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讀美文 > 哲理

生活哲理小故事合集15篇

欄目: 哲理 / 發佈於: / 人氣:8.75K

生活哲理小故事1

學會“偷懶”,不怕失敗

生活哲理小故事合集15篇

“偷懶”

19世紀初,英國的韋奇伍德在倫敦經營着一家文商店,韋奇伍德經常用鉛筆給他的固定客户寫信,向別人介紹自己商店裏新進的幾種文具,這些信的內容幾乎一樣,他機械地寫着,有些厭煩,就在心裏想:“能不能同時寫成兩封、三封信呢?”看着後一張紙上留下的上一張紙的字痕,韋奇伍德腦中突然冒出了這個念頭。

要實現這個念頭似乎不很難,韋奇伍德很快就琢磨出了方法:將一張薄紙放在藍墨水中浸潤,然後夾的兩張吸墨紙之間使之乾燥而成。書寫時,可將其襯在一般紙之下,從而獲得複製件。1806年,韋奇伍德獲得了他的“複製信函文件裝置”的專利權。

韋奇伍德的發明問世時,英國的商業活動已很發達,複寫紙大有用武之地。眼看他的發明大受歡迎,韋奇伍德干8脆辦了一家工場,專門生產這種特殊紙張。後來又經過一些改良,這就是我們今天常用的複寫紙了。

“失敗”

上世紀30年代的事情。德國有一座造紙廠,因為工人在生產中忘記放進漿糊,製成了大量質量不好的紙,這些紙的質量非常鬆散,就像是壓扁的棉花似的,在這紙上一寫字,墨水就浸透開來,實在是毫無用處,給公司帶來了無可挽回的損失。肇事的工人心裏十分難受,整天都在拼命地想:“有沒有辦法挽救呢,哪怕是挽回一點損失也好。”

有一天,那個工人不小心把墨水灑到桌子上去了,他慌慌張張地拿了旁邊的那種質量出問題的紙去擦,奇蹟出現了,那種紙把桌子上的墨水吸的一乾二淨!因為紙張的質地鬆散,所以吸水性特別強,這個工人就向廠裏建議,把這種紙當作“吸墨紙”推銷出去,產品上市後,銷路大開,利潤大增。從這個吸墨紙的吸水性能上,這家工廠又加以改良,生產出了第一張用來代替手帕或者毛巾的紙,從而有了如今的餐巾紙。

第一個故事告訴我們的是,有時候,創新是從偷懶開始的,因為偷懶往往能推動一個人的思考,而思考又是創新的根本動力;第二個故事告訴我們的是,失敗和創新也就是一念之差,失敗本是一件令人懊喪的事情,可是如果我們用創新思維去對待它,則可能出現另一番景象。

生活哲理小故事2

老卡爾的絕技

老卡爾是法國波爾多地區的一位農場主。在他的農莊裏,種植着一大片葡萄。每到收穫的季節,一串串晶瑩剔透的葡萄就掛滿了枝頭,讓人垂涎欲滴。除了平時對葡萄園悉心照料外,老卡爾還有一個從來不對外人説的絕技,那就是:他能提前預測出當年的葡萄有無病蟲害,甚至連具體是哪種病蟲害也能準確無誤地説出。

很多人來向老卡爾請教其中的奧祕,但老卡爾總是閉而不談,一笑而過。一些農業專家聽説這件事情後,也對此百思不得其解。

時光如流水,一晃十年過去了,老卡爾的身體一天不如一天。他覺得,是時候把自己的絕技傳授給兒子卡爾了。老卡爾把卡爾叫到牀前,問他:“你注意到葡萄園裏的那幾株玫瑰了嗎?”卡爾有些疑惑地回答:“看到了,這跟您的絕技有什麼關係呢?”

