她領到一座禪房中,落鎖而去。 婦人氣得跳腳大罵。罵了許久,高僧也不理會。婦人又開始哀求,高僧仍置若罔聞。婦人終於沉默了。高僧來到門 外,問她:“你還生氣嗎?”婦人説:“我只為我自己生氣,我怎麼會到這地方來受這份罪。” “連自己都不原諒的人怎麼能心如止水?”高僧拂袖而去。 過了一會兒,高僧又問她:“還生氣嗎?” “不生氣了。”婦人説。“為什麼?” “氣也沒有辦法呀。” “你的氣並未消逝,還壓在心裏,爆發後將會更加劇烈。”高僧又離開了。

高僧第三次來到門前,婦人告訴他:“我不生氣了,因為不值得氣。” “還知道值不值得,可見心中還有衡量,還是有氣根。”高僧笑道。 當高僧的身影迎着夕陽立在門外時,婦人問高僧:“大師,什麼是氣?” 高僧將手中的茶水傾灑於地。婦人視之良久,頓悟。叩謝而去。 何苦要氣?氣便是別人吐出而你卻接到口裏的那種東西,你吞下便會反胃,你不看他時,他便會消散了。 氣是用別人的過錯來懲罰自己的蠢行。

夕陽如金,皎月如銀,人生的幸福和快樂尚且享受不盡,哪裏還有時間去氣呢?

生活哲理故事12

機會

A在合資公司做白領,覺得自己滿腔抱負沒有得到上級的賞識,經常想:如果有一天能見到老總,有機會展示一下自己的才幹就好了!! A的同事B,也有同樣的想法,他更進一步,去打聽老總上下班的時間,算好他大概會在何時進電梯,他也在這個時候去坐電梯,希望能遇到老總,有機會可以打個招呼。他們的同事C更進一步。他詳細瞭解老總的奮鬥歷程,弄清老總畢業的學校,人際風格,關心的問題,精心設計了幾句簡單卻有份量的開場白,在算好的時間去乘坐電梯,跟老總打過幾次招呼後,終於有一天跟老總長談了一次,不久就爭取到了更好的職位。

生活哲理故事13

並不是你想象中那樣

兩個旅行中的天使到一個富有的家庭借宿。這家人對他們並不友好,並且拒絕讓他們在舒適的客人卧室過夜,而是在冰冷的地下室給他們找了一個角落。當他們鋪牀時,較老的天使發現牆上有一個洞,就順手把它修補好了。年輕的天使問為什麼,老天使答到:“有些事並不象它看上去那樣。”

第二晚,兩人又到了一個非常貧窮的農家借宿。主人夫婦倆對他們非常熱情,把僅有的一點點食物拿出來款待客人,然後又讓出自己的牀鋪給兩個天使。第二天一早,兩個天使發現農夫和他的妻子在哭泣,他們唯一的生活來源,一頭奶牛死了。年輕的天使非常憤怒,他質問老天使為什麼會這樣,第一個家庭什麼都有,老天使還幫助他們修補牆洞,第二個家庭儘管如此貧窮還是熱情款待客人,而老天使卻沒有阻止奶牛的死亡。

“有些事並不象它看上去那樣。”老天使答道,“當我們在地下室過夜時,我從牆洞看到牆裏面堆滿了金塊。因為主人被貪慾所迷惑,不願意分享他的財富,所以我把牆洞填上了。昨天晚上,死亡之神來召喚農夫的妻子,我讓奶牛代替了她。所以有些事並不象它看上去那樣。”

生活哲理故事14

有一個人死後,在去閻羅殿的路上,黑暗中一座金碧輝煌的宮殿出現在他的面前。宮殿的主人邀請他留下來居住。

這個人説:“我在人世間辛辛苦苦地忙碌了一輩子,我現在只想吃,只想睡,除此之外什麼都不想做。”

宮主笑着説:“若是這樣,我這裏便是最適合你居住的地方了。我這裏有山珍海味,你想吃什麼就吃什麼;我這裏有舒適的大牀,你想睡多久就睡多久;而且,我保證不會有任何事情需要你去做。”

於是這個人便住進了宮殿。開始一段時間,這個人吃飽了睡,睡好了吃,過得非常愉快。可是,這種日子沒過多久,他就感到有些寂寞和空虛,於是他就去見宮主,抱怨道:“這種每天吃吃睡睡的日子沒有意思。我現在腸肥肚滿,無聊的日子實在難熬,你能不能為我找一份工作?”