老卡爾笑了笑,説:“當然。那幾株玫瑰,正是我絕技的核心所在。因為玫瑰和葡萄常患的病蟲害是相同的,而玫瑰開花時間比葡萄早,所以一旦玫瑰出現病蟲害,我就可以有針對性地對葡萄採取防治措施了……”

卡爾聽完後,驚訝地張大了嘴巴:“原來這麼簡單呀。我幾乎每天都從那些玫瑰花旁走過,卻從來沒有留意過。”

很多時候,機會就藏在我們的身邊。只不過,我們沒有仔細去觀察和思考罷了。

生活哲理小故事3

退出政壇的丘吉爾,有一次騎着一輛自行車在路上閒逛。

這時,也有一位女士騎着自行車,從另一個方向急駛而來,由於沒有剎住車,最後竟與丘吉爾相撞了。

“你這個糟老頭沒長眼睛嗎?你到底會不會騎車?……”這位女士惡人先告狀地破口大罵。

丘吉爾對那位女士的惡行惡狀並不介意,只是不斷地向對方道歉:“對不起!對不起!我還不太會騎車。看來你已經學會很久了,不是嗎?”

這位女士的氣立刻消了一半,再仔細一看,他竟然是偉大的首相,她感到羞愧難當,喃喃地説道:“不……不……您知道嗎,我是半分鐘之前才學會的……教我學會騎車的就是閣下您。”

【感悟】

在人際交往中,得理要饒人,這樣,你才會受到別人的尊敬。

生活哲理小故事4

一天早晨,一名年輕僧人起牀清理庭院,從古老的榕樹看到到處都是落葉,他不能不感到憂慮,並期待在歎息樹。他悲傷的是,他拋出了掃帚,並趕他主人的房間,然後他就為面試答辯敲門。聽到他的主人,並打開車門,當他看到弟子的愁容,他認為事情發生,所以他趕緊問他:“我的門徒,你什麼擔心這麼多在清晨?”這位年輕的弟子充滿了疑問,並告訴他:“師父,你要説服我們勤奮培養品德,掌握真理日夜,不過,即使我學得很好,這是難以避免的當時,所謂的我,所謂的道,不是就像在秋天落葉或在冬天枯枝?,他們將被堆的黃土埋?“

聽了它,在古老的榕樹,老和尚分,並且説的年輕僧人:“我的門徒,您不必擔心事實上,在秋季落葉和枯枝在冬季將上升回樹木靜靜地,成為春天的花朵,並在秋季風時間長成,夏季葉子吹和下雪了最沉重的。“為什麼我看不到嗎?”“這就是為什麼沒有任何你的心的意見,所以你不能看到盛開。”

面對萎縮和影像,他們將在萌芽狀態,它需要有一個春天的心不死,樂觀的心。總有一些痛苦你將在你的整個生命和打擊時,你沒有準備,但我們並不需要擔心日復一日地為這一天的到來,以及對自己感到惋惜。 治療與樂觀的生活態度,不僅可以解除痛苦和不幸,同時也帶來了一種高興的心情向你每天讓您的生活美好和繁榮。只要查看的核心是,不是道路的花香處處?

生活哲理小故事5

電台請一位商界奇才做嘉賓主持,大家非常希望能聽他談談成功之路。但他只是淡淡一笑,説:“還是出個題考考大家吧。”“某地發現了金礦,人們一窩蜂地擁去,然而一條大河擋住了必經之路。是你,會怎麼辦?”有人説“繞道走”,也有人説“游過去”。商界奇才含笑不語,最後他説:“為什麼非得去淘金,為什麼不可以買一條船開展營運?”大家愕然。商界奇才説:“那樣的情況,就是宰得渡客只剩下一條短褲,他們也會心甘情願的。因為,前面有金礦啊!”