宮主答道:“對不起,我不能滿足你的要求,因為我們這裏根本就沒有工作。”

又過了一段時間,這個人實在受不了了,又去見宮主:“我無法忍受這種生活。如果你不給我工作,我寧願去地獄,也不願住這裏了。”哲理故事

宮主依然笑笑:“你以為這裏是天堂嗎?這裏本來就是地獄啊!”

【大道理】:

人生的意義在於勞動,生命的價值只有通過勞動才能體現出來。不勞而獲的生活並不能讓我們感到真正的快樂,快樂來自於付出和收穫。

生活哲理故事15

一艘輪船在海上不幸遇難,有一個乘客十分幸運地在船沉之前抱住了一根木頭。船沉後,他死死地抱着那根木頭,在茫茫大海上隨波逐流,最後,在漲潮時,他又幸運地被漂到一個林木葱蘢的小島上。

到島上後,他立刻把小島走了一遍,找到了一眼清爽甘甜的泉水,又幸運地找到了一些蘑菇和野果,他把所有能吃的食物全部採擷下來,這些食物足夠他吃一個月。

他很為自己慶幸,大吃了一頓後,他馬上動手用木頭搭起了一個小木屋,讓自己棲身和儲放自己的食物。然後,他就不慌不忙地坐在島上等待那些過往的船隻,但令他失望的是,五六天過去了,他連一艘船的影子都沒有看到,陪伴他的,只是呼嘯的海風和一羣一羣嘰嘰喳喳的海鳥。

有一天上午,下起了瓢潑大雨,海面上烏雲翻滾雷鳴電閃。他冒雨趕到小島另一側的懸崖下去張望船隻,天近中午時,只聽一聲驚天動地的響雷,把整個小島都震得石破天驚。忽然,他看見遠在小島另一側的小木屋上空升騰起了滾滾濃煙,他大驚失色,急忙爬下山崖跌跌撞撞趕到自己的小木屋前,發現一切都已經晚了,他的小木屋已被雷電點燃,幾乎全部化為灰燼了。

他十分難過,自己乘船遭遇沉船,好不容易抱住一根木頭死裏逃生落到這個荒島上,棲身和儲放食物的木屋卻又被燒成了灰燼,這難道不是上帝的意思嗎?既然上帝不允許自己活下去了,自己怎麼苦苦掙扎都只能是枉費心機,他找來一塊白色的花崗石塊,在巖石上寫下自己的遭遇和不幸,然後找一根藤子在樹上吊死了。

傍晚的時候,一艘輪船從這裏經過,船上的水手們望見這座荒島有一柱濃煙,於是馬上將船駛向荒島。但令他們遺憾的是,荒島上的那個人已經上吊死了,大家看了他留在巖石上的那些遺言,禁不住個個扼腕歎息説:“如果他能再堅持半個鐘頭,只再堅持一點點,那麼他就可以乘我們的船回家了。”

是的,許多關鍵的時候,也恰恰是需要我們再咬牙堅持一點點的時候,你再堅持這一點點,你就握住了成功。你放棄了這一點點,你就可能萬劫不復了。就像黎明前的夜色是最黑的時候一樣,在成功的邊緣,在成功即將到來時,也往往是我們心靈最困難最吃力的時刻,這時,我們最要告訴自己的就是:再堅持一點點。

Tags:精選 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