【正能量啟示】幹他人不想幹的,做他人不曾做的,這就是成功之道。困境在智者眼中,往往意味着一個潛在的機遇。

生活哲理小故事6

自己救自己

某人在屋檐下躲雨,看見觀音正撐傘走過。這人説:“觀音菩薩,普度一下眾生吧,帶我一段如何?”觀音説:“我在雨裏,你在檐下,而檐下無雨,你不需要我度。”這人立刻跳出檐下,站在雨中:“現在我也在雨中了,該度我了吧?”觀音説:“你在雨中,我也在雨中,我不被淋,因為有傘;你被雨淋,因為無傘。所以不是我度自己,而是傘度我。

你要想度,不必找我,請自找傘去,”説完便走了,第二天,這人遇到了難事,便去寺廟裏求觀音,走進廟裏,才發現觀音的像前也有一個人在拜,那個人長得和觀音一模一樣,絲毫不差,這人問:“你是觀音嗎,”那人答道:“我正是觀音,”這人又問:“那你為何還拜自己,”觀音笑道:“我也遇到了難事,但是我知道,求人不如求己。”

祕訣:成功者自救。

生活哲理小故事7

有一個小女孩每天都從家裏走路去上學。一天早上天氣不太好,雲層漸漸變厚,到了下午風吹得更急,不久便開始閃電、打雷、下大雨。小女孩的媽媽很擔心,她擔心小女孩會被打雷嚇着,甚至被雷打到。雷雨下得愈來愈大,閃電像一把鋭利的劍刺破天空,小女孩的媽媽趕緊開着她的車,沿着上學的路線去找小女孩,看到自己的小女兒一個人走在街上,卻發現每次閃電時,她都停下腳步、抬頭往上看、並露出微笑。看了許久,媽媽終於忍不住叫住她的孩子,頭號她説:“你在做什麼啊?” 她説:“上帝剛才幫我照相,所以我要笑啊!”

小時候快樂是件簡單的事,長大後簡單是件快樂的事。孩子總是能在不起眼的事物上找到屬於自己的樂趣,因為他們的生活簡單而不乏味。而生活,更需要的是這顆在平凡中尋找快樂的童心!

生活哲理小故事8

傳遞正能量,實現新夢想

一、玫瑰的故事

一對孿生小姑娘走進玫瑰園。不久,其中一個小姑娘跑過來。對母親説:“媽媽,這裏是個壞地方。”“為什麼吶,我的孩子?”。“因為這裏的每朵花下都有刺兒。”不一會兒,另一個小姑娘跑過來。對母親説:“媽媽,這裏是個好地方。”。“為什麼吶,我的孩子?”。“因為這裏的每叢刺兒下都有花。”母親聽了沉思起來。

哲理:世間萬物既有好的一面,又有壞的一面,關鍵在於你從哪個角度去看。

二、開燈的故事

有一個盲人住在一棟樓裏。每天晚上他都會到樓下花園去散步。奇怪的是,不論是上樓還是下樓,他雖然只能順着牆摸索,卻一定要按亮樓道里的燈。一天,一個鄰居忍不住,好奇地問道:“你的眼睛看不見,為何還要開燈呢?”。盲人回答道:“開燈能給別人上下樓帶來方便,也會給我帶來方便。”鄰居疑惑地問道:“開燈能給你帶來什麼方便呢?”。盲人答道:“開燈後,上下樓的人都會看見東西,就不會把我撞倒了,這不就給我方便了嗎。”鄰居這才恍然大悟。

哲理:生活中常有這樣的情況,方便了別人的同時也會給自己帶來方便。

三、三個小男孩的故事

有一位老人,退休後在學校附近的一間房子里居住。一天,走來三個男孩子,把一隻破垃圾桶踢來踢去。老人受不了這種噪音的折磨,與這些小學生談判。他説:“看到你們踢桶玩,我很高興。如果你們每天來踢,我給你們每人每天一元錢。”。三個男孩子很高興,接受了老人的要求,更加起勁。過了三天,老人憂愁地對他們説:“物價上漲,我的收入減了一半,所以明天起,我只能給你們五角錢”。孩子們很不開心,但放學後,仍堅持來表演。一個星期後,老人又愁眉苦臉地説:“最近我沒有收到養老金匯款,從明天起,我每天只能給你們兩角錢了。”三個小男孩立刻臉色鐵青,連連説:“不幹了!不幹了!誰會為了區區兩角錢,在這兒浪費寶貴的時間?”。從此老人的房前又恢復了以往的寧靜。

哲理:人生是短暫的,青春是美好的,要好好珍惜。

四、棺材的祕密

我國古代流傳着這樣的一個故事:有兩個窮秀才一起去進京趕考。路上,他們遇到一支出殯的隊伍,看見一隻黑乎乎的大棺材。其中一個秀才心裏立刻涼了半截。心想:完了,完了,趕考的日子居然碰到這個倒黴的棺材。於是,心情一落千丈。他走進考場,腦海中仍揮不去那黑乎乎的棺材。結果文思枯竭,最後名落孫山。另一個秀才雖然也看到了棺材,但心裏卻想,棺材不就是又有官又有財嗎?好,好兆頭!於是,他十分興奮,情緒高漲。走進考場文思泉湧,果然一舉高中。 哲理:一個人的心情好與壞,有時的確能夠決定一件事情的得失成敗。

五、馬戲團的故事

一座城市來了一個馬戲團。六個小男孩穿戴得乾乾淨淨,手牽手排隊在父母身後,等候買票。他們興高采烈地談論着即將上演的節目,好象是自己就要騎着大象在舞台上表演似的。終於,輪到他們了,售票員問要多少張票,父親低聲道:“請給我六個小孩和兩個大人的票”。母親心顫了一下,她扭過頭把臉垂得很低。售

票員重複了一遍價格。父親的眼裏透着痛楚,他實在不忍心告訴他身旁的興致勃勃的孩子們,我們的錢不夠。

一位排隊買票的男子目睹了這一切,他悄悄地把手伸進自己的口袋,將一張50圓的鈔票拉出來讓它掉在地上。然後拍拍那個父親的肩膀,指着地上説:“先生,你掉錢了。”父親回過頭,明白了原委,眼眶一熱,彎下腰撿起地上的鈔票。然後,緊緊地握住男士的手。

哲理:有時候,一個發自內心的小小的善行,也會鑄就大愛的人生舞台。記住別人對自己的恩惠,洗去自己對別人的怨恨,在人生的旅途中才能晴空萬里。

生活哲理小故事9

有二個婦人在聊天,其中一個問道:「你兒子還好吧?」「別提了,真是不幸哦9這個婦人歎息道:「他實在夠可憐,娶個媳婦懶的要命,不燒飯、不掃地、不洗衣服、不帶孩子,整天就是睡覺,我兒子還要端早餐到她的牀上呢9「那女兒呢?」「那她可就好命了。」婦人滿臉笑容:「他嫁了一個不錯的丈夫,不讓他做家事,全部都由先生一手包辦,煮飯、洗衣、掃地、帶孩子,而且每天早上還端早點到牀上給她吃呢9

〔默想〕

同樣的狀況,但是當我們從我的角度去看時,就會產生不同的心態。站在別人的立場看一看,或換個角度想一想,很多事就不一樣了,你可以有更大的包容,也會有更多的.愛。

生活哲理小故事10

甲:「新搬來的鄰居好可惡,昨天晚上三更半夜、夜深人靜之時然跑來猛按我家的門

乙:「的確可惡!你有沒有馬上報警?」

甲:「沒有。我當他們是瘋子,繼續吹我的小喇叭。」

(正能量啟示:事出必有因,如果能先看到自己的不是,答案就會不一樣。)

生活哲理小故事11

騎馬思維

國王為挑選繼承人,給兩個兒子出了道難題:“給你們兩匹馬,白馬給老大,黃馬給老二,你們騎馬到清泉邊去飲水,誰的馬走得慢,誰就是贏家。”

老大想用“拖“的辦法取勝,而弟弟則搶過老大的白馬飛馳而去。結果,弟弟勝了,因為他騎的是老大的馬,自己的馬自然就落到了後面。

故事中弟弟的聰明勁也被人形象地稱為“騎馬思維”,説的就是敢於跳出傳統套路,出奇制勝。在社會各個領域裏,那些擅用“騎馬思維”的,往往贏家!

生活哲理小故事12

約翰的母親配了助聽器,家裏頓時安靜了下來。過去大家總是聽見她在廚房用力地關櫃門,將鍋盆撞擊得鏘鏘震耳;餐桌上每當她放下碗時,大家更極力地忍耐那碗底與玻璃桌面的強力撞擊。尤其使人受不了的是她推電鍋,如同粉筆滑過滯澀黑板時令人汗毛聳立的鋭利音響。

可是,一下子全不見了!甚至她忙碌地在廚房工作,都令人難以覺察,反倒是,當她剛配上助聽器,走出醫院時,第一句話就是:這裏的車子怎麼那樣吵?回到家,更是麻煩了!老人家開始抱怨每個人説話的聲音太大,又説鸚鵡叫得令她想過去把它掐死,甚至電話鈴響和別人打噴嚏,都能把她嚇一大跳。

於是過去唯恐鈴聲不夠大、甚至得將無線電話放在她枕邊的事情,全做了180度大轉變,親友未進門,更得早早叮囑:別再對着老人家的耳朵猛喊。

尤其妙的是,她自己的嗓門也突然降下了一大半,過去如洪鐘的聲音,頓時變成了低語,好像説的都是祕密,她説不敢大聲,因為怕炸了自己的耳朵。

跟着老人家便有些得意了起來,笑着警告家裏每一員,以後別想再背地裏説她壞話,因為連其他人關着門講話,她都可能聽得見。指着自己的耳機,老人家説:“我的耳朵比你們強,可大,可小,碰到你們講悄悄話,只要我把耳機調大聲一些,就成了順風耳!”老人家果然厲害得有些可怕,走在街上,鄰居老太太正跟媳婦聊天,年輕人尚且沒有聽見説什麼,老人家卻老遠地搭上了話,敢情她全聽到了,原來是因為過去耳朵不好時,她是半聽半猜,日久幾乎能從對方嘴脣的移動,來猜想內容,如今聽力增進幾倍;加上“看”的功夫,自然有了過人之能。

當然助聽器也有缺點,就是隻戴在右耳,聲音即或發生在左邊,她也覺得從右邊傳來,過去大聲講話,她的裸耳還能聽見,現在右耳變得敏鋭,左耳就完全沒有用了。在花園裏,只見她一面種菜,一邊不斷地轉頭四顧,尋找啁啾的小鳥和鳴蟬;行在街上,後面有車駛近,老人家總是做成要躲避的樣子,正如她所説:前10年,不知是怎麼過的,倒沒讓車撞上,只是也沒覺得世界這麼吵。

這世界真有這麼吵嗎?對於不覺得吵的人,會不會正像是母親未戴助聽器前,自己反而是噪音的最大製造者?同樣的,作畫時用強烈色彩的藝術家,吃飯時要大咸大辣的老餐,只怕實際上,對色彩和味道的感覺,反而比一般人來得遲鈍。至於那些一天到晚覺得生活太單調的人,恐怕不是真單調,而該怨自己體味生活情趣的能力太差。

生活哲理小故事13

有位企業家在商場上有着驚人的成就。 當他在事業達到巔峯的時候,有一天陪同他的父親,到一家高貴的餐廳用餐,現場有一位琴藝不凡的小提琴手正在為大家演奏。

這位企業家在聆賞之餘,想起當年自己也曾學過琴,而且幾乎為之瘋狂,便對他父親説:「如果我從前好好學琴的話,現在也許就會在這兒演奏了。」

「是呀,孩子,」他父親回答,「不過那樣的話,你現在就不會在這兒用餐了。」

默想:我們常為失去的機會或成就而嗟歎,但往往忘了為現在所擁有的感恩。

生活哲理小故事14

教授站在講台上,他拿起一盒鵝卵石倒出來放到桌面上,然後拿起一隻瓦罐打開,瓦罐裏面有一些高爾夫球,他把鵝卵石也放進瓦罐裏,把瓦罐裝滿後讓學生們看,瓦罐已經裝滿了。教授又拿起旁邊放着的一個方框盒子,把裏面的沙子倒入瓦罐,沙子填補了瓦罐的空間,然後他問學生:“這瓦罐是不是滿了?”學生回答:“是的。”然後,這位教授製作兩杯咖啡,又向瓦罐裏倒,有效地填補了瓦罐的空間。“現在,”教授説:“我要告訴你們,這罐子代表你的生活。高爾夫球是很重要的,代表你們的孩子,你的健康,你的朋友,和你最喜愛的東西,如果你受到嚴重的損失,只要他們仍然存在,你的生活仍然會是圓滿的。這些鵝卵石代表其他的事情,比如你喜歡的工作,你的房子,和你的車。沙子代表一切小的事情或小的東西。“如果你的罐子裏只裝滿了沙子!”他繼續説:“那麼還有沒有空間,讓卵石或高爾夫球成為你生活的一部分呢?如果你把所有的時間和精力,都放在小的東西或小的事情上,那麼你的生活就不會幸福。重要的是你的幸福,你要關心照顧好你的孩子,你也要找出時間和你的伴侶出去吃飯。你還要找出時間來清潔衞生和做家務,高爾夫球是第一位的,代表你的愛人和孩子,設定好優先次序。其餘的只是沙子。”一名學生舉起了手,並詢問咖啡代表什麼?教授笑了,他説:“我很高興你提出這個問題。它只是正好説明,不管你的生活如何忙碌,你總要抽出時間陪你的愛人或朋友出去喝一杯咖啡。是啊,很多時候,我們都被一些像沙子一樣無聊的瑣事所糾纏,我們很少有時間關心我們的家人,更是無暇顧及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我們自己覺得生活是忙不完地忙,甚至很難理出個頭緒,我們竟然連和家人在一起喝咖啡的時間都沒有,這樣的生活對我們還有什麼意義呢?有什麼比我們的家人和他們的快樂與健康對我們來説更重要呢?教授的充滿哲理性的這個比喻,給我們一個耐人尋味的啟示,無論你工作有多麼忙,無論你被多少千頭萬緒的瑣事所纏繞,都不要忘記,我們的親人是第一位的,他們的快樂和健康才是最重要的!千萬不要讓你的生活被沙子填滿。

生活哲理小故事15

苦惱的小和尚

寺廟裏有個小和尚,他的工作就是負責每天早上清掃寺廟院子裏的落葉,只是這些,就需要花費許多時間。

尤其是在秋冬之際,更讓小和尚頭痛不而。他竭力思考,每天都在想辦法,而且還討教廟裏的師兄弟:怎麼讓自己輕鬆些。

後來,這件事讓住持知道了,住持就找他談話。小和尚很老實對住持説出了自己的想法。住持對他説:“低估在明天打掃之前先用力搖樹,把落葉統統搖下來,後天就可以不用掃落葉了。”

小和尚一聽,心想:還是住持的腦子好使,我來這麼長時間,想了很多種辦法,竟然還沒想到這個。第二天早上,小和尚起了個大早,連臉都沒洗,就跑到後院,使勁地猛搖樹,他以為這樣就

可以把今天跟明天的落葉一次掃乾淨了。一直搖到他認為差不多後,他掃乾淨落葉,很開心地回吃飯去了。

第二天,小和尚到院子裏一看,傻了:昨天的功夫都白費,院子裏照樣落葉滿地。

這時,住持走了過來,對小和尚説:你知道我為什麼給你出那個主意嗎?那是要讓你明白:無論你今天怎麼用力,明天的落葉還是會飄下來的。小和尚終於明白,世上有很多事是無法提前的,只有認真地活在當下,才是最真實的人生態度。

心語:也許有人會説,這小和尚怎麼這麼笨啊,把樹葉全摘下來,不就解決問題了。但是很多事情我們可以這樣想,卻不能這樣去做的。

人生最愚蠢的是預支煩惱,明天的煩惱,你今天是無法解決的,每一天都會有每一天人的人生功課要做,努力做好今天的事,才能更好的做明天要做的事。

Tags:哲